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
【商业概述】 1999年,地区国有商业系统致力落实中央、省委两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行署五项重点工作的要求,结合地直商业的实际,着重提高企业经营的质量和效益,把拉动内需开拓市场作为扭亏增盈的立足点,在抓稳定的基础上,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促进了国有商业的稳步发展。全年商品销售收入总额完成45329万元,比上年的47014万元,减少1685万元,下降3.58%;商品销售成本42451万元,比上年的43196万元,减少245万元,下降l.72%;毛利率为635%,比上年的8. 12%下降l.77%,下降幅度为21.79%;费用率为8.68%,比上年的10.43%下降1.75%,下降幅度为16.78%;全都企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17万元,比上年的132万元减少15 万元,减亏幅度为11.36%;流动资产利润率为负0.003%,比上年的负0.004%减少负0.001%;缴纳税利总额为1284万元,比上年的l149万元增加135万7元,上升11.75%;亏损单位34个,比上年减少2个,下降5.56%;亏损单位的亏损金额626 万元,比上年的693万元减少67万元,下降0.67%;资产负债率为94. 94%,比上年的92.6%,上升2.34%,上升幅度为2.53%。
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商业干部职工素质。在全国国有商业企业经营低迷的形势下,为了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本着“理论为先导”的原则,地区商贸局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讨论《驻马店日报》的《发展商贸流通,繁荣市场经济》特约评论员文章,积极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并针对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写出了《发挥国有商业在商贸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等五篇关于国有商业企业如何走出低谷的调查报告和理论探索文章,其中有两篇被《驻马店工作》刊载,有两篇在《驻马店日报》发表。为了理清地直商业的发展思路,加快企业改革改制的步伐,地区商贸局还组织局党组成员和地直公司的总经理们到武汉、温州等地国有商业改革好的单位,学习考察、开阔视野、求取真经。通过学习和考察,统一了改革的认识,提高了理论素质,理清了企业发展思路,振备了走出低谷、战胜困难的精神,对地直商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狠抓扭亏增盈工作。1999年地区商贸局始终围绕扭亏增盈这个重点开展工作。一是向下属单位下达了年度扭亏增盈责任目标,按照“销售额、毛利率、费用率、利润”四项指标进行考核。二是各企业由一把手挂帅,成立扭亏增盈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全员全方位的扭亏增盈责任制,把扭亏目标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人头。三是各企围绕扭亏增盈的中心任务,积极调整商品经营结构。如商业大厦及时压缩了微利批发业务。扩大加强零售业务。食品公司变粗加工为精加工,先后开发出真空包装鸡肉制品和酱牛肉、泥封腊肉和野鸡等新产品,取得了好的成效。四是各单位普遍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千方百计扩销增效。商业大厦、精品商厦、中达商场、副食品公司等,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条幅、宣传车等多种媒体进行了大范围立体式的商品广告宣传活动。由于任务到人、责任到位、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地直商业除肉联厂外没出现亏损,整体算帐同比增盈1.5倍,其中中达商场盈利占全系统的80%,地直商业的扭亏增盈工作出现了新的亮点,初见成效。
三、开拓市场,扩大消费需求。1999年,地区商贸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开拓市场、扩大消费需求工作会议精神,并召开了“全区商贸系统开拓市场, 扩大消费需要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地直商业的开拓市场、扩大需求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责任制。采取具体措施,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和资产,改善经营环境,加强市场建设,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寻求新的经营增长点,取得了显著成效。精品商厦投资80万元对老商场进行了全面的扩建改造,使营业面积由原来的5400㎡ 扩大到1200㎡。并配备了空调、音响、灯光设备,更换了柜台、货架,调整了商品陈列布局,使老商场变成了一个高雅、气派、具有现代化风格、有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新商场。为了开拓高科技市场,地区商贸局组建了商达电脑公司,主要业务是经营电脑和培训人员。开业以来办了两期培班,共培训地直商业系统的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60余人。地区食品公司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向上海、无锡、镇江销售分割牛肉和猪大排258万多元。同时积极拓展园林绿化业务范围,除巩固地区制药厂等老客户外,又争取到了地区精神病医院等单位的绿化项目,增加收入20多万元。地区利民旧货稠剂中心是一个新兴行业,组建以来,积极开拓旧货市场,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靠内力自筹资金,新建4栋营也用房和仓库,开辟营业门店3个,增加营业面积3千多平方米,同时对门店实行承包经营,任务分解到人,1999年收入45万元,比刚成立时的年收入14万元,增加了 3倍,企业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扩大销售,局里还组织地直五大商场开展了购物一卡通活动,实现了扩销增效的目标。
四、深化地直商业改革。 1999年地直商业企业内部的用工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下一步的产权制度改革打下了基础,根据工作需要,地区商贸局两次调整了企业领导班子部分成员,使企业领导班子得到了改善和加强,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精品商厦在用工和分配制度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彻底打破干部、职工的界线,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按岗定员,竞争上岗。通过群众评议、民主考核,重新聘用了中层干部,使中层干部由原来的31人减少到21人。在工资发放上,封存等级工资,实行“以岗定酬、工效挂钩、全额浮动、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把劳动报酬同工作岗位和劳动效益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是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压力感和责任心。商业大厦对批发业务进行改革,实行“一人牵头,集体承包,切块经营”,从运行情况看,职工收入增加,企业包袱减轻,收到了良好效果。地区五交化公司大胆改革分配制度,每月从全体工作人员标准工资中暂扣20%作为效益风险金,每季度核算兑现一次,从而打破平均分配的现象,体现了多劳多得,针对司机班派车难、出车难、业务部门意见大的现象,对司机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封存了档案工资,实行以出车公里数计发工资的办法,有效地调动了司机的积极性。
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1999年地直商业各企业普遍加强了对商品、资金和经营的管理,千方百计压缩费用开支,堵塞跑冒滴漏。一是加强对经营活动的管理。商业大厦对经营活动实行跟踪审计监督,通过严格的监督,规范经营行为,提高了经营质量。二是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管理。认真落实商品采购制度和商品入库出库及上柜前的核查制度,建立了商品购销责任追究制度,严把商品源头关,杜绝不合格商品的流入,维护了消费者利益和企业的信誉。三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1999年流动资金紧缺成为困绕国有商业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各企业为了购进适销对路的商品,千方百计地多方筹集资金,局里也想方设法为企业协调资金,一些企业还发动职工集资。地区副食品公司除争取到100万元的贷款外,发动职工开展自救式集资70多万元,对公司的经营资金起到了及时的补充作用。同时,各企业都结实际制定了具体措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保证重点商品资金需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商品的经营上,合理利用资金,发挥了资金的最大效益。四是加强对费用开支的管理,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局机关、商业大厦、副食、商校等单位都对电话费实行了包干使用,超支自付。各单位还普遍加强了对水电、招待等费用的管理,实行一支笔审批,严格各项开支,严格按制度办事,有效地节约了费用支出。全年地直商业商品流通费用大幅度下降,费用率为6.1%,比上年减少了1.7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21.98%。
六、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一是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地区副食品公司酒一分公司和地区五变化公司制冷分公司获得并保持了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商业大厦服装分公司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商业学校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常年不懈地开展,地区五交化公司保管员霍晋予,10月11日下午勇斗抢劫彩电的歹徒,身负重伤,用自已的鲜血挽回了国家财产损失。二是广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和“三优 一满意”活动,严把商品质量关,推行服务承诺制,搞好售后服务,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商品,以优质的商品、优良的服务和优美的环境,赢得顾客,使消费者满意。三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努力塑造地直商业形象。在地直迎接建国50周年歌咏比赛活动中,地直商业组建的代表队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还成功地组织了“地直商业跨世纪文艺晚会”,由于各单位积极参与,刻苦演练,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地直商业多年来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晚会。元旦期间,局里还组织了地直商业拔河、象棋、跳棋、扑克、自行车慢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地直商业的知名度,树立了形象,使广大干部职工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凝聚力。四是狠抓了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层层签订综合治理责任目标,完善各项制度,狠抓落实。多次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并且经常深入基层检查,及时排查漏洞,消除隐患,全年没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确保了一方平安。五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地直商业系统计划生育人口多,女职工多,育龄妇女多,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各单位都一如既往地重视这项工作,并且实行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配齐了计生专兼职干部,按时组织育龄妇女参加孕检,按规定发放准生证,全系统无一人违犯计划生育政策。地直商业系统的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集体。(王俊林)
250图
251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