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概况】 1992年我区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势头.出口供货计划垒面超额完成,外资外经工作取得突破陛进展。
全年出口供货总额29402万元.萁中对省供货额为24087.63万元,占省下指令性计划的110 74%。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单位有地区外贸轻工工艺品总公司、地区外贸服装纺织品总公司、地区外贸工矿土产品总公司、省外贸粮油食品驻马店贸易实业公司、驻马店市外贸公司及上蔡,正阳、汝南、泌阳4县外贸公司。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2家,台同外资金额1 025.65万是省下达责任目标100万美元的10倍多,是前五年总和的两倍多。“三资”企业出口创汇369.73万美元,居全省(17个市地和郑州、洛阳两个开发区)第10位。全区共输出劳务人员7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2人.高层次劳务人员明显增多。
本年度对外经贸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按照“小机关、大服务”的精神,转变经贸委职能;二是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三是转变经营策略,划小经营单位,实行全方位、多渠道多种经营;四是开设驻外窗口,形成信息和销售网络;五是鼓励开发新商品;六是完善制约机制,加强法制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
1902年我区对外经贸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突出问题是亏损严重,至年底全区经贸企业亏损挂账6000余万元。除地区粮油食品、轻工工艺、服装纺织等几个公司外,其他大部分企业负债经营。主要原因一是自1988年外贸财务上下脱钩以来.省各专业公司压低结算价格和经管费,拖延结算时间,影响了基层的经济效益;二是几年来的潜亏集中反映到1992年,使亏损额猛增,三是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差.而且观念陈旧.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是缺乏超前意识,不善于发挥自身优势,领导决策失误。另外,由于受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本区一些大宗传统出口商品大幅度下降。如山羊皮是本区拳头出口商品.最高年供货量达_l4万张.近几年下降到零;兔毛年最高供货量190多吨,1992年下降到64吨。 (马二坡)
【出口供货】1992年全区出口商品供货总额为29403万元,其中对省供货24087.63万元;对外口岸供货5315万元;出口供货额绝对值占前三名的是地区粮油食品、服装纺织、轻工工艺三个公司。供货金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大宗骨干商品有两种:芝麻7172吨; 3512万元;活大猪55901头,2712万元。金额在2000万元以下,1000万元以上的4种:牛蓝湿皮l14574张,l776万元;玉米31875吨.1429万元;针织折纱3424件,1152万元;宝塔线48790打,1008万元;金额在l0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的7种:纺织纤维废棉919万元;汗衫背心228328打,913万元;皮鞋211879双,848万元;麻袋401万条.802万元;针棉织用布1 3201 4公斤,734万元;机绣被床单283800条.628万元;布胶鞋63964双,518万元。金额在500万元以下, 200万元以上的14种.兔毛64吨,480万元;黄大豆3000吨、465万元;鲜蛋718吨.342万元,帆布包648280只,324万元;密封圈82065只,302万元,蜂蜜795吨,239万元;棉城衫裤24064打,289万元,棉麻混纺纱135吨.270万元;毛料服装10000套,270万元,冻牛肉332吨,246万元;公文包43145只。 237万元;日用工艺品235万元;劳保手套34800打,226万元·活牛171 9头,307玎元。金额在2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的主要商品有铁钉、红麻、油菜籽、幼织机械、公文箱、儿童T恤衫、手绣制品、棉纱、床单套、丝毯、羊毛衫、棉布服装、棉涤服装、花生米、猪鬃、动物性肥料等。(马二坡)
214图
【出口商品基地建设】驻马店地区农副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建立出口商品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自60年代起.基地建设工作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努力,至l 992年全区已建成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12个,外贸自属生产加工企业16家.工贸联营企业2家。
在12个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中.有生猪出口基地县4个;西平、汝南、泌阳、正阳.年活猪输港量20万头,约占全省输港量的45%;山羊生产基地县5个;新蔡、汝南、平玉、正阳、上蔡.山羊板皮年最高出口供货量l14万张,占全省供货量的20%;兔毛生产基地县3个:西平、遂平、确山,年最高出口供货量190吨,居全省第三位。另外,经贸部门充分发挥本区芝麻生产的优势,引进优良品种在平玉、汝南种植白芝麻,在遂平,上蔡试种金芝麻,为扩大芝麻出口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还在新蔡县试办肉牛杂交基地,旨在扩大肉牛出口;地区有外贸自属生产加工企业16家,总资产1202万元,职工l 091人,全年实现销售额3390.5万元,其中,出口供货2056万元,上缴税金63.8万元。主要产品是活猪、冻肉、牛肉于、骨胶、骨粒等。其中活猪出栏40272头,价值1600余万元。泌阳外贸食品厂生产的牛肉干在美国“世界食品博览会”上深受客户好评。地区轻工工艺品总公司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投资近百万元扩建了骨腔厂,新建了标牌厂,并与正阳县皮件厂联营开办了利丰旅游用品厂。正阳县外贸公司筹资24l万元扩建成500吨屠宰—冷藏生产线,为扩大分割肉出口创造了条件。(马二坡)
【外贸体制改革】 1992年驻马店地区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经贸委制定了《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方案》,以转变经贸委机关职能和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对机构设置和人事、用工、分配进行重大改革。
地区经贸委按照“小机关、大服务”和“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压缩行政人员,干部分流兴办实体,增设了河南省国际经济贸易公司驻马店分公司和河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驻马店分公司两个二级机构,委机关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即驻马店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和驻马店地区对外经济贸易(集团)公司。
在人事制度方面,改任命制为聘任制,不拘格选用八才.使一批年富力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神的干部、职工走上了二级机构的领导岗位。在用工方面放权企业,企业有权决定用工形式.有权处理和辞退违纪职工。在分配方面,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奖金拉开档次.并向脏、苦、累、险工种和生产第一线职工倾斜。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经贸委对企业实行经理负责制,只管一个法人代表、个承包合同、个工效挂钩比例。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马二坡)
【转变经营策略】1992年,地区经贸委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条例》精神,结合经贸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驻马店地区经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意见》.提出了转变经营策略的措施,推动了全区经贸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根据《实施意见》精神,地县公司改为总公司.内部业务科室按专业对口改为子公司.行政科室改为部室。总公司法人地位不变.管理上实行统调资金、统签合同、统审费用、统筹大宗业务。总公司对子公司下达购销利费指标,辅以相应的措施,实行纯利润分成,亏损自负。同时,压缩行政人员.充实业务力量.允许职工个人自办企业,自闯商路.自担风险。
在经营方式上实行“四个转变”,即由经营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由单出口型向综合经营型转变,由系统供货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由计划任务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地区经贸委和有关地直公司分别在北京、天津、广州,探圳、湛江、郑州设立了办事处.逐步建立起信息和销售网点。各公司在巩固省公司主渠道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沿海、沿边、沿江地区的贸易关系,录求贸易伙伴。全年外口岸供货5315万元,比击年增长7.5倍。与此同时.外贸企业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道路。以外贸为主,内外贸兼顾,积极开拓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内销业务。巩固和发展了出口商品基地及外贸自属生产加工企业,兴办了工贸联营企业。(马二坡)
【储运工作】 1992年驻马店地区储运部门认真贯彻“安全、迅速、准确、节省、方便”和“安全、优质、方便、多储、低耗”的“双十字”方针,全面完成了出口商品储运任务。全年共发火车2005卡,货运总量10万多吨,其中出口运输计划批准976卡,完成1128卡.计划兑现率为115. 6%;配合粮食部门出口玉米579卡3l875吨。仓库储存商品130368吨,实现利润25.75万元。
为了扩大业务,提高效益,全区外贸储运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地直外贸有两条各500米长的铁路专甩线和站台仓库,地直各公司的商品大多集中在专用线发运。l 992年贸易实业公司投资28万元,新建20个站台货位,扩大了货运量。全年两个专用线发车1449卡,货运量7.25万吨,占货运总量的72%。各外贸仓库在保证本单位商品储存的前提下,利用闲置仓库开展对外代储和出租业务.1992年外储和出租仓库面积逾5000平方米,盈利25.75万元。(马二坡)
【三家企业被省授予锦旗单位】1992年12月l1日,河南省经贸委、郑州铁路局在郑州隆重举行755次鲜活商品快运货物列车开行30周年经验交流会.全省l 6个经贸单位被授予锦旗单位,驻马店地区有3个单位,即地区经贸委、地区粮油食品公可、正阳县外贸公司。755次快运列车是郑州至深圳北的专列,主要挂运河南各地输港澳地区的鲜活商品,是出口创汇的一条重要渠道。(马二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