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政策研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从中央到地方,开展调查研究和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的工作任务繁重。1981年,中央决定恢复成立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同年,驻马店地委决定成立地委政策研究室(简称“政研室”,下同),为地委直属行政办事机构,正处级规格,承担地委综合性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调研任务。截至1984年,全区各县、市政研室先后成立。1984年8月14日,驻马店地区第一次政研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驻马店地委政策研究工作走向正规化、系统化。
2000年6月,驻马店撤地设市,地委政研室更名为市委政研室。2002年3月,落实“三定方案”(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中,市委政研室的主要职能明确为:根据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对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政策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向市委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按照市委指示,承担市委有关政策性文件、文稿和重要文章的起草任务;参与市委重要会议的筹备及会议文件的调研起草;根据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负责收集、整理、选编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料和调研成果,供市委决策参考;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组织撰写有关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重大决策的文章、著作;组织协调市直及县区有关部门的调研力量,完成市委交办的重点调研课题;承办市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一节 政策调研
1980年以后,驻马店地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全面铺开,政研室按照地委部署,围绕全区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问题,开展系列调研活动。1981年9月,组织人员赴山东潍坊、烟台等地、市调研,撰写《学习山东经验,大力发展我区多种经营生产》,提出要克服“左”的错误思想影响,放宽政策,调整农业结构,狠抓多种经营等7条措施。1982年8月,对区内不同类型的29个大队,就农作物布局、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等农村生产中的几个问题开展调研,提出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要稳定在1500万亩,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农业生产责任制等政策建议。
1983年,全区农村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政研室组织力量赴西平盆尧、上蔡西洪、泌阳官庄、汝南金铺开展调查研究,形成4个公社体改试点经验材料,在11月份召开的全区政社分开工作会议上进行转发。
1984年4月,地委、行署在西平召开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现场会,政研室围绕地委部署,对全区农村发展情况开展系列调研,撰写《关于我区农村经济结构情况的调查》《关于我区粮食问题的调查》《关于我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调查》《关于我区经联社的组建和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等报告,为地委、行署对全区农村经济形势的估计和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1985年5月,地委政研室深入西平、汝南、新蔡等县开展调研,撰写《提留摊派要量力而行》,为地委、行署起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乱摊派问题的通知》。7月,地委政调研组织地直有关单位185名干部,分别对泌阳、确山、遂平、西平4个县9个山区行政村,新蔡、平舆、上蔡3个县的7个易涝灾区行政村的社会经济现状进行调查,撰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山区经济》《增强抗灾能力,尽快治穷致富》《疏理流通渠道,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等报告,提出减轻负担、调整结构、退耕还林、开展多种形式的商品经济等政策建议。8月,组织地、县有关单位,对平原、山区、低洼易涝3种类型的37个行政村开展调查,撰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突破口,拓宽致富路》等报告,提出“定项限额、比例分摊、精简村组、清理陈贷”等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
1986年5月,国务院提出贫困地区实行新的经济开发方式的“10条意见”。7~12月,政研室会同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为地委、行署召开振兴驻马店地区经济研讨会做前期调研和材料准备工作,撰写22篇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和领导讲话稿件。1989年,地委政研室围绕地委、行署“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开展两次大型调研活动,对住房制度改革、农用生产资料流通、私营企业雇工、物价改革、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乡镇企业治理整顿等10个方面、20多个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40余篇,理论文章30余篇。其中《行政干预使谭店集资分红服务站面临困境》一文,得到省委领导的重视,批转到省人民银行帮助解决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1992年,针对深化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围绕县乡综合改革、机构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小康村建设等10多个课题开展深入调研,撰写《关于全区小康村进展情况的调查》《关于第一批小康村进展情况的调查》《转换经营机制的新探索》《走出经营低谷的尝试》等15篇调研报告,为地委县乡改革和小康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1993年,抽调有关部门的同志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区乡镇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抽样调查,撰写的调研报告《关于对遂平县、泌阳县、新蔡县1992年度乡镇企业统计数字的调查》,引起省委领导重视,批示省委政研室摘要转发各市、地和省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参阅。
1996年,围绕“两个根本性改变”,全区政研系统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发展阶段,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总结一批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地委确立交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改革和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重点来抓,抓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市场培育,健全服务体系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1997年1~4月,为开展农产区工业化的调研,组织人员走访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省委政研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撰写调查报告,对振兴全区经济产生指导作用。1998年,调研并撰写《对平舆县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情况的调查》,和《关于我区实施东西合作的研究与思考》,总结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的成果。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和农民思想状况问题,撰写《全区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对企业改制问题,撰写《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成功实践》《根本出路在改革》。围绕全区农村改革20年的经验与成就,1999年调研撰写《农村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围绕“三化”建设,撰写《国企脱困探讨》《驻马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综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铸成新的经济发展支柱》等文章,编写《农村工作须知60条》。
2000年,围绕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调研,形成《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被中央政研室《学习.研究.参考》杂志第5期采用。《民心顺畅万事兴》《溯源固本促稳定》等调研报告分别在省《调查研究》《河南信访》上刊发。10月26日~11月6日,全市政研系统14人,到上海、江阴、张家港、昆山、绍兴等市进行考察调研,重点学习了解各地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做法,撰写《关于苏浙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考察报告》,提出科学规划为先导、主导产业为依托、多元投入为保证、基础设施为先行、深化改革为动力、生态和谐为目标等政策建议。
2001年,围绕经济建设、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关于“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发展问题、入市对全市农业的影响、以东西合作为平台发展全市经济等问题的调研。撰写《关于我市“十五”期间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入世对我市农业的影响和对策》《东西合作兴天中》《桃花飘香富桑梓》等报告。2002年,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调研,形成《关于我市土地流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研究》《关于我市城市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关于我市工业资源整合的研究》等报告,为市委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上蔡县委政研室撰写的《当前地税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得到省委书记陈奎元的批示,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分别在刊物上刊发。
2003年对市项目带动、东西合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形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依靠科技手段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等调研报告,阐述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非典”过后,针对劳务经济组织调研,撰写《盘活劳力资源,建立输出基地》,在中央政研室《学习与研究》杂志上刊登。农村税费改革后,针对不少地方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反弹,调研撰写《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治本之策》,使这一现象得到及时遏制。
2004年,围绕全市“三项建设”(作风建设、平安建设、项目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加强作风建设,为项目建设、平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对建设平安驻马店的调查》等调研文章,为市委指导工作提供依据。2005年组织人员赴河北和豫北调研,撰写《赴豫北等县域经济考察报告》《宝贵的经验,有益的启示——河北省清河县机关干部参与经济建设的做法与启示》,在市委全会上介绍后引起反响,各县区领导纷纷批示转发,对全市盘活人才、招商引资等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2006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4月,市委组团赴江苏考察,撰写《学经验谋发展,重实干促崛起——驻马店市赴江苏党政考察团的考察报告》《壮大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等5篇文章,探讨驻马店与沿海地区存在的差距及加快驻马店平安崛起的建议对策。配合省委咨询组队新蔡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以特色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007年,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政研工作联系点的意见》《政研工作评先标准》等文件,加强调研能力建设,全市建立调研联系点40个,聘请特约研究员60名。组织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召开20多次座谈会,与近400人进行座谈,对全市东西合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总结驻马店东西合作10年来的实践经验,形成调研报告《东西合作铸辉煌,加快发展促崛起》,被市委定为第十届全国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经验材料,并在《河南日报》《驻马店日报》上刊发。
2009年,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就招商引资、拆迁安置、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宿迁市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做法》《沭阳县拆迁安置工作的主要做法》《沭阳县以集中居住点建设推进新农村工作的主要做法》3篇专题调研报告,为全市开展此类工作提供参考。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区两县”一体化研究》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企业的战略重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进行深入调研,形成《驻马店市工业企业战略重组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为做大做强食品工业,对全市食品工业进行调研,形成《驻马店市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打造食品强市》《做好打造食品工业这篇大文章》《我市面粉加工业发展的调查》,分别在中央政研室和省委政研室刊物上刊发。与交通局联合,到南京、武汉等长江沿岸城市进行调研,形成《驻马店航运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为壮大市航运产业提供决策依据。
2010年3月,对平舆县发展县域经济的情况进行调研,撰写《传统农区加快发展的成功探索——关于平舆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传统农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编辑《传统农区加快发展的成功实践》一书,出台《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8月,围绕市委工作思路,对内黄县招商引资的情况进行调研。为配合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结合驻马店实际,撰写的《不以牺牲粮食为代价,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在省委政研室《政策研究》刊登。
2011年,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为立足驻马店农业大市实际,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科学发展的路子,就传统农区“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课题从传统农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传统农区工业化发展、城镇化进程、农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三化”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5个方面,分22个章节计5万多字,充分论述驻马店市的优势劣势、区位交通、资源能源、现状未来等,阐明“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措施、机制、方向、目标。针对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研究成果体现到党代会报告之中,同时印发四大班子领导和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参阅。为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发挥土地在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作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完成《全市土地使用情况的调查》,为市领导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驻马店如何缩小差距实现赶超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撰写《驻马店赶超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研究分析》,对全市12项主要经济指标从总量、均量、增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全市经济发展指标增速等建议。对平舆县无障碍信访的做法、效果进行总结,调研材料在省委政研室《调查研究》上刊登。开展“以中原经济区建设助推驻马店赶超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市委政研室具体组织协调,拟定30个调研课题,围绕如何实现驻马店赶超发展等开展调研,对调研成果结集成册。
2012年,针对驻马店如何有效对接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问题进行调研,形成《抢抓重大机遇,促进赶超发展——驻马店如何有效对接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调研与建议》调研报告。围绕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主旨,撰写《奋力赶超发展,实现加快崛起——关于驻马店赶超发展战略的研究与思考》,文章在《驻马店日报》上刊发。撰写《清醒忧患图奋进,务实发展求突破》《产城融合释放发展活力——对泌阳县新型城镇化引领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文章,在省委政研室《调查研究》上刊发。
第二节 重要文件文稿起草
1982年,起草《关于大小队集体提留管理和使用的试行办法》《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全面开创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导全市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工作。1983年,起草《关于发展多种经营中几个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农村经济的规定》《中共驻马店地委、行署关于大队和生产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方案》《关于大队生产体制改革的意见》。1984年3月,起草《中共驻马店地委、行署关于支持保护专业户、重点户的决定》。1985年,起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乱摊派问题的通知》。1988年,起草《关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放宽搞活乡镇企业政策,振兴农村经济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1992年,在开展以脱贫致富奔小康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关于实施小康村工程的意见》《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省委、省政府把驻马店地区作为“小机关、大服务”改革试点后,在借鉴外地经验和到基层调研的基础上,起草《驻马店地区“小机关、大服务”改革方案》《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意见》等文件,使调研成果直接进入地委决策。1994年,起草《小康村建设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1995年,撰写《关于驻马店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和《关于建立驻马店地区扶贫开发区的规划》,部分条目列入区“九五”规划。
1998年,地县两级政研部门起草和参与起草党委文件、主要领导讲话及署名文章186篇(其中地委政研室参与起草领导讲话及署名文章10多篇)。2001年,起草《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共驻马店市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务实苦干之风的决定》《关于深化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的若干意见》。
2003年,完成《驻马店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实施意见》于8月18日在市委一届五次全会通过,得到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为加强驻马店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起草《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带头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意见》。根据市委的部署,起草《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平安驻马店”的决定》《市委关于后备干部参与经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撰写《树立新的稳定观,建设“平安驻马店”》《实施平安崛起战略,提高执政为民能力》等署名文章。
2005年,为贯彻落实市委第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精神,先后起草《关于促进市直单位及干部参与经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的意见》《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文件。组织撰写2批12篇评论文章,于1月、6月、7月在《驻马店日报》发表,对促进驻马店经济发展,树立驻马店形象,提升驻马店品位起到积极作用。
2006年,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起草《中共驻马店市委常委会2006年工作要点》《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的暂行规定》《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关于做好2006年干部参与经济建设的意见》等11份文件。为推进市新农村建设,组织撰写《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必须牢牢抓住加快农区发展的机遇》《必须正确把握驻马店发展的科学定位》等10篇系列评论员文章,在《驻马店日报》上发表,在全市干部群众中产生较大反响。
2007年,为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先后起草《关于切实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创驻马店平安崛起新局面的决定》《中共驻马店市委关于努力推进和谐驻马店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根据市委领导安排,撰写《切实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自加压力求突破,抢抓机遇促发展》等署名文章,分别在《驻马店日报》《河南日报》和省委政研室《内部参阅》上刊发。经验材料《服务中心有作为,政研工作有地位》在全省政研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200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调研并撰写《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以《驻马店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组织撰写《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论英雄》《以项目论政绩,凭政绩用干部》《务实重干,以招商引资论英雄》3篇加快发展促崛起系列评论文章,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发展氛围。
2009年,起草的《关于推进“三区两县一体化”建设的意见》,作为市委1号文件下发。围绕应对金融危机,组织撰写《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强化责任,狠抓落实》3篇驻马店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为打好经济收官战,组织撰写《紧盯目标,奋力冲刺》《抓住关键,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务求决胜》3篇评论员文章,营造舆论氛围。在2009年东西合作会期间,举办“应对危机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层论坛”。论坛文章结集出版《天下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一书。
2010年,驻马店市撤地设市10周年,市委政研室组织撰写《发展奋进十年路,凝心聚力铸辉煌——驻马店撤地设市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对市撤地设市的10年路程进行总结,在《驻马店日报》刊登后,引起较大的反响。11月份,起草《中共驻马店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报刊进行解读。起草或参与起草《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等市委、市政府文件。根据省委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具两基一抓手”等重要思想、思路和方法,整理《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加快推进驻马店平安崛起》的署名文章。
2011年3月份,承担《加快转变领导方式,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之驻马店篇《常怀忧思图自强》的撰写任务,6月7日在《河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省委书记卢展工来驻马店考察时,指出:“《常怀忧思图自强》一文很好,好就好在突出了清醒忧患,希望驻马店继续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把各项工作做好。”全市掀起学习、讨论、反思的热潮,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求变、图强的信心和决心。6~8月,市委政研室抽调有关单位人员到江苏省宿迁、徐州,周口、许昌、漯河等市学习取经,在全市开展大范围的综合调研和专题调研,高质量完成市三次党代会报告的起草任务。之后,又起草党代会报告形成情况的说明,对党代会报告进行全面解读。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整理大河网“互动中原”省辖市委书记网络访谈,撰写《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加快转变领导方式,着力提升招商水平》等署名文章。
2012年,起草《县域经济考评内容和奖惩办法》等重要文件,进行驻马店赶超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潜力、优势研究分析,起草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与思考——以驻马店市驿城区城市社区党建为例》《推进中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以河南省驻马店生态文明建设为例》等研讨文章。参与起草的《十八谈映象版·驻马店篇》脚本,8月8日在《河南电视台》播出。起草《中共驻马店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的决议》,对全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第三节 决策咨询服务
1984年4月,地委研究同意,编印内部刊物《调查研究》,作为全区调研成果展示与介绍的平台,刊发综合或专题调研报告。9月,选编55篇勤劳致富典型材料编印《勤劳致富之路》一书,共印刷1万册发给基层干部群众,用典型启发农民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1985年,根据省委政研室要求,地委政研室会同区经研中心、农业局等单位成立“农村经济刊授联合大学驻马店指导组、辅导站”,全年有180多名在职干部和职工报名学习。1986年2月,经地委同意,政研室开始编发《参阅材料》,本着短、快、新、活的要求,采用“文摘”的形式,反映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有动态性、探讨性、建议性的材料和信息,供地委、行署领导和各县市委及地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参阅。1987年完成《振兴驻马店地区经济研讨会材料汇编》的编辑印发工作,全书收编各类文稿30余篇近13万字。为让地委、行署领导便于了解区经济发展状况,对建专22年以来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印发《驻马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明统计资料》手册。
1988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参与地委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小组的成立和上下联络工作,并编发《政治体制改革内部参阅》13期,完成省委政研室编辑出版的《改革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探索》两本书的文稿征集工作,组织地直有关单位进行《农村政策问答》和《深化企业改革百问》两本书的编写,解决农民和企业职工对现行政策的疑问。1989年,完成《农村政策问答》和《企业改革百问》两本书的出版社发行。1991年,编辑出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与实践》和《减灾与发展》。
1997~1998年,全区向省委政研室申报73篇参评调研报告,获一、二、三等奖13篇。1999年,下发《关于建立农村调研工作联系点的决定》《关于聘请特约研究员的决定》《关于加强地直单位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确定20个乡镇为调研工作联系点,聘请38名县市领导和学者、专家为特约研究员。2000年,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政研工作联系的意见》,召开全市政研工作联席会,推进全市调研网络建设。
2001年,为规范、服务好全市政研工作,出台《政研工作细则》《关于政研工作年度评比的意见》《关于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评奖活动的意见》等文件。2002年,制定《关于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并与《驻马店日报》合办《调查研究》专栏,发表30多篇理论文章和基层同志的调研报告。5月份,承办全省市县调研工作培训班,全省17个市98人参加培训,组织培训班同志参观市天方药业、遂平华强、确山养殖基地。
2004~2005年,全市政研系统把服务“三项建设”(项目建设、平安建设、作风建设)放在政研工作的首位,深入调研、总结经验,撰写《驻马店工业运行情况调查》《加强作风建设,为项目建设和平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对建设平安驻马店的调查》《确山县作风建设建功实做》等调研文章,为市委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与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共同承办“驻马店理论研讨会”,邀请中央、省有关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共收到论文100多篇,编辑出版《驻马店平安崛起暨“三项建设”文章汇编》。
2007年,全区政研系统围绕全市工作中心,起草重要文件、报告,对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等,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注重总结基层经验,为基层搞好服务。总结泌阳县“生态养牛”模式,新蔡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做法及经验等,在《调查研究》上发表经验性文稿60余篇,为全市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提供借鉴。
2009年,市委政研室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加快产业聚集、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三区两县”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三区两县”一体化建设的意见》,推动驻马店中心城市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2008~2009年,河南省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中全市获奖18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8篇。2010年,市委政研室参与承办全国农产品加工业贸易洽谈会研讨会、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传统农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城中村”改造会议等,并起草《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发挥参谋智囊作用。2010~2011年度河南省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中,全市申报70篇,获一、二、三等奖10篇。
第四节 机 构
1981年,成立驻马店地委政研室。1982年2月,政研室配备两名专职干事。1983年12月,政研室增设农村科、综合科,核定编制人员10名。1985年10月,增设“工交财贸调研科”。1986年7月,政研室增加两名编制,编制12名。1988年4月,地委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小组设在政研室,编制人员增加到14名。1996年12月,增设驻马店地委政研室资料编辑室,事业性质,核定编制5名。2002年3月,驻马店(市落实)“三定方案”,市委对政研室的隶属关系和机构设置进行调整,明确政研室为市委办公室的一个职能部门,正处级规格,下设两科一室(工交财贸科,农村科,资料编辑室),14名编制(9名行政,5名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