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天中山】 天中山,亦名天台山。在汝南城北 1.5 千米处,占地约 800 平方米,高 3 米余,上土下石。宋代刘敞《天台山记》云 :“汝阳地理书有天台山,在今县北三里所。其高尺(丈)余,传自古至今,莫有能损者。其上土,其下石也。亦曰天中山。以为豫州于四方最中,汝南故刺史治,于豫州亦最中,是山于汝南又最中,盖处天地三万里之极。自古考日景(影)、测分至者,皆莫正于此,以是名之。”(《公是集》)这是有关天中山最早的文献记载。由此可见,天中山非自然造化之功,而是人工构筑的日咎测影和观察天象的地方。
唐朝建中年间,汝南是蔡州府治所。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对抗朝廷。他以蔡州为据点,占许昌,攻开封,围汝州,侵占中原大片土地。德宗皇帝下诏,派年逾七旬的三朝元老、太子太师颜真卿到蔡州宣慰,李希烈软硬兼施,逼颜真卿给他当宰相,颜公宁死不屈,被囚禁在龙兴寺,后被李希烈缢杀。颜鲁公在蔡州被扣押期间,写下遗表、墓志铭及“天中山”三个雄浑铿锵的大字。天中山碑不仅表明了颜真卿渴望平定中原、江山终归一统的愿望和忠贞报国的浩然正气,也因此使这座天下最小的山扬名华夏。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吴兴徐中行为汝南知府,修缮原笃志书院,更名为“天中书院”,并建天中阁。明万历《汝南志》卷一舆地志开篇即谓 :“汝南当天地之中,山川环互,风物朴茂,屹然一都会也。”明确山人陈耀文著《天中记》六十卷,“是编乃其类事之书。以所居近天中山,故题曰《天中记》”(《四库全书提要》)。明天启年间(1621—1627)安徽徽州人程春宇所著士商用书《士商类要》载,汝宁府又称“天中”“汝南”。明张岱(1597—1680)辑纂的类书《夜航船》,在“山川”类中,也收录了“天中山”:“天中山。汝宁府城北。在天地之中,故名。自古考日影测分数,莫正于此。”清初理学家、方志学家上蔡人张沐,著有《溯流史学钞》20 卷,其中有《天中录》6 卷,为其在汝宁府天中书院担任主讲时所作札记。说明至迟在唐宋时期,“天中山”“天中”作为历史文化概念已为官方和民间广泛接受并普遍使用,“天中”已成为汝宁府和汝阳县(汝南县)的代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天中山闻名,因为它是天下最中的标志,还是唐代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尽节殉难之地。在今天中山游园大门两侧,镌刻着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书写的“天中山圭影千古运转,颜鲁公气节万世长存”对联,全面概括了天中山的历史文化内涵。
【嵖岈山】 嵖岈山又名玲珑山、石猴仙山。嵖岈山风景区位于驻马店市遂平县西 25 千米处,距离驻马店市区 42 千米,景区紧邻国道 107、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景区总面积 150 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 52 平方千米,辖嵖岈山主景区、凤鸣谷景区、龙天沟景区、红石崖景区和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旧址馆。是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省首批文明景区、十佳山水景区和“河南最美的地方”之一,电视剧《西游记》续集的主要外景拍摄基地。嵖岈山景区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山势嵯峨,怪石林立。主要景点有南山、北山、花果山、六峰山,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以及九大奇观、九大名峰、九大名洞、九大名棚、九大奇石,各类景点 200多处,著名景点 60 多处,具有“奇、险、奥、幽”四大特点,享有“华夏盆景”“中州独秀”“江北石林”“伏牛奇观”之美誉。
1987 年,嵖岈山景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9 年开始开发,正式向游客开放。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后开发建设南北山景区和天磨湖景区 ;新修、整修上山步游道、增设了旅游服务基础设施 ;修建景区至县城的二级公路及景区内环线 ;开辟天磨湖景区 ;修建生态停车场、生态广场、星级厕所、旅游饭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围绕把嵖岈山建成河南省的重点景区和全国的知名景区,创新景区管理体制,2004 年 6 月 18 日,遂平县政府与天津海加利集团公司签订嵖岈山风景区经营权转让合同书,规划 50 年投资 5 亿元,重新打造嵖岈山。同年 9 月 3 日,河南嵖岈山旅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2012 年 2 月 13 日,以河南嵖岈山旅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核心组建的“河南嵖岈山旅游实业发展集团”正式成立,是驻马店市第一家登记注册的旅游业集团公司。公司先后开发建设观光悬索桥、内环线观光大道、景观式生态山门、多功能生态广场、停车场、大型观光水车群组、环山水系、地质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天磨湖度假村、商业步行街和休闲游憩带等新景观新设施,形成融观光、探奇、度假、西游文化娱乐和地质科普于一体的原生石景生态旅游示范区。

【老乐山】 老乐山又名乐山,主峰海拔 810 米。古称朗陵山,隋代改为朗山,宋大祥符五年(1012)因避宋祖赵玄朗之讳改名乐山,2014 年定名老乐山。老乐山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三里河乡、瓦岗乡和驿城区胡庙乡、蚁蜂镇交界处,距驻马店市 9 千米。南北长约 12.5 千米,东西宽约 11 千米,规划总面积 67平方千米。东邻国道 107、京广铁路、京广高铁。1957 年 12 月,始建乐山国营林场 ;1992 年 11 月经林业部批准建立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内植物茂密,森林覆盖率达 95% 以上。野生动物达 30 多种,植物 80 多种。主要景区有北泉寺景区、塔儿湾景区、玄都宫景区。景区主要景点有隋果、唐柏、八卦池、九曲池、颜真卿尽节处、古长城、古碑、古塔、龙虎石、九曲飞瀑、蛤蟆泉、神仙洞、十八盘、倒栽古柏,以及“八宫两观一拜台”(“八宫”:玄都宫、斗母宫、南海宫、玉虚宫、紫霄宫、灵应宫、万寿宫、玉真宫;“两观”:群仙观、回龙观 ;“一拜台”:拜台宫)。2012 年 10月 23 日,景区正式开游。2014 年,景区被评为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为区别四川乐山大佛景区,更名为“老乐山景区”。
北泉寺位于景区主峰东南山脚下,兴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近 1500 年历史。初名树佛寺,唐代改名为资福禅寺,宋代改为万寿禅寺。后因确山城西有南泉、中泉和北泉三泉,且三泉之前都有寺院,故名北泉寺。有确山十景之“佛手圆光”“地涌金莲”。寺内颜鲁公祠,原为嘉靖二十六年(1547)知府潘于正、知县许大来始建,1982 年秋河南省文物局拨款重修。颜鲁公祠西有八卦池,呈八角形,宽丈余。八卦池左右各有唐柏 1 棵,胸围皆丈余。寺内还有 4 棵隋代银杏树,最大 1 棵胸围 7.15 米,老树新枝,参天蔽日,依然硕果累累。另有 1 棵曾遭雷击失火,形成巨大树洞,可坐 4 人对饮,别是一番情趣。
【薄山湖】 薄山湖坐落在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南 20 千米处,国道 107 西侧,距驻马店市 42 千米,位于桐柏山与伏牛山的接合部。湖库容 6.2 亿立方米,水体绵延 25 千米,景区总体规划面积 158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 88平方千米(湖水 22 平方千米,山林 66 平方千米),保护区面积 70 平方千米。景区以湖为中心,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峡谷高耸,形似巨龙,又名“龙湖”。著名景观有湖心岛、鲸鱼岛、九子沟、龙女潭、卢王寨遗址、水上运动训练中心等近百处。集古、幽、秀、奇于一体,素有“中原漓江”“百里画廊”之美誉。
薄山湖风景区由薄山水库、薄山林场和确山县任店、新安店、李新店、瓦岗、石滚河 5 个乡镇的部分村庄组成。薄山水库、薄山林场均建于 1954 年。薄山湖旅游开发于 1992年起步。1993 年驻马店地区行政公署批准设立“薄山风景区”,1994 年林业部批准设立“薄山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薄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 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薄山湖水质纯净,环境幽雅,是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堂。区内植物有 1400 多种,其中马尾松、杜鹃、枫香、柯楠为国内北缘分布树种;大叶林、野皂夹为国内南缘分布树种 ;野大豆、杜仲、绒毛皂荚、香果树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薄山兰花品质优异,种类繁多,是国内北方著名的兰花品种资源库。区内动物近百种,有白天鹅、鸳鸯、锦鸡等珍稀种类 10 多种,鱼类有娃娃鱼、鳜鱼、鲳鱼等 30 多种。区内盛产板栗、猕猴桃、八月炸、野山菌等名贵特产。景区特色独具,风景宜人,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长征》外景拍摄地。
【铜山】 铜山风景区位于驻马店泌阳县城东 30 千米处的铜山乡,为伏牛山、桐柏山余脉的接合部。景区包含铜山、铜山湖、云雾峰 3 个不同特点的景区,总面积 74 平方千米。主峰铜峰海拔 630.4 米。铜山景区融汇山峦、湖水、岛屿、潭瀑、洞穴、寺庙、革命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风景名胜资源,集“雄、险、奇、秀”于一体。自东汉以来,佛道两家的释子道徒,在铜山修身养性,弘扬拂法,形成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主要景点有“一天桥”“二古庙”“三宫观”“四道天门”“五大石崖”“六大洞穴”“七大寺院”“八大景观”“九大奇石”“十座名峰”等。铜山下元寺始建于东汉灵帝年间,盛于隋唐,2009 年 3 月泌阳县政府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下元寺按照唐代寺院风格重新复建。2010年 5 月 26 日,下元寺复建工程竣工暨佛像开光大典隆重举行。建成后的下元寺坐东南向西北,沿中轴线布局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阁等殿堂。景区1994 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 年11 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2016 年 11 月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金顶山】 金顶山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镇境内,驻马店市西 20 千米处,面积约 71 平方千米,境内大小山峰 6 座,有“天然氧吧”“绿色家园”之美誉。据史书记载,金顶山多云雾,紫绯色,望若金光,故名金顶。金顶山景区地处桐柏山余脉与伏牛山余脉结合地带,东接乐山,西连白云山,东西绵延 15 千米,面积 70 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 609.3 米,主要有大金顶、小金顶、黄帽岭、四十亩岭等六大山峰。景区内植物资源有麻栎、板栗、紫檀、松、杉、合欢为主的乔木 40 余种。山果、酸枣为主的灌木 30 多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80 多种。何首乌、桔梗、柴胡等多种名贵中药材 50 多种。动物繁多,有野猪、狼、野羊、麂子、狐、獾子、松鼠、草兔等野生哺乳动物 10 余种 ;有蟒蛇、四足蛇、乌龟等爬行动物 30 余种 ;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冠长尾雉、鸢、山雀、杜鹃、山鸡、啄木鸟、山鹰等飞鸟 40 多种。主要景观有竹林寺、金扇佛经、云空寺、锯截石、天桥沟、潮油石、黑龙泉、黄帽顶、凉水洞、狮子口、金顶紫雾、云梦仙洞、云空飞瀑、金龙湖、一线天、奇树沟等。2000 年 12 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 ;2015 年 9 月,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棠溪源】 棠溪源位于驻马店市西平县西南部 42 千米处,京珠高速、国道 107 转省道 331 可直达景区,是以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分为棠溪湖、棠溪峡、蜘蛛山、跑马岭 4 个游览区,总面积 38 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 95% 以上。
棠溪源景区集柏皇始祖(祖之源)、冶铁铸剑(剑之源)、棠溪源头(水之源)三源之盛。战国冶铁遗址位于景区内的棠溪湖两岸,现存的唯一一座冶铁炉是国内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战国冶铁炉,距今已 2400 多年。历史上的棠溪、龙泉、干将、莫邪等九大名剑皆出于此,素有“天下之剑韩为众”的美誉。棠溪峡“十里春谷蝉盈耳”,每年 3 月蝉鸣,实为一种罕见、奇特的自然现象。天设地造的天然城堡,东西绵延 10 余千米,极具太行之磅礴大气。相传为柏皇始祖化身的始祖峰,仰卧在蜘蛛山的北峰。其他景点还有嫘祖庙、始祖庙、汪郎祠、九连池、瀑布崖、双龙飞瀑、古栗子树、野葡萄长廊、天鼓、古代造磨场、大唐石寨、摩崖题记、仿古铸剑坊、兵器展览馆、刘秀饮马井、狄青练兵场等。
【宿鸭湖】 宿鸭湖位于驻马店市汝南县境内,距市区 20 千米,紧邻省级公路张南线,是集国家鸟类保护区、国家湿地保护区于一体的水域观光型自然风景旅游区。宿鸭湖水库始建于 1958 年,属淮河水系,水库土坝全长 35.29 千米,湖宽 15 千米,控制流域面积 4715 平方千米,库区占地 35 万亩,库容 8.2 亿立方米,湖面有5万亩森林植被,湖西岸万亩芦苇荡,环湖有数万亩绿杨翠柳,是全国最大的人工平原湖泊,享有“人造洞庭”之美誉。宿鸭湖鸟类栖息地面积 239 平方千米,是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多种鸟类常年或季节性栖息的地方。到冬季成群的大雁、仙鹤来这里栖息,常年居住各类世界保护鸟类大雁、鹤鸟等几十种。宿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宿鸭湖西岸,占地 5 万余亩,2000 年投资 4000 万元开发而成,为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种有杉木、垂柳、速生杨等十几个树种,还有多种野生植物和动物,是一处休闲、观光、野外餐营活动绝佳之地。湖中有二岛,一名仙女,一名遇仙,传为董永遇仙处。现存有仙女桥、董永墓等遗址。

【板桥水库】 板桥水库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板桥镇。景区依托板桥水库,结合南岸的白云山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和库区各种纪念建筑等人文景观,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为一体,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此外,该水利风景区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2012 年 12 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板桥水库在淮河支流汝河上游,位于景区中部。始建于 1952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设的第一批大型水库之一。1956 年扩建加固,1975 年 8 月遭遇特大洪水漫坝溃决。垮坝后中央慰问团多亲临水库视察和灾区慰问,特别是总理李鹏先后两次视察这里,指导复建工作。1987 年复建,1992 年竣工,1993 年 6 月 5 日通过国家验收。大坝全长 3720 米,高 50.5 米,总库容 6.75 亿立方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768 平方千米,总泄洪量 15000 立方米 / 秒,设计灌溉面积 3 万公顷(45 万亩),水电站装机容量 3200 千瓦,供水引水流量 1.5 立方米 / 秒,水产养殖面积 0.22 万公顷(3.3万亩)。雄伟大坝拦蓄着碧绿湖水,南依白云山,西接宋平山,青山绿水,山水相映,既见中原山水雄浑,又有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如诗如画。复建后的板桥水库,成为一座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城市供水、水产养殖及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白云山森林公园面积 1.06 万公顷(15.9万亩),生长多有原始天然次生林(栎、栗、柏、楝等),少部分人工林(松、水杉、池杉、柳杉)、经济林(桃、李、杏、榴、梨)。多林种,多林分,阔叶与针叶,乔木与灌木,藤本与草本,低等(藻、苔、蕨)与高等(裸子与被子植物),自然趣合,构成多姿多彩的茫茫林海、绿色世界、岛的天堂。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这是欧阳修赞美白云山的美丽诗句。
【南海禅寺】 位于驻马店市汝南县城东南隅。宋代开始在此兴建“小南海”,明清 600 年的营建形成 600 亩左右的佛家园林,在古代被誉为蔡州“八景之一”。1932 年,河南省政府在这里建立园林学校,寺院逐渐废弃。1994 年,台北大香山观音禅寺主持明乘大法师出资1.5 亿元在原址南扩建此寺。台北白圣法师舍利塔,也建在此寺院中。1994 年 9月 24 日,来自泰国、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大法师、高僧及社会各界人士 800 余人,参加白圣法师舍利塔落成典礼。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2007 年10 月 12 日南海禅寺举行开光大典。2010 年 7 月,南海禅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普贤殿、文殊殿、天王殿、钟鼓楼、十二道牌坊、白圣舍利塔和世纪和平钟楼。南海禅寺建造在汝河滩地之上,平面布局整体呈“士”字形,周边为高 3 米,长 5300 余米的围墙,墙体砖混结构。寺院门前为三殿门,殿内两旁供奉 2 尊金刚,寺内南部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殿堂建筑区。
南海禅寺大雄宝殿,建筑面积 5274.30 平方米,高 36 米,为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大雄宝殿。为三层重檐殿堂,室内供有 1 尊高 17 米、重 72 吨铜雕鎏金坐像,殿前为 1200 平方米的广场。大雄宝殿前为天王殿,建筑面积 333.16 平方米,高 15 米,殿内有四大金刚、八大怪彩泥塑像。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平面呈边长 80 米的正方形,超过北京故宫太和殿与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的建筑规模。大雄宝殿台基上雕刻的花岗岩质 500 罗汉,集全国 20 多处罗汉堂之精华,风格殊异。后为观音殿,建筑面积 2170.8 平方米,殿内仅供奉 1 尊高14 米,由香樟木雕刻千手千眼前后双面观音鎏金坐像。左右为文殊、普贤殿,二殿建筑面积均为 1520 平方米,高 21 米,殿内均供奉 1 尊高 9 米、重 12 吨的通体鎏金文殊、普贤铜雕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