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 阳 县
【基本县情】 泌阳县位于驻马店市西南部,南接桐柏,北连方城、舞钢市,西临唐河、社旗,东接遂平、确山、驿城区。总面积 2345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58.78 万亩,总人口 97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47.18%,自然增长率为-1.47‰。全县辖羊册、马谷田、春水、赊湾、官庄、郭集、泰山庙、王店、杨家集、高店、高邑 11 个镇和象河、黄山口、双庙街、盘古、下碑寺、贾楼、付庄、铜山 8 个乡及古城、花园、泌水 3 个街道办事处,共 293 个村委会和 61 个居委会。
因位于泌水河以北得名。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属南阳郡。西汉置比阳、舞阴 2 县,属南阳郡 ;东汉、三国因之。东晋十六国时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秦、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永初元年(420)置昭越县(治今铜山乡古城岗村)。北魏延兴二年(472)置东荆州(治今泌水镇),改比阳县为阳平县 ;翌年,置江夏郡江夏县(郡、县同治今高店乡丁道村)。南朝齐建元元年(479),于舞阴设西汝南、北义阳 2 郡,同年侨置高邑县(治今高邑街)。建武四年(497)属北魏。北魏景明初(500—503)置西郢州(治今赊湾乡张湾村)。永熙三年(534),今县境东部属东魏,西部属西魏。东荆、西郢 2 州属西魏。西魏恭帝元年(554)改东荆州为淮州、西郢州为鸿州。北周天和二年(567)省鸿州入淮州。
隋开皇三年(583)废舞阴、城阳、江夏 3 郡,五年(585)改淮州为显州。七年(587)改阳平县为饶良县。十八年(598)改江夏县为慈邱县。大业元年(605)改昭越县为同光县,不久废。二年(606)改饶良县为比阳县,三年(607)改舞阴县为显冈县,改显州为淮安郡,隶豫州。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淮安郡为显州。贞观二年(628),废显冈入比阳,九年(688)改显州为唐州。天宝元年(742)改唐州为淮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唐州,隶山南东道。天祐三年(906)移唐州于泌阳(今唐河)。比阳、慈邱 2 县仍隶唐州。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三月,废慈邱入比阳,仍隶唐州。宋、金沿袭不变。元至元三年(1266),废比阳为毗阳镇,隶泌阳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毗阳镇置泌阳县,隶南阳府,清因之。1913 年属汝南道。1927 年直属河南省政府。1933年属河南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 年底,县境内分设中共泌北、泌西、泌东 3 县。泌北县(治今方城县酒店村),辖泌阳县的郭集、羊册、象河、春水等北部边缘地区与舞阳县南部的宋集(今属舞钢市)和方城县的小史店、唐河县的下洼(今属社旗县)等地。泌西县(治今羊册镇古城寨),辖大磨、双庙、官庄、饶良 4 个区。泌东县(治今贾楼乡曾沟),辖邓庄、王店、马谷田、石头河、牛蹄 5 个区。泌阳城关为桐柏区二专署直辖。1948 年 4 月,撤销泌北县,所属羊册、郭集划归泌西县 ;象河、春水划归泌东县。
1949 年 1 月,泌东、泌西 2 县合并为泌阳县。10 月全县设 9 区、2 镇,即大磨、马谷田、王店、牛蹄、春水、羊册、官庄、饶良、双庙和城关、沙河店镇。区下辖 197 个乡。1953 年 7 月,增设梅林区。城关镇改为城关区。1954 年 4月,撤销沙河店镇,归牛蹄区管辖。1955 年底撤销梅林区。1956 年撤销牛蹄区,改设板桥区。5 月改区建乡 ;1957 年调整为 8 区、1 镇,另置 8 个县直辖乡。
1958 年 3 月撤销县直 8 个乡,合并为赊湾乡、陈岗乡。8月,区改为乡,设 10 乡 1 镇。10 月,改称“泌阳人民公社”,辖 11 个管理区。年底,撤销陈岗管理区,分别并入城郊、赊湾两管理区。1959 年 3 月,撤销“泌阳人民公社”,复为县。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1961 年 8 月,改社为区,全县设 10 区、1镇,下辖 74 个人民公社。1962 年 3 月,74 个人民公社调整合并为 54 个,下辖 433 个生产大队。1965 年 7 月,饶良区划归社旗县。1969 年 1 月,撤销原公社,改 9 个区(镇)为人民公社,新增郭集、泰山庙、杨集、立新、沙河店、大路庄 6 个人民公社。1976 年初,又增设高店、董岗、双庙、象河 4 个人民公社。1977 年春,增设黄山口、高邑、下碑寺、贾楼、城郊 5 个人民公社。
1983 年 11 月公社改乡,全县辖 23 个乡、1 个镇,有394 个村民委员会。1987 年 6 月,羊册、沙河店 2 乡撤乡建镇。10 月城关镇更名为泌水镇,城郊乡更名为花园乡。全县设泌水、羊册、沙河店 3 镇和象河、春水、黄山口、郭集、泰山庙、官庄、付庄、下碑寺、板桥、老河、大路庄、王店、贾楼、杨家集、双庙街、赊湾、花园、高邑、马谷田、陈庄、高店 21 个乡。2010 年,老河乡、沙河店镇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2011 年 1 月,板桥镇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年末撤销花园乡、泌水镇,设立花园街道、泌水街道、古城街道。2012 年撤销郭集乡设立郭集镇。2013 年撤销泰山庙乡和王店乡,设立泰山庙镇和王店镇。2016 年 11 月,杨家集撤乡设镇。
【组织机构】
中共泌阳县委
书 记 魏华伟
副书记 朱东升(3 月任) 陈 东(7 月离)
常 委 魏华伟 朱东升(3 月任)陈 东(7 月离) 董新奇 张万兵
王庆怀 李慧阳 安 生 钱学俊 周 宁 薛 刚
泌阳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刘 念(4 月离) 魏华伟(4 月任)
副主任 李其钊(4 月离) 张宏超(4 月离)刘家润(4 月任) 朱 璐(4 月任)张 凯(4 月任)
泌阳县人民政府
县 长 魏华伟(4 月离) 朱东升(4 月任)
副县长 王庆怀 周 宁 余 伟(8 月离)刘广华 胡孟辉 杨广礼(8 月离)
李 晓 乔 勇 刘 涛 梁 浩 张 磊(5 月任) 闫 明(8 月任)
政协泌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主 席 王 兵
副主席 吴 健 周文革 王 军
纪委监委
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钱学俊
泌阳县人民法院
院 长 黄依群(4 月离) 王东风(4 月任)
泌阳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田冬松(4 月离) 刘 燕(女,4 月任)
泌阳县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
泌水街道
党工委书记 李婉玉(女,9 月离) 吴 松(9 月任)
主 任 孟 磊(9 月离) 李 伟(9 月任)
古城街道
党工委书记 乔 勇
主 任 赵金高(9 月离) 刘 柯(9 月任)
花园街道
党工委书记 傅 斌(9 月离)
主 任 曾照刚(9 月离) 岳 强(9 月任)
羊册镇
党委书记 王云才
镇 长 王储君
赊湾镇
党委书记 陈 鑫
镇 长 刘小刚
高店镇
党委书记 李全意
镇 长 张 欣
马谷田镇
党委书记 杨春瑞(9 月离) 武芳民(9 月任)
镇 长 李其松
高邑镇
党委书记 程 杰(女)
镇 长 赵耀东(11 月离)
王店镇
党委书记 周高宏(2 月任)
镇 长 史山慧
铜山乡
党委书记 张 科
乡 长 刘建茹(女)
下碑寺乡
党委书记 李卿业(9 月离) 陶 浩(9 月任)
乡 长 陶 浩(9 月离) 蒋中英(9 月任)
春水镇
党委书记 谷德生
镇 长 张 岩
象河乡
党委书记 吴 松(9 月离)
乡 长 张 超
黄山口乡
党委书记 徐德合
乡 长 禹建刚
官庄镇
党委书记 张 辉
镇 长 李洪海(9 月离) 胡国栋(9 月任)
郭集镇
党委书记 李洪海(9 月任) 王成伟(9 月离)
镇 长 武芳民(9 月离) 张文言(10 月任)
泰山庙镇
党委书记 吴 刚
镇 长 余昌锋
双庙乡
党委书记 张 勇
乡 长 孙延伟
杨家集镇
党委书记 刘 涛
镇 长 刘久军(9 月离) 韩永举(9 月任)
贾楼乡
党委书记 袁 洋
乡 长 晁铁伦
付庄乡
党委书记 贾清化(7 月离) 赵金高(9 月任)
乡 长 王登科
盘古乡
党委书记 谢修建
乡 长 牛新伟
【概况】 2022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超预期风险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3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5.19 亿元,增长 4.9% ;第二产业增加 值 137.15 亿 元, 增 长 6.0% ;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132.66亿元,增长 4.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21.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3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38.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8%,其中 :食品烟酒类上涨 1.4% ;衣着类上涨 0.6% ;居住类上涨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 0.3% ;交通和通信类上涨 2.2% ;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 0.1% ;医疗保健类为持平状态 ;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 0.6%。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67.58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31.8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 35.7 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47.18%,比上年末提高 0.66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 0.45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6.64‰ ;死亡人口 0.55 万人,人口死亡率为 8.1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6075 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90 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592 人,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7083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83%,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7018 元。
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127.00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0.23%,其中,夏粮种植面积 76.51 千公顷,增长 0.05%;油料种植面积 51.32 千公顷 ;蔬菜种植面积 7.8 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 71.89 万吨,比上年增长 0.79%。其中,夏粮43.55 万吨,增长 0.31% ;秋粮 28.34 万吨,增长 1.53%。油料产量 23.10 万吨,增长 2.8%。蔬菜产量 33.22 万吨,增长 8.7%。
全年 主 要 畜 禽 肉 类 总 产 量 13.05 万 吨, 比 上 年 增 长16.1% ;禽蛋产量 3.09 万吨,增长 4.74% ;奶类总产量 0.13万吨,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 159.59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1.96%;拥有农用拖拉机 6.6 万台,下降 1.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06 万吨,下降 0.9%。
工业、建筑业和能源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 12.15%,重工业增长 8.23%。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 0%,股份制企业增长 0%,港澳台控投资企业下降 4.97%,外商控投企业增长40.73%,其他投资企业下降 6.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 12.64%,传统产业增加值下降 13.44%,战略性新兴产业下降 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 14.87%。
规模以上工业中,41 个工业行业有 11 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71.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 53.8%,纺织业增长 41.2%,金属制品业增长 34.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 30.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23.7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5.04%,利润总额增长 9.09%。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26.8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4%。建筑业实现总产值 78.8 亿元,增长 15.3%。
全年 全 社 会 用 电 量 为 15.96 亿 千 瓦 时, 比 上 年 增长23.58%。 其 中 第 一 产 业 用 电 量 9025 万 千 瓦 时, 增 长24.65% ;第二产业用电 64992 万千瓦时,增长 23.57% ;第三产业用电 26559 万千瓦时,增长 21.4%。城乡居民用电59024 万千瓦时,增长 24.42%。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18.97%,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15909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15.7%。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 13.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24.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8%,民间投资增长 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24.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3.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33.98 亿元,比上年下降 12.6%。其中,住宅投资 26.95 亿元,下降 4.0%。商品房施工面积106.19 万平方米,下降 38.8%,其中新开工面积 28.94 万平方米,下降 17.2%。商品房销售面积 58.51 万平方米,下降1.7%,商品房销售额 30.73 亿元,下降 4.5%。
贸易 打造形象、对外开放、搞活流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99.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按城乡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64.48 亿元,增长 2.3%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29 亿元,增长 3.5%。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90.53亿元,增长 2.8% ;住宿餐饮业零售额 9.24 亿元,增长 1.6%。
全年全县进出口总值 12.1 亿元,同比增长 18.4%。其中,进口值 0.82 亿元,同比下降 28.7%;出口值 11.28 亿元,同比增长 24.3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0.007 亿美元(商务部口径),完成省外资金 30.11 亿元,增速 4.67%。
邮电、交通和旅游 推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2022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9.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9.7%。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113.767 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 9070 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 7.05%。全年公路货运量74 万吨下降 5.5%。公路旅客周转量 5657 万人公里,下降39.4%,公路客运量 90.5 万人,下降 49.03%。
2022 年全县电信业务总量 4.21 亿元。其中移动 2.35 亿元、联通 1.19 亿元、电信 0.67 亿元。邮政业务总量 1.54 亿元,增长 12%。2022 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459 万人次,增长 0.5%,其中国内游客 459 万人次,增长 0.5%。旅游总收入 5.8 亿元,增长0.5%。全县共有 A 级旅游景区 6 处,其中 4A 级以上旅游景区 1 处。全县共有星级酒店 5 个,国际国内旅行社 12 家。
财政和金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9886 万元,增长18.7%,其中税收收入 113863 万元,增长 17.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6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2366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1%,其中民生支出 36011 万元,增长 10.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 85%。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3793086 万元,增长 16.06%,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3792121 万元,增长16.06%。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1706678 万元,增长 14.07%,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1706673 万元,增长 14.07%。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机构)337 所,在校生 19.13 万人。其中,幼儿园 149 所,小学 147 所,初中34 所,普通高中 4 所,中等职业学校 2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幼儿园在园幼儿 31919 人。小学招生 11879 人,在校生 83636人,毕业生 15077 人。初中招生 16038 人,在校生 44548 人,毕业生 14146 人。普通高中招生 6759 人,在校生 19551 人,毕业生 6249 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4536 人,在校生 11288 人,毕业生 5769 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 151 人,在校生 374 人。“两免一补”安排资金 1.47 亿元,资助困难学生 44550 人次。
2022 年末全县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 3 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个,获得授权专利 426 件,发明专利拥有量49 件,技术合同成交额 2.75 亿元,地震台站 3 个(新建投入使用 2 个预警台)。
全年全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14000 台件,比上年减少30%,新建计量标准 3 项,产品质量合格率 99%。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 个,文化馆 1 个,文化站 22 个,公共图书馆 1 个,广播电台 1 座,电视台 1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 90%,电视人口覆盖率 95%,有线电视用户 2000 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463 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4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 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全县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 4910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1899 人,注册护士 2060 人。卫生机构床位数 5159 张。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50 元,比上年增长 6.3%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8098 元,增长 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71 元,增长 4.8%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24507 元,增长 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366 元,增长 7.2%;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 13707 元,增长 4.8%。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546506 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60939 人。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 704826 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 42776 人。全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38500 人,共有 134 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全年共有 623 位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254.4 万元,27971 位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7415.3 万元。全年救助城乡医疗困难群众 3.37 万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1589.25 元。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福利院床位数 2240 张,收养 966 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 22 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 3 个。
全年各级财政投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26723 万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 208 个。
资源、环境 年末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 37 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 14 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 12 种,其中能源矿种2 种,金属矿种 4 种,非金属矿种 6 种。
年末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100%,符合Ⅳ类标准的比例 0%,劣 V 类水质断面的比例为零。全年 PM2.5 年均浓度 35 微克 / 立方米,PM10 年均浓度 63 微克 / 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15 天。
全年营造林面积 3500 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 166.67公顷,参加义务植树 51 万人次,义务植树数量 290 万株。全县共有森林公园 4 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 1 个,省级森林公园 3 个。年末林木绿化率 59.8%。
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伤亡事故 0 起,造成死亡 0 人 ;事故直接财产损失 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