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全区组织工作会议】 1999年2月24日,全区组织工作会议在驻马店召开。地委领导、各县、市委组织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地委各部委(室)、地直各单位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副书记(副局长)和干部(人事)科长,地管大中专院校、企业党委分管副书记和干部(人事)科长,外驻驻单位党委分管副书记(副局长)和干部(人事)科长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孟宪臣作了《振奋精神务实重干进一步开创我区组织工作的新局面》的讲话,认真总结了1998年的组织工作,安排部署了1999年的工作任务,对1999年组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围绕“三高目标”,明确指导思想。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四项建设”。一是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三讲”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继续在全区领导干部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谈心活动;认真开展地、县市直机关思想作风整顿;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二是以提高素质、增强活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三是以农村、企业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四有一促进”为目标切实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切实加强机关、街道、学校党的建设。四是以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重点,认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三、强化“四项措施”,提高工作水平。一要加强调查研究,形成科学的决策系统;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规范的工作秩序;三要加强目标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四要加强党建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地委副书记路国贤代表地委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区组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组织工作的责任感;二、把握原则,坚持方向,全力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我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胡向阳 杨 超)
【“三讲”(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教育】 1999年,根据中央、省委和地委部署,在地委的领导下,地委组织部从年初开始,认真进行了“三讲”教育的准备工作,地区成立了“三讲”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4月初,集中3天时间,举办了 79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三讲”教育培训班,地委书记马万令和其他领导同志分五个专题进行了辅导。从8月底开始,配合省委巡视组,集中两个月时间开展了地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活动。经过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地区四大班子的剖析材料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为100%,四大班子成员个人剖析材料满意和基本满意率都在96%以上,地级“三讲”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省委巡视组和省委“三讲”办的充分肯定。
从10月下旬开始,开展了地直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活动。制定了《地直县处级领导班子、领导于部“三讲”教育方案》、单位“三讲”教育工作流程和巡视组工作流程,并进行了周密部署。抽调精干人员组成25个巡视组,对地直124个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活动进行了精心指导和严格把关。领导班子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在80%以上的单位,占被测评班子总数的98.3%,领导干部剖析材料民主测评满意(含基本满意)率达80%以上的干部,占被测评人数的95.5%。通过认真学习,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为巩固和扩大“三讲”教育成果,还不失时机地在地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思想作风整顿,紧紧围绕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解决目前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切实建立廉洁高效的机关工作运行机制。配合省委巡视组在遂平县认真开展了县市“三讲”教育的试点工作,为搞好县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讲”教育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胡向阳 杨 超)
【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 1999年,地委组织部认真落实“九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召开了全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座谈会和中青年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成果汇报会。利用地委党校举办了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高级知识分子培训班、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进修班、地直科长进修班等,培训干部456名。指导县市举办各类主体班4期,培训干部4155人。分别举办了女干部、农业干部、党外干部和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培训461人。为中央、省委党校主体班及中组部、省委组织部举办的领导干部涉外培训班、人口理论培训班、工商管理培训班等选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41名。全年全区举办各类培训班501期,培训干部47823人次。广泛开展了干部在职自学读书活动,组织977名县处级干部进行了在职自学测试。
在抓紧经常性教育培训的同时,强化了干部的实践锻炼。制定了地直机关科级下派干部挂职锻炼管理暂行办法。从地直机关选派30名科级干部到乡镇和地管企业挂职锻炼。选调2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乡镇锻炼。接收安置了中纪委和省委组织部下派挂职锻炼的干部。完成了援疆干部的选派工作。指导10个县市选派236名科级以上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招商引资。(胡向阳 杨 超)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1999年,地委组织部制定并认真实施了全区领导班子建设五年规划,在认真考核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条例》对县市、地直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全区调整地管干部282名,其中提拔74人,交流208人,降职使用3人,免去职务6人,进一步优化了县处级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的团结和活力,提高了班子的整体功能。指导县市完成了乡镇换届工作,加强了乡级领导班子建设,实现了党代表和人大代表的意愿同各县市委人事安排意图的统一。
1999年年初,地委在总结上年领导干部谈心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深入基层转变作风开展与群众谈心活动的通知》。根据地委部署,地委组织部进行了积极的组织工作。在春节期间、“三夏”之前,分别组织8000名和13000名干部与基层干部和群众谈心。将谈心活动与了解民情、征求意见相结合;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政策、开展普法教育相结合;与化解矛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推进阶段中心工作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广大干部走出机关,入乡村、进农户、到厂矿,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万多条,干部和农民交朋友6500多人,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7万多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稳定,推进了工作,找到了一条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年底前,结合“三讲”教育、地直机关思想作风整顿和干部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开展谈心活动,组织地、县、乡万名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开展了教育、服务和评先帮教活动。(胡向阳 杨 超)
【干部制度改革】 1999年,地委组织部按照《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加大了干部交流力度。结合班子调整,全区共交流县处级干部227人,占调整干部总数的80.4%。其中提拔交流19人,因工作需要改善班子结构、发挥干部特长及其他原因进行交流208人,使领导班子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初步实现了干部交流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此同时,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和年度考核结果,对59名因年龄偏大、不胜任现职、群众威信低、受党政纪处分的县处级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对5名不称职或有问题的县处级干部给予降职或免职处理。
切实加强了对干部制度改革的宏观指导。地委组织部先后转发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和《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在全省率先进行了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试点工作,新蔡、西平、泌阳、驻马店等县市相继试行了这一办法。及时指导、总结和宣传推广了驻马店、新蔡、平舆、汝南、上蔡、确山、正阳等县市和地区检察院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试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政绩记实制度、干部监督管理评议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两考一评”、竞争上岗、推行干部能上能下等方面的经验和作法,结合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在乡镇、县市直机关普遍实行了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在一些地方还试行了末位淘汰制、待岗制、试用期制、聘任制等。(胡向阳 杨 超)
【干部宏观管理】1999年,全区组织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当前严格控制提拔干部、不准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的通知》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严格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干部职数。结合乡镇换届,进一步解决了超职数配备干部、政府工作部门党政正职分设、低岗高配等问题。严格审核并完成了对各县市呈报的参照管理单位科级非领导职务职数的审批工作。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对970名地管干部提出了考核等次意见,经地区考核委员会审定.其中优秀等次160人,称职805人,不定或暂不定等次5人,谈话诫勉4人。
加大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妇女干部的力度。结合届中考察、年度考核和县处级领导班子调整,58名后备干部走上了县处级领导岗位。指导县市完成了后备干部调整任务,全区科级后备干部达2300名。全区共有在职县处级女干部84名,在职乡科级女干部1178名,基本达到了县市、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女干部。对非党干部待遇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规范了管理。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采取专题讲座和考察学习相结合,加强了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培训。年初对地管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了年度考核。搞好跟踪问效,回访检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成果。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全面推广的方法,在全区国有企业中推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全区43家企业推行了厂务公开,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召开了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二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首批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命名表彰大会。命名表彰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1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60名,乡土拔尖人才77名。评选表彰了10名“科普功臣”。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乡土人才管理的意见》,举办了首期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培训班。建立了地级领导干部联系专家、拔尖人才制度,22名地级干部联系优秀专家、拔尖人才44人。提高了拔尖人才的经济待遇,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强了科技副职的选派和管理。选派7名地直现职副处级干部担任了科技副县长,指导县市结合乡镇、村委换届,配齐了科技副乡镇长和村委科技副职。制定了《驻马店地区农业专家服务团章程》,充分发挥了地区农业专家服务团的作用。依托县市专家人才联谊会,组织科技人员广泛开展了技术服务和“三下乡”活动。在全区知识分子中开展了“我为驻马店发展献良策活动”,推动了“科技兴区”战略的实施。(胡向阳 杨 超)
【干部监督工作】 1999年,全区组织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了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一、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了定期分析领导班子状况制度。认真落实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届中考核、年度考核、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干部向党组织回复反映本人有关问题和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等制度。坚持并完善领导干部谈话制度、思想汇报制度、诫勉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建立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意见(试行)》。在强化党内监督的同时,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发挥了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二、在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上,狠抓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对全区10个县市、30个地直单位1998年以来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检查,查出并纠正违反《条例》规定选用股级干部13起26人,因任职资格不够不予提拔为乡科级干部的11人。坚持和完善了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信访、举报工作,有效地防止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胡向阳 杨 超)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999年,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一是在全区继续开展了以加强乡级组织、作风、经济、制度、民主政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乡级建设活动。狠抓了精减乡镇超编人员和减少村组干部工作,制定了《关于精简乡镇机构人员和减少村组干部的意见》。采取“摸底核编,明确任务;分类实施,整体推进,两考一评,竞争上岗;拓宽渠道,稳妥分流”的办法,对乡镇机关人员和村组干部进行了精减和分流,全区l93个乡镇共分流乡镇超编人员10669人,清退临时工l885人,计划外民师4838人,精减村组干部10895人,有3148名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4280名村干部兼任组干部。每年全区可减少财政支出4524万元,减轻农民负担846万元。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巩固“双减”工作成果的意见》。在大力推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普遍实行了乡镇政务公开制度,制定了《关于全面实行乡镇政务公开的意见》,规范了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间。制定了《驻马店地区乡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对乡镇干部实行民主评议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工作制度》。二是根据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在全区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地、县、乡、村成立了“三级联创”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县(市)、乡(镇)、村“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三级联创”,进一步开展了农村党支部“划类升级”活动,狠抓了后进村的整顿和巩固提高工作,全区 2907个农村党支部中,一 、二、三类党支部分别占5l.5%、46.4%和2.1%。一类党支部比上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二、三类党支部分别下降了5.2和0.63个百分点。以实现“三有”(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为基本目标,狠抓了农村党支部阵地建设。经检查验收,全区农村党支部实现了“三有”,其中标准较高的占29.1%,一般的占61.6%,较差的占9.3%。通过深入开展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全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胡向阳 杨 超)
【企业党建工作】 1999年,地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实行了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联系企业制度,进一步落实了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在改制企业设置党组织,理顺了隶属关系。积极探索了改制企业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方法。加强了新经济组织中党的工作,坚持“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对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党组织设置、领导关系、职责任务、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等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全区普遍开展了争创“五好”企业党组织活动,认真做好企业扭亏解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胡向阳 杨 超)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1999年,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一是全区组织部门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意见及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针对“法轮功”问题在全区党员中集中开展一次教育活动的意见》,采取组织收看新闻,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巡回演讲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认真排查、澄清全区习练“法轮功”的党员干部人数,落实了帮教责任制,明确帮教对象和帮教责任人,实行了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全区党员干部受教育面达98%以上,233名修练“法轮功”的党员干部中有97%的同志思想得到了转化,脱离了“法轮功”组织。对个别顽固分子给予了严肃处理,开除党籍4名,严重警告1名,劝退1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1名。地委组织部根据新的形势和党员队伍的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意见》,使广人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社会主义教育。二是深入开展“双学”活动,开展了以“学理论、讲理想、当模范、做贡献”和“党员先锋岗”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括动。对全区100个农村贫困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培训,狠抓了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实施了“党员电教农村科技致富工程”。全区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900多期次,培训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1.4万多人次,有9.6万多名村党员干部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全区涌现出3万多个党员科技示范户,带动了1.5万多户群众脱贫致富。全区评选出20个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示范村和10个示范户,并进行了命名表彰。三是切实加强党员发展工作。采取“四定一管”等措施,强化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全区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31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6458人。在发展党员中,坚持“四级考察”、“五级把关”制度,确保了新党员质量。全区共发展新党员5261名,其中女性1287人,占24.4%;35岁以下的3626名,占68.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198名,占79.7%;工作在生产、教学、科研一线的3068名,占58.3%。(胡向阳 杨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