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 众 团 体
河南省总工会驻马店地区办事处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1992年,驻马店地区各级工会为加强自身建设,重点抓了五项工作。一是为省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推荐42名代表,完成了省总工会分配给本区代表名额的推荐工作。二是按照地委的要求,抓了县、市工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至年底,驻马店、平舆、遂平、正阳、确山、汝南等6个县、市换届完毕。三是加强了基层工会组织和职工之家建设。截止年底,全区已有基层工会组织2695个,车间工会429个,工会小组15487个,会员249962人。建职工之家1796个。县级先进职工之家339个,先进工会小组4073个。四是开展了工会干部培训工作。地区工会举办工会干部规范化岗位培训班1期,驻马店、遂平、上蔡、汝南、正阳等县、市对工会干部也进行了岗位培训,全区共培训工会干部270名。五是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山一批省、地级先进单位和个人。其中,受省总表彰的先进基层工会4个,先进车间工会2个,先进工会小组8个,优秀工会工作者6名,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2名。受地区表彰的先进县、市工会4个,先进系统工会30个,先进基层工会100个,先进车间工会25个,先进工会小组50个,优秀工会工作者和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各100名。(蔡新国)
【企业民主管理】1992年,各级工会为推动全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重点做了五项工作。一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各项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二是坚持企业的各项改革方案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三是落实集体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六项职权;四是继续开展民主管理达标争先创优活动。地区电业局荣获省级职工民主管理优秀企业;地区棉纺织厂等21家企业荣获地区级职工民主管理优秀企业,涌现出民主管理优秀工竹者和优秀职工代表各100名。五是狠抓了企业民主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区建厂级职工代表大会的单位1642个,按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单位1399个,占85.2%;培训职工代表27305人,占应训职工代表总数的86.8%;由厂长代表行政与工会主席代表职工签订双保合同的单位381个;民主评议企业行政领导干部的单位923个,被评议干部5201人,评议后受奖的826人,免职的73人;民主选举厂长(经理)的单位78个。全区有驻马店、汝南、平舆、正阳等县、市工会建立了与同级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全区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已被绝大部分企业的领导人所接受,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正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蔡新国)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1992年,在全区职工中开展了“岗位创一流,班组创先进,企业创效益”和“创新纪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全区开展劳动竞赛的单位887个,参赛职工达11万人,增加效益1193万元。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单位1076个,参加职工13万人,提合理化建议的职工2万多人,提出建议4万多条,被采纳1万多条,创造价值964万元,有579条建议获得不同形式的奖励,奖金总额为12万元。职工技术协作组织逐步形成网络并开展活动,全区基层工会已建职工技协组织122个,攻破技术关键项目73项,创效益309万元。创安全合格班组1800个,占应创班组的72%。(蔡新国)
【《工会法》宣传活动】1992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颁布以后,地区工会及时召开县、市工会主席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作了具体部署,决定4月22日至5月22日为全区《工会法》宣传月。6月份,又利用4个星期日进行集中宣传。两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125辆,出黑板报2594块,宣传橱窗904块,过街横幅384条,张贴标语7832条,印发学习材料24400份。8月份,地区工会举办《工会法》师资班1期,培训师资78人;县、市工会和基层工会也进行了层层培训,受教育职工达94%。(蔡新国)
【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1992年,全区广大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为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上蔡县锅厂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汝南县油脂加工厂、河南省通达皮鞋厂机工车间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通达皮鞋厂厂长孔令中、上蔡县建材工业公司经理王成荣获全国“五—劳动奖章”;地区秀山水泥厂厂长薛庄民、遂平县化肥厂设备科科长赵柏林、确山县农修厂工人卢爱山、驻马店市织袜厂工人王富国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蔡新国)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驻马店地区委员会
【团地委工作概况】199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驻马店地区委员会在地委行署领导下,带领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培养“四有”青年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开展“建一家(青年之家)、创六队(党的政策宣传队、生产建设突击队、科学兴农服务队、精神文明播种队、农村文艺演唱队、计划生育先锋队)、争十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重视教育努力学习;科学生产,劳动致富;学习法制,遵章守纪;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尊老敬贤,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播技术,造福乡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活动。全区整顿充实、建立“青年之家”3000多个,成立了一批宣传队、突击队、服务队,100名青年被团地委命名为“十星级团员”。二是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全区有学雷锋服务组织上千个,300多名青年被树为地、县两极学雷锋先进典型。 三是在建团七十周年之际,“以伟大的党、光荣的共青团”为主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团地委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首届地市直青年文化艺术节”。
二、组织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加“中国青年科技行为”,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振兴驻马店经济作贡献。团地委抓的“十乡千户”食用菌新品种开发项目,至年底已形成拥有30个乡、45个专业村、5000多个骨干开发户的区域性产业。新蔡团县委创办的“新蔡县实用菌开发总公司”已成为全县食用菌开发的龙头,年产值达63万元,增加农民纯收入40万元。全区210名地县(市)团委领导、青年干部和乡镇专职团干部,建双高开发示范田1895亩,村支部挂钩扶持开发示范户3715户。全区3万多名青工开展了“四杯”(双增双节奉献杯、质量安全效益杯、“五小”成果智慧杯、优质服务文明杯)竞赛活动,共创双增双节价值380万元,实现“五小”成果610项。全区团组织向广东、天津、北京、郑州等地输出青年劳工2000多名。
三、团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县、乡团委换届前普遍进行了基层团组织的整建工作,选配专职团干部66名,建乡、镇团校145个,培训团支部书记2578名,发展团员46808名,94%的团员颁发了团员证,13万余名团员进行了年度民主评议,各级团组织向组织推荐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为党员发展对象。
四、认真实施“三年学赖宁规划”,对全区30多万名少先队员进行了国情和近、现代史教育,组织“社会主义好”读书活动,参加中小学生30万名。举办了一次全区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建立少年军警校20多所。“红领巾学史爱党”活动在全省获奖。“燎原之星”夏令营受团省委表彰。全区建中学生团校420所,办培训班400多期,中学生团校建校率达90%以上。组织3700多名返乡大中专学生和700多名外地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陈建华)
【全省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1992年3月17~20日,共青团河南省委在遂平县召开全省团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全省各地、市团委组织部长及省直各单位团委负责同志40余人参加。团驻马店地委及团遂平县委介绍了经验。与会人员参观了遂平县和兴乡、关工庙乡团校,听取了两乡团委的经验介绍。团省委组织部长马武举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工作安排。(谢凤鸣)
【首届地市直青年文化艺术节】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七十周年、“五四”运动七十三周年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团地委会同有关单位于5月3日至6月3日联合举办了“首届地市直青年文化艺术节”。文化节的主题是:团结、爱国、创业、奋进。主要进行了歌咏、演讲比赛,球类、棋类比赛,党团知识竞赛,书美影展,健美操、交谊舞等文体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歌颂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讴歌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回顾了共青团与党风雨同舟、拼搏进取的光辉历程,展现了驻马店地市直青年的青春风采。(陈建华)
【农业实用新技术知识竞赛】1992年6月至9月,团地委在全区组织了农业实用新技术知识竞赛活动。竞赛活动分两阶段进行。6月初至7月底为培训阶段。各级农村团组织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参赛人员进行培训,农村团支部培训率在80%以上。8月初至9月底为地县级竞赛阶段,全区有1300多个支部参加。确山县代表队在地区举办的竞赛中获优胜队,在全省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并代表河南省赴京参加全国比赛。田地委先后被团省委、团中央授予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陈建华)
【“希望工程”建设】1992年“希望工程”建设在全区有了较大进展。团地委出台下全区实施“希望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全区“八五”期间实施“希望工程: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具体要求是:以扶贫助学、兴学助教为宗旨,以培养“四有”新人,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为目的,以“科技兴驻”、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振兴教育事业为重点。基本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地区“希望工程“助学基金规模达到10万元,救助失学少年1000名,援建1所“希望小学”;指导五个贫困县晋遍建立“希望工程助学基金”,并在10个县、市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在地直积极探索厂校(或机关)与贫困县定向支援的工作路子。1992年全区农村有上百所小学与外地市或本地区的城市学校结成对子,接受捐书一万多册,学习用具5000多件。(陈建华)
河南省妇女联合会驻马店地区办事处
【“三八”节纪念活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期间,地区妇联围绕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妇女素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3月5日,举办“我为‘八五’做贡献”演讲比赛,来自地直单位的14名选手进行了演讲,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3月8日,发出《致全区妇女姐妹的一封信》,号召全区妇女认真落实党的十三届七中、八中全会精神,发扬“四自”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自立更生,战胜自然灾害,搞好生产自救,为实现“八五”计划建功立业。各级妇联不但要成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妇女伸张正义的娘家,还要做妇女发展经济,提高竞争能力的坚强后盾。同时,作出《关于表彰“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五好”家庭的决定》。共表彰“三八”红旗手161名,“三八”红旗集体15个,“五好”家庭65户。并通过新闻媒介对14名有突出贡献的“三八”红旗手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吴杰美)
【“双学双比”与“巾帼建功成才”活动】1992年是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的第四年,“巾帼建功成才”活动的第二年。活动重点是加强领导、落实基地,突出“双学”,强化“双比”,促进建功,注重实效。全区共建乡级以上培训基地160个,培训妇女42000人,有41230人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创建服务基地201个。扫除妇女文盲50000多人。围绕评选“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建功标兵,争创京华创业杯,搞好庭院经济开发、巾帼扫盲,“三八”绿色工程、“学春娥、当主人、做贡献”等一系列活动,开展比高产、比效益、比技术、比贡献竞赛。在农村,参赛人数占农村成年妇女的90%以上。城镇妇女积极参加行业比武和岗位练兵,如金融战线开展的点钞技术大赛,商业、服务系统开展的创一流服务务赛,卫生系统开展的“一针见血”技术赛等,85%的城镇妇女参加了各系统的岗位竞赛。竞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广大妇女为振兴驻马店多做贡献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驻马店地区协凋小组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协调组织。刘振荣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丁秀云荣获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地区农业银行、驻马店师专获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地区林业局获省“双学双比”先进协调单位;王灿勤、艾纪方被评为省“双学双比”先进组织者;王家凤、冯明德被评为省“双学双比”先进工作者;杨四妮、于秀娥被评为省“三八”绿色工程先进个人;刘爱莉、张福萍、曹巍、李玉兰、高香兰评为省“巾帼建功”标兵、省“三八”红旗手;张进存、刘美荣、高爱玲、牛新英、赵景爱、张三妮、周荣、孟瑞兰、王够、陈桂花、闫方、单海英评为省“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省“三八”红旗手。地区表彰“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112名,先进工作者16名,“巾帼建功”标兵50名,“京华创业杯”先进个人8名,巾帼扫盲先进个人20名,先进协调单位10个,先进协调组织13个,庭院经济开发先进集体9个,巾帼建功先进集体12个。 (吴杰美)
【《妇女权益悍障法》宣传月】199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地区妇联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召开了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作会议,制定了方案,下发了《关于宣传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通知》,确定6月20日至7月20日为《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月。6月18日,由地委政法委、宣传部、地区妇联等15个单位联合召开了宣传月电话会议。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分别举办了“宣传一条街”活动,共出动宜传车100多辆,挂过街横幅150条,张贴标语3200条,设咨询台200多个。先后举办培训班44期,培训人员28160人。全区共发行《妇女权益保障法》讲话3000套;印制、张贴法律条文30000多份。全区在宣传月中还处理侵犯妇女权益的典型案例37件。(吴杰美)
【儿童少年工作】1992年,儿童少年工作以家庭教育为重点,广泛宜传“优生、优育、优教”知识。5月,根据全国、省妇联《关于举办全国家庭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精神。地区妇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评选好爸爸、好妈妈活动,经过自下而上的层层评选,有110名家长获好爸爸、好妈妈称号。5月至9月,地区妇联在全区城乡组织开展了“三优”知识学习和答卷活动,发行“三忧”知识书籍853套,试卷7179份。在这次活动中,地区妇联获省“三优”知识竞赛二等奖,平舆、西平两县获县级组织奖。(吴杰美)
【妇联基层组织建设】1992年,全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是狠抓了农村基层妇代会的整建工作,切实做到了“一类妇代会上水平,二类妇代会上台阶,三类妇代会变面貌”。全区2880个妇代会,已有2871个达到一、二类标准。11月,地区妇联对全区30个妇代会进行了表彰,其中有7个被评为省先进妇代会。二是加强了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妇联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对妇联干部进行培训,全区分别受过省、地党校和专业学校培训的达1380人,使妇联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三是为基层妇联干部办理了人身保险和养老保险,解除了基层妇联干部的后顾之忧。(吴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