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
位于驻马店地区南部,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总人口730426人,辖真阳、汝南埠、寒冻、铜钟、陡沟、熊寨6镇和慎水、傅寨、袁寨、新阮店、岳城、油坊店、雷寨、西严店、王勿桥、闾河、永兴、大林、皮店、兰青、彭桥、梁庙16个乡,285个行政村。
中共县委书记 赵惠贤(1月离)、郭丛斌(1月任);副书记 郭丛斌(1月离)、王素平(女,1月任)、刘大会(5月离)、汤朝明(5月离)、王富兴、秦余良(5月任)、吕广宇(5月任);县委常委 赵惠贤(1月离)、郭丛斌、王素平(女,1月任)、刘大会(5月离)、汤朝明(5月离)、王富兴、秦余良(5月任)、谢凤鸣(5月离)、吕广宇、张泽学、齐峰、曾莉(女,5月离)、车顺才、孙铁祝(5月任)、刘文超(5月任)、郑宝安(3月离)、施宗方(3月任)
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大会(5月离)、汤朝明(5月任);副主任 王国文、张文清、於希联、李全青(5月任)、李存英(女)
县长 郭丛斌(1月离)、王素平(女,1月任);副县长 吕广宇、李全存(5月离)、张民生(5月离)、刘文超(5月离)、梅子靑、王琳(女)、曹书平、赵连中(5月任)、毛付国(5月任)、牟前观(5月任)、李耀(7月离)、周书明(7月任)
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王保庆;副主席 阎怀俊、代本法、陈运福、钟启云(女)
县人民法院院长 李大根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聚太。
1999年,正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增加投资,努力扩大消费,着力调整结构,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6953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229万元,增长15.3%;第二产业增加值53104万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47620万元,增长12.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17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5.3%。其中食品类下降7.5%;服装类下降3.4%;家庭设备及用品上升0.4%;交通和通讯工具下降11.1%;服务项目上升5.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F降6.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下降4%和16.8%。
375图
农业 坚持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应税的要求,狠抓农业开发,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年农业完成总产值125505万元,较上年增长14.7%。种植业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墩406352吨,比上年増长10.6%。其中:夏粮总产281963吨,增长13.9%;秋粮总产124389吨,增长4.4%;小麦总产206101吨,增长7.8%;稻谷总产86651吨,增长1%;大豆总产13380吨,下降11.1%;玉米总产20930吨,下降17.6%。油料总产271466吨,增长41.9%。其中:花生总产262118吨,比上年增长45.6%,花生种植面积100.05万亩,比上年增加178438亩,继续巩固了全国花生第一大县的地位。油菜籽总产8566吨,比上年下降21.7%;芝麻总产782吨,比上年增长106.9%。棉花总产876吨,比上年增长21%。烟叶总产556吨1比上年增长38.7%。蔬菜总产105792吨,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33公顷,林业育苗面积280公顷,植树409万株。畜牧业重点抓了优良生猪开发,顶住了生猪价格下跌,物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巨大压力,使生猪生产仍然保持著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县全年生猪出栏突破百万头大关,年末存栏72万头,进一步巩固了全省优良生猪第一大县的地位。全年肉类总产貴88970吨,比上年增长11.5%。水产业受干旱影响较大,水产品年总产量1600吨,比上年下降61.9%。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2.76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农用拖拉机5.05万台,比上年增长18%。农村用电量350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2.7%。
工业 从强化管理,健全内部机制入手,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了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66581.6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总产值45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6848万元,比上年增长5%。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528万元,增长9.9%;限额以下及个体工业完成增加值33320万元,增长3.3%。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01070万元,比上年增长2.7%;乡镇企业实现入库税金16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规模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效益不高,全年全县4家规棋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80万元,亏损企业16个,比上年增加1个,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681万元,比上年增长17.7%。
招商引资 全年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37个,到位资金1.43亿元。在1999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上,与外商签订合作意向和购销合同金额分别居全区第三位和第一位。全年争取上级审批项目22个,到位资金5222.5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67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7.7%。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6438万元,增长44.3%;集体经济投资4733万元,增长24%;居民个人投资16334万元,下降35%。国有投资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764万元,增长24.7%,更新改造投资8574万元,增长76.9%。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74万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76万元,增长85.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788万元,增长44.1%。
基础建设 农林牧渔水利投资1174万元,与上年持平。电力供应业投资2124万元,增长62.5%。农网改造行政村45个,解决了1.3万农户的用电问题。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投资11606万元,增长123.5%。邮电完成了第四期城乡电话17000线扩容工程,交通方面累计完成4100万元的投资任务,总投资2000万元的开龚路闾河至大林段建设,6个月便高标准、高质量竣工。城镇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县城4条主要街道的加宽改造工程。新打配机井109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4万亩,建设早保田4.2万亩,使全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新增固定资产7242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2.1%。建成投产项目2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81.2%,竣工面积为47800平方米,竣工率为76.8%。
交通 邮电 交通运输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331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7.4%,完成客运周转量1180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0%。邮电全年完成业务总量4339万元,比上年增长43.9%。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2928门,电话普及率为4.13部/万人,比上年提高1.2部。移动电话新增用户351户,年末达到3097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336户,比上年增长3.5倍。
商业外贸 商品市场销售稳中趋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385万元,比上年增长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549万元,增长13.3%(餐饮业零售额8261万元,下降6.4%。外贸出口下降趋势减缓,全年出口供货总值1388方元,比上年下降17.9%。
财政 金融 财政收入实现良性循环,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7802万元,比上年增长8.8%,完成财政支出12681万元,比上年增长15.6%。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98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8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各项贷款余额94912万元,增长2.2%。其中:农业贷款21847万元,增长25.2%。保险业有所下降,全年保费收入1089万元,下降32.5%。全年赔付额254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172万元,人身保险给付82万元。
科学 教育 文化 卫生 科技亊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国有企亊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67人,比上年增长2.3%,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6万元,全年共获地区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申报并实施地区级科技项目6项,涌现一批地、县科技拔尖人才和乡土拔尖人才,教育工作狠抓了“普九”迎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县新建中小学教学、实验楼33座,教学条件明显改善,1999年全县各类在校学生144264人,专职教师5206人,比上年增长3.5%,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3280人,比上年增长11.7%;小学在校学生99590人,比上年增长9.8%。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9%。1999年高招全县进入省专线365人,进线增长率居全区第一位,创历史新高。全县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70个,放映场次5600次,观众人数5500万人次,放映总收入52万元,发行收入23万元,全县拥有电视转播台1个,调频广播电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开通30个频道,收视户7700户,净增520户。全县有卫生机构28个,病床96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25人,增长21.2%,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人口 人民生活 全年全县人口出生率9%,死亡率4.7%,自然增长率4.3%,年末全县总人口730426人。199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0元,比上年增长5.7%,人均消费支出2874元,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比上年增长7.7%。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7.8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住宅竣工面积54.36万平方米,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陈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