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事业
【水利事业概况】建国42年来,驻马店地区的水利建设硕果累累,共建成薄山、板桥、宿鸭湖、宋家场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152座,蓄水能力达到27亿立方米。初步治理大中型河道41条,干沟67条,整修河道堤防l533公里,建设自流灌区135处,打机井4.99万眼,建成机电灌站222处,形成水利固定资产4.7亿元。到l992年底,全区发展有效灌溉面积313.48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243.70万亩,治理低洼易涝地面积30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42平方公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l6.39万人,水力发电装机11237干瓦,开发可养殖水面32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9926吨。全区初步形成了一个防洪、除涝、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体系,在历年的防洪抗旱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减轻了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1992年,驻马店地区把水利作为振兴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本着以建设旱涝保收田为中心,除涝兴利两手抓,蓄泄兼筹,建管并重,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兴修水利,使全区水利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一)各项责任目标顺利完成。全区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23.8万亩,为年计划的120%;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1万亩,为年计划的101%;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平方公里,为年计划的100%;新打配套机井3751眼,为年计划的l25%;完成水产品总量9926吨,为年计划的94%;发展稻改面积22.69万亩,为年计划的9l%。
(二)抗早防汛取得好成绩。1992年全区持续干旱,致使水库蓄水量大幅度减少,4座大型水库9月底总蓄水量1亿立方米,为总兴利库容5.7亿立方米的17.5%,中、小型水库蓄水量更少,塘堰坝大部分干涸,河道基本断流。尤其是6~8月,正值秋作物播种、生长需水的高峰期,又出现了长达40多天的大旱,全区秋作物最大受旱面积l010万亩,占种植面积1120万亩的90%,其中严重受旱而积575万亩。在抗旱斗争中,全区水利工程设施充分发挥了作用。全区日最高出勤劳力70万人,行动机电井23314眼,提灌站52处,喷灌机及水泵2522l台,其它抗旱机具117675件。_正处于施工期的板桥水库为支援下游抗早,两次调水800万立方米送往宿鸭湖,薄山水库,宋家场水库放弃自身发电效益,开闸放水,保证灌区灌溉;宿鸭湖在处于死水位以下,渠首闸前淤积放不出水的情况下,组织人力挖水渠,从库中心引水灌溉。全区累计抗旱浇地450万亩,净增经济效益7.44亿元。防汛工作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按照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对全区重点防汛机械、工程及通讯、水情测报等设施普遍进行了试车检查和维修;组织抗洪抢险专业队及群众组织208个,18.02万人;储备和筹集各类草袋、麻袋、化纤袋122.6万条,铅丝11.8万条,木桩11.5万根,稍杆秸料129.5万公斤,为防大汛做了充分准备。
(三)农用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1992年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规模、进度、质量、实效等方面都好于往年。全区日最高出勤劳力210万人,累计完成劳动积累工6096万个,完成土石方5l23万立方米。全年开工项目47656个,竣工44378个,占开工项目的93%。新挖各类除涝沟1930条,长l987公里;整修l0794条,长283公里;修复渠道1936条,长2079公里;新建各类建筑物3573座,整修泵站35处,挖修堰坝14处,新挖和改造鱼池3.37万亩,新建河道“五化”(堤身坚固化、堤顶平坦化、堤肩草皮化、堤坡草条化、滩地园林化)堤防108公里。地区重点工程宿鸭湖灌区28万亩续建配套工程、板桥南干渠万亩稻改示范区工程、新蔡县万亩井灌稻改工程、南马肠河25.1公里河道疏浚治理工程及小洪河平铺至班台两岸44公里堤防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南马肠河作为全区唯一没有系统治理的内涝河流,经汝南、平舆两县动员10个乡镇10万劳力,大干10天,提前5天完成土方80.43万立方米,超计划25.7%。
(四)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新发展。截止午底,全区已建立乡级水利服务站l86个,并全部达到“五有”(有必要的办公条件、有简易水利测试设备、有岗位责任制、有工程现状、管理、效益图表及卡片档案、有财会制度)标准;建立村级水利服务站2300个,并达到“四有”(有基本办公条件及办公设备、有岗位责任制、有专管人员、有工程卡片、档案)标准;组织“五护员”(护井、护桥、护渠、护堤、护涵闸)队伍42000人。在全区逐步形成了群管与专管相结合的水利管理服务网络。同时基层水利单位转轨变型,积极兴办经济实体,走以水养水、多种经营、自我发展的路子。据不完全统计,全区154个工程管理单位和乡镇水利站,水利综合经营年总收入l791.7万元,比上年增长Il5%;实现税利60.7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五)稻改和水产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新增稻改面积22.69万亩,累计达到62.4万亩,平均亩产380公斤,最高亩产达600公斤。通过采取有效的大中型水域开发,推广网箱养鱼新技术,完善承包责任制,渔业生产成效显著。全年共完成水产品产量9926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生产鱼苗5.26亿尾,比上年增长123%;鱼种l.9亿尾,比上年增长12l%;新增网箱养鱼450箱,占计划任务的187%。全区达到550箱,年产量250吨,比上年增长230%,创经济效益25万多元,比上年增长328%。
(六)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泌阳、确山、遂平、西平4个有山区治理任务的县,坚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位一体,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综合开发。全年完成小流域治理97平方公里,新增坡改梯面积7.l3万亩,造林8.3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修谷坊451座,完成土石方890万立方米,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
(七) 水政、水资源工作开创新局面;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宣传更加普及深入,全区张帖宣传标语1万余幅,印发宣传品11500份,出动宣传车289辆次。举办水政干部培训班两期,受训350人。通过宣传,提高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执法的自觉性和水政干部的执法水平。同时,还进一步健全了水政机构,全区已经政府任命上岗的214人,配备水政专职干部43人。全区查处水事案件88起,调处水事纠纷案件20起,罚没赔偿损失2.1万元。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分析工作在全区已全面铺开,其中泌阳、遂平两县已出台《水资源管理办法》,发放了部分取水许可证。
(八)水利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果。l992年全区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研制完成72项科技兴水成果。其中获省科普推广应用成果三等奖1项,获地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8篇论文获地区科协优秀论文奖。这些成果对促进全区水利渔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九)基本建设进展顺利。1992年完成了板桥水库复建工程,板桥、宿鸭湖两大库区迁安工程和新蔡河坞水电站工程。板桥水库复建工程,是国家“七五”期间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于l992年6月lO日通过竣工初验,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板桥完成了土地资源开发、新建公路、码头、乡、村企业、库区清理等11项移民安置工作年度计划。宿鸭湖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76.76万元,安置大李、刘庄、陈庄等10个自然村、4000人,兴建避水台906座,完成土石方33.6万立方米,砖方2.5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方l353立方米,为两大库区移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新蔡县河码水电站胜利竣工。该电站装机规模3000千瓦,年发电量1000万度,总投资1000万元。1990年4月1日正式开工,经过地区水利工程局两年零两个月的紧张施工,电站于1992年6月20日顺利完成安装和调试。 (邓来法 高春光)
【板桥水库复建工程通过竣工初验】 板桥水库位于淮河支流汝河上游,驻马店市以西45公里的泌阳县板桥乡,流域面积768平方公里。该水库始建于1951年,1956年进行了加固扩建。l975年8月5日,汝河上游降特大暴雨,板桥水库附近的暴雨中心林庄三日降雨量达1631.l毫米,入库洪峰流量l3000立方米/秒,三日洪量6.4亿立方米。由于水库防洪标准低,于8月8日凌晨1时半漫坝失事,损失惨重。1975年10月,水电部决定由水电部十一局设计院承担复建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1977年6月水电部批准“复建工程扩大初设”,1978年进行技施设计。当年三季度曾一度开工,后于1981年元月停工缓建。1986年4月,国家批准板桥水库继续复建。复建后的板桥水库防洪标准百年设计,可能最大洪水校核。保坝洪水20000立方米/秒,三日洪量l0亿立方米,总库容6.75亿立方米。为复建前4.92亿立方米的l.37倍。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向驻马店市供水1.5立方米/秒,电站装机容量3200千瓦,水库年平均综合效益为4000多万元,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总工期五年。水电部通过招标,确定淮河水利委员会为建设单位,选定葛洲坝工程局为施工单位,甲乙双方于1986年11月进场施工。截止1992年6月10日,完成土石方开挖210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27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35.4万立方水,固结及帷幕灌浆8424米,金属结构安装1253吨。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并通过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等上级部门竣工初验,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高春光 梁玉峰)
【杨庄滞洪区建设工程开工】杨庄滞洪区位于西平县城西22公里的小洪河上,控制流域面积1026平方公里。杨庄滞洪区建设,是国家“八五”期间安排本区的一大治淮工程,计划投资1.62亿元,三年完成。枢纽主体工程包括大坝、泄洪闸、万泉河涵闸和运粮河改道等工程。修建杨庄滞洪区工程目的主要是提高和改善小洪河防洪能力及排涝条件,减轻淮河干流的洪水负担,同时区内也将由目前的自然滞洪变为按计划滞洪,区内群众的居住和避水条件亦将得到改善。地区水利渔业局为该工程的建设单位,并组建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省水利工程一局为施工单位,于1992年11月8日隆重举行了开工典礼。 (胡德风 李永聚)
【薄山水库庆祝建库四十周年】为庆祝军民共建薄山水库四十周年,199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水利部、中国水利报社、淮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水利厅联合组织的“薄山水库建设四十周年暨水利战士与治淮工程征文活动颁奖座谈会”在薄山举行。参加会议60多个单位,160多名代表。原水利二师治淮老战士和当年修建薄山水库的水利二师政委、水利部原副部长张季农、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刘玉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赵武京及省委、省政府、省水利厅领导到会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会议回顾了水利工程部队参加治淮工程的战斗历程和创建的英雄业绩以及军民团结、共治淮河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会盛况被省地10多家新闻单位报道。 (高春光 袁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