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山水田园相依,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北有《西游记》传奇文化的传承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嵖岈山风景区;南有碧波万顷、林茂水幽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薄山湖风景区;西有层峦叠嶂、风景秀美的养生天堂铜山、铜山湖风景区;东有渔舟唱晚、雁鸭翔集、水天一色的全国最大平原人工湖宿鸭湖和亚洲最大的佛教寺院、国家AAAA级旅游区南海禅寺。还有乐山、金顶山、龙天沟、凤鸣谷、棠溪源等众多景点,都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0世纪60~70年代,驻马店旅游业几乎没有规模可言。1978年后,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神州大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驻马店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市,自然风光旖旎、文化积淀厚重,旅游业也乘着改革开放东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过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奋力实现驻马店加快崛起的目标,通过推进资源整合、优化环境、打造精品、强化促销、拉长产业链条等工作,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驻马店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2001~2005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632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23.88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0.72%、24.26%;接待国内旅游者710.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8108万元,年均分别增长33.25%、33%。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导游服务、旅游商品等关联产业也正在崛起,一批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6~2010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712万人次,年均增长26.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39亿元,年均增长38.9%。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同比增长31.7%;实现旅游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93.3%,旅游业已成为驻马店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397.8万人次,同比增长24.9%;实现旅游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29.9%。全市拥有7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AAAA级景区3家、AAA级景区2家、AA级景区2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旅行社28家,旅游星级饭店25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17家、二星级7家),省际旅游汽车公司1家,规划建设了旅游购物一条街、餐饮一条街,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逾3万人,初步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为主体,其他相关产业为支撑,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
第一章 旅游资源
据2003年旅游资源普查表明,全市共有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单体2533个,其中五级42个,四级227个,三级521个,二级以下1743个,共涉及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流动等8大主类,29个亚类,分布在9县1区,占国家旅游资源普查标准所制定的155种基本类型中的132种。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处(嵖岈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南海禅寺),AAA级旅游景区2处(铜山、金顶山),AA级旅游景区2处(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蔡明园公园);国家地质公园1处(嵖岈山);国家森林公园5处(嵖岈山、薄山湖、乐山、铜山湖、棠溪源);国家水利旅游区4处(薄山湖、铜山湖、宿鸭湖、板桥水库);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嵖岈山、薄山湖、铜山);省级森林公园2处(金顶山、白云山);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处(宿鸭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全市初步挖掘整理出8个类别47个项目,其中,汝南县《梁祝传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6项(汝南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泌阳盘古神话,汝南、西平、平舆董永与七仙女传说,西平、遂平王莽撵刘秀传说,汝南农民画,上蔡东岸桃核雕花工艺和重阳茱萸绛囊,西平、遂平大铜器,汝南罗卷戏,新蔡扛天神、扁担戏,确山打铁花,西平棠溪宝剑铸造工艺,平舆太平车制作技艺,上蔡重阳节民俗,西平嫘祖祭奠等)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居河南之首。西平蜘蛛山摩崖石题和柏皇寺卧像;新蔡第四纪古生物化石;薄山湖白垩纪火山遗址;薄山湖楚长城遗址;薄山湖特有珍稀物种;薄山湖南北地质分界标志地;遂平凤鸣谷高山湿地等一大批特色旅游资源均为全国罕见或少有,分布广、种类全、密度大、品位高是驻马店市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一节 自然资源
一、嵖岈山风景区
嵖岈山风景区位于遂平县西25千米处,距离驻马店市区42千米。景区总面积150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52平方千米,辖嵖岈山主景区、凤鸣谷景区、龙天沟景区、红石崖景区和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旧址馆。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省首批文明景区、十佳山水景区和河南最美的地方之一,中央电视台《西游记》续集的主要外景拍摄基地。
嵖岈山景区系桐柏山东北部余脉,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又名玲珑山、石猴仙山,山势嵯峨,怪石林立。主要景点有南山、北山、花果山、六峰山、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等以及九大奇观、九大名峰、九大名洞、九大名棚、九大奇石,各类景点200多处,著名景点60多处,具有“奇、险、奥、幽”四大特点,享有“华夏盆景”“中州独秀”“江北石林”“桐柏奇观”之美誉。
1987年,嵖岈山景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9年开始开发,正式向游客开放。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后开发建设南北山景区和天磨湖景区;新修、整修上山步游道,增设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修建景区至县城的二级公路及景区内环线;开辟天磨湖景区;修建生态停车场、生态广场、星级厕所、旅游饭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围绕把嵖岈山建成河南省的重点景区和全国的知名景区,创新景区管理体制。2004年6月18日,遂平县人民政府与天津海加利集团公司签订嵖岈山风景区经营权转让合同书,50年投资5亿元,重新打造嵖岈山,同年9月3日河南嵖岈山旅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2月13日,以河南嵖岈山旅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核心组建的“河南嵖岈山旅游实业发展集团”正式成立,是驻马店市第一家登记注册的旅游业集团公司。公司先后开发建设观光悬索桥、内环线观光大道、景观式生态山门、多功能生态广场、停车场、大型观光水车群组、环山水系、地质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天磨湖度假村、商业步行街和休闲游憩带等新景观新设施,形成融观光、探奇、度假、西游文化娱乐和地质科普于一体的原生石景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薄山湖景区
在确山县城南20千米处,距驻马店市42千米,位于桐柏山东北部。湖库容6.2亿立方米,水体绵延25千米,景区总体规划面积158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88平方千米(湖水22平方千米、山林66平方千米),保护区面积70平方千米。景区以湖为中心,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峡谷高耸,形似巨龙,又名“龙湖”。著名景观有湖心岛、鲸鱼岛、九子沟、龙女潭、卢王寨遗址、现代军事水上训练中心等近百处。集古、幽、秀、奇于一体,素有“中原漓江”“百里画廊”之美誉。
薄山湖风景区由薄山水库、薄山林场和确山县任店、新安店、李新店、瓦岗、石滚河五个乡镇的部分村共同组成。薄山水库于1954年建成,同年组建薄山林场。薄山湖旅游开发1992年起步。1993年驻马店地区行政公署批准设立薄山风景区,1994年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薄山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薄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薄山湖水质纯净,环境幽雅,是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堂。区内植物有1400多种,其中马尾松、杜鹃、枫香、柯楠为我国北缘分布树种;大叶林、野皂夹为中国南缘分布树种;野大豆、杜仲、绒毛皂荚、香果树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薄山兰花品质优异,种类繁多,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兰花品种资源库。区内动物近百种,有白天鹅、鸳鸯、锦鸡等珍稀种类10多种,鱼类有娃娃鱼、鳜鱼、昌鱼等30多种。区内盛产板栗、猕猴桃、八月炸、野山菌等名贵特产。景区特色独具,风景宜人,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长征》外景拍摄地。景区宾馆、游乐休闲、商务购物、交通通信等接待设施完备,并有天然浴场、度假村、军事夏令营、狩猎垂钓园等特色服务项目。
三、铜山风景区
铜山风景区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城东30千米处的铜山乡,桐柏山北部。199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8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包含铜山、铜山湖、云雾峰三个不同特点的景区,总面积74平方千米,主峰铜峰海拔632.6米。铜山景区融汇山峦、湖水、岛屿、潭瀑、洞穴、寺庙、革命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风景名胜资源,集“雄、险、奇、秀”于一体。
铜山,原名大复山,汉代名将邓通在此铸钱而得名。自东汉以后,佛道两家的释子道徒,在铜山修身养性,弘扬拂法,形成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主要景点有“一天桥”“二古庙”“三宫观”“四道天门”“五大石崖”“六大洞穴”“七大寺院”“八大景观”“九大奇石”“十座名峰”等。铜山下元寺始建于东汉灵帝年间,盛于隋唐,泌阳县政府于2009年3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下元寺按照唐代寺院风格重新复建,2010年5月26日,下元寺复建工程竣工暨佛像开光大典举行。建成后的下元寺坐东南向西北,沿中轴线布局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阁等殿堂。
四、金顶山景区
位于确山县蚁峰镇境内,距驻马店市、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20余千米,面积约71平方千米,境内大小山峰6座。景区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有“天然氧吧”“绿色家园”之美誉。
据史书记载,山多云雾,紫绯色,望若金光,故名金顶。金顶山景区地处桐柏山北部的浅山区,东接乐山,西连白云山,东西纵横15千米,面积70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680米,主要有大金顶、小金顶、黄帽岭、四十亩岭等六大山峰。景区内植物资源有麻栎、板栗、紫檀、松、杉、合欢为主的乔木40余种。山果、酸枣为主的灌木30多种,一年生草本植物80多种。何首乌、桔梗、柴胡等多种名贵中药材50多种。动物繁多,有野猪、狼、野羊、麂子、狐、獾子、松鼠、草兔等哺乳动物10余种。有蟒蛇、四足蛇、乌龟等爬行动物30余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冠长尾雉、鸢、山雀、杜鹃、山鸡、啄木鸟、山鹰等飞鸟40多种。主要景观有竹林寺、金扇佛经、云空寺、锯截石、天桥沟、潮油石、黑龙泉、黄帽顶、凉水洞、狮子口、金顶紫雾、云梦仙洞、云空飞瀑、金龙湖、一线天、奇树沟等。2000年12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2007年8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五、老乐山景区
位于确山县境内,确山县三里河、瓦岗、蚁蜂三乡和驿城区朱古洞、胡庙二乡交界处,距驻马店市9千米。南北长约12.5千米,东西宽约11千米,规划总面积67平方千米。邻107国道、京广铁路、京广高铁。老乐山古称朗陵山,隋代改为朗山,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因避宋祖赵玄朗之讳改名为乐山。乐山国营林场始建于1957年12月,1992年11月,经林业部批准建立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四周群峰环绕,主峰海拔813米。乐山植物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野生动物达30多种,植物80多种。主要景区有北泉寺景区、塔儿湾景区、玄都宫景区。景区主要景点有隋果、唐柏、八卦池、九曲池、颜(真卿)公祠、古长城、古碑、古塔、龙虎石、九曲飞瀑、哈蟆泉、神仙洞、十八盘、倒栽古柏、“八宫两观一拜台”(即玄都宫、斗母宫、南海宫、玉虚宫、紫霄宫、灵应宫、万寿宫、玉真宫、两观即群仙观、回龙观)。2012年10月23日,老乐山风景区正式开游。
六、棠溪源景区
位于西平县西南部和遂平县西北部,京珠高速、107国道转331省道可直达景区。是以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棠溪湖、棠溪峡、蜘蛛山等。
棠溪源因柏皇始祖(祖之源)、冶铁铸剑(剑之源)、棠溪源头(水之源)而得名。战国冶铁遗址位于景区内的棠溪湖两岸,现存的唯一一座冶铁炉是中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战国冶铁炉,距今已2400多年。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棠溪、龙泉、干将、莫邪等九大名剑皆出于此,素有“天下之剑韩为众”的美誉。棠溪峡“十里春谷蝉盈耳”,每年三月蝉鸣,实为一种罕见、奇特的自然现象。天设地造的天然城堡,东西绵延十余千米,极具太行之磅礴大气。相传为柏皇始祖化身的始祖峰,仰卧在蜘蛛山的北峰。其他景点还有嫘祖庙、始祖庙、汪郎祠、九连池、瀑布崖、双龙飞瀑、古栗子树、野葡萄长廊、天鼓、古代造磨场、大唐石寨、摩崖题记、仿古铸剑坊、兵器展览馆、刘秀饮马井、狄青练兵场等。
七、宿鸭湖
位于驻马店市东汝南县西,距驻马店市区20千米,紧邻省级公路张南线。是集国家鸟类保护区、国家湿地保护区于一体的水域观光型自然风景旅游区。宿鸭湖水库始建于1958年,属淮河水系,水库土坝全长35.29千米,湖宽15千米,控制流域面积4715平方千米,库区占地35万亩,库容8.2亿立方米,湖面有5万亩森林植被,湖西岸万亩芦苇荡,环湖有数万亩绿杨翠柳,有“人造洞庭”之美誉,是全国最大的人工平原湖泊。宿鸭湖鸟类栖息地面积239平方千米,是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多种鸟类常年或季节性栖息的地方。到冬季成群的大雁、仙鹤来这里栖息,常年居住各类世界保护鸟类大雁、鹤鸟等几十种。宿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宿鸭湖西岸,占地5万余亩。2000年经国家批准,投资4000万元开发而成,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种有杉木、垂柳、速生杨等十几个树种,还有多种野生植物和动物。湖中有二岛,一名仙女,一名遇仙,传为董永遇仙处。据清嘉庆元年(1796)《重修汝宁府志》载:董仲,“永子也。母天女。生而灵异,数篆符驱邪,尝游京山,潼泉,镇蛇毒,篆石尚在京山之阴,后仙去。”现存仙女桥、董永墓等遗址。
八、凤鸣谷景区
位于遂平县张台乡境内,距驻马店市35千米。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和南北动植物的交会地,属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相传有凤凰在谷中终日啼叫而得名。景区自2004年正式开始进行建设开发,景区总面积25平方千米,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雨量充沛,流水潺潺,谷中古木参天,盘根错节,奇花异草,四季飘香。景区内有各种林木近千种,中草药材120余种,野生动物50多种。山上有高山湿地,是古火山连续喷发形成的堆积盆地,三面环山,坐北朝南,一年四季流水不断,面积约5平方千米,生长着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并有泉眼100余处,湿地建有寺庙一座,名为百泉寺。
九、龙天沟景区
位于遂平县槐树乡境内,遂平县、西平县和舞阳县交界处,距驻马店市40千米。景区总面积50平方千米,系桐柏山东北部余脉,属山岳峡谷型自然风景旅游区,2004年正式向游客开放。
龙天沟主峰海拔533米,地处亚热带与北温带交会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景区内山相连、岭相接、壑相通、水相溶,浑然天成,景色宜人。主要景点有龙天山、九龙山、飞石山、猫头山、跑马岭、凤凰岭、金山岭、龙天沟、蛟龙沟、五里沟(又名核桃沟)等。龙天沟风景区谷深峰险,林密树茂,野趣浓郁,沟内生长着山葡萄、猕猴桃、山樱桃、山核桃、板栗、绵枣、油桐等多种野生植物,栖息着猫头鹰、刺猬、松鼠、野猪、狐狸等多种野生动物,为景区增添许多生机和活力。
十、盘古山
位于泌阳县城南陈庄境内,距离驻马店市90千米,属山峦型自然风景旅游区。山体海拔459米,东接大磨山,西接风山,南临猴山,北至百神庙,总面积约30平方千米。山顶有庙宇3座,大殿塑有身着槲叶的盘古巨人坐像一尊。每年三月三,中国盘古文化节在此举行,吸引约20万人到这里朝拜。
十一、红石崖景区
位于遂平县嵖岈山乡西部,距驻马店市45千米。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以断裂和褶曲为主要特征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裸露在地表的红色岩石经过风雪剥蚀,变成坚硬的沙砾块和松软的红土,故名红石崖。红石崖自然地貌奇峰异石,怪树名花,深峡幽洞,飞瀑流泉为一体。景区由卧虎山、圆龙山、凤凰山、跑马山和贺顶山五大主峰构成,主要景点有城墙峡、黑龙潭、圆顶峰、水帘洞、海眼泉等50多处,景色别致,千姿百态。
第二节 人文资源
一、南海禅寺
位于汝南县境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其前身是宋代开始兴建的豫南著名的景点“小南海”,明清六百年的营建形成600亩左右的佛家园林。193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在此建立园林学校,寺院逐渐废弃。1994年台北大香山观音禅寺主持明乘大法师出资3亿元在汝南复建此寺。台北白圣法师的舍利塔,也建在寺院中。1994年9月24日,来自泰国、印尼、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法师、高僧及社会各界人士800余人,参加白圣法师舍利塔落成典礼。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2007年10月12日南海禅寺举行开光大典。2010年7月南海禅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普贤殿、文殊殿、天王殿、钟鼓楼、十二道牌坊、白圣舍利塔和世纪和平钟楼。整个寺院建筑结构严谨,构思奇妙,宝刹宏伟,气势恢宏,被誉为亚洲最大的佛教寺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平面呈边长80米的正方形,超过故宫太和殿与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的建筑规模。大雄宝殿台基上雕刻的花岗岩质500罗汉,集全国20多处罗汉堂之精华,风格殊异。天王、观音、文殊、普贤四大配殿,可与全国现有佛教圣地同类建筑相媲美。南海禅寺山门牌楼长50米,高31米。山门内长500米,宽20米的甬道上,自北向南依次按十二姻缘、十二生肖、十二菩萨建筑的12座花岗岩牌坊,风格独特,巍巍壮观。南海禅寺东北部白圣长老舍利塔院,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东南亚现代建塔艺术风格为一体。院内藏经楼,设计独特。楼内珍藏古今中外多种版本的佛教经典。
二、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位于确山县城西32千米处。抗日战争初期,竹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曾先后设在这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发展壮大党的力量、组织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创华中地区抗战新局面作出卓越贡献。因此,竹沟被人们誉为中原抗战的摇篮,革命的“小延安”。
1956年,建立“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馆名,馆内珍藏上千件文物、实物、文献和图片。1988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2月~1998年10月,竹沟革命纪念馆新建展厅一座,建筑面积780平方米,为青砖小瓦仿古代建筑。基本陈列为“竹沟革命斗争史陈列”,内容丰富、翔实,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早期革命活动”;第二部分是“开辟豫南桐柏山区根据地”;第三部分是“河南抗战的领导中心”;第四部分为“中原抗战的战略支撑点”;第五部分是“竹沟惨案”;第六部分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全部陈列展出实物、图片、绘画、文字内容等共计400余件,绘制场景4处,大型雕塑作品4件。馆藏文物近800件,藏品类别主要是近现代文物,特别是反映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竹沟时期遗留下来的革命文物,如刘少奇同志曾戴用过的棉皮帽和新四军第五师确山县民兵总队部关防木印等。
三、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位于驻马店市区南6千米处,紧邻107国道。为纪念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所建,是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红色主题旅游景区。馆内由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和杨靖宇将军故居两大部分构成,纪念馆建于1994年,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馆内建有“杨靖宇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内展出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杨靖宇烈士的题词、杨靖宇将军的遗容,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照片、图表、绘画、文物400余件,陈列厅南北两侧有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碑廊面积300平方米,刻碑120余通,党和国家领导人,军队将军,著名书法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题词,大门碑额有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故居主要由杨靖宇将军半身胸像、广场以及杨靖宇将军幼年生活的小跨院几部分组成。杨靖宇将军半身胸像,胸像用白水泥塑成,1984年由著名雕塑家杨奇瑞创作。小跨院由正屋4间与西厢房2间组成,还有1927年春杨靖宇将军亲手栽种的槐树,房屋内陈设了将军生活用品100多件。
四、梁祝故里
位于汝南县马乡镇。汝南梁祝遗址保存最为完整:梁山伯故里——今和孝镇梁岗村,梁家老宅、砖窑、石臼、古井仍在;祝英台故里——朱董村;其结拜地——曹桥;共同就读的红罗山书院;共同栽植的银杏树;其老师邹佟夫妇的墓;梁祝双墓;泪井;白衣阁;一步三孔桥;马文才故里——马庄等一应俱全。梁祝双墓里出土的大量晋砖、邹佟墓出土的一对晋长石雕墓门、祝英台墓出土的金碗证明这里是梁祝文化的原生地。1997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采风》栏目以《千古绝唱出中原》为题对梁祝故里进行较为详细的报道,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周涛与军事天地节目主持人张莉曾来此采访。2006年6月,汝南梁祝传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4月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汝南县马乡镇更名为梁祝镇,这是中国首个以梁祝命名的地方行政区。
五、北泉寺
位于老乐山东麓,确山县城西北7.5千米处。据史书记载,北泉寺始建于北齐年间,初名天宫,后改树佛寺,唐朝时改名为资福禅寺,宋代改为万寿禅寺。确山有三泉:南泉、中泉、北泉,后因在确山三泉之北,故沿称北泉寺。明嘉靖二十六年创建颜鲁公祠,以纪念颜真卿在蔡州为大唐朝廷殉难。后历经战乱,殿堂多遭损毁。1982~2005年间多次重修。现寺院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北泉寺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大雄宝殿内正厅供奉如来佛和南海观音塑像。寺内主要景观有八卦池、九曲池、千年银杏树、唐柏、颜真卿尽节处、大雄宝殿。寺内外有4棵1600多年的银杏树,最大直径7.15米,树高35米,绿荫如盖,遮天蔽日,硕果累累。寺外东侧一株因遭雷击,主干烧空可放八仙桌,今尚枝繁叶茂。八卦池地涌金莲,九曲池暗水浮花,四季恒温清澈见底的一池泉水,喷吐不息,千古长流。古塔碑刻引出许多山门掌故,大雄宝殿更具有神秘色彩。八卦池边的唐古柏虬枝盘逸,苍劲挺拔,形态奇异,举世无双。千年古刹历尽人间沧桑,颜鲁公祠尚存,并留有“山中天”题匾额真迹。北泉寺唐、宋时期最为鼎盛,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曾是北泉寺一年一度的古老庙会,方圆数百里商贾香客云集禅林,蔚为壮观。
六、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位于遂平县嵖岈山乡境内,距驻马店市40千米。旧址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为1958年遂平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现成展示中国“大跃进运动”年代历史的专题展览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分为三个展示区,一是办公楼展示区。办公楼建于1958年10月,坐北朝南,双面二层砖木结构,青砖墙面,红瓦铺顶,东西长43.1米,南北宽12.7米,上层25间,下层24间,前墙及楼房内在后来的维修中使用钢化涂料将原貌覆盖,楼后墙和东西墙还保留原貌。墙体留有1958年书写的“人民公社万岁”标语,“文化大革命”期间书写绘制的毛泽东语录和毛泽东画像。楼内保留当时建制设置的七部一办一委,即:联合办公室、农业水产部、畜牧部、工业交通部、财政贸易部、劳动福利部、文教卫生部、人民武装部和计划委员会办公旧址。二是图片文物展示区。展示有《卫星人民公社简章》《卫星人民公社干部配备意义》等公社章程、公社民兵胸章、周总理签名的奖状、1958年大食堂及大炼钢铁的资料、文物、照片等1500余件。三是实物展示区。展示有人民公社大礼堂旧址、人民公社大食堂旧址、人民公社招待所旧址、人民公社纪念林旧址、人民公社狮象湖大坝旧址、人民公社灌溉渠旧址、人民公社炼钢炉旧址及当年人民公社社员所使用过的辘轳、水车、扁担、纺花车、织布机、石磨、石碾等生活、生产工具3000多件。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主席曾亲临遂平县视察,对人民公社给予高度评价。随后,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掀起全国人民公社化的高潮,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被称为“天下第一社”,公社旧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研究历史、探索体制改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遗址题材。
七、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
位于上蔡县城西侧,东距蔡国故城1千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同母弟姬度于蔡地,始建蔡国,蔡国为西周时期十二大诸侯国之一。古代人以国为姓,蔡叔度是天下华人蔡姓之祖。公元前1038年,蔡叔度卒于郭邻,葬于此地。2000年9月,蔡叔度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由世界蔡氏修建蔡侯陵园筹委会集资修建蔡侯叔度墓,定名为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占地面积33亩,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于2008年4月落成并对外开放。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20米,建有祭坛、玉带河、龙柱、蔡氏文化陈列馆、碑林,蔡氏始祖叔度陵园牌楼,墓前有咸丰年间上蔡知县金宝符《蔡叔度墓记》及《重修蔡叔度墓》等石碑三通。2009年10月,驻马店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组织验收评定,批准上蔡县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八、蔡明园公园
位于上蔡县蔡都镇西南部,南临重阳大道,北接蔡都大道,西临秦相路,东至蔡明路,南北长约1030米,东宽814米,占地约72.4公顷,计划2015年12月全部建设使用,总投资7640万元。蔡明园公园定位为文化上体现上蔡县历史底蕴,环境上注重生态自然,功能上满足文物保护及市民休闲娱乐开放式综合性公园。2006年,上蔡县人民政府聘请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蔡明园公园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公园的核心景区有南天门、蔡明园广场、人工湖、假山、少儿游乐中心、游泳池、垂钓池、动物圈养区等。其中,公园南山门被誉为“亚洲第一门”,于1995年12月~2006年9月兴建,历时11年,总投资2800万元,由县人民政府和明乘法师共同兴建。蔡明园广场占地面积30.2亩,总投资330万元。蔡明园广场已成为上蔡县大型文化活动、居民娱乐的重要场所。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和每年的“欢乐中原·和谐上蔡”广场文化活动曾在此举办。2009年10月,驻马店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组织验收评定,批准上蔡县蔡明园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九、嫘祖故里
位于驻马店市西平县吕店乡董桥村。南距驻马店市70千米,北距漯河市45千米,紧邻京珠高速、107国道。西平县古为西陵,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黄帝的正妃,被后人奉为蚕神。《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通鉴外纪》云:“西陵氏之女,为黄帝元妃,始教民养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视为先蚕”。远在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黄淮平原上的西陵氏部族,建立西陵国,并与相距不远的黄帝部族所建立的有熊国结成地缘性联盟,蚕神嫘祖就降生在这里。2006年10月13~15日,来自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60余人实地考察西平董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该遗址高出周围地面5米多,面积约48万平方米,出土有纺轮、碗、钵、罐等陶器及石斧、石铲等石器。据专家考证认定,西平县吕店乡的董桥遗址就是嫘祖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