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概况】 1992年,全区农业银行、信用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省农行的领导下,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贯彻“总量控制,调整结构,强化管理,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的货币信贷政策,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经济村和金融形势,确立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以变应变,稳健经营”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组织盘活资金为重点.以提高信贷效益为目的.加大改革力度,拓宽业务领域,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等.经受住了各种经营困境的考验,全面完成了地委,行署和省农行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止年底,全区农行系统共有县、市支行级金融机构(含县联社)22个,乡镇级营业所(含信用社)431个,储蓄所(含社办)332个;共有干部职工5870人(其中信用社职工2472人);各项存款余额达l6.05亿元。比上年净增7277万元,增长4.60%,各项贷款余额达30.94亿元。地区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本区农业生产发展,振兴城乡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杜培善)
【组织盘活资金】1992年,全区各级农业银行认真贯彻“坚持增加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的组织资金工作指导方针,在储源分流严重的情况下,加强储蓄宣传,改善网点设施,狠抓管理服务,积极开拓业务。全年新上电脑储蓄所20个,并搞好跟踪服务。深入收购网点,个体大户进行揽储;抓住季节储源丰富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发工资、大额储蓄。吸收暂时闲置的集资款、罚没收入、提留资金等大额款项,在全区开展了300万元的有奖储蓄活动,继续推行目标责任制,对主管业务行长和全体储蓄营业人员,实行浮动工资的奖罚制度,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等,使资金组织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盘活资金,同有关部门配合,坚持以法收贷,收到了良好效呆。止年底,全区农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领达9.03亿元.其中集镇储蓄存款余额为5.18亿元,较上年增长8054万元,增长18.41%。信贷资金自给事比1991年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42%。收回非正常贷款1.38亿元,其中“双呆贷款”2296万元,贷款收回串由去年的83.6%提高到91.3%。从而活化了资金存量。 (杜培善)
122图
【增加农业有效投入】 1992年,全区农行系统突出信贷投放重点,增加对农收的有效投入,捉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是把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当作农业信贷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支持了“星火计划”、“丰收计划”、“中低产田高产开发”、“农作物模式化栽培”良种培育和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业项目,促进了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科学化水平,全区用于农业科技的贷款4500万元,占农业贷孰的25%,较上年提高80%。二是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992年全区农业银行发放用于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贷款3200事万元,重点支持了县、乡级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建设。遂平县农业银行发放贷款800多万元,积极支持养鸡协会、黄桃协会、种子协会,蔬菜协会等项农民技术研究会的建设和发展,全县各类农民专业拄术研究会2发展到97个,共有会员3700多人,服务面覆盖全县90%的农村.三是支持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全区发放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贷款92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支持开发改造中低产田46万余亩,平均单产提高20一25公斤,总产达2 32亿公斤,经济效益达5000余万元。新蔡县农行发放贷款90万元,支持开发区洼地改种水稻6.3万亩,平均单产490公斤,总产达2646万公斤,经济效益661.5万元,该开发项目被授予省农牧系统科技成果三等奖。四是支持国营农牧场在科技兴农中的示范基地作用。全区农业银行发放国营农业贷款1616万元。在重点支持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支持了农、林、牧、副、渔多业的综合开发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贷款投向上,农业以支持培植推广良种为主;畜牧业以牛、羊、猪、鸡、兔等畜禽良种培育养殖等系列开发为主;水产以种苗及库塘养鱼技术开发为主:林业以培育经济林及林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为上等.使信贷投向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中的高、中层次,发挥了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杜培善)
【支持“小康村"工程建设】 1992年,全区各级农业银行,坚持“以实现小康村工程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指导思想,成立了以行长为首的支持小康村建设办公室,对列入小康村建设计划刚的村,派驻了信贷员.建立了责任制,并积极参与制定小康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各级农行,结合本地实际,明确了支持重点:一是对过去通过信贷支持,已经接近或达到小康水平的村进行再支持,使其经济再上新台阶,以增加其向外辐射的影响力.二是对距小康水平尚远,但是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村,重点支持,促使其迅速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按照上述原则,各级农行积极组织人力,深入乡村调查摸底,做可行性研究工作,选准近,远期投资项日。全区农金部门共支持30个村开发30个项目,发放贷款3721万元,占计划的124%,小康村实现总产值2.16亿元,其中新增产值7154万元,利税2406万元,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固定资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农民奔小康做出了贡献。 (王培善)
【信贷扶贫工作】 1992年,各级农业银行的信贷扶贫工作,围绕贫困地区“温饱工程”目标,把科技兴农和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区以支持发展种,养业为主,重点支持了“旱改水”、五米复盖栽培等项目,全年共发放扶贫贷款2034万元。各县农行从本县实际出发,也确定了支持重点。由于指导思想明确,重点突出,资金集中使用,社会经济效益都比较好。确山县信贷扶贫开发的两万亩水稻单产达到552公斤,较上年增产22%;十万亩五米单产达345公斤,较上年提高25%;三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254公斤,比上年增产21%。通过信贷扶贫,使一部分农民摆脱了贫困,开始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们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积极主动归还贷款。止年底,全区收回逾、到期扶贫贷款1507万元,收回率达74.1%,大大高于往年,实现了扶贫贷款的良性循环。(杜培善)
【大力支持乡镇企业】 1992年,全区农行系统累计发放乡镇企业贷款4155万元,收回3397万元,收回率达到81.8%;止年底,乡镇企业的总产值达43亿元,创税利4.2亿元。在支持乡镇企业发屉方面着重抓两条:
(一)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贷款投向,实施重点倾斜;一是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年初,地区农行选定20家规模大、班子强、管理好、效益高、影响大的乡镇企业作为地级重点骨干企业.对这些企业所需的技改资金、流动资金给予了重点倾斜,全年共发放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贷款达610万元,为企业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向技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重点技改项目倾斜.各级农行先后组织“人次,对32个大小拄改项口进行调查评估,对其中一些高技水,高效益的技改项目及时提供了信贷支持。三是向“贸工农”、“星火计划”等项目倾斜。农行系统拿出300万元信贷贤金.重点支持了一个省级“贸工农”,两个地级“贸工农”出口创汇企业,三个省级“星火计划”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新增产值4265万元.实现税利489万元,创汇540万元。
(二)采用多种形式,搞活关停企业。全区农行系统依靠各级党政顿导,协同有关部门,通过联营、兼并、拍卖、租赁等形式,搞活关停乡镇企业150个,清收落实非正常贷默3000多万元,收回率达4.6%.如上蔡县和店机械厂,是一十创办30多年的老厂,固设备老化,管理松弛,产品积压,濒于瘫痪倒闭状态,贷款形成呆滞。县农行主动帮助企业搞好物资、资金、财务清理,开展“双增双节”,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经营管理,大搞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发放贷款27万元,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启动企业运转。经过粗企业双方共同努力,研制开发了小瓦机、钻井机等新产品,钻井机获省乡镇企业一等成果奖,小瓦机填补了我省一项空白,产品供不应求。年底实现产;值135万元,创税利49万元,归还了全部陈欠贷款。(杜培善)
【加强工商信贷管理】 1992年,地区农行认真贯彻国家工商信贷政策,加强信贷管理,调整信贷投向.积极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一是大力支持农副产品采购和商品流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全年累计发放工业贷数3709万元,商业贷款4.05亿元,农副产品采购贷款8.5亿元。支持收购部门收购粮食5.5亿公斤,油料l亿公斤,烟叶3445万公斤,棉花1400万公斤;支持供销部门购进化肥498029标/吨,农药407砘,农膜1269吨;支持种子部门购进优良种子125万公斤。农村国合商业全年实现销售33亿元,实现税利6157万元。—是调整商业信贷政策,适应企业改革需要,密切联系粮食、供销等企业实行“四放开”、“四分设”改革的进程,广泛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具体措施,逐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信贷资金运行机制和信贷管理体系,根据搞活流通,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把商业信贷工作重点放到支持市场建设,增强商业发展后劲上,安排10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建设了和原芝麻批发市场、西干县农田市场等;对粮食、供销企业的贷款效果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查出的问题,采取措施,加强信贷管理,收回不合理挤占挪用资金8624万元,增强了信贷资金力量,促进了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挖掘资金潜力,为企业深化改革创造良好条件。年初全区农行系统非正常贷款占用达2.78亿元.其中粮食,供销两大系统占90%以上。这不仅制约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同时也拖累了企业深化改革前进的步伐,为此,各级农业银行狠抓下非正常贷款的清理收回工作,止年底,全区共收回非正常贷款9333万元,在—定程度上缓解了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减轻了企业负担,为企业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曹粮山)
【强化内部经营管理】 1992年,根据省农行关于“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挖掘潜力,搞活经营,争取在提高农业银行自身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要求,本区各农业银行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一)挖掘潜力,提高经营效益。一是落实内部经营目标责任制,把宏观凋控指标和经营效益指标完成情况与留成资金挂钩,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各项目标,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抓经营,讲核算、求效益的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在上年政策性亏损966万元的情况下,1992年实现减亏567万元.超额完成了省农行下达的利润计划,并有9个县(市)支行摘掉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帽子,实现扭亏为盈。一是大力组织经营收入,清理收刚非正常贷款,提高信贷资金收息率,全年共清收非正常贷款1.4亿元;正确执行信贷制裁制度,切实加强内部检查监督,全年共收加罚利息577万元;积极开拓新业务,扩大收入来源.地区行成立了国际业务部、房地产信贷部,县支行也相继成立了证券代办处等,强了综合眼务功能,扩大下业务收入来源.三是努力降低经营成本。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存款,提高低成本贤金比重‘坚持勤俭办行大力压缩不合理开支,加强基建管理,节约基建投资。全行配备l0名基建专管人员。全年共计审查出不合理预算项目7个,为国家节约基建资金110万元。
(二)强化基础工作,努力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会计出纳各项基本制度,落实操作规程。地区行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各行昔遍开屉会计出纳业务知识百题竞赛活动,推动了职工业余自学.二是加强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全区共组织会计出纳人员业务培训班63期参加人员达2460人次。4月,对全辖区符合条件的会计出纳人员,进行集中考试,为127名合格的会计出纳入员颁发了《会计证书》。对考试不及格人员,令其脱岗培训一个月,达到合格后上岗组织开展了标准帐、左、证、单的展评活动,大大激发了会计出纳人员学习业务、大练基本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全行会计“五好凭证”、“五好帐页”平均达到95%以上,出纳收付全年无差错的行、所不断增加,会计出纳业务操作逐步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三)加强结算监督,严格联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是充实配备结算管理人员。根据各行业务量的需要.全区配备18名专兼职结算管理人员,加强结算监督工作。二是认真开展结算纪律大检查。自查面达100%,地区农行抽查面达30%,对查出的问题限期进行纠正.共帮助企业清理拖欠、挪用、挤占等资金1826笔,金额6000多万元。三是加强制度的学习.全年共开办结算业务学习班13期,以会代训36次,受训人员350余人次。四是加强服务监督。通过狠抓纪律教育,提高了结算人员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压票、退票和无理拒付的现象基本杜绝.为有效地维护企业和国家的资金安全,还增添下结算监督设备,建立于严密的监督程序,有效地制止了差错事故的发生。1992年,全区共发现并堵塞了两起伪造联行报单案,使国家和企业免遭资金损失2.5万余元,配合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分子4人,提高了银行信誉,确保了国家贤金安全.
(四)积极开展反假斗争,针对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伪造,拓印假人民币的犯罪活动,地区农行系统认真开展了反假、防假人民币的斗争。购置、印发防假、反假人民币的学习资料,提高了出纳人员的防假意识和辩假能力.各营业单位全部配齐了假币鉴别装置,增强了防假的保障能力。及时组织学习全国、全省防假、反假情况通报.把出现的各种假币的特征汇印成册,发给出纳人虽学习,提高他们鉴别假币的技能,加强柜台监督。1992年全行各营业单位共计识破,收缴假人民币2800多张,金额达23万余元.确山,新蔡农行还和当地公安部门建立了联防制度,配合公安部门先后破获;起伪造假人民币案,收缴假人民币19.7万元,没收造币工具26件,抓获犯罪分子13人,受到了省地的通报嘉奖。(杜培善)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992年,地区农行党组把整顿和加强县(市)支行顿导班子建设作为振兴驻马店农村金融工作的突破口.对县市支行和中支机关科室的领班子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考核。根据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的结果,按照“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和新时期干部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一六月份对全区各县市支行及中文营业部的原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把那些刻苦学习,勤奋工作,钻研业务,开拓进取,懂业务会管理的中青年干部 大胆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全区提拔正副科级干部31人,交流干部25人,免职2人。通过调整,县市农行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上年的7.6岁下降到41.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由23.2%提高到23.2%。地、县市两级农行新的领导班子狠抓工作作风的转变.建立健全机关工作规章制度,严明工作纪律;领导以身作则,勤政务实,经常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地方党政领导的信任和称赞。(杜培善)
【农村金融学会】 本区农村金融学会成立于1984年,至1992年底,已发展会员227人。各县、市还建立7理论研究小组。本年度组织撰写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200多篇被地区以上报纸、杂志采用。《基层县市农行综合改革方案》一文,得到省农行的肯定。《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设想》,被省农金学会刊《农村经济与金融)发表。在省农金学会组织的理论交流会和南阳农金学会主持召开的协作区理论研讨会上,共提交8篇学术论文,有2篇被选入省农金学会编辑出版的论文集。地区学会组织20多人分四批外出学习考察;四次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行讲学,听讲的达300事人次,创办《驻马店农村金融》杂志(季刊),发行全区农金系统,并与信阳、甫阳、平顶山、漯河及湖北等省、区农金学会交流。 (叶 信)
125图
126图1
126图2
据上级行的部署,地区农行对所辖10个县社、203个信用社的财务、信贷、人事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整顿.共查出违章、违纪资金56312笔,金额1600万元;违章、违纪贷款4781笔,金额1990万元;查处经济案件33起,涉及33人,金额176.6万元,对违纪人员给予行政警告处分的26人,开除解聘的7人。同时,整顿加强了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全区十个县市联社主任。统由农行行长兼任,提拔任命7个副科级县联社常务副主任;调整选拔信用社正副主任73人;调整职工岗位106人;社社之间调整148人,其中解决亲缘关系87人,清理擅自招收不符合规定的储蓄代办员21人。对现有代办员实行了聘用、承包、抵押金制度,克服了代办员管理混乱现象。通过清理整顿,全区农村信用合作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为振兴农利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农利信用社各项存款及股金余额8.74亿元,较上年中增9511万元,占计划的138%。同时,积极管好用活信贷资金,支持生产发展。全年发放各项贷款3.84亿元,其中农业贷款2.63亿元,乡镇企业贷款7911万元;小康村工程建设贷款685万元;个体经济户贷款6804万元。各县市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扭亏增盈。止年底,全区信用社完成各项收入达9473万元,各项支出9183万元,其中利息及税余支出占68.3%,收支相抵净盈利314万元,实现了转亏为盈目标,但仍有地处边缘,经济条件很差的l2个信用社亏损,亏损金额142万元。(杜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