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技创新】 承担国家、省市下达和自选课题 43 项,其中应用研究课题 8 项,中间试验课题 6 项,单项试验课题21 项,新品系生产示范课题 8 项。58 个农作物新品系参加国家、黄淮地区、河南省及联合体中间试验。小麦新品种驻麦 586、大豆新品种驻豆 21、驻豆 26 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驻豆 30 通过河南省品种初审,花生新品种驻花 3 号、驻花4号、驻花 6 号、驻花 7 号、驻花 10 号、驻花 11 号通过国家品种登记。(孙联合 张 芳)
【农业科研项目】 对市农科院承担的省、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驻花 6 号选育与技术推广应用”、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丰产多抗大豆新品种驻豆 23 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示范”进行田间测产验收。获评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茄果类蔬菜种质资源创制”1 项。对上蔡、泌阳 2 县进行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先后在 34 个乡(镇)120 个自然村调查资源材料 280 份,经过整理、整合并进行编目,将调查数据录入数据库。(孙联合 张 芳)
【农业科技成果】 市农科院获评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农科系统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 ;获驻麦256、驻玉 216、驻豆 20、驻茄 13 号、驻茄 15 号、驻茄17 号植物新品种权 6 项 ;获国家发明和使用新型专利 12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 项 ;制定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5 项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23 篇。在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申请并通过登记项目 7 项。完成驻麦 762、驻豆 23、驻豆30、驻研 1 号、驻研 2 号 5 个新品种的生产经营权许可,转让资金 115 万元。(孙联合 张 芳)
【院士团队科研成果】 与张新友院士团队合作开展夏花生“一选四改”生产技术研究,成功培育出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攻克了花生机械化耕作难题。与陈剑平院士团队合作开展土传病毒病害防控等 5 个科研项目,使全市小麦因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持续降低、控制在 10% 以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院士”李培武、芝麻首席科学家张海洋合作,成功选育出世界首个抗裂蒴、抗落粒型芝麻品种,有效解决了芝麻“一干就炸、一碰就掉”的生产难题,成功研发“芝麻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动“食用菌院士”李玉在泌阳县设立国内首家“真菌研究院士工作站”。在海南省乐东县九所镇长期租赁53 亩土地建设南繁加代育种基地。在投资建设围墙、田间道路、蓄水池的基础上,2022 年投资 100 多万元新建南繁基地科研试验用房 300 平方米、活动板房 60 平方米。(孙联合 张 芳)
【农业科技服务】 邀请专家开展科技培训 60 次,培训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 3200 余人次。继续与日报社、市电视台合作,组织科技人员在市电视台举办科技讲座 20期,在《驻马店日报》发表科普文章 30 篇。组织市农科院10 名科技人员参加省市科技特派员,到受援企业、农村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组织科技人员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建设、“四优四化”项目等,在全市建设万亩示范方 20 个、千亩示范方 100 个,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 30 个、新技术 25 项,新增经济效益3.2 亿元。(孙联合 张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