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政
【1999年全区财政预决算】1999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27614万元,为年预算的10l.7%,较上年增长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1050 万元,为年预算的102.9%,比上年增长8.5%;“两税”上划收入累计完成28016万元,为年度任务的93.2%,比上年增长11%。地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l290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4.4%,比上年增长25.9%;“两税”上划收入完成9486万元,为年度任务的l18.8%,比上年增长35.4%。全区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9095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4%,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7422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4.7%,比上年增长14.9%。地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669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0.8%,比上年增长27.9%。按现行财政体制算帐,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
一、突出重点,积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把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力支持搞活国有企业。紧紧抓住中央增发国债和省政府加大投入,对重点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的机遇,积极做好重点企业项目筛选申报工作,争取资金投入。地区华中医药集团、金雀电表集团、遂平蛋白丝厂被列为省高新技术项目,争取贷款贴息项目资金500万元。申报争取地区化工总厂尿素项目列为中央技改专项补贴项目,争取贴息资金130 万元。二是继续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工作,组建了驻马店白云纸业有限公司、河南中原气化股份公司,认真做好驻马店兽药厂改制及华中医药集团公司上市前的论证和准备上作。三是积极配合开展“企业效益管理年”活动,认真帮助企业加强管理,实现扭亏增盈。在认真做好月、季度工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先后对市朔编厂、市油脂厂等企业现状、发展前景进行调查分析,写出了《我区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加强财务管理,稳定地方财源》等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还积极做好了纺织行业压锭改造工作,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压锭补贴资金260万元,扭亏增盈补朴贴资金20万元,促进了纺织企业的结构调整。
积极落实政策,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政改的顺利实。一是制定下发了《驻马店地区粮食风险基金筹措方案》和地区对县市的粮食风险基金补助递减包干办法。经过上下努力,争取到省级包干补助2000万元。二是开展了粮油政策性补贴资金和军供粮油的专项核查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执法监察工作。积极配合,做好了老粮食财务挂帐的审查检查工作。三是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消化老粮食政策性财政挂帐任务。四年来,全区共消化粮食挂帐43675万元,为消化任务的100%,其中:八个县用三年,两个县用四年消化了全部粮食政策性财政挂帐任务,确保了行署提出的“争三保四”目标,并获省消化粮食挂帐办公室奖励款90万元,还及时审核拨付了各项粮油政策性补贴23599万元。
优化财务支农资金投向,重点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进步。全区投入农业综台开发资金468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和科技推广试点县建设;节水灌溉投入7032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7万亩;加大了科普及实用技术传播工程的投入,组织实施了科普及应用技术传播工程。
加强财政周转金回收工作。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批转财务部《整顿财政周转金方案》和财政厅“关于认真清理回收财政周转金”的工作要求,确保国有资本权监不受损失,年初,地区财政局专门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财政周转金清理整顿工作措施,强调:各级都要充分认识清理整顿工作的必要性,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工作作搞好。调整周转金回收办法,取消收贷挂钩办法,制定回收计划,严格兑现奖惩。加强领导,全员动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一年来,由于工作抓得早,抓得实,周转金回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共回收各类财政周转金本息10223万元。
二、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确保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999年,全区财政收支形势非常严峻。对此,地区财政局冷静分析,认真对待,及早着手,强化力度。一是切实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克服困难,扎实工作,把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抓紧、抓好、抓实。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收入征管,把该收的钱及时足额收上来。二是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治税方针,严格征管秩序。加强重点税种和分散零星税源的征管,实现均衡入库。三是对重点税种,协同税务部门实行重点监控、责任到人的办法,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经营和资金状况,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把该收的税收上来。四是落实农税政策,组织好农税收入。利用4月份全国第八个税法宣传月活动的时机,紧紧围绕“依法缴税,强国富民”这个主题,加大农税征收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地区财政局还遵照“公正、公平、科学”的原则,在全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税源普查工作.建档立卡,为征收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在全区完善和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协税护税网络,实行了“征收、管理、稽查”三位一体的征收管理办法。7月份又专门召开了全区农业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交流了征管工作经验,推进了农税征管工作。五是继续抓好非税收入征管工作,针对全区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征收力量薄弱、“跑、冒、滴、漏”严重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委托给力量比较强、征收比较规范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局负责征收,克服了弱项,发挥了优势。与此同时,认真贯彻了中央、省、地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精神,正确处理了减负治乱与组织非税收入的关系。既防止了乱收乱罚,又制止了放任自流、该收不收的现象。继续贯彻落实了省政府《关于严禁虚列财政收人的紧急通知》精神,12月下旬,又专门组织四个工作组分赴九县一市,再次检查了财政收入的质量问题,对全区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和夯实财政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调整支出结构,加强支出管理,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一是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按照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的“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压缩一般,加强管理”的十八字方针,全区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支出改革新路子,在加强预算管理、调整支出结构等方面创造出许多好经验和好做法。如:上蔡县实行“会审会签”制度后,半年节约资金2000多万元;泌阳县县、乡、村三级实行“报帐制”,节约各类财政资金500余万元;遂平县张店乡实行预算内资金统管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全面推行“工资专户”办法,把保工资落到实处。为了缓解全区拖欠工资的现象,7月份,地区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建立财政工资专户的通知》,要求财政困难县和乡镇要建立工资专户。之后又组织工作组进行认真检查落实。通过5个月的运行,取得了明显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正阳县、上蔡县试行“工资专户”后,都基本上消除了拖欠现象。三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落实政策,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一年来,为了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经费,在全区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2029万元。为管好用好社会保障基金,在1998年建立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财务制度,开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专户的同时,又将失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还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通过财政部门扎实有力的工作,促进了社会稳定,得到了社会认可。四是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堵塞漏洞。认真开展了工程预决算审查工作。一年来,全区共审查预算工程项目75个,核减总工程造价节约资金1144万元。
四、加强乡财政建设,提高乡财政管理水平。实行分税制后,乡镇财政在发展中遇到诸多围难和问题。为此,地委、行署两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意见》,按照要求建立了乡财政整顿办公室,制定了《驻马店地区乡镇财政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并专门召开会议,部署了全区乡财政整顿工作。各县市在地委、行署两办“意见”及地区“整顿方案”下发后,立即予以转发,并在县、乡两级相应建立了“乡财政整顿办公室”,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排出了工作进度表。部分县还成立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一些县长、书记亲自过问乡财政整顿工作,从而加强了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保证乡财政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县市在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时段认真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各县市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都提出了调整完善意见;规范了财政收支行为,建立了工资专户,拖欠工资现象有所减少;乡镇财政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的到完善;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五、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法纪,强化会计基础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确保各项财政资金发挥使用效益,地区财政局重点对国债专项资金项目贷款、粮食政策性补贴资金、社会保障资金、扶贫救灾资金、农业税减免政策落实及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了中央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同时加强了日常监督工作。认真开展预算执行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和外商投资企业年检等工作。还加强了对下级财政的指导和监督。深入开展了县级财政收支预算检查,开展了对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审计l998年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检查质量的检查,促进了县市财政收入质量的提高和中介机构认真履行职责的客观公正性。会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执法水平得到提高。一是开展了税收政策和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调查,认真组织农村经济情况和农业税费的调查工作,为上级部门制定农村费改税改革政策,提供了依据。一是先后完成了1999年度会计证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和考务工作。会计证考试报名1808人,考试及格取得颁证资格792人,合格率为47.3%,会计资格报名2767人,中级合格率17.4%,高级22%。三是加快推进社会中介机构脱钩改制工作,规范执业程序。到年底全区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基木完成了脱钩改制任务。
六、以“三讲’教育为契机,努力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一是大力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首先是抓思想和业务政策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理论和工作水平。一年来,按照上级要求,安排了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党务干部和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上级调训和培训学习。先后组织开展了五期业务培训、两次财政法规知识和经济知识竞赛活动。其二,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整体索质。为切实加强班子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地委要求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地直财政系统县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其三,开展机关干部职工思想作风整顿。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三讲”教育的成果,在局系统集中半个月时间深入开展了思想作风整顿工作,促进了机关思想作风的好转。其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形象教育。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接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党性党风和廉洁自律教育,实现自我约束,做到警钟常呜,还建立和完善了机关内部廉政建设制度,严格内控管理,防患于未然,堵塞了漏洞,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三是深入开展财政调研信息宣传工作,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写出了有针对性论文65篇,有l篇获得省级一等奖,地级13篇获奖。加强了信息、宣传工作。全年共编发上报财政信息60期123条,被省财政厅和地委行署采用50多条;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发表编发播放各类财政新闻30多条,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支持财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服务。(王志明 赵 振)
【国债资金管理】通过增发国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一项重大决策.切实管好、用好国债专项资金和中央补助资金,是保证加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发挥预期效果的关键。1999年全区财政部门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争取申报国债项目。各级财政部门主动与计委等有关部门配合,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和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能够得到落实。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共争取国债补助及转贷项目20个,累计到位国债资金6147.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944万元,国债转贷资金2203.7万元。二是及时拨付国债专项资金。按照“特事特办”原则,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办理国债资金拨款,确保国债建设项目对资金的需要。止1999年底,上级部门下达的国债资金已全部拨付地直有关主管部门和县市。三是认真落实国债转贷项目还贷资金工作。首先对申报项目的效益进行论论,确保项目资金到期有足额的效益资金作为还贷保证。其次,认真测算还贷依据,落实还贷资金来源,并要求县市及各项目建设单位向财政部门签订“还贷承诺”。各级财政为保证债务本息的偿还,还将举债本息纳入年度预算,把预算内外财力、应配套资金数额、拖欠外债情况等因索进行集中分析,监督债务控制情况,确保国债资金到期足额偿还。四是严格国债资金的监督管理。地区财政局建立了国债资金项目库,对国债项目设立专户,实行“统一开户银行,同比分期到位,直接拨付、封闭运行”的管理办法,基本保证了国债资金安全有效使用。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国债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对国债资金管理中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了整改处理。(王志明 赵振)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大幅度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是中央启动消费的重大举措,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时间紧、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在10多天时间中,全区共筹集、拨付、发放各项资金达1.3亿元。全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计划的民办教师、下岗职工等共计 27万人直接受益,是建国以来所未有过的。在落实调整收入分配政策过程中,注重从全区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方案,采取积极的工作措施。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地区财政局直接分别核定了各县市本级和乡镇的财力补助数额。在资金拨付顺序上,按照“先乡镇后县市,先社会保障人员后机关事业人员,先退休人员后在职人员,先教师后干部”的原则从严掌握,在中央、省补助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地区调度可动用资金,先期电汇到各县市,为各县市做好落实工作争得了时间。各级财政统一部署,周密安排,抓紧资金调度,加快拨款进度,加强督导工作,保证了资金拨付到位和及时发放。经过全区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顾大局,讲政治,讲奉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确保了全区落实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工作进展顺利,按时将各项增资收入兑现到个人手中。受到省财政厅、地委、行署的充分肯定。(王志明 赵 振)
141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