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统计局
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统 计 公 报
(2000年2月29日)
199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深入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认真落实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省人大九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积极增加投资,努力扩大消费,着力调整结构,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56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3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064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378亿元,增长8.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82元,比上年增长7.2%。市场物价总水平继续下降o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5.4%,衣着类价格下降3.3%,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F降2.8%,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4.5%,服务项目价格上升6.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下降4.3%和12.0%。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年末全省从业人员达5750.1万人,比上年增长0.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984.35万人。全年各类职业介绍所介绍65万人次就业,组织51.2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就业培训,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国有企业27.4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劳动部门城镇登记失业率2.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不足;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农产品相对过剩,农民收入增长困难较多。
二、农业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看4253.25万吨,比上年增长6.1%,创历史最髙水平。其中,夏粮2317.97万吨,增长10.6%。秋粮1935.28万吨,增长1.1%。棉花和烟叶生产在国家政策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下,种植面积减少,全年棉花产70.73万吨,比上年减少2.9%,烟叶产量28.40万吨,比上年减少8.6%4油料产量349.25万吨,比上年增长11.9%。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持续增产。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5.17千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94.7千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畜牧、水产业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85.11万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猪牛羊肉总产埴426.12万吨,增长5.8%。水产品产量8.83万吨,增长6.7%。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342.8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2.1%;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载重汽车分别达到212.35万台和6.08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122.5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64.8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0%,其中节水灌溉而积86.81万公顷,增长7,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790亿元,比上年增长7.9%。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993.62亿元,增长7.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87.26亿元,比上年增长7.9%,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49.11亿元,增长2.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70.61亿元,增长10.1%;分轻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333.79亿元,增长7.4% ,重工业增加值659.83亿元,增长7.6%;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528.16亿元,增长6.7%.工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我省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结构调整。全年共启动实施153个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到1999年底,全省纺织行业累计压缩73.71万锭。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关闭 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无保障的小企业。同时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16.7%。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产销衔接状况有所改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64.09亿元,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比上年增长4.6%,产销率达97.21%,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8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亏损企业亏损额47.22亿元,下降11.1%;亏损2.7%,下降1.2个百分点;年末产成品库存324.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9.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进展,1999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8%,是近年来的最好水平;亏损企业亏损额309亿元,下降8.6%,亏损面38.8%,下降1.3个百分点。但是,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仍然比较大。建筑业平稳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4亿元,增长7.8%。全省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安工作镜313.47亿元,增長2.8%;施工单位工程个数26902个,比上年减少3.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4元/人,提髙工程质量明显提高,按华位工程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38.9%,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按房屋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42.3%,提高了5.6个百分点。地质勘察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1:50000区域地质调查1420平方公里。地质勘察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13.77万米,新发现矿产地8处。提交可供工农业建设利用的地质报告21份。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4.8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8%。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824.63亿元,增长5.5%;集体经济投资243.47亿元,增长3.9%;居民个人投资256.77亿元,增长7.4%。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515.87亿元,增长4.4%;更新改造投资159.47亿元,下降0.2%;房地产开发资70.41亿元,增长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含水利业)完成投资79.11亿元,比上年增25.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7.71亿元,下降4.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27.81 亿元,增长 12.1%。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农业和电力供应业投资增长较快,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下同),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8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农业投资11.15亿元,增长157.5%;电力供应业(含城乡电网改造)投资11.68亿元,增长86.8%。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143.41亿元,增长5.4%。城市住宅投资113.29亿元,增长18.5%。房产公用设施服务及仓储业投资38.64亿元,增长6.8%。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进展顺利,1号发电机组年底前达到并网发电条件、洛阳化纤工程完成了年度预定目标、安阳钢铁公司100吨电炉连铸工程、洛阳热电厂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488.4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2.5%,建成投产项目4544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2%。竣工面积为2144万平方米,竣工率为47.2%。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发电机组容量72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变电设备能力194.76万千伏安,投产线734.76公里(包括城乡电网改造)城市煤气生产能力22.7万立方米/日;学生席位86576个,其中高等院校9180 个。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缓。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457.2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3%。其中,铁路1083.54亿吨公里,下降1.9%;公路363.56亿吨公里,增长2.8%;航空1100万吨公里,增长30.9%。旅客周转量完成691.8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1%,其中,铁路340.98亿人公里,增长9公路342.56亿人公里,增长6.8%;航空8.12亿人公里,下降1.3%。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9.65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62.77.万门。话普及率达到9.19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65部。移动电话新增用户85.08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77.62万户。已通电话的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比重达100%,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3.61万户,比上年增长2.2倍。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商品销售稳中趋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5.99亿元,比上年增长8.0%,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89.17亿元,增长8.4%;县及县以消费品零售额826.82亿元,增长7.7%。分行业看,批零售贸易零售额1018.4亿元,增长8.2%,餐饮业零售额182.59亿元,增长8.5%。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总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65.21亿元,比上年下降3.4%,占市场份额的10.2%,比上年下降1.23%;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103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5%,占市场份额的64.1%,比上年上升1.37%。1999年末,全省共建成商品交易市场2536个,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56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依然不好。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766.75亿元,比上年下降4.6%;全年盈亏相抵后净亏损9.53亿元,比上年减亏7.34亿元。
七、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下降趋势减缓。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1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出口总额11.29亿美元,下降4.9% ;进口总额6.22亿美元,增长14.0%。对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出口分别增长10.1%、8.3%、3.2%和7.6%。利用外资继续下降。全4实际利用外资10.2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95亿美元,下降19.9%。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新发展。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114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完成营业额8607万美元,增长23.0%。国际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18.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其中港澳台胞7.19万人次,增长15.4%;国际旅游外汇收人11352万美元,增长12.05%。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98.1亿元,比年初增加426.0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990.69亿元,增加83.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940.08亿元,增加282.6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179.51亿元,比年初增加301.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3087.75亿元,增加184.1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822.91亿元,增加57.3亿元。企业股栗上市又有新进展。年末,全省上市公司达23家,比上年增加5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180.54元,增长77.5%。全年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37亿元。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7.61亿元,增长6.0%。其中:财产险收入16.92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0.69亿元。全年赔付额10.5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8.67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1.84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1999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29万人,比上年末增价9.7%.全省拥有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91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4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90万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28.67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0.49亿元。全省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263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452件,授权专利287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59.2%。技术市场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34万份,成交金额19.3亿元,增长9.6%。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1999年末,全省技术监督系统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60个,其中省以上质量检验机构64个。全年监督抽查产品1025个批次,抽查商品728个批次。全省已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寻呼网16个,121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讯服务系统115个,电视气象服务系统84个。测绘部门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字化9800兆比特。计量和地震等其他服务工作继续取得进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1999年,全省有普通高校56所,成人高校40所,研究生培养单位22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7.88万人,比上年增招2万人,在校生18.55万人,在学研究生2392人。成人高校招生5.67万人,在校生14.89万人。普通髙中招生24.43万人,比上年增招5.71万人,在校生61.10万人。全省普通初中入学率98.05%.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34.71万人。小学在校生1186.9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4%。全省又有13个区完成了“普九”任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9.17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332.58万人次。全年扫除青壮年文盲25.52万人,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1999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6个,文化馆194个,公共图书馆132个,博物馆68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36座。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93.2%,电视人口覆盖率90.0%,全年出版报纸12.27亿份,各类杂志1.09亿册,图书4.07亿册 。档案事业继续发展。全省共有档案馆19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3.54万卷(册)。卫生事业稳步发展。1999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包括个体诊所1643个,床位19.70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8.3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6.7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8.00万人,护师、护士 6.20万人。年末全省共有卫生防疫、治机构238个,卫生技术人员1.50万人。妇幼卫生机构136个,卫生技术人员5700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2061个,床位51855张,卫生技术人员6.58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7.0%,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53万人。体育事业成绩显著。1999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得了8个世界冠军和8个亚洲冠军,超4项世界纪录,创2项全国纪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发展。综合防治工作,强化了对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在全省37城市中建成146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077.21平方公里;在32个城市中建成了108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583.78平方公里。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与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的实施工作有序进行。但环境污染的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十一、环境保护
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130个,环境监测人员3209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929个,总投资5.5亿元。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省自然保护区1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63万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1.4%。继续组织实施2000年所有工业企业达标排放计划,重点加强了对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了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全年人口出生率14.07%。,死亡率35%,自然增长率7.72%。年末全省总人口93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27万人,占19.47%;乡村人口为7560万人,占80.53%。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199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2.36元,考虑价格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1.2%;人均消费性支出3497.53元,实际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48 .36元,考虑价格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4%。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300.56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住宅竣工面积6819.0万平方米。但一部分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仍然艰巨。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统筹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统筹、医疗费用统筹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省有87.4%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达299.2万人。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99年,全省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199.8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为53763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338.4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192840人。全省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5.48万张,收养4.17万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和劳动生产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表1: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类别 1998年 1999年
居民消费价格 97.5 96.9
城市 97.9 96.6
农村 97.1 97.1
食品 95.5 94.6
粮食 92.4 98.8
肉禽及其制品 87.9 89.5
蛋品 104.1 89.7
水产品 93.9 85.9
鲜菜 99.9 96.3
衣着 99.2 96.7
家庭设备及用品 98.2 97.2
医疗保健用品 99.6 97.1
交通和通信工具 97.7 95.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3.5 95.4
居住商品 98.2 97.8
服务项目 104.5 106.7
商品零售价格 96.6 96.2
城市 96.6 95.7
农村 96.5 96.6
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94.2 88.0
工业品出厂价格 95.3 95.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98.7 98.0
附表2:1999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1999年 比上年增长(%)
一、农产品产量(万吨)
粮食 4253.25 6.1
夏粮 2317.97 10.6
秋粮 1935.28 1.1
油料 349.25 11.9
其中:花生 292.85 13.2
油菜籽 31.39 -7.3
芝麻 24.54 28.5
棉花 70.73 -2.9
烟叶 28.40 -8.6
茶叶 0.84 5.0
蔬菜 3392.35 9.5
水果 349.42 11.8
肉类 485.11 5.1
其中:猪牛羊肉 426.12 5.8
禽蛋 251.82 9.8
水产品 28.83 6.7
二工业产品产量
纱 52.85万吨 12.3
布 11.92亿米 9.9
化纤 16.53万吨 3.9
饮料酒 147.06万吨 -3.7
畜肉制品 35.39万吨 2.4
味精 12.71万吨 21.7
卷烟 287.67万箱 4.3
彩色电机 102.42万台 83.9
家用电冰箱 123.92万台 22.6
能源生产总量(标准煤)6672.87万吨 -13.9
原煤 8012.47万吨 14.8
原油 565.40万吨 -3.8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58.97 4.4
钢 392.03万吨 6.9
钢材 379.45万吨 6.0
十种有色金属 60.39万吨 17.8
水泥 3800.80万吨 2.5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2137.14 -1.3
硫酸 83.75万吨 8.3
纯碱 39.47万吨 2.4
化肥(折纯量)252.72万吨 5.7
汽车 0.79万辆 -26.9
大中型拖拉机 0.96万台 26.2
小型拖拉机 37.65万台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