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畜牧项目建设
第一节 世行贷款项目
一、世行贷款畜牧支持服务项目
驻马店地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畜牧支持服务项目于1990年立项,1993年1月22日通过评估,同年7月16日正式生效执行。按照中央、省项目办的安排和布置,1993年10月,驻马店地区与省财政厅签订转贷协议,1993年11月市财政局与确山、遂平两县财政局和畜牧局签订转贷协议,并开始生效执行。项目建设期6年(1993~1998年),项目贷款期15年(含宽限期5年)。该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和完善驻马店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确山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及该县的5个乡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遂平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及该县的5个乡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全区项目总投资1799.61万元人民币,截至2000年6月,全区世行贷款畜牧支持服务项目完成总投资157.3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105.6万美元,配套51.7万美元。地本级完成总投资42.6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23.4万美元、配套19.2万美元。遂平县完成总投资58.2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42.9万美元、配套15.3万美元。确山县完成总投资56.5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39.3万美元、配套17.2万美元。全区项目土建工程共完成55.1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28.7万美元、配套26.4万美元;汽车采购共完成22.2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21.3万美元、配套0.9万美元;设备采购共完成15.6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13.42万美元、配套2.18万美元;材料采购共完成9.7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9.4万美元、配套0.3万美元;技术培训共完成31.9万美元,全部为世行贷款,无配套;技术援助共完成0.9万美元,全部为世行贷款,无配套;项目运行共完成8.7万美元,全部为世行贷款,无配套;不可预见和物价波动共完成13.2万美元,无世行贷款。
项目建立和完善的兽医药品化验室和饲料质量化验室负责全区兽药质量和饲料质量的化验监控工作。至2000年,项目单位共完成兽药化验样品5600个、饲料化验样品500多个。全区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5项、地厅级科技成果奖12项,获得经济效益1.5亿元人民币。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的科技项目主要有农作物秸轩青贮氨化技术、利用肉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配套技术、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利用波尔山羊改良本地羊配套技术、高产蛋鸡生产配套技术等。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共实现经济效益5.6亿元人民币。地、县、乡中心技术人员共出版畜牧兽医技术书籍15 部、25万册,发表专业论文45篇。地、县、乡各项目单位共实现家畜人工授精纯收入34.5万元人民币、饲料经营纯收入235万元人民币,兽药经营纯收入320万元人民币、其他服务收入45万元人民币,共计纯收入634.5万元人民币。全区共完成技术人员培训14072人(报账提款数),其中研究生5人、在职人员岗位培训226人、农民技术人员培训13846人。地本级共完成技术培训1507人(报账提款数)。其中研究生1人、在职岗位培训6人、对其他人员负责培训1500人。1999年全区牛存栏193.75万头,出栏79.59万头,分别比1990年增长51%和123%。牛出栏率41.92%,比1990年提高18个百分点;猪存栏462.57万头,出栏538.96 万头,比1990年分别增长1.5倍和3.3倍,出栏率达到140%,比1990年提高71个百分点;羊存栏306.42万只,出栏265万只,比1990年分别增长96%和96%,出栏率115.81%,比1990年提高48个百分点。家禽存栏3677.5万只,出栏2891.2万只,比1990年分别增长71%和238%。全区肉类总产量57.7万吨,比1990年增长3倍多;畜牧业产值58.7亿元人民币,比1990年增长4倍多。通过项目实施,全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和畜牧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1999年,全区猪的防疫密度为99.8%,比1990年提高11个百分点;牛的防疫密度为80%,比1990年提高24个百分点;羊的防疫密度为70%,比1990年提高32个百分点;家禽的防疫密度为98.8%,比1990年提高12个百分点。猪的病死率为0.36%,比1990年降低0.14百分点;牛的病死率为0.09%,比1990年0.04百分点;羊的病死率为0.25%,比1990年降低0.11百分点;家禽的病死率为0.7%,比1990年降低5.1个百分点。全区生猪年检疫头数为295万头,比1990年提高25%。
二、世行贷款肉牛发展项目
1992年,中原肉牛系列开发项目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二十项振兴工程,驻马店地区为中原肉牛开发项目主要区域。1995年,国家计委将“中原肉牛发展项目”列入中国利用世行贷款三年滚动发展计划。1996年3月18日,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召开了有关省份的计委、财政、农业(牧)厅(局)参加的项目准备工作协调会。此后,该项目正式进入准备过程。1996年,世行分别组成背景调查团和识别团到驻马店地区的部分县进行考察。
1997年,世行又两次组成准备团到河南省帮助进行项目准备工作。在此期间,驻马店地区行署、地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县政府及县有关部门参与了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世行各组团的接待和考察任务。地、县两级项目办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协助省项目办完成“河南省世界银行贷款肉牛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项目于1999年3月26日通过世行评估,11月8~12日在华盛顿与世行进行谈判,12月21日获世行董事会通过。2000年2月28日,国家计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3月17日,世行与中国政府签订贷款协定,与项目省签订项目协定,协定2000年6月14 日正式生效。根据世行、中央和省项目办要求,在申请推荐的基础上,选定新蔡、平舆、汝南、确山、遂平、泌阳6个县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选定3个行政村,共18个乡54个行政村作为肉牛育肥场和服务体系的定点实施单位,项目农户从54个行政村中选择。该项目在驻马店地区总投资7617万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470.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024.78万元;农行贷款配套1168.16万元;财政配套315.69万元,其中市级财政32.78万元,县级财政282.84万元;项目单位及项目农户自筹2108.62万元。
肉牛发展项目建设以小规模肉牛饲养户为主体,强调繁育—育肥—屠宰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紧密结合,融产加销于一体,实施产业化生产,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驻马店地区的项目建设是全省项目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以肉牛生产的产前和产中服务为主进行设计。项目立足驻马店地区实际,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考虑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趋势等因素,充分利用驻马店地区的农作物秸秆、饼粕等农副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地方牛资源,采用现代适用的肉牛生产、社会化服务及组织管理手段,提高肉牛生产水平,开发优质肉牛生产,增家农民收入,向市场提供高档牛肉,带动全区养牛业的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包括全区共发展肉牛繁育户6804个,即每个项目县1134户,每个项目乡378户,每个项目村126户。其中示范户720户,即每个县120户,每个乡40户。同时发展肉牛育肥户648户,即每个项目县108户,每个项目乡36户,每个项目村12户。新建或扩建肉牛育肥场18座,即每个项目县3个,每个项目乡1个。还要不断完善地级、6个县级、18个乡级、54个村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
2000年,驻马店地区财政局分别与6个项目县及地区本级签订转贷协议。地区财政局与各项目县财政局,各项目县对项目乡也分别签订转贷协议,项目乡完成与项目农户之间贷款合同的签订工作。按照省项目办下达的计划任务指标,全区6六个项目县至2000年底均超额完成2000年项目实施计划,6个项目县共完成牛舍58858平方米,青贮窖12310立方米,氨化膜10100千克,购牛7304头。
第二节 国家推广项目
一、秸秆养畜示范项目
1996年,国家批准驻马店地区为全国秸秆养畜示范区。1997年,全区各级畜牧养殖部门把秸秆养牛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努力推动秸秆养牛示范区建设。同年8月,驻马店地区代表河南省分别参加第五次全国农区发展畜牧业座谈会及全国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现场会。同年9月,已被批准为秸秆养畜示范县的确山、平舆两县的400万元项目资金到位。同年10月,驻马店地区又申报泌阳、新蔡两个秸秆养牛示范县和西平秸秆养羊示范县。1998年,新蔡、泌阳、西平3个秸秆养牛(羊)示范县获批。根据项目设计内容,3县分别投资400万元、670万元、326万元推进项目建设。截至2000年,全区已被国家批准建设的秸秆养畜示范县共6个,其中平舆、确山、泌阳、新蔡4县为秸秆养牛示范县,西平、汝南2县为秸秆养羊示范县。每个项目县各级财政投资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00万元、省财政配套50万元、地区财政配套25万元、县财政配套25万元。项目共建设秸秆青贮氨化池12.5万个,总容积25万立方米,购买大中型青贮铡草机520台,牛、羊人工授精设备380套,液氮罐305个,液氮运输车5辆;新建育肥牛场4座、羊场2座,土建面积1.26万平方米;培训各类人员13万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14万份。
通过实施秸秆养畜项目,全区新增青贮秸秆100万吨,氨化、微贮秸秆20万吨,共节约粮食35万吨,价值2亿元。全区新增出栏牛16万头,共增加农民收入6400万元,新增存栏牛30万头,共增加收入4500万元。年新增牛皮16万张,每张牛皮按粗加工利润200元计算,创效益3200万元,为食品加工提供牛肉1.9万吨,每吨利润1000元,增加效益1900万元。以上各项合计,共获社会经济效益3.6亿元。同时,牛粪富含有机质,是优质农业肥料,一头牛一个生长期产4立方粪肥,可以基本解决1亩地的肥力问题。
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
1998年,经农业部批准,驻马店地区有8个县市(不包括泌阳县、新蔡县)被列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县,总投资112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56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56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加强地县乡动物防疫体系和动物防疫监督体系配套设施建设。1999年8月10日,在上蔡县召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现场会,会议要求按照项目建设要求,确定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加强动物疫病控制、诊断监测和兽医卫生监督等体系建设。截至2000年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已完成项目投资379.25万元,组建县级动物疫病诊断化验室8个、地级动物防疫中心化验室及防疫监督化验室各1个。更新和增添一大批动物防疫监督必备仪器设备。连续两年对项目规定的马传染性贫血、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禽流感等14种重点动物疫病开展监测检验,掌握全区动物疫情动态。
三、畜牧业发展基金
2005年开始,驻马店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300万元畜牧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全市畜牧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畜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对全市畜禽养殖小区实行以奖代补,调动群众参与养殖的积极性。养殖业的发展,吸引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投资。驻马店众品食业有限公司、徐福记集团食品加工项目和新蔡天龙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建设,又推动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逐步改变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的现象。2008年,畜牧业发展基金增加到500万元。截至2012年,市财政共安排畜牧业发展基金2900万元。
四、能繁母猪补贴资金
为切实增强能繁母猪生产能力,保护农民养殖母猪的积极性,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对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是年经过对全市25.725万个养猪场(户)(其中规模场、小区0.424万个,散养户25.301万个)进行核查,全市实际核查能繁母猪为73.4088万头,按每头50元的补贴标准,共发放补贴资金3670.4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付补贴资金2395万元。
2008年,国家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补贴标准由50元增加到100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60%,即每头负担60元,地方配套资金40元,由市县财政按照3∶7的比例负担,即省辖市财政每头负担12元,县(市、区)财政每头负担28元。是年共拨付驻马店市2008年能繁母猪补贴资金3147.16万元。其中:遂平县323.02万元,西平县474.29万元,汝南县261.2万元,平舆县167.42万元,新蔡县250.05万元,正阳县697.38万元,确山县258.01万元,泌阳县320.99万元,驿城区148.12万元(含高新区)。
2011年,国家对所有饲养能繁母猪的场(户),包括规模养殖场、养殖户、种猪场和散养户进行补贴。此次纳入补贴范围的能繁母猪是指产过一胎仔猪、能继续繁殖仔猪的母猪,又称成年母猪或基础母猪。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补贴资金由国家承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60%,地方财政负担40%。地方财政负担的40%中,省级财政负担30%,省辖市财政负担20%,县级财政负担50%;省财政直管县(市)由省级财政负担50%,县级财政负担50%。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养殖场(户)。驻马店市的确山县、上蔡县、泌阳县、汝南县、平舆县、遂平县、西平县、驿城区等7县1区503578头能繁母猪共补贴5035.78万元,其中包括中央、省级财政资金3625.8万元,市级财政配套404.3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005.68万元,2012年4月全部发放完毕;省财政直管县正阳县核查能繁母猪200886头,实际发放补贴资金2008.86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资金1607.1万元,县级财政配套401.76万元。
五、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
2007年,开始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主要用于养殖场(区)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符合创建标准和建设内容的养殖场户自愿参加,向所在县(区)发改、畜牧部门提出创建改造实施方案,经县(区)发改、畜牧部门初步审核和实地核查后,联合向市发改、畜牧部门推荐创建改造实施方案。经市发改、畜牧部门审核汇总,联合向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畜牧局提出全市创建改造实施方案。创建任务完成后,由创建规模场(小区)向所在县(区)发改、畜牧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县(区)发改、畜牧部门初验审核后,向市发改、畜牧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市畜牧局参照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审。验收合格的规模养殖场(小区),由市畜牧局报市发改委列入项目储备库,并报省发改委、省畜牧局备案。
2007年共安排项目158个,项目总投资5903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3030万元,场区自筹2873万元;2008年共安排项目135个,项目总投资5853.9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3060万元,场区自筹2793.9万元;2009年共安排项目151个,项目总投资5278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3280万元,场区自筹1998万元;2010年共安排项目125个,项目总投资4958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3300万元,场区自筹1658万元;2011年共安排项目95个,项目总投资5080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2280万元,场区自筹2800万元;2012年共安排项目98个,项目总投资3655.9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2420万元,场区自筹1235.9万元。2007~2012年共改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762个,项目总投资30728.8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7370万元、场区自筹13358.8万元。改扩建猪舍1537919平方米,建沼气池156996立方米、沉淀池98896立方米。
2009年,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开始。 2009年项目1个,申请中央补助资金50万元;2010年项目2个,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00万元;2012年项目2个,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60万元。主要用于新建牛舍、活动场、沼气池,购买仪器设备等。
六、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
2007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开始发放,主要用于改善生猪生产条件,加强防疫服务和贷款风险、保费的补助等方面。2007年,全市共有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5个(遂平县、西平县、正阳县、新蔡县、汝南县),省级1个(确山县),共拨付中央及省奖励资金5794万元。2008~2010年,全市确定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7个,分别为遂平县、西平县、正阳县、新蔡县、汝南县、上蔡县、确山县,共拨付奖励资金17127万元(其中含2008年省级奖励资金1265万元)。2011年,国家对遂平县、西平县、汝南县、上蔡县、确山县5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共拨付奖励资金2759万元(新蔡县和正阳县确定为省财政直管县),主要用于发展生猪生产。
2012年共争取生猪大县、肉牛大县奖励资金5846万元,其中遂平县生猪大县奖励资金585万元、西平县生猪大县奖励资金839万元、汝南县生猪大县奖励资金592万元、上蔡县生猪大县奖励资金541万元、平舆县生猪大县奖励资金455万元、驿城区生猪大县奖励资金133万元,确山县生猪大县奖励资金477万元、肉牛大县奖励资金500万元,泌阳县生猪大县奖励资金315万元、肉牛大县奖励资金500万元。
七、中央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
为支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国家2008年
开始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给予补助。是年,省财政厅、畜牧局下达驻马店市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396万元,2009年318万元,2010年317万元,2011年317万元,2012年380万元。
为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国家分别于2006年下拨驻马店市乡镇兽医站建设资金329万元,其中新建投资13万,土建6万,仪器7万;改造9万,土建2万,仪器7万。2006年县级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147万元,业务用房4万,仪器39万,投标等费用1万。2007年县级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119万元。2007年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317万元。2008年乡镇兽医站(2009年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378万元。2009年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4万元。2009年县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续建项目280万元。2010年生猪奶牛主产县乡镇扩建项目615万元。2011年乡镇兽医站扩建项目110万元。2012年乡镇兽医站扩建项目145万元,全市共建成乡镇兽医中心站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