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地区政协组织成立最早的是驻马店市,成立于1949年9月。之后,1956年3月汝南县、1959年6月确山县、1962年9月新蔡县分别成立人民政协组织。“文革大革命”期间,4县市人民政协组织被迫停止活动。1979年6月,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召开,标志着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80~1984年,汝南县(1980年4月)、驻马店市(1980年12月)、泌阳县(1981年1月)、新蔡县(1981年2月)、确山县(1981年3月)、上蔡县(1981年8月)、平舆县(1984年5月)、西平县(1984年7月)、正阳县(1984年8月)、遂平县(1984年12月)先后建立人民政协委员会。
新时期政协委员界别广泛,各县(市)政协会议一般议程为:听取并审议上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报告;列席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工作报告,并作出有关决议;选举常委、主席、副主席。县(市)政协常务委员会为常驻机构,内设办公室、宣传科、联络科、咨询服务科等,办理日常事务。
驻马店地区(专区)为省级政权派出机构,不设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共驻马店市委统战部1986年3月设立政协联络科,1987年10月撤,设立地委政协工作联络处,机构规格为正处级。1991年2月,撤销地委政协工作联络处,设立驻马店地区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机构级别为正地级。1996年1月,地区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更名地区政协工作委员会。1999年3月,地区政协工作委员会更名为政协河南省委员会驻马店地区工作委员会。
2000年8月,驻马店撤地设市,2001年1月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成立。2007年、2012年分别换届。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有关规定,市政协设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及新社会阶层、工青妇、台胞台属、侨联、新闻出版、科学技术、教育体育、社会科学、经济、农林、医药卫生、少数民族、宗教和特邀等18个界别;委员规模460人,常委会组成人员86人,其中设主席1人、副主席9人、秘书长1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调研室和提案、农业、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社会和法制、经济、学习文史、台港澳侨和民族宗教、县区政协工作指导等8个专门委员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一节 地区政协工作机构
1986年3月,地委决定设立驻马店地区政协工作联络科,为地委统战部内设机构。负责联系本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组织委员进行视察、调研活动;联系和指导本地区县(市)政协工作;在地委领导下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发挥民主监督作用。1988年3月,地区政协工作联络科升格为驻马店地区政协工作联络处。1991年2月,成立地区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以下简称政协工联委)为正地级单位。设置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秘书科、联络科、经济技术科、民主法制科4个科。1996年1月,地区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更名为地区政协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地区政协工委)。1999年3月,地区政协工委又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会驻马店地区工作委员会,工作机构未变。鉴于驻马店撤地建市,2000年7月25日市委根据省委决定,成立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筹备组,筹备召开和成立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筹备举行市政协一届一次会议。
第二节 市政协工作机构
2001年1月17~18日,政协驻马店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一届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领导机构,市政协内设办公室、调研室和提案委员会、农业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工青妇与法制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台港澳侨民族宗教委员会、县区政协工作指导委员会等8个专门委员会。2007年9月4日,工青妇与法制委员会更名为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办公室下设秘书科、联络接待科、行政科、信息科。调研室下设调研科、综合科。各专门委员会下设综合科。二届、三届政协内设机构及各专门委员会职能相沿未变。
政协驻马店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主 席:李焕庭
副 主 席:洪椿喜 曹文义 邓来法 徐群才 施卫国 时俊业 苗炳启 张萍(女)
秘 书 长:李建华
常务委员:李焕庭 洪椿喜 曹文义
邓来法 徐群才 施卫国
时俊业 苗炳启 张萍(女)
段腊梅(女) 刁素梅(女)
李建华 于建春 万 平
马文德 王永婵 王建超
王高峰 王银良
王 琳(女) 王福田
戈世俊 尹万珍 史保存
冯玉梅(女) 司富进
吕国祥 任秀荣(女)
刘世杰 刘 先(女)
刘汝生 刘 勇 刘 源
安晨明 闵建功 杜海棠
杨君峰 苏中英
苏兰芝(女) 李天禄
李书勤 李志德
李秀英(女) 李宏超
李俊领 李钰国
李爱莲(女) 李景华
李 强 严 珍(女)
吴杰美(女) 余永阔
张 伟 张庆选 张克洪
张宪彬 张勇刚 张敬礼
陈玉杰 邵栓柱 昌子林
周明理 赵文峰 赵海峰
钟 伟 姚锡远 袁晓洲
贾玉香(女) 高金钟
陶天宇 陶爱忠 黄卫华
黄兰英(女) 常学斌
梁耀武 逯效颦 魏道宏
政协第二届驻马店市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主 席:段腊梅(女)
副 主 席:徐群才 苗炳启 崔喜成
闫 超 宋 军(女)
崔晓峰 王银良
赵 瑛(女) 张勇刚
秘 书 长:李建华
常务委员:邓来法 徐群才 苗炳启
崔喜成 闫 超
宋 军(女) 崔晓峰
王银良 赵 瑛(女)
张勇刚 李 建 滕新国
潘广德 郭中扬 谭光郁
邹建功 冯义宽 张天福
张宏伟 古建国 张庆华
张炳新 杨学范
高香兰(女) 戴得云
褚东杰 潘均茹(女)
曹筱业 路 耕 郑国锋
刘 先(女) 刘根社
李 强 李 琳(女)
张道龙 周明理 范家舜
王 琳(女) 侯 杰
高其良 聂 勇
李 真(女) 万 平(女)
吴杰美(女) 李 颖(女)
麻玉娥(女) 吴东升
苗保朝 张翠云(女)
李万顺 王海洲
杨惠文(女) 李钰国
王品磊 闫建新 刘 源
王金云(女) 周明理
梁耀武 于建春 冯 勇
李 震 王高峰 郭建忠
吕先坡 李秀英(女)
周阿祥 梅 岭 潘全国
李东冉(女) 刘建华
张新领 曾亚辉 史保存
陈玉杰 杨 超 陶爱忠
刘业鹏 席正强
(注:1. 2007年10月24日,政协二届驻马店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撤销葛鹏飞政协第二届驻马店市委员会常委、委员资格。2. 2011年8月3日,政协第二届驻马店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协商决定:撤销李钰国政协第二届驻马店市委员会常委、委员资格。)
政协第三届驻马店市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主 席:刘军甫
副 主 席:宋 军(女) 苗炳启 赵 瑛(女) 张勇刚 刘汝生
谢凤鸣 王秋霞(女) 张翠云(女) 李万顺
秘 书 长:李卫群
常务委员:丁水印 马 俊 王 刚
王 鹏 王长稳 王学生
王慧玲(女) 尹永彪
孔 涛 孔令珍(女)
付继勇 冯 勇 吕先坡
朱青霞(女) 任新友
刘 雪(女) 刘业鹏
刘红军 刘红星 刘勇智
刘继红(女) 刘瑞华(女)
祁兴磊 许卫平 孙 磊
苏小伟 杜跃哲
李 真(女) 李 强
李 颖(女) 李 震
李东冉(女) 李占国
李秀英(女) 李建华
杨 超 杨惠文(女)
时运现 沈新得 张红岩
张志林 张新友 陈玉杰
陈金成 陈春迎
陈海珍(女) 陈锦艳
林程斌 郑定辉
孟桂湘(女) 赵荣霞(女)
郝长顺 侯 杰 姚华民
贾万青 徐 斌(女)
徐华强 殷国华 高其良
郭东明 郭永华 崔国荣
崔晓霞(女) 蒋 澍(女)
韩祖和 韩崇江 曾亚辉
释延武 雷大中 阙卫刚
蔡新国 裴 峰(女)
潘全国 薛豫霞(女) 魏俊青
第三节 县区政协工作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在县(区)设立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与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同时换届选举。1993年之前,为每3年换届一次,之后为5年换届一次。在换届会议上选举新一届县(区)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及常务委员会委员。每年召开一次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列席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讨论县(区)人民政府各项工作报告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提案审查情况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关决议。政协委员全体会议闭幕后,由其选举产生的常委会主持日常工作。为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为社会文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各县(市)政协委员名额不断增多,参会界别逐年扩大,政协委员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逐渐得到优化。
一、政协汝南县委员会
1980年4月,政协汝南县委员会设秘书室、学习委员会。1981年4月,县政协四届六次常委会决定设办公室。1984年6月,改设3委3科1室,即学习委员会、提案委员会、联络委员会、办公室和秘书科、宣传科、联络科,设中共汝南县政协党组。1985年2月,增设咨询服务科,撤销原秘书科。1986年6月,经县委研究决定,全县21个乡(镇)建立政协参事组,县直局委建立11个工作组。1987年,县政协设办公室、联络科、咨询服务科、宣传科。1987年~1989年3月,全县21个乡镇政协组织为政协参事室,正科级机构,设主任、副主任。负责组织和联络本乡镇政协委员开展活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1992年2月,县政协内设机构改为1室5委,即办公室、经济科技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提案委员会。1996年12月,按照上级有关精神,撤销21个乡镇参事组,成立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各乡镇党委一名副书记任组长,负责同县政协和本乡镇政协委员的联系。联络组长列席县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议。1998年3月~2000年底,县政协撤销文教卫生委,内设机构为1室3委,即办公室、提案委、学习文史委、经济科技与民主法制委。从2002年8月起,县政协内设机构改为1室4委,即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经济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工青妇与法制委员会。
二、政协平舆县委员会
1984年5月,政协平舆县委员会正式成立。内设办公室、宣传科、联络科、咨询服务科。1990年,内设机构改为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1997~2000年,4个专门委员会分别是提案委员会、文教史卫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2000~2006年,文教史卫委员会更名为文教卫文史委员会。2007~2012年,4个专门委员会分别是提案工作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工青妇与法制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2008年2月,办公地址由老县委办公大楼一楼迁入行政办公新区。编制20人(其中行政编制14人,事业编制6人)。
三、政协西平县委员会
1984年7月20日,政协第一届西平县委员会成立。第一届委员会下设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3个专门委员会。1987年4月,政协西平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新增设工作组委员会。1990年8月,将政协委员会原设的专门委员会和机关的科、室调整合并为5个专门委员会、一个办公室。即提案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办公室。至2012年,机构设置一直相沿未变
四、政协正阳县委员会
1986年,政协正阳县委员会设办公室和学习科、提案科、文史科。1987年5月~1990年4月,设1室3科,即办公室、组织联络科、宣传教育科、科教咨询科。1990年5月~1991年3月,设办公室、提案委员会。1991年4月,设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1993年3月,将经济科技委员会改为科技咨询委员会。1998年4月~2002年12月,县政协内设机构调整为1室3委,即办公室、民主法制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提案委员会。2002年12月,调整为1室4委,即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教文卫委员会、工青妇与法制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
五、政协确山县委员会
1986年~1992年6月,四届、五届、六届政协确山县委员会期间,设办公室、联络科、咨询科、宣传科。设主任3人,科长3人。其间,乡镇政协组织为政协参事室,正科级机构,设主任、副主任,负责组织和联络本乡镇政协委员开展活动,履行职能。1992年6月~1996年6月,县政协在六届、七届委员会期间内设机构改为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设主任10人。其间,乡镇取消政协参事室,成立政协工作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1996年,取消乡镇政协组织机构,成立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各乡镇党委一名副书记任组长,负责同县政协和本乡镇政协委员的联系,联络组组长列席县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议。1996年6月~2000年12月,县政协内设机构为1室2委,即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设主任5人。2002年12月,县政协内设机构改为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教科文卫委员会、工青妇与法制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
六、政协新蔡县委员会
1981年2月,政协新蔡县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4年12月,下设办公室、宣传科、咨询科、联络科。六届、七届政协下设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与文史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2003年3月,八届政协设1室4委,即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教文卫委员会、工青妇与民主法制委员会、学习与文史委员会。九届、十届政协内设机构同八届政协未变。
七、政协遂平县委员会
1984年12月14日,政协遂平县第一届委员会正式建立,内设机构为办公室、咨询科、联络科、宣传科。一届政协在遂平县各乡镇都设立政协参事组,具体负责政协工作,设组长1人,成员若干人,组长为专职或兼职。1990年8月,政协遂平县第三届委员会将内设机构改为办公室、经济科技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制定各委员会工作职责范围,调整配备人员。1992年2月,为适应乡镇政协工作需要,将乡镇政协参事组改为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正乡级规格。1996年3月,政协遂平县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机构定编为办公室、经济民主法制委员会、科教文卫委员会、提案委员会。1998年6月,政协遂平县第五届委员会设置1室4委,即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教育文化卫生委员会。2002年8月,将内设机构改为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教科文卫委员会、工青妇与法制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11人。政协遂平县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会内设机构相沿未变。
八、政协上蔡县委员会
1981年,政协上蔡县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学习委员会和提案审查委员会。二届政协下设办公室、宣传教育科、提案联络科、咨询服务科,二届政协期间,成立提案审查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三、四、五届政协下设办公室、组织提案科、宣传教育科、咨询服务科为工作机构。七、八、九届政协下设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工青妇法制委员会、经济科教文卫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机关服务中心等工作机构。
九、政协泌阳县委员会
1981年12月,政协第一届泌阳县委员会下设1室2委,即办公室、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二届政协下设办公室、学习委员会、提案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三届政协下设办公室、组织宣传科、委员联络科、咨询科。四届政协下设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五届政协下设办公室、提案工作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三胞眷属联谊委员会。六届政协下设办公室、提案工作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七、八、九届政协下设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与文史委员会、社会与法制委员会、经济科技与农业委员会、台港澳侨民族宗教联络委员会。
十、政协驿城区委员会
1980年12月15日,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召开,恢复政协组织,选出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会。1984年5月,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建立科技组、工商组、教育组、文化组、卫生组、民族宗教组和侨务组。1985年5月,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五届二次会议成立提案审查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等。1987年10月,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内设办公室、组织联络科、宣传教育科和咨询服务科。1990年6月19日,撤销组织联络科、宣传教育科和咨询服务科,建立提案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和民主法制委员会。1993年4月,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内设机构由“一室五委”(办公室、法制委员会、提案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精减为“一室三委”(办公室、法制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文教卫生文史委员会)。1998年3月至2000年7月,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有“一室三委”(办公室、法制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教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2000年8月1日,驻马店市撤市社区,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更名为政协驻马店市驿城区委员会,仍由政协第九届延续。区政协内设委室名称及干部职务相应随之变更。2002年,政协驻马店市驿城区委员会机关内设机构“一室四委”(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教科文卫委员会、工青妇与法制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