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林业管理
第一节 护林防火
1987年8月,驻马店地区成立护林防火指挥部,由1名副专员任指挥长,军分区、林业、农经委、公安、农业、交通、邮电、气象、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是年11月,驻马店地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驻马店地区护林防火指挥部职责范围和办公室工作制度》。指挥部贯彻执行国家护林防火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检查指导各级地方政府护林防火机构的工作。指挥部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划分责任区。全区共划分5个责任区,即薄山防护区、乐山防护区、马道防护区、板桥防护区和嵖岈山防护区,总防护面积10.1万公顷。
1989年,全区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各级防火组织、护林防火设施建设,全区配备电台6部、对讲机16部、风力灭火机24台、防火车1辆、传真机1台。1990年以后,地区护林防火指挥部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领导,每年坚持召开1次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全体会议,指挥部成员坚持深入责任区检查指导工作。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强化林区防范措施,加强各级防火组织,护林防火设施建设,并确定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防火期。防火期间地、县、乡、场、台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组织人力扑火。1993年12月25日泌阳县黄山口乡韭菜皮山发生山林大火,过火面积9565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6万元、间接损失2万元。火灾后,各级政府和护林防火机构,认真吸取教训,增强防范意识,查找薄弱环节、防范漏洞,防火指挥部成员检查工作一律实行记录卡制度,并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严格了防火岗位责任制,实行防火目标管理,不断推进“四网两化”建设。1994~1998年全区连续5年无森林火灾。1999年,天气条件较为恶劣,林区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全年共发生森林火警18起、一般森林火灾1起,受害森林面积5.09公顷,但森林受害率远低于0.2‰的限额。2000年,全年发生森林火警2起,无森林火灾发生。
2001年9月28日,省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省人事厅、省林业厅联合表彰1998~2001年度全省森林防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驻马店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确山县林业局、泌阳县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国有泌阳板桥林场、驻马店市气象局5个单位和苏万祥、潘义成、关伟、关福渠、陈卫波5五人榜上有名。
2002年,市直机构改革中,保留驻马店市森林防火办公室(挂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牌子),机构规格为科级,编制5名,其中领导职数2名,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9月22日,确山县森林防火办公室核定事业编制3名。
2003年,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严格森林火灾报告制度和统一归口上报制;3月,市防火办被评为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4月,市指挥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平原地区护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平原地区护林防火工作。至6月底,上蔡、正阳、新蔡、平舆、汝南5县先后建立健全平原县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牵头,拍摄大型专题片《守好这片绿色》,在驻马店电视台一套连播7天。7月,获2002年度全省省辖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目标考评第一名。 9月11日,汝南县成立全省第一个平原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核定事业编制6人,财政全供,县财政拨专款30多万元用于护林防火;同时在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宿鸭湖组建全省第一支平原县森林消防突击队,禁烧护林工作走在全省前列。10月,确山县的任店、蚁蜂、石滚河3乡镇和泌阳县的马谷田、老河、贾楼3乡镇率先各组建1支森林消防突击队;确山、泌阳、遂平、西平、驿城区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和四大国有林场被评为2003年度全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同月,全省风景旅游区森林防火规划评审中,驻马店市上报的6家省级以上风景旅游区均榜上有名,其中薄山国家森林公园获一等奖,泌阳县板桥白云山森林公园、确山乐山国家森林公园获二等奖,泌阳铜山森林公园获三等奖;遂平嵖岈山风景名胜区、确山金顶山森林公园被评为合格单位。11月,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通令嘉奖市气象局在实施人工增雨、降低火险等级、服务森林防火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2004年,全市成功实现由季节性森林防火工作向全年性森林防火工作的根本性转变。 2月13日,确山县三里河乡和任店镇鄢庄村天目山西部与南阳市桐柏县回龙乡交界处相继突发森林火灾,当时风力高达7~8级,火灾严重威胁着当地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市委书记宋璇涛亲任扑救确山山火指挥部指挥长,与军分区首长一起到作战指挥室指挥扑救,将山火全部扑灭。之后,针对在火情信息反馈中暴露出的通信不畅、机具老化等问题,特批森林防火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购置通信及扑火设备。5月23至24日,全省平原秸秆禁烧护林现场会议在汝南县召开,推广驻马店市和汝南县平原护林防火组织机构建设和森林消防队建队经验。7月,驻马店市获“2003年度全省省辖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目标考评第一名”,取得两连冠。8月,市、县两级防火办加入河南森林消防网政务信息平台市县终端,提高信息传输和办公效率。11月1日,驿城区护林防火办公室成立,核定事业编制3名。11月20日,市防火办24小时森林火警值班电话号码“2880119” 正式开通并投入使用,方便公众报警。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河南省大别山桐柏山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及省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与驻马店市签订的2004年度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安排,共下达2004年森林保护项目7个,涉及确山、泌阳,国有薄山、乐山、板桥、马道林场和市林业局,年度计划投资237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02万元,市级配套完成50万元,县级配套完成50万元,配套资金存在缺口。全市共完成基建任务:大型宣传牌20块,宣传标牌200块,防火林带50千米,塔道24千米,森林火灾气象观测站1座,森林火灾监测站8座,森林火灾安全检查站3座。森林火灾电子监控站2座,市、县两级物资储备库各1座,市级森林火灾监测指挥中心1座,确山、泌阳及国有板桥林场购置监测终端设备各1套,确山、泌阳县购置火场通信设备及扑火机具各1套,市级森林消防指挥车1辆。
2005年,市政府特批森林防火专项资金50万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7月8~9日,全省省辖市森林防火办公室主任会议在驻马店市薄山湖召开,驻马店市获2004年度全省省辖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目标考评第一名,取得三连冠。同年,又被省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评为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集体。12月,全市首家森林火灾电子监测站在泌阳县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落成,监测半径2~3千米。12月28日,《驻马店市森林火灾统计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出台,这是驻马店市首次制定并印发的有关统计工作管理规定,同时也是在全省省辖市中第一个做出相关规定的。10月25日,驻马店市10县区全面开通“12119”森林火警全国统一报警电话号码,并于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此号码属紧急类公益服务电话。
2006年,驻马店市获2005年度全省省辖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目标考评第一名,取得四连冠。7月3日上午,遂平、舞钢两县市护林防火联防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联防会议在遂平县召开。7月10日,正阳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成立,核定事业编制5名。7月26日,《驻马店市县级护林防火办公室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印发。10月26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印发《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同日上蔡县无量寺乡森林防火纠察中队正式通过市级验收合格,这是上蔡县第一支,也是全省第一批平原乡镇森林防火纠察中队之一。12月6日,豫鄂2省9县(市、区)六届三次暨鹰宛驿一届一次护林防火联防会议在泌阳县召开。(鹰宛驿护林防火联防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12月6日,当时,南阳、平顶山、驻马店3市和所属的泌阳、社旗、方城、舞刚、遂平5县(市)区政府为减少交界区域森林火灾,自愿、自主成立护林防火联防组织。)
2007年3月1日,印发《驻马店市森林火灾统计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和《驻马店市森林防火统计管理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把是否如实上报火情作为各级防火办日常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4月22日,上蔡县成立护林防火办公室,核定事业编制3名;5月22日,市森林防火办公室批准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5月30日,正阳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批准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8月27日,新蔡县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核定事业编制2名。10月30日,市指挥部对全面完成2007年度森林防火责任目标的汝南、平舆、西平、泌阳、新蔡、确山、遂平、正阳、上蔡9县护林防火指挥部进行表彰并各奖励现金1000元。12月19日,豫鄂2省9县市(区)六届四次护林防火联防会议在确山县召开。
2008年11月11日,驻马店市首次列入全省森林航空消防8条航线之一,从当日起至2009年2月20日期间,凡在规划航护区内发生急、难、险、重森林火灾或遇有需要空中支援的紧急情况时,即可向省防火办申请空中支援。
2009年,3月份和11月,全市集中开展以宣传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为重点的森林防火集中宣传月活动。6月6日,遂平县护林防火办公室成立,核定事业编制3名。7月1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驻马店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此预案要求森林防火工作从以应急抢险为主向日常预防工作为主转变。7月6日,市防指办根据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的整体需要,决定进行《驻马店市2010~2014年森林防火发展规划》的编制。8月18~19日,全市森林扑火指挥员业务知识培训班在薄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举办,省防火办副主任马国顺授课。
2010年3月,驻马店市尹荣钦、李民顺和陈青云3人荣获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纪念奖章。5月21日,平舆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成立,核定事业编制4名。6月30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获得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中国绿色时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森林防火条例知识竞赛”组织奖第四名。10月28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在市联通公司召开了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入冬以来,全市持续干旱、高温,大风天数增多,森林火险等级急剧升高,防火形势为60年来最为严峻的一年。11月11日,泌阳县象河乡五峰山发生较大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24公顷,出动800余人,于14日7时扑灭。12月1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12月9日,西平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成立,核定事业编制3名;12月以来,全市森林火险等级达最高级别五级,火灾频发,形势严峻;31日,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副市长陈星亲自签发《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关于发布高森林火险橙色警报的通知》,正式发布全市有史以来第一期高森林火险橙色警报。至2010年,市、县两级政府全部正式成立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并全部核定事业编制和财政全额供给方式同时全部完成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全市进一步形成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森林防火工作新格局。
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全市持续高温、干旱、大风天气,森林火险等级急剧攀升至四到五级,防火形势为60多年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年,森林火灾与正常年份同期相比上升60%以上。2011年1月,确山、泌阳、遂平、西平、驿城区政府首发禁火令。在所辖行政区域林区及周边严禁一切野外用火。明确规定禁火的期限、应采取的措施及违反禁令应负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禁火令效果明显,全市高火险下森林防火整体态势平稳。截至1月,确山县森林防火办公室成功改良扑火二号工具,属全省首创,并已正式纳入省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品种。12月20日,鹰宛驿3市5县市区二届一次护林防火联防会议在泌阳县召开,会上原值班单位泌阳县人民政府正式向接班单位南阳社旗县人民政府交班,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驿城区、西平2县区递交的自愿加入联防组织的书面申请,联防范围由原来的5县市正式扩大到7县市区。
2012年,森林火险等级与上年相比有大幅降低,森林火灾次数及所造成的损失同比下降60%以上,全市整体形势平稳。1月,市林业主管部门在《驻马店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国家一级、二级和省级重点火险县即泌阳和确山两县各建一支有经费保障、有人员编制、有固定营房的标准化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要求泌阳和确山两县政府必须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相关部门负责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等问题,以满足当前日益复杂、繁重的森林消防工作需要,确保突发性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林木损失和避免因非专业人员盲目扑救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11月16日至12月31日间,为有效降低森林火险隐患,提前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市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决定,在全市开展森林火险隐患大排查活动,确保冬春森林防火工作未出现大的问题。12月28日,省政府表彰全省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确山县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泌阳县政府、驿城区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驻马店市财政局4个单位和乔国壮等4人榜上有名。
第二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一、植物检疫
1984年,驻马店地区成立森林植物检疫站。1986年,河南省林业厅公布15种检疫对象,全区开展检疫对象普查,设点574个,代表面36万亩,查出全区分布14种检疫对象,绘制检疫对象分布图。1987年开始执行《河南省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当年检疫种子3.755吨、苗木77.42万株。1989年,全区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议苗木895.3万株,种子105.55吨。1991年,全区9个
县成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为植物检疫提供机构保证。1991年后,地区和各县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苗木产地检疫率高于上级要求。2001年起,全市每年都开展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2003年,检疫办证开始实行电脑签证,网络上传数据。2004~2005年,全市开展大规模、拉网式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大普查工作,市政府下发《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通过普查基本澄清林业有害生物在全市发生种类、分布范围、危害情况。2005年,市政府出台《驻马店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2008年美国白蛾传入濮阳市,根据省厅部署,全市每年都组织开展美国白蛾专项普查。2010年,驻马店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林业局《驻马店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省政府与市政府首次签订松材线虫病目标责任书,市政府也首次将松材线虫病预防纳入确山、泌阳、遂平县和驿城区政府年度责任目标,市政府下发《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2011年,省林业厅与市林业局签订美国白蛾
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目标责任书,市林业局首次将美国白蛾预防纳入县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2012年,市政府办下发《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鉴于美国白蛾在全省呈快速扩散蔓延势头,要求全市进一步加大监测普查力度。当年组织各县区森防站站长、国有林场生产科科长赴濮阳市考察学习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开展“绿盾2012”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行动。
二、预测预报
1984年,全区固定4个森林病虫害测报站,开展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1985~1987年,重点测报马尾松毛虫、松梢螟、板栗害虫、杨榆食叶害虫。1991年,测报工作开始明确测报对象,常年开展。1993年以后,全区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培训测报人员,增设测报点,使监测面积不断扩大,监测覆盖率不断增长。1998年,驻马店地区林业局下发《关于加强森林病虫预测预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预测预报工作的指导。2008年,新建汝南、上蔡、泌阳3个市级中心测报点,市林业局、市气象局签订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合作协议。2009~2010年,全市开展培训村级森防员2612人,完成国家下达培训任务。2009年,为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各县区重新划分杨树监测区和最小监测调查单元,并制作有关分布图、表。西平、确山国家级和新蔡省级中心测报点熟练掌握PDA软件的操作;市林业局、气象局首次联合在电视台天气预报中发布林业有害生物预警信息。2010年,在确山、泌阳开展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松褐天牛诱捕监测。2010~2012年,草履蚧发生范围逐年扩大,虽然发生面积在上蔡县逐年减少,但西平、遂平、汝南又出现新发生区。
三、病虫害防治
1986~1989年,全区主要森林病虫害以马尾松毛虫、榆兰金花虫、杨树蛀干虫害虫、松梢螟、大袋蛾为主,每年平均发生8万多公顷,防治率不足30%。1990年,全区发生病虫害25.97万公顷(含农田林网22.4万公顷),平原各县杨树食叶害虫暴发成灾,有虫率100%,虫口密度3~10头/叶。全年杨树3次发新叶,3次被吃光。尽管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但效果甚微。1991年,全区共发生林木病虫害7.78万公顷,防治率超过50%,病虫害发生得以控制。1992年后全区实行林木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广泛宣传贯彻《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责任制,全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绩。1998年,地区林业局针对平原地区杨树食叶害虫危害较重的形势,制订《1999~2005年驻马店地区杨树食叶害虫工程治理规划》,对杨树食叶害虫进行工程治理。2001年,泌阳县板桥林场唐庄林区发生马尾松毛虫危害,虫口密度20~50条/株,发生面积400亩。采取人工捕捉方法,林业部门收购群众捕捉的松毛虫1500斤,防治效果为95%。2001~2005年,国槐尺蠖在107国道两侧,西平县西出北路、五沟营等地每年都出现“吃光”现象。2002年,确山县石磙河乡大面积暴发栎类食叶害虫(黄二星舟蛾),平均百叶虫口密度53头,最高120头,发生面积1.16万亩,经防治得到控制,此后该虫很难找到。2003年后,随着杨树纯林面积迅速增加,以杨树食叶害虫、杨树蛀干害虫、杨树黑斑病为主的病虫害成为全市监测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同年,汝南宿鸭湖湿地保护区发生大面积杨树食叶害虫,主要害虫有杨扇舟蛾、杨黄卷叶螟、杨小舟蛾和杨小卷叶蛾。百叶虫口密度平均24头,最高168头,该县开展历时1个月害虫歼灭战,灾害得到控制。2004年,全市新植杨树较多,1~3年速生杨溃疡病发生面积较大,严重者死亡,经防治,病害得到控制。2004年后,汝南、正阳、确山、遂平、西平先后购置大型喷药车或车载式高射程喷雾器,防治基础设施逐步改善。2005年,“林业有害生物”取代沿用多年的“森林病虫害”, 防治基本方针调整为“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清查,在市区花店发现105枝,进行没收;在新蔡县栎城乡发现种植近17.1亩,进行强制铲除。2006年,“双线”责任目标内容进行调整,即成灾率纳入各县区政府目标管理,将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灾害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纳入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管理。2007年,部分县不同程度地突发杨白潜叶蛾
危害,局部危害较重,全市发生面积7000多亩。杨白潜叶蛾成片大面积发生在驻马店市还是第一次,主要分布上蔡、西平2县,遂平、泌阳、确山等县个别地段也有分布。之后几年,发生面积逐步减少。2008年,全市首次在汝南、西平、遂平3县实施飞机防治杨树食叶害虫2.78万亩,之后每年驻马店市都组织开展飞机防治,随着飞防的实施,市、县领导对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财政投入逐步加大。2010年,汝南、正阳两县确立为省级社会化防治试点,正阳组建正阳县树本农林病虫害防治有限公司,上蔡、西平确立为市级社会化防治试点。2011年,飞防面积、涉及区域创历年之最,采用2架直升机防治10.56万亩,所有县区全部实施飞机防治。2011~2012年,在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薄山林场连续2年实施飞机防治松褐天牛共计防治3.42万亩。2004~2012年,每年杨小舟蛾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吃光”现象, 2010年、2012年杨小舟蛾危害是近年最为严重,造成大面积吃光。2012年汝南、平舆两县的灾害为当地历年之最,片林、通道、林网吃光现象随处可见,部分防治区域也被害虫蔓延吃光,从7月初开始出现大范围成灾,虫口密度平均9头/百叶,最高达80多头/百叶,到8月初杨树第二次发新叶成灾不再出现。
第三节 林政管理
1978年,驻马店地区林业经营体制处于农业合作化时期,国有林以外的山林由集体所有并经营管理。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委会决定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此后,每逢植树节,地、县(市)党、政、军领导带领干部群众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98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各地根据决定精神,进一步明确山权林权,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1982年,驻马店地区落实林业“三定”政策,在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把大面积集体山地和荒地承包给个人经营,普遍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并根据宜林荒山面积和群众经营能力,划定自留山,将自留山以外的大部分荒山划作责任山,责任山上的用材林、经济林收益分成比例放宽,鼓励群众经营。自留山、责任山的所有权不变,永远归集体所有,农户的林权可以继承。到1982年6月,全区发放林权证63.95万户,划定责任山4.53万公顷,1.6万个生产队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发布施行,全区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健全护林组织、护林制度和护林公约,树立“护林光荣、毁林可耻”的社会风尚,毁林现象大大减少。1987年,全区各县(市)县、乡、村均成立重点保护新栽幼树护林组织,泌阳县“绿化一座山、盖上几间房、住上一户人、保护这片林”的管护经验在全区得以推广,4个国营林场专门成立林政组织,加强林木管护。1988年,地区林业局成立林政科,全区8个县市林业局成立林政股,配备专职林政管理人员70多人,4个国营林场均建立林业公安派出所。林政管理机构依法对森林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销售的“一限三证”制度贯彻执行进行管理,及时查处违法违章行为。1989年,驻马店地区行政公署批转地区林业局《关于加强国有林定权发证工作的报告的通知》,重点开展全区国营林场、苗圃的定权发证工作,同时解决39起林权纠纷案件,涉案林地面积8万余亩。地县两级专职林政管理机构发展到21个,专职林政人员400人,干警40多人,查处毁林案件84起。地区林业局针对有些地方木材运输管理混乱、现运输证流失、倒卖、涂改现象进行单项治理,理顺管理程序,堵塞漏洞,实行运输编号、审验、专人领证、专人开发、回收存根制度,使木材运输走上制度化、规范化。1991年,全区开展“林业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以宣传《森林法》及有关政策法规为重点,加强对林木采伐、销售、运输的管理。全区查处毁林案件72起,处罚不法分子150人。1994~1995年,为规范林政执法,便于接受社会监督,林政执法人员统一服装,同时进一步加强林政资源管理队伍建设。1996年以后,针对盗伐、滥伐现象严重的问题,全区林政资源管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加强源泉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审批制度,同时加大对毁林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1997~1999年,全区林政资源管理工作认真开展严打专项斗争,2000年开展“保护森林资源三号行动”,取得良好效果。2006年后,驻马店市进一步加大对林地林权的管理力度,修订完善征占用林地审批制度,不断规范林地保护工作,林地林权管理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加强限额采伐管理和木材凭证运输,严格林木采伐审批手续,从源头上控制采伐限额,加强采伐现场监督、管理,加大对盗伐、滥伐、无证运输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未发生超限采伐现象。
第四节 森林公安
驻马店市森林公安组建于20世纪80年代,前身是驻马店市林业公安科。1989年,确山县成立林业公安股。1990年,新蔡、汝南、平舆、泌阳和驻马店市成立林业公安股,拥有林业公安干警40人。2002年12月,市林业公安科改建为驻马店市林业公安分局,2004年3月更名为“驻马店市森林公安分局”。
2009年1月20日,经驻马店市编制委员会文件批准,撤销驻马店市森林公安分局,组建驻马店市森林公安局,为驻马店市林业局直属机构,挂驻马店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牌子,列入驻马店市公安局建设序列,实行林业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党政工作以林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公安业务工作以公安部门管理为主。副处级规格。同年,确山、泌阳、汝南、新蔡、正阳、遂平、西平、上蔡、平舆等9县均成立县森林公安局,挂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牌子。确山、泌阳为正科级规格。其余各县为副科级规格,全市森林公安机关政法专项编制145名。
为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林区秩序的稳定,2006~2010年先后在全市组织开展“绿盾二号行动”、“绿盾三号行动”、“追逃行动”、“春季行动”、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活动、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猎鹰二号行动”等专项行动,共查处涉林案件5234起,其中刑事案件406起,行政案件4828起,破获6起重大滥伐林木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21人,批准逮捕210人,起诉(含直诉)292人,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6842人,清理非法占用林地203处。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2011年开展“网上追逃”、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行动、林区铲除毒品原植物、“亮剑行动”、“冬季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2012年在西部山区开展“三乱二超”集中整治活动,成效明显。
第五节 林业生态建设
一、自然保护区建设
驻马店市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河南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于2001年建立,经营面积1.67万 公顷。设立的管理机构是汝南县宿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单位规格为副科级,下辖办公室、保护股、经营股3个二级机构。9个编制,职工32人。域内具有森林、水生植被等多种群落类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鸟类130种,兽类16种,两栖类4种,爬行动物9种,鱼类34种,具有保护生物资源、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普教育及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汝南宿鸭湖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湿地类型的保护区,在此迁徙停歇、越冬和繁殖的候鸟特别是水鸟丰富,在国家水鸟保护网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保护区实施生态公益林项目后,湿地西侧形成森林景观类型,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类型更加多样化,其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展出展板、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不断增强群众爱护野生动物意识。二是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行为。严格检查、审核所有驯养、繁殖、经营野生动物的单位,规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行为;强化源头猎捕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猎捕、收购、出售、经营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动;加大对宿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发展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25家,成立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8个,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上报工作。严格执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零报告制度,加强宿鸭湖湿地、林区等野生动物和候鸟迁徙、活动集中区疫情监测和群众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开展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的调查统计工作,对所有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登记造册,实施挂牌保护,加强野生植物的保护力度。
三、森林公园建设
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为主要目标,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的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水平,创建新景区、新景点。动员社会各界、各种所有制投资主体从事旅游开发,提高景区景点档次,与国家、省、市旅游网络或精品线路对接,建成薄山、铜山、白云山、乐山、金顶山、棠溪源、凤鸣谷7个森林生态旅游区。驻马店市共有13个森林公园。其中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薄山国家森林公园、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河南棠溪源国家森林公园、嵖岈山国家森林公园), 3个省级森林公园(白云山森林公园、金顶山森林公园、乐山森林公园)。分布在确山、泌阳、西平、遂平4个县,总经营面积33403 公顷。市级森林公园6个,分布在驿城区、上蔡、新蔡、正阳、确山、平舆6个县,总面积10298公顷。
四、城市森林建设
按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通过创建园林城市活动,采取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配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城区与郊区相衔接,加强环城防护林带、城郊森林、城中绿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植物公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