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
【概况】 2022 年,市应急管理局锚定年度工作目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应急力量。2022 年度,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8 起,死亡 24 人,较 2021 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9.7%、17.2%。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彭志刚)
【安全生产】 2022 年度,提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安排部署重点工作 10 余次,全市召开各类安委会扩大会、安全稳定会、调度汇报会 20 次以上;市委书记鲍常勇、市长李跃勇实地调研指导安全生产工作15 次以上 ;分管领导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冬江坚持每月带队督导检查或调度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到市安委办主持召开副科级以上干部会议,分析研判安全形势,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其他市领导按照“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对各自分管行业安全生产进行了督促检查,做到常抓、常议、常督、常促。2022 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行动、安全稳定“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活动等,协调推动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自建房、交通运输、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共排查企业 94625家次,排查整改隐患 184192 处,责令停产整顿 1186 家次,约谈警示 3042 家次,罚款 1635.45 万元,有效化解了一大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全市129928 家生产经营单位集中悬挂了安全生产责任牌,分别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行业部门、属地政府相关责任人,通过责任人人名“上墙”、责任“上墙”、监管“上墙”,构建起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严格重点时段安全管控。突出全国两会“冬奥会”“主汛期”“五一”“国庆”等重要时段、重要节日,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预警研判机制,先后开展风险会商研判 20 余次,发放各类提醒提示函 30 余份,提请市安全稳定 11 个督导组,组织市安委会 13 个综合督导组、市应急局 12 个专项检查组以及各重点行业领域专项督导组,不间断开展各类督导检查活动,推动各行业领域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应急值班和应急应对,确保了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结合“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将《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纳入市委、市政府中心组学习内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五进”宣传教育,累计发放各类安全科普教育宣传资料 3 万余份、宣传折页 5 万余份,在各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 1334 篇。广泛组织发动企业职工开展了“我是安全吹哨人”“查找身边的隐患”“6•16 安全生产咨询日”“安全生产月”全民线上有奖竞答等一系列活动,累计 20 万余人在线浏览参与了全民安全生产有奖竞答活动,起到了良好的宣教效果。(彭志刚)
【安全监管执法】 2022 年度,全市应急管理部门累计执法2376 家次,立案 386 起,下达执法文书 5493 份,行政处罚936.84 万元(含事故罚款)。危化品领域,全市共排查危化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废弃处置及一般化工和医药企业共1302 家次,排查一般隐患 3337 处,已整改 3320 处,警示约谈 54 家,行政处罚 142 家,关闭取缔 1 家,移送司法机关 8 人,罚款 182.8 万元。全市危险化学品 20 年以上老旧装置设施设备全部停用拆除,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自动化系统装备投用率达到 100%,重大危险源数字化建设、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达到 100%,规模以上危险化学品企业“互联网 + 监管”智能化平台全部建成,关闭退出淘汰 7 家不达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非煤矿山领域,全市共检查企业 80 家次,整改消除各类隐患问题 514 项,立案处罚 16 起,罚款 55 万。荣获“全省尾矿库头顶库联网对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五年来非煤矿山和尾矿库数量分别从 71 个、24 个,减少到现在的 31 个(含在建矿山)、1个,下降 56.3%、95.8%,露天矿山和地下矿山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建成率达到 100%。工贸领域,扎实开展两轮次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企业 139 家次,查处整改各类问题隐患 314 处 ;全面摸排全市工贸行业涉及有限空间作业 147 家企业,做到服务全覆盖 ;严格执行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全市共检查工贸企业 1003 家次,查处各类问题隐患 4280 处、立案 91 起,处罚 109.1 万元。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高质量运行,持续推动规上企业“五有”标准建设和小微企业“一企一档一码”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由“有”向“好”的转变。截至 2022 年底,全市已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企业 1864 家。持续推进驻马店市高新区化工园区“一园一策”安全整治提升,截至 2022 年底,已基本达到安全风险等级 C 级园区标准。(彭志刚)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屏障】 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阶段重点工作。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2022年推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 个,河南省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 12 个。全年共发布《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12 期,《风险监测预警信息》118 期。全市组织灾害信息员培训班10 次,培训灾害信息员 2445 人次,模拟报灾演练 2 次,全市共上报灾情 10 次,核准受灾县区 9 个,受灾人口 629272 人,直接经济损失 20004 万元。全力实施救灾救助,落实 2021年中央转移支付资金 2401 万元,市县配套 114.04 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 168988 人。强化救灾物资保障能力,2022年,市财政拨付 875.3 万元用于购买救灾物资、生产能力代储、协议代储,全市共储备救灾物资 59 种 114431 件,市级代储物资 20 种 14261 件。对照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目录,购置多功能联合疏通车、排水抢险车、水上救援机器人、生命探测仪、轻型水陆两栖救援车等各类应急救援装备 1000 余件套,储备救灾物资 59 种 81332 件,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坚实保障。(彭志刚)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市县应急指挥中心如期建成投入使用,纵向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横向实现与公安、水利、农业农村等主要市直部门互通 ;出台了《驻马店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立了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各专项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前后方指挥部之间的沟通协调制度,全面形成应急指挥、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应急联动制度。持续强化应急力量建设,依托各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在重点时段、重要节点提前预置应急人员、物资、装备等力量,切实做到提前准备、超前防范、超前应对,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救援、第一时间处置。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以市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基础,围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 4 个领域,以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各重点领域制定配套衔接预案。截至 2022 年底,市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出台 33 个专项配套预案,各企事业单位均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全市共有各类应急救援队伍 3236 支 64086 人(市县两级共有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32 支 5982 人;全市 204 个乡成立 204 支救援队 6129 人,2900 个村成立 2900 支救援队 51975 人),共开展应急演练2609 场次、参演 98059 人次。(彭志刚)
【防汛抗旱】 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双指挥长”制,成立14 个工作专班,建立完善扁平化指挥体系,落实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人和领导分包制度。修订完善防汛预案 4552 个,开展防汛演练 544 次,明确灾害信息员 3427 名,建立抢险队伍 60 支 3880 人。优化增配抢险救援物资,全市共储备橡皮舟 91 艘、冲锋舟 58 艘、排涝设备 103 台、应急排水车 3台、汽油发电机 98 台、水上救生机器人 5 台、铁丝 39.33 吨、铅丝 26.44 吨等。补强防汛薄弱环节,围绕“75•8”特大洪水和“7•20”暴雨洪水典型案例进行推演、复核,对 159 座大中小型水库及 96 个险工险段下游绘制出风险区划,统计受威胁群众人数,制定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排查整改 366处隐患问题。2022 年汛期,全市共转移群众 831 户 2652 人,妥善处置各类险情,确保了全市安全度汛。(彭志刚)
【森林防火】 开展“防火宣传月”活动,全市编发防火宣传信息 60 余篇次,刷写林区警示标语 5000 余条,悬挂宣传横幅 10000 多条,出动宣传车 100 多台次。加强火源管控,督促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重点时段巡查检查力度,坚决防止因扫墓烧纸、野外吸烟、野外篝火等引发火灾。加强监督检查,全市设立了森林防火固定检查站 47 个,临时检查站 32 个,布设检查人员 162 人。动员参加巡山护林人员 3985 人,排查林区周边坟墓 3000 余座,监控林区值班人员 270 余人次,摸排涉林单位 114 个。修订了《驻马店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健全完善了工作机制,依托确山薄山林场、泌阳马道林场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 2支共计 40 人,林区乡镇组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 40 支 1225 人,全面落实落细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任务。(彭志刚)
【防震减灾】 编制了“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明确 5 项任务,3个重大项目,21 项量化指标,5 个保障措施。277 个宏观观测点覆盖全市各乡镇。落实普查资金 679.7 万元,全部完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完成辖区 300 余栋建筑物抽样调查任务,完成对 10 类新建和加固工程的数据采集审核工作,注册采集员 3792 名,采集数据 3.3 万余条。申报国家级科普示范学校 2 所、省级科普示范学校 1 所。(彭志刚)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针对乡镇“1+4”和村“1+3”应急体系建设完成情况,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安委会办公室、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开展多轮次专项督查行动,每月组织对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评测,推动县乡村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责任体系、防控体系、救援体系、保障体系持续健全完善。制定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县区“一局一队一库一中心”、乡镇(街道)“1+4”[具体为:“1”即成立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委员会 ;“4”即设立 1 个应急管理办公室,建设 1支专兼职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设立 1 个应急物资仓库,建立1 个上下贯通应急指挥平台。]、村(社区)“1+3”(具体为:“1”即设立安全劝导站;“3”即配备 1 支安全劝导员队伍,明确 1 名灾害信息报告员,成立 1 支民兵组织为主的应急救援队伍。)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基本完成。截止2022 年底,全市 205 个乡镇、2900 个村全部按要求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乡镇物资储备库 234 个,村级安全劝导员、灾害信息员 19497 人。全市组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 3237 支60785 人。(彭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