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价
【物价工作概况】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物价工作当作大事来抓,长期实行物价基本稳定的方针。1978年以前,价格形式单一,基本上是国家统—定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的需要、价格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调节价三种主要价格形式。1992年,全区各级物价部门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继续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使全区价格管理格局在以下九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管理职能已由单纯管理型转变为管理服务型;二是定价主体已由政府为主转变为企业为主;三是价格形式已由国家定价为主转变为市场调节价为主;四是价格机制已由计划为主转变为市场为主;五是管理领域开始由微观为主转变为宏观为主,六是管理方式开始由直接干预为主转变为间接调控为主;七是管理手段开始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九是管理范围开始由单维转变为多维(即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将逐步纳入价格管理范围)。这标志着以市场决定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在本区已初步确立。(李 刚)
【价格改革及价格水平】
—、价格调放的基本情况。1992年,全区物价工作在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沿着调效结合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放开价格为核心,加大了价格改革力度。全年共出台中央、省、地调价项目30余种(类),调价总金额为9248.2万元。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调价金额536.9万元,占调价总金额(下同)的51.8%;农副产品收购调价金额4591.7万元,占49.65%;商品零售和非商品收费金额4119.6万元,占44.54%。当年,地区物价局进一步下放价格管理权限,在落实企业定价自主权,促使企业尽快转换经营机制。使价格能充分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截止年底,地管商品价格除小火电、小水电民用煤、供热都定量供应居民的粮食外,其余已全部放开,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灵活自主定价。
二、调价的基本特点。1992年调价商品范围较宽,以能源、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及农副产品价格为主,调价项目和金额都大于1991年,而经济运行情况良好,物价基本稳定。从调价结构看,粮食收购与销售调价最多,调价金额6043.2万元,占调价总金额的65.34%,其次是燃料动力,调价余额2108.7万元,占调价总金额的22.80%;中西药品、衣着、文化和书报类调价最少,调价金额86.10万元,仅占调价总金额的0.93%。
从调价管理权限和调价结果看:由于地、县管理的商品价格绝大部分已经放开,所以1992年调价的商品大部分是中央和省级管理的。93%的调价项目价格到位,仅有7%的调价项目价格不到位,并略有下降。其中粮食、燃料、药品、建筑材料价格及服务;收费受调价影响,指数升幅较大。特别是能源、建筑材料受市场供求拉动的影响(主要是产地),价恪上涨较大。如石油零售价格,1992年上半年,汽油70号每吨价格为1500元,柴油零售价格每吨1300元,到年底汽油上升到每吨3200元,柴油上升到每吨1900元,升幅分别为113.33%和46.15%。钢材销售价格上半年元钢每吨2300元,线材每吨2400元,到年底分别上升到每吨3200元和3500元,升幅分别为39.13%和45.83%。而农地膜由于资源充足,供大于求,再加上1991和1992年连续两年旱涝灾害的影响,农民购买力降低,导致零售价格比调整价平均低200元左右,其降价总金额为24.7万元。
截止年底,企业自主定价的商品品种在全部商品中的比重高达99%,在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家定价的比重不到10%,市场凋节价的比重达90%以上。
三、价格水平。1992年,全区各类商品零售物价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除文化娱乐用品类和书报杂志类比去年略有下降外,均呈上涨趋势。(郭玉琴)
85图
86图1
86图2
86图3
【整顿农村低压电价】1992年,按照省物价局、电业局颁布的(关于农村低压电价管理的暂行规定》,开展了整顿农村低压电价的检查验收工作。经过建立组织层层发动、组织测算、整顿建制、检查验收四个阶段的工作,有效地治理了农村低压电价“三乱一高”(乱加价、乱摊派、乱收费、电价高)的混乱状况;确山、正阳、平舆、西平、泌阳五县被省物价局、电业局检查验收为合格县,其余五县市尚待验收。通过整顿,初步理顺了农村电价结构,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厂农业生产发展。具体表现:一是农村低压电价有了明显的下降。整顿前,农村低压电价普遍偏高,一般每千瓦时0.5~0.60元,有的高达1元多。整顿后平均下降0.10~0.20元。1992年底农村低压电价稳定在每千瓦时0.40元多一点,全区全年约减轻农民负担1000多万元。二是初步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在管理权限上严格执行高压综合电价由地区管理,农村低压电价由县、市测定的管理办法。在电价执行中普遍实行了抄表帐卡、交费手册、公布电费等项制度,提高了农村电价的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三是加强了组织建设和物质建设。在整顿中,各县市普遍加强了农村电工队伍的建设,处理了一些违纪电工,选聘了一大批思想好、技术精的人员从事电工工作,并集中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增强了农村电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各地还改造了一些旧设备,旧线路,为降低技术性损耗创造了条件。四是通过整顿,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把整顿农村低压电价作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的大事严肃对待,认真抓好,并依靠和发动群众监督,从而使“权力电”、“人情电”、“关系电”等不正之风大为收敛,博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称赞。(白 伟 宋国喜)
【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为制止乱收费,1992年地区物价局采取三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了收费管理。有效地制止了乱收费。一是上半年与财政部门联合在全区开展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票据使用情况的全面清理检查。地区物价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驻马店地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健全和严格执行收费申报、收费许可证、收费票据、收费文件档案和收费资金财务等8项管理制度。二是合同地区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团体收费管理的通知》,会同地区教委联合制定了《关于我区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了全区各类协会、学会、培训班、咨询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收费管理。三是11、12两个月,全区开展了自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以来的第一次年度审验工作。通过查证、查票据、查开支、查帐的方法,全区共审验《收费许可证》正、副本2万多本,收费项目825项,收费标准5692个,年审中,重点对国家近期明文规定取消和增加购收费项目以及调整的收费标准进行了审验,对没有办证的收费单位和该变更而没及时变更收费许可证的进行了补办和清理,为今后亮证收费、按规定标准收费打下了基础。另外,对审验出的乱收费行为移交物价检查所给予了查处。在年审中,始终注意宣传物价政策,增强了收费单位正确执行国家收费政策的自觉性,通过采取以上这些措施,使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工作基本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刘本生 崔祥亭)
【价格监督检查】1992年的物价监督检查工作围绕着治理乱收费,重点抓了行政事业、垄断行业收费执行情况的检查。据统计,1992年全区共查出价格违纪违法行为和案件1867起,违价金额315.08万元,实行经济制裁总额162.09万元。其中,退还用户28.01万元。上缴财政140.43万元。主要做法是:一是大力开展市场物价检查。除坚持经常性的检查外,还在重大节日和价格措施出台后组织市场物价检查。二是组织开展行业物价检查。(1)开展了铁路行业的价格检查。根据上级对铁路行业检查的统一安排,地区物价检查所派出检查组直接深入到驻马店、确山、遂平、西平等火车站进行检查,共查出价格违价金额12.5万元,收缴入库5.5万元。(2)加强了对行政事业收费的检查。重点检查了医疗、教育、公安、土地管理等部门收费情况,查出价格违法行为和案件397起,违价金额159.40万元,实行经济制裁88.74万元,其中上缴财政74.08万元,退还用户14.66万元。三是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了物价大检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全区组织专业检查人员291人,组成72个检查组,对677个重点单位进行了抽查,查出价格违法行为和案件429起,违价金额143.18万元,实行经济制裁73.35万元。(黄国恩 荀德华)
【开拓物价工作新领域】
一、价格信息咨询。1992年在继续加强价格信息网络等基础建设的同时,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在价格信息传递的时效和质量上下功夫,价格信息产生的效益有了提高。全年地区局共向社会发行刊物30余期,传递价格信息4000余条,企业利用价格信息增加效益100多万元。
二、创办《驻马店价格信息》刊物。它是由地区物价局于1989年创办的综合性经济价格信息刊物。其宗旨是传递价格信息,促进经济发展,立足区内工商企业,面向社会。主要刊载工业、商业、农业、服务业、外贸、行政事业等各行业的物价政策规定、作价办法、定调价格以及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等。融政策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辟有物价政策、定调价格、经营参谋、消费指南、外埠价讯、供求信息、海外动态、市场分析与预测等20余个栏目。现已发行80期。并与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及经济协作区建立了价格信息网络联系,信息来源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至年底已经覆盖全区三千多家工商企业。
三、价格事务评估。1998年,全区各级物价部门相继成立了价格事务所,积极开展资产评估、赃物估价、价格仲裁、价格公证、公物拍卖等项业务。全年评估商品1965种(类),价值4500万元,对清理三角债务、调解经济纠纷,搞活经济起到了良好作用。
四、加强房地产价格管理。1992年,围绕做好房地产价格管理工作,全区各级物价部门克服业务新、基础差、难度大等困难,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上半年地区物价局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驻马店地区商品房屋价格管理(试行)办法》,统一了全区商品房屋价格构成内容。商品房价格构成包括成本、利润、税金、地段差价。成本构成包括征地费及拆迁安置补偿费、勘察设计及前期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非营业性配套公共建筑费、住宅建筑安装工程费、管理费、贷款利息。这个管理办法的出台,使全区商品房屋开发经营在价格上有了政策依据。二是9月份地区物价局与驻马店市物价局共同对驻马店市临街营业性房屋租金标准进行了实地测算,分价区调整了驻马店市临街营业性房屋租金标准。地区物价局将此标准转发各县,要求各县参照驻马店市的标准,对本县营业性用房的租金标准,在不高于驻马店市水平的前提下,提出调整意见,报地区物价局批准后执行,使全区城镇临街营业性租金标准基本平衡。三是地区物价局以驻马店市为试点,组织专门力量对驻马店市房屋开发公司新建的7000平方米商品楼房,从成本到每项费用逐笔进行审核计算,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商品房的出售价格,其标准价为644元/平方米,并允许向上浮动10%。截止年底,大部分商品房已售出。四是为了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企业住房商品化的进程,地直在地区五交化批发站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主要以出售企业现有住房为主,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原则,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职工买房。以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地区物价局与地区体改委、计建委、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局等部门对地区五交化批发站8栋6375.31平方米住宅楼进行了评估作价,按照各幢楼房的建筑年限、已使用年限、内外装修、内部设施以及房屋的结构、质量、维修使用情况,参照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和房屋成新划分标准。分别评定出各幢楼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售房标准价及市场价。考虑其它计价因素,其小区域计价率:铁东98%,铁西100%;朝向计价率:朝南100%,朝东98%,朝西97%。再分别评定出每幢房屋层次计价系数。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可评定出各幢楼房各层的售房单价,最后按建筑面积计算出每户的售房标准金额及市场金额。五是与地区计建委、土地管理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审批了房地产评估,抵押、仲裁、产权产籍管理以及危险房屋鉴定、房产纠纷与调处等收费标准为下一步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开发解决了政策和管理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岳 岩 辛建民 陈万洲 韩占明 吕彦军 王集体)
【价格成本监测工作】1992年,全区农产品成本调查及工业品成本监测工作又有新的进展。地区确定汝南、正阳、上蔡三县为农产品成本调查县,农产品选定5大类、16个品种。工业品调查点,省定10企业、10个品种,地区确定34个企业、31个品种。1992年通过对农产品成本的调查、汇总、分析、上报及工业品定(调)价前的成本预审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正确决策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可靠的成本资料及成本咨询服务,也为物价部门转变职能、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路子。(黄新河 薛豫涛 王集体)
89图
90图
91图
92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