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综述
【概况】 2018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5%,高于全省 1.3 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2 位,低于商丘 0.1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2%,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17%。全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完成69.5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17%,增幅居全省第 9 位。重点行业运行平稳。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 18.4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同比增长16.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33.8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 26.94%。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6.6%(含新蔡县),位居全省第 9 位,高于全省 4.6 个百分点。全市重点监测的重点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5.9%,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7.86%,利润同比增长 22.32%。其中 :恒久机械、海川电子、今麦郎、中多铝镁等 21 家企业产值增速均在 20% 以上 ;克明面业、华润雪花、天方药业等 21 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在 20% 以上 ;久久面业、华润雪花、华骏铸造、昊华骏化等 27 家企业利润增速均在 20% 以上。存在问题。一是县域主要指标发展不平衡。全年有 7个县区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正阳县9.2%、平舆县 9.2%、遂平县 9.1%、驿城区 9%、西平县 9%、泌阳县 8.6%、汝南县 8.6% ;4 个县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确山县 8.1%、上蔡县 8%、开发区 8%、高新区 7.7%。全年遂平县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14.95%,汝南县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10.56%,均高于上蔡县、平舆县30 个百分点以上。全市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 8.3%,位居全省第 9 名。其中,确山县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 36.88%,均高于遂平县、平舆县 40 个百分点以上。县区新增入库企业数量差距大。全年各县区新增入库企业共 106 家,其中入库企业数量前 2 名的县区为平舆县 24 家、泌阳县 20 家,入库企业数量排在后边的县区为开发区 1 家、驿城区 2 家。二是重点骨干企业用电量增速下滑明显。全市 15 家用电大户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4.94%,较前 11 个月回落 2.75 个百分点。其中 :昊华骏化 12 月份当月同比增长 -100%,较上年同期减少 443 万千瓦时 ;天方药业 12 月份当月同比增长 -96.41%,较上年同期减少2201 万千瓦时 ;顺达化工同比增长 -100%,较上年同期减少 2277 万千瓦时 ;豫龙同力同比增长 -100%,较上年同期减少 1111 万千瓦时。三是企业融资“难”、成本高。传统行业企业遭受“信贷歧视”,贷款新增困难,续贷形势严峻,资金链条极其紧张。与此同时,企业融资成本攀升较快,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很多中小企业贷款综合成本高达 10% 以上,是当前贷款基准利率的 2 倍以上,企业利润很大一部分流向银行,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企业用人成本、物流运输成本、原料价格上涨一直高位运行,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同时,又加上下游加工制造产业利润不断压缩,经营活力和潜力明显削弱。



【产业合作】 2018 年,驻马店市出台“产业强市 30 条”、“扶优扶强 19 条”、《驻马店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 - 2020 年)》、《驻马店市食品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等系列文件,促进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建立工业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监测分析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县区、中心城区重点企业月例会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和趋势。积极组团参加 2018 中国 ( 郑州 ) 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约项目 55 个,总投资 437.9 亿元,引进省外资金 391.5 亿元,居全省前列。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专题对接活动,共签约合同项目 46 个,总投资 298.9 亿元。驻马店市人民政府荣获“2018 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是受表彰的 6 个省辖市之一。每月对各县区工业经济运行、工业项目建设等情况实地督导服务,加快推进 184 个重点工业项目早日达产见效,支撑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杨 明)
【工业“三大改造”】 2018 年,驻马店市优化存量,加快工业“三大改造”。
智能化改造。成功创建河南省智能工厂 3 个、智能车间 6 个,建成智能化示范生产线 60 条。纳入河南省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倍增工程示范项目 5 个,示范应用机器人(数控机床)131 台(套)。驻马店市在全省智能制造观摩点评活动中取得小组第 2 名。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一体化生产项目入选全省优秀智能化改造项目。举办全市智能制造观摩点评活动,共观摩 10 个县区、40 个示范企业项目,2 个县区作典型发言,评选出全市优秀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 8 家。
绿色化改造。组织 5 家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对绿色化改造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摸底调查,组织中集华骏、天方药业申报省级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对 21 家企业开展绿色诊断服务,举办“绿动河南”(驻马店站)工业绿色发展宣贯活动。做好 7 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其中 1 家企业就地改造,4 家企业异地搬迁,2 家企业关闭退出。2018 年年底全部启动搬迁计划,2020 年前完成搬迁改造任务。中多铝镁、中集华骏车辆被评为国家绿色示范工厂。
技术改造。建立技术改造项目库,2018 年共入库技术改造项目 345 个,其中重点技改项目 240 个,总投资 1256 亿元,2018 年计划投资 607.9 亿元,完成投资 792.4 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 130%。11 个项目通过 2019 年度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复审。 (杨 明)
【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 驻马店市全面完成南方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2018 年国家奖补资金全部落实到位。深入排查“地条钢”制售企业,对涉嫌生产“地条钢”的驿城区鼎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连夜进行拆除,对外售产品进行全部追回,并给予相关责任人诫勉谈话、政务警告等处分。市政府同各县区签订《打击“地条钢”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逐级分解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市公安、发改、工信、质监、工商、环保等部门建立长效机制,组成联合执法组,多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扶廷继 李 森 王连连)
【电力直供】 2018 年,驻马店市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全年全市新增可参与电力直接交易企业 528 家,其中工业用户 463 家,服务业用户 65 家 ;全年电力直接交易成交电量42.99 亿千瓦时,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 1.29 亿元。(于 玮 吴梦晓)
【工业行业管理】 2018 年,驻马店市加强工业行业管理。
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先后举办“蔡洪坊”杯驻马店市迎新春诗酒大会暨驻酒展示展销会、首届河南豫坡老基生态旅游文化节,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上设立大型驻酒展厅等活动,助力白酒行业转型升级。成立全市食品行业协会,促进食品行业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促进装备行业发展。配合省工信厅举办全省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宣贯培训会。组织 7 家企业申报 2018 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恒久机械等优秀装备制造企业入选河南省智能制造案例集。制定《驻马店市2018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3677 辆(折合标准车)。及时拟定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框架合作协议,成立 4 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周例会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有序进行,着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工业领域生态环保。开展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和工业领域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做好 2018—2019 年秋冬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工作,全市有 116 家企业参与错峰生产,其中豁免企业 3 家,限产企业 11 家、停产企业 102 家,全部停限产到位。
煤炭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管理,实现工信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开展煤炭、民爆企业安全监管执法、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共检查 20 余次,查出安全隐患 280 多条,整治率 98%。组织开展洁净型煤能力建设“百日提升活动”,持续推进洁净型煤能力建设,保障洁净型煤生产供应。《驻马店市洁净型煤替代财政资金补贴办法》印发,为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创造条件。(杨 明)
【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 2018 年,驻马店市制定印发《关于促进非公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在全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对 29 家优秀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表彰。蓝天集团、十三香集团入选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成功培育新能源电动车等 4 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按照市厅级干部健康体检标准,为 300 多位优秀企业家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对优秀民营企业在《驻马店日报》经济版上进行风采展示。16名优秀青年企业家进入河南省青年企业家库。成功举办 300多人次参加的第十三届豫商大会分论坛“产业模式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驻马店市恒久机械荣获 2018“创客中国”河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10 强。成功培育新能源电动车、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畜牧机械装备4 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18 年,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到 1.27 万家,吸纳就业人员 67 万人,实现增加值 683亿元,同比增长 6.3%。(杨 明)
【优化营商环境】 2018 年,市工信委深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健全服务机制,落实“服务企业 22 条”,完善千名干部帮千企、首席服务员等制度。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10 次。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现场解决问题,一些存在多年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搭建政企联络直通车。建立服务企业、强优企业等微信群,覆盖中小企业近千家 ;构建企业服务邮箱、服务热线、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等全方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问题办结率 ;启动并加快智慧企业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110 式”服务。三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举办产业强市大讲堂 6 次,产业转型升级专题研讨班 4 期,上市辅导、工业统计等专题培训 12场次,参训人员共计 4000 余人次,同时,组织企业赴上海、重庆、深圳、长沙、武汉、哈尔滨等地考察学习 10 多次,着力培育领军型企业家和高端专技人才队伍。四是加强两项对接。加强用资对接,至年底共征集资金需求项目 166 个,需求总额 145.82 亿元 ;开展“百企结亲”活动,全市开展银企专题对接活动近 28 场次,共签约项目 65 个、贷款金额651 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百企结亲”活动,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用人对接,在全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活动中,组织 280 多家企业在网上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昊华骏化等 6 家企业现场招聘,收到求职意向书 100 多份。五是强化跟踪问效。实施台账管理、问题清单、限时办结等制度,全年共开展服务企业活动 800 余次,解决涉企问题 1118 个。驻马店市荣获“2018 年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称号。(杨 明)
【驻马店市食品工业协会成立】 2018 年 12 月 15 日,驻马店市食品工业协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爱克建国国际酒店举行。驻马店市工业领域第一家行业协会—驻马店市食品工业协会成立,标志着全市食品产业进入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新阶段。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致辞。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副总编辑、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季林,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万保建到会祝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栗明伦、副市长贺振华出席会议。季林、栗明伦及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徐伟共同为驻马店市食品工业协会揭牌。(杨 明)
【电力工业概况】 2018 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140.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2.61%,增幅位居全省第六位。贫困县、贫困村电网改造任务较全市脱贫计划提前完成,累计并网光伏扶贫电站 1129 座、占全省 1/3,惠及 15 万贫困户,创造收益 1.3 亿元 ;落实扶贫兜底政策,减免 21 万低保、五保户电费 1861 万元。《精准扶贫报告书》荣获中国电力行业企业公众透明度“专题信息披露卓越企业奖”。加快电能替代,全年替代项目 727 个、替代电量 10.5 亿千瓦时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 4.4 万户“煤改电”。1 个劳模工作室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工作室”,1 名员工当选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 ;全面实施“一团一品”特色团建工程,被授予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 A 级健康食堂并通过省电力公司验收。
电力营商环境优化。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实施“5 项便民 7 项降本 9 项提速”服务新措施,推行 10 千伏及以下项目“编审批建”一体化管理模式,业扩可控环节平均时长由 2017 年的 18.56 个工作日降至 12.22 个工作日,低压无电网配套工程送电时间均不超 2 个工作日 ;提高工商业用户低压接入容量标准至 160 千伏安,用户办电成本持续下降 ;落实国家降价降费政策部署,降低客户用电成本 8153万元,清退临时接电费 1339 万元,实现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 10% 目标。
电力保障。2018年,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实现第 18个“安全年”目标。完成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和市县两级安全总监配备,编制发布 28 个机构、388 个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全员履责”保安全的管理格局初步形成。周密制定度夏度冬方案,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高效组织供电抢修,电网成功经受夏、冬高峰负荷双创历史新高分别达 325.4 万千瓦、258.8 万千瓦考验。完善保电工作体系,加强装备配备,制定保电双方权责清单,完成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等 61 项重大保电任务。
电网发展。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组建公司层面特高压工程建设协调办公室,助力特高压项目实施,推进工程核准、站址用地、通道清理、施工准备等各项属地工作。完成青海—河南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动员大会配合工作。加快推进主网工程落地,110 千伏及以上工程新开工 22 项、投运 14 项,新增变电容量 120 万千伏安、线路 186.3 千米,其中 220 千伏驻马店站原址重建工程,增加市区供电能力 9万千伏安,骏马化工等市重点企业供电可靠性有效提升。突出抓好农配网工程建设,高标准完成 2200 余项配电网工程,“一乡无站”乡镇由年初的 13 个减少至 4 个,县域 10 千伏户均配变容量从 2017 年年底的 1.77 千伏安提升至 2.03 千伏安、提升14.7%。(王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