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群众文化工作】驻马店地区的群众文化恬动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各县、市均组建了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文化馆。地区群众艺术馆成立于1979年。截止1992年,全地区共有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196个。1987年,驻马店地区被评为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地区,汝南、遂平两县被评为省农村文化站、文化中心建设先进县,另有11个乡、镇文化中心和29个文化站被省评为先进单位。1989年,被省评为先迸单位的文化中心增到23个,先进文化站增至89个。1990年,西平芦庙文化站长孙华宾和汝南老君庙文化站长吴文彦出席了全国先进文化馆、站经验交流暨表彰会。城镇群众文化活动更为活跃,每逢重大节日,都搞得有声有色。在全省历次文艺比赛中,也取得较好的成绩。1991年,在省“朱载堉杯”唢呐大赛上,西平的罗国吾获“唢呐状元”称号。1992年,在省第六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二重唱《卖饺子》和表演唱《俺把红花献给他》分获金牌、银牌奖。特别是汝南王桥的农民画,先后有3幅作品分送日本、香港、挪威和瑞典展出,国家级展出8幅,省级展出近400幅,报刊发表80余幅,被誉为“农民画之乡”。(杨森湘)
【公共图书馆】截止1992年,全地区十个县、市图书馆共藏书206624册,干部职工146人。西平、驻马店、确山三个图书馆经省文化厅检查验收,已达甲级馆标准。全地区19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也都建起了图书室。驻马店市图书馆成立于1978年,是驻马店地区最大的公共图书馆,藏书8万册,年接待读者20万人次,已连续8年被地、市评为“文明单位”。西平县图书馆成立于1984年。突出特点是主动服务,如开架借阅;定期向有关单位送书;用图书车流动借阅;为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户建立档案等。1989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文明图书馆”,1991年获“河南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杨森湘)
【戏剧工作】驻马店地区的主要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及地方特有的罗戏、卷戏、唱天神等。到1992年底,全地区共有国营专业剧团11个:地区豫剧团、驻马店市豫剧团、确山县豫剧团、西平县豫剧团、遂平县豫剧团、正阳县豫剧团、汝南县豫剧团、上蔡县豫剧团、新蔡县豫剧团、平舆县豫剧团和泌阳县曲剧团。1992年,地区举办第二届戏剧比赛,地、县、市创作并演出了11台新戏。其中,地区豫剧团演出的周明理创作的《红河绿柳》,还参加了省第四届戏剧比赛,获优秀演出奖、优秀剧本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奖、优秀演员奖等五项大奖和灯光单项奖,创驻马店地区戏剧创作和演出的最好成绩。内部刊物《戏曲园地》越办赵好,1983-1992年共发表作品90多个,其中有20多个被省以上杂志刊载。1986年以来,由省电视台录像播放的剧目有:《千古遗恨》、《鹏落秦宫》、《青蛇正传》、《戴枷的钦差》、《亲情恨》、《潘鹏飞》、《娶鬼认妻》、《风雪桃李》、《第五天神》、《红河绿柳》共10台。(杨森湘)
【电影工作】到1992年,全地区共有地、县电影公司10个,专业电影院10个,影剧院11个;乡、镇级电影管理站13个,影剧院85个;活跃在农村的电影队978个。正阳梁庙电影队自1975年建立以来,一直是先进单位。1989和1990年发行收入均在1.3万元左右,居全省农村电影队之冠,队长李建立于1991年被广电部评为先进工作者。驻马店市人民电影院曾两次被省文化厅和省总工会评为“文明影院”。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影片汇映活动中,正阳电影院被评为全国优胜集体,李凤阳、张国富、李建立、耿丽君被评为全国优胜个人。1992年4月结束的全国第二届农林科教影片汇映活动,所时8个月,驻马店地区行署、地区农业局、地区电影公司和上蔡县人民政府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宋汉杰、李凤阳、马宝忠等8人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杨森湘)
【文物工作】驻马店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办公室工作人员4名。到1992年底,各县、市均建起了文物保护管理所,全区文物工作者增至95人。为掌握全区文物资源状况,先后进行过三次文物普查。1956和1978年的两次,参加人员少,普查面也窄,共组织专业普查人员325人·历时16个月,基本上摸清了全区的文物状况。仅新发现的文物就有:古遗址、旧址273处,古城址23处,古墓葬95处,古建筑75处,石碑石雕76处,其他35处;征集流散文物2201件;各县、市还完成“文物普查资料汇编”共十册,约140万字。文物安全保卫工作比较突出,已顺利实现馆藏文物第六个安全年。截止1992年底,全地区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l处,省级30处,县、市级123处,总计154处(按存在形态分类,有古遗址、日址69处,古城址21处,古墓葬20处,占建筑22处,石雕石碑7处,其他15处)。一般文物点近千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各一座(汝南和竹沟)。馆藏文物13103件,其中一级品24件,二级品236件,三级品4338件。(杨森湘)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1987年,驻马店地区文化局设新闻出版科,主管书报刊市场,并参与印刷业的管理;接着,地区成立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下设的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和新闻出版科合署办公。1988年后,各县、市陆续在文化局设文化市场股或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到1992年底,全地区已有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者43人。凡是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活动.都属其管理范围。全区现有各类文化艺术经营单位732个,其中书刊二级批发单位2个,零售单位101个,印刷厂176个,音像三级批发站2个,音像销售点5个,音像放映单位61个,录像带销售点76个,歌舞厅21个,桌台球、电子游戏、宁画装裱等229个,社会艺术表演团体59个。在“开放搞活,扶植疏导,面向群众,供求两益”的方针指导下,驻马店地区创造性地采取“堵住出处,截住进处,管住销处”的得力措施,有效地净化了文化市场。1992年,在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的同时,地区组织了两次“扫黄”、“打非”集中统一行动,共计出动车辆72台次,参战的干部职工460人次。查出无证经营单位6个,封存不健康的书刊9500多册,收缴非法出版的年画10万多张、录音带13000多盘、录像带300多盘,为改革开放刨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杨森湘 张光霞)
【电视剧】驻马店地区的电视剧创作十分红火,七年来已有9部作品飞上荧屏。1986年,周明理创作的豫剧《戴枷的钦差》,经改编由河南电影制片厂摄制成两集电视戏剧片,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24家省级电视台相继播放。这是驻马店地区创作的电视剧第一次在荧屏亮相。1987年,陈宪章、李天亮、赵天顺、张向东集体创作的《状元红传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制成5集电视戏曲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1989年,张毅的《神秘的玫瑰小组》(上、下集),由河南电视台摄制、播放;王保源的《黑藻阴谋》(上、下集),由国家、省、地保密局联合摄制,金锁音像出版社发行。1990年,王保源的两集电视剧《女谍情仇》,由北京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摄制、发行;张毅的两集电视剧《刘富忠》,由河南电视台摄制、播放。1991年,徐则挺、刘在贤、栗全中三人创作的《检察官的证明》(上、下集),由中央电视台摄制,当时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题写了片名,河南电视台首播后,中央电视台又连续两次播放;王保源的《浴血黄昏》(上、下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苑音像出版社摄制、发行。1992年,徐则挺、孙立坤、史友仁、谢玉好编写的4集连续剧《乾隆三上嵴岈山》,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12月底在遂平县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另外,栗全中的1O集电视剧《风满小康村》,在河南电视台和河南影视家协会联合举办的1992年度电视剧本评奖活动中,荣获长篇电视连续剧创作二等奖。筹拍工作正在进行中。(杨森湘)
【地区文化系统“双先”会】1992年4月28日至29日,为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加快改革步伐、繁荣文艺事业,相隔十年又召开了一次地区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地区文化局、地区人事局研究决定:授予汝南县老君庙镇文化站等21个单位“驻马店地区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136名同志“驻马店地区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会议总结了十年来的工作,井提出了今后的任务。 (杨森湘)
【王桥农民画在省展出】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由省文化厅、省群众艺术馆、省民间美术学会和汝南县人民政府在郑州联合举办了“汝南王桥农民画展览”,画展于1992年5月22日在省博物馆隆重开幕,省有关领导韩劲草、朱玉玺、王传真、丁发杰等25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共展出汝南县王桥乡50位农民画家(其中女作者9 人)的91幅具有浓郁多土气息的作品。在7天的展览期间,共接待关众12000余人次。(杨森湘)
【《红河绿柳》获殊荣】1992年10月7日,参加省第四届戏剧比赛的驻马店地区豫剧团,在许昌春秋大剧院演出七场现代戏《红河绿柳》,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誉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经大赛评委会评审,荣获优秀演出奖、优秀剧本奖(周明理编剧)、优秀导演奖(袁文娜、盂洲导演)、优秀音乐奖(陈岭设计唱腔)、优秀表演奖(房新枝、张瑞华2 人)共五项大奖和灯光单项奖,另有3人获表演奖。创驻马店地区参加省戏剧比赛以来的最好成绩。11月8日,《红河绿柳》剧组受省文化厅的推荐,又专程赴郑州为中共河南省五届五次全会汇报演出,受到一致好评。省委常委、宜传部长于友先、副省长范钦臣、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纪谦、省文化厅长王传真等,在行署专员杨金亮陪同下观看了演出。于友先部长对剧本、音乐和演员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红河绿柳》还被省委宣传部推荐到中宣部,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 (杨森湘)
【地区第二届戏剧比赛】 1992年10月20日至31日,驻马店地区举办了第二届戏剧比赛。地、县、市共演出新创作的剧目11台:地区豫剧团的《红河绿柳》,西平县豫剧团的《第五天神》、汝南县豫剧团的《呼唤》、平舆县豫剧团的《老河湾》、驻马店市豫剧团的《泉水淙淙》、上蔡县豫剧团的《汪南月》、正阳县豫剧团的《老少光棍》、新蔡县豫剧团的《洪波烟雨》、遂平曲剧团的《嫁娘记》、泌阳县曲剧团的《五味瓶》和确山县豫剧团的《火龙女》。经大赛评委会评审,《红河绿柳》、《火龙女》、《江南月》、《呼唤》、《第五天神》、《五昧瓶》和《老少光棍》获优秀演出奖;周明理创作的《红河绿柳》获剧本一等奖;袁文娜、孟洲导演的《红河绿柳》获导演一等奖,陈岭、张景生设计唱腔的《红河绿柳》获音乐一等奖;侯振环、侯春富绘景的《火龙女》获舞美设计一等奖;房新技、张瑞华、李秀荣、邵素敏、郭朝峰、陈秀枝、刘示河、邵富有和高霞共9人状表演一等奖。(杨森湘)
【驻马店市杂技团走向世界】驻马店市杂技团正式成立于1965年。近年来,由于狠抓节目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87年在中南区第一届杂技比赛中,王林的《钢丝车技》获三等奖; 1990年6月在河南省第二届杂技比赛中,参赛的《六合同春》等五个节目,共获八块奖牌;同年11月在中南区第二届杂技比赛中,辛剑、李莉的《魔术牌技》和吴向阳等的《晃板顶技》,双双夺得二等奖;1991年,惊险气功表演组访问日本,在东京表演了《铜锭排肋》、《二指禅》等精彩节目。1992年,由李创率领的演出队应邀赴美国迪斯尼乐园演出133天,受到美国观众和各国游客的热烈欢迎。李剑、李莉还被世界魔术艺术的权威组织——际魔术师联合会吸收为会员。迪斯尼乐园特以“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杂技团”作为驻马店市杂技团的专用商标词,并和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商定:今后五年内,任何中国的杂技团到国外演出,不得使用这一商标词,同样,末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同意,任何外国的杂技团到迪斯尼乐园演出,也不得使用这一商标词。《中国文化报》于1992年7月5日,在头版以《驻马店市杂技团饮誉美国》为题,报导了该团在美演出的盛况。(杨森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