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综述】 1992年,全区各级宣传部门紧紧围绕地委“团结奋进,振兴驻马店”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一、认真抓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学习宣传。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各级宣传部门及时提出了学习、宣传、贯彻意见。地、县宣传部配合有关部门举办培训班279期,培训4800多人次。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地委宣传部及时发出《关于组织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十四大文件的安排意见》的通知,并组织110多名宣传理论部门的同志到外地接受培训。截止12月底,全区举办学习十四大文件培训班594期。培训干部、党员74000多人,报纸、广播、电视及时宣传报道学习十四大文件的体会和经验。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宣传。先后在全区广泛开展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和“经济再上新台阶”大讨论;抓了《全民所有制工业全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学习和宣传,组织25000多人参加了全区学习《条例》知识大赛;积极开展了“小机关,大服务”的改革宣传,为全区党政机关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办实体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开展了第三、第四期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对三期社教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召开全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继续开展对职工的“双基”教育,组织了全区“基本路线、基本国情”教育知识大赛;狠抓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完成了对企业、党政机关、执法部门、窗口服务行业和个体工商业等26个系统的职业道德岗位培训任务,成立了驻马店地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全区城镇继续开展“三优杯”竞赛活动,城镇面貌有了明显变化,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全区有14万党员参加了党史党建理论学习,在全区基层党校中开展了升级晋档创先进党校活动。6月份召开了全区“三基本”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和基本国情)和基层党校建设经验交流会,表彰了61所先进基层党校和40名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四、坚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的方针,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组织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纪念活动;协助有关部门举办了首届地市直青年文化艺术节和全区第二届戏剧大赛,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了反映驻马店建设新面貌的新闻纪录片《驻马店在崛起》。五、加强宣传部门自身建设。完成了首批企业政工干部职务评聘工作,有3439名政工干部被评为高级政工师、政工师和助理政工师。地委宣传部与地委组织部联合发文,对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的管理作了具体规定。(杨发全)
【全区宣传工作会议】 1999年2月28~29日,地委宣传部召开了全区宣传工作会议。各县市委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和宣传部长、地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负责人、地直有关单位和中央、省驻驻单位抓政工的负责同志共15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1991年全区宣传工作,研究部署了1992年全区宣传工作,地委副书记路俊福,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宋怀到会并讲了话。会议讨论并通过了《1992年全区宣传工作要点》。宋怀强调指出,1992年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进一步搞好经济建设的宣传。加大改革开放和科技宣传的份量。二、抓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和平演变”的宣传教育,坚定人们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三、切实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城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促进意识形态领域各项事业的繁荣。路俊福讲了四点意见:一、认清当前形势,把握好宣传工作重点。二、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思想工作,引导全区人民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共图振兴,把全区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上来,统一到地委、行署的战略部署上来。三、继续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全力为稳定局势,团结奋进,振兴驻马店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四、要切实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牟前观)
【河南省国际共运史研究会年会在驻马店召开】 河南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于1992年12月16~18日在驻马店召开,北京外交学院教授周尊南、省国际共运史研究会会长汪恩键、省委讲师团副团长滕世宗、省科社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今柱、省国际共运史研究会副会长姜大为以及省内部分大中专院校、党校、讲师团从事国际共运史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驻马店地区各县市委宣传部负责理论工作的副部长和部分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着重研究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发展和坚定不移地走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地委副书记路俊福,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宋怀到会祝贺并讲了话。这次年会决定,该研究会更名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委员会”,并产生了新的理事,选举汪恩键等为负责人。(臧海声)
【党员教育队伍与阵地建设】 到1992年底,全区有5190个支部配备了党课教员,占支部总数的66%。在普及乡镇党校的基础上,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校发展到150所。基层党校配备专职校长187人,专职教员253人,兼职教员1438人;拥有图书资料168600册,录放像设备323套,全年利用基层党校举办培训班2080期,培训党员266470人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2863人次。全区2350个行政村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占行政村总数的81%。党员教育队伍和阵地的发展,为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涌现出—批深受广大党员欢迎的基层党校和一批忠诚党员教育事业,勤奋工作的党员教育工作者。在3月31日召开的全省先进基层党校,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表彰会上,汝南县和孝镇党校、正阳县真阳镇党校、确山县竹沟镇党校、西平县重渠乡党校、泌阳县花园乡党校、驻马店市东风路办事处党校,驻马店地区电业局党校被命名为全省先进基层党校,张百顺、唐利民、陈彬、张红星、陈鸿飞、梅民生、曹恒有被评为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 (唐利民)
【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党建理论】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1992年继续组织全区广大干部和党员学习党史党建理论。县处级干部和地直正科级干部采取中心组学习形式,各县市科级干部和地直副科级干部由市委党校和讲师团办班轮训;一般干部主要利用政治学习日或小集中办班的形式学习或培训。全区共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45期,培训干部5917人;举办党员骨干培训班261期,培训骨干8340人;全区有14万党员干部参加了党史党建理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的光辉历程的了解,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提高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臧海声)
【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聘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驻马店地区首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自1990年8月开始至1992年10月结束。从参评的3千多名企业政工人员中评出高级政工师51人,政工师1233人,助理政师1845人,政工员290人,调动了广大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造就一个充满活力、队伍稳定、结构合理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知识群体创造了良好条件,对加强全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将起到推动作用。驻马店地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李守正、崔强、王剑、邹建功被评为全省首次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崔 强)
【组织“五个一工程”】 根据中宣部、省委宣传部有关组织“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一出好戏、一部好电视剧、一首好歌、一篇好文章)的指示和部署,地委宣传部组织、推选出了豫剧《红河绿柳》。这台由地区豫剧团演出的现代戏,通过嵖岈山下红河村柳青云姐妹顺应时代潮流,为办厂致富,寻找、尊重科技人才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新一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生动地表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该剧获驻马店地区第二届戏剧比赛优秀演出奖,获全省第四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被省委宣传部推荐为1992年度全国精神产品生产“五个一工程”中“一台好戏”参选作品之一。 (曹晓业)
【《驻马店宣传》质量不断撮高】《驻马店宣传》创刊于1989年10月,是地委宣传部主办的一份面向基层、指导工作、交流经验、提供学习宣传资料的内部刊物。1992年,《驻马店宣传》出版12期,开办了“宣传论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理论与实践”、“社会与文明”等42个栏目;刊发文字稿件312篇,60万字,新闻照片134幅。印刷量每期15600份,区内发行至基层支部、企业班组、学校班级,区外交流至全国50多个地市。《驻马店宣传》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全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舆论环境和外部形象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质量不断提高。在1992年9月全国地市级宣传刊物联谊会第三届年会上受到通报表扬。(谢元涛)
【地区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学会成立】 驻马店地区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学会,于1999年2月21日在驻马店市成立。协会是全区新闻工作者的联合组织,学会是全区新闻工作者研讨业务的组织。(杨汝北)
【“三优杯”竞赛活动】 1998年,在全区继续深入开展了“创造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的“三优杯”竞赛活动,全区共召开各类动员会210多场次,印刷、张贴各种标语、宣传品6100事件;投入城镇建设资金5345万元,新建各类市场19个,扩建道路90287米,新修排水渠道76545米,新建、改造高标准公厕36座,新装路灯470盏,种植各种苗木401860株。通过狠抓“软件”、“硬件”建设,全区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在全省组织的检查评比中,驻马店市名列城市C组第三名,西平县又一次夺得县城竞赛的“三优杯”。 (臧海声)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999年,在继续深入开展“四有”、“五爱”和“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教育的同时,重点在全区党政机关、执法部门、窗口服务等26个行业和个体工商业者中进行了职业道德岗位培训。全区参训总数达21.8万人,参训率居全省前列,被评为省职业道德教育先进市地,受到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的表彰。通过教育,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全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仅地县两级学雷锋先进集体就有122个,先进个人301人,全区又有116个单位跨入县级文明单位行列,39个单位晋升为地级文明单位,7个单位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使全区文明单位总数达到3389个。军民、警民等各种共建点403个。并对已命名的各级文明单位进行了全面复查整顿。在复查整顿中,70个单位受到警告;86个单位受到撤销或建议上级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处理,其中省级1个,地级6个,县级79个。文明村镇建设重点抓了文明村奔小康试点工作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健全管理制度、扩大参评率工作;全区“十星级文明农户”由上年的938469户增加到118万多户。 (臧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