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农业生产概述】 一是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973.5 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945 万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900 万亩左右,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 160 亿斤以上,夏粮实现“十九连丰”。二是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生猪存栏 635 万头、出栏 707.3万头,均居全省第一位。肉牛存栏 77 万头、出栏 38.9 万头,均居全省第二位。奶牛存栏 4.6 万头,奶产量 14.4 万吨,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家禽存出栏量均居全省第一方阵,河南龙华牧业成为河南第一、全国前五的白羽肉种鸡生产和孵化企业。三是“菜篮子”产品保供有力。坚持“六高六化”发展方向,推进花生、白芝麻、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蔬菜产量 460 万吨,食用菌鲜品产量 80.2 万吨,水产品产量 11.3 万吨,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品牌培育,打造了“正阳花生”“泌阳夏南牛”“平舆白芝麻”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丁洪生 崔 璨)
【乡村产业融合】 依托中国农加工投洽会和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双轮驱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56 个,其中国家级 2 个、省级 8 个、市级 24 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11 家,其中国家级 7 家、省级 80 家。依托粮食、油料、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着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成泌阳夏南牛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1 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 个,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6 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 21 个,居全省第 1 位,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33 个,居全省第 2 位。泌阳、确山列入豫西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全国 5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建成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56 个,其中国家级 2 个、省级 8 个,正阳县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培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 个、示范点 3 个,中国美丽田园 1 处。(丁洪生 崔 璨)
【农村人居环境】 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统筹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坚持推进示范创建,已建设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 55 个,整治提升“四美乡村”示范村 300 个,完成年度示范创建任务。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已完成改厕 10.07万户,占全年任务的 100.7%。同时,各县区加大对示范村创建的推进力度,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丁洪生 崔 璨)
【农业绿色发展】 全市有效期内认证农产品达到 265 个,其中绿色食品 254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11 个,位列全省第二。创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2 个,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 1 个,省级“三品一标”示范基地 9个。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 97.5%。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达到 5 个,其中国家级 2 个,居全省第一位。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回收率达到 95.8%。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100%。禁烧工作多年保持“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 96.7%,生态畜牧业蓬勃发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97.2%,高于全省 14 个百分点。(丁洪生 崔 璨)
【农村改革】 全面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830 个村(居)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遂平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全市注册农民合作社达到 2.68 万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58 家、省级示范社 137 家,农民合作社总量和示范创建数量居全省第 2 位;家庭农场 1.53 万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76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土地流转面积 403.5 万亩,托管面积 484 万亩。西平、正阳、确山县被批复为全国或省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县,正阳、新蔡县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县,西平、遂平县为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县。(丁洪生 崔 璨)
【农业依法行政】 一是规范农业行政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确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合法、合理、合规。2022 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二是做好群众来访及行政复议工作。受理群众来访、来信、来电等投诉举报案件 15 件,“12345”市长热线转办农资案件线索 26 起,立案 71 件,省厅移交案件线索4 起,均得到有效处理,打击了假冒伪劣生产经营行为。三是推进政务服务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持续保持市直单位第一方阵。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到县区,实现应放尽放。(丁洪生 崔 璨)
【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2021 年 11 月 26 日以来,根据全省统一安排,驻马店市开展了以治理“六乱”(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开展“六清”(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专班,下发了《中共驻马店市委办公室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通知》《2022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组织领导,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印发了《驻马店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周暗访督查、月观摩点评、问题曝光、奖优罚劣和约谈问责六项工作推进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检查结果运用的若干措施(试行)》,将人居环境纳入干部考评内容,严格奖惩,加压推进。坚持周暗访、周通报、月观摩、月调度,落实问题曝光和乡镇排名公开见报通报,全市先后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视频调度会共 15 次,先后两次组织集中观摩,观摩地点临时随机抽取,各县区分管副县长、农业农村局局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评委,实名制打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由“打造盆景”向“全面开花”转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全市 190 个涉农乡镇(办)、2677 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开展了集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已累计清理垃圾带(堆)35 万个,清理村内坑塘 3.9 万口,拆除乱搭乱建、违法棚亭 15.2 万处,清理残垣断壁 6.9 万处,整治“空心院”5.5 万个,规范集镇市场 408 个,整治违规广告牌、栏 11.3 万处。2022 年 1月,确山县被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表彰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2022 年底,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考评中,确山县被表彰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先进县,遂平县阳丰镇等 7 个乡镇、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等65 个行政村被表彰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成效明显乡镇和行政村。(丁洪生 崔 璨)
【农村沼气安全管理】 2022 年,全市把保障农村沼气安全生产作为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和利用工作的重点,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重点时段组织沼气安全生产督查组进驻各县区,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工作,并重点在各重要节日期间开展了不间断地监督检查工作,督导各县区从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严格执行“三个不放过”原则,即 :安全检查不放过一户、发现安全隐患整改到位不放过一处、出现事故责任追究不放过一人。2022 年全市共排查大中型沼气工程 40 处、小型沼气工程 121 处、户用沼气 27865 户,排查出安全隐患 1699 处,已全部整改到位,确保沼气用户的绝对安全。 (王 静)
【做好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申报】 根据省中心安排,中心负责全市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掘、保护、培育和开发工作,2022 年,正阳陡沟黄姜、驿城小麦、确山刘店草莓、上蔡花生、汝南留盆红薯等 23 个产品成功入选2022 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市总量达到 67 个,申报数量和全市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量均居全省第二位。(丁洪生 崔 璨)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022 年,认真贯彻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持续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一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大力宣传“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推进平舆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试点工作。二是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引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加强流转土地的日常监管,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截至 2022 年底,全市家庭承包经营耕地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 351.42 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 26.51%。三是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妥善化解承包地纠纷。各县区仲裁委员会按照法定期限、程序受理纠纷案件,真实了解案情,及时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纠纷双方的合法权益。2022 年共受理纠纷200 件,调处纠纷 200 件,其中乡村调解 177 件,仲裁委员会调处 23 件。(丁洪生 崔 璨)
【完成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能力监测工作】 按照农业农村部市场信息化司、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要求,8 月 1 日至 25 日继续开展 2022 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能力监测工作。通过市县两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市该工作完成时间和质量均位于全省前列,其中两人获全国先进个人,驿城区获全国先进县区。(蒋 伟 王乐平 毕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