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驻马店镇改建为驻马店市。各县(市)委先后召开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市)党的委员会。1982年秋开始,按照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逐步实现领导班子新老交替,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文化素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改善。从1984年底开始,中共驻马店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精神,在地、县(市)乡村开展历时两年的整党,对于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起到积极作用。从1985年起先后召开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市)党的委员会。1987年后,明确农村工作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治体制改革以党政分开为重点,在汝南县试点的基础上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至1990年,地委把提高党员素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点,加强思想教育,吸收优秀中青年和知识分子入党,改善党员队伍的整体结构和素质。同时,驻马店地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以落实和完善企业经营责任制、改革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加快计划、投资、金融、物资、流通等领域的配套改革,全区经济加速发展。驻马店地区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告别物资短缺的时代。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全区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顺利完成国企脱困目标,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农村,进行土地经营权第二轮承包,土地延包30年不变使得农民吃上“定心丸”,农村推选税费改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投资环境,利用“东西合作”平台,内引外联,初步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2000年,驻马店撤地设市,扩大经济、社会、文化等管理权限,推动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全市经济呈现“一高一低”的发展态势。全市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驻马店市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平安崛起的发展目标,通过实施项目建设、作风建设、平安建设,确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着力打造豫南中心城市,推进“三区两县”一体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以“东西合作”为载体,开放型经济进入规模扩大、水平提高、发展加速的新阶段。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成果。
第一章 代表大会
1978年1月~2000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驻马店地区的地方组织是中共驻马店地区委员会,是中共河南省委的派出机构。出席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由省委统一分配,全区各级党组织自上而下推荐、反复酝酿筛选、认真审查考核,确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向各县(区)、地(市)直工委征求意见后,上报省委。出席河南省党代会的代表人数由省的党代会确定,分配到各个单位,根据省委部署,按照党章和有关党内选举的规定,各县(市)和地直党委召开党的代表会议和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2000年6月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南省撤销驻马店地区设立地级驻马店市的批复》下发,7月7日省委决定撤销中共驻马店地区委员会,成立中共驻马店市委员会。8月1日省委、省政府在驻马店举行驻马店撤地设市暨中共驻马店市委成立大会。截至2012年12月,中共驻马店市委先后召开3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3届委员会。
第一节 中共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2001年1月9日,市委发出《关于成立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中共河南省委对中共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其产生办法的批复,以及市委《关于做好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代表要具有先进性和广泛性的要求,2001年1月9日至11日,全市12个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出席中共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461名。既有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辛勤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代表中有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和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的党员代表。
2001年1月13~14日,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市乐山影剧院召开,应到会代表461人,实到代表453人,因事请假8人,列席人员128人。461名代表中,各级领导干部329名,占71.4%;经济、科技、文教、卫生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84名,占18.2%;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38名,占8.2%;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代表10名,占2.2%。妇女代表58名,占12.6%。少数民族代表8名,占1.7%。50岁以下的代表396名,占85.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入党的12名,占2.6%;“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党的94名,占20.4%;粉碎“四人帮”以后入党的355名,占7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27名,占92.6%;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32名,占6.9%。

13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市委副书记宋璇涛主持,市委书记卢大伟致开幕词。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一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全面描绘驻马店未来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务实苦干,振兴驻马店”的指导思想,为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更大胜利而奋斗。大会提出以后的5年,全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要保持在10%左右,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会议的主要议程是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一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通过决议,成立由51人和15人组成的中共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由11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选举工作由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主持。与会代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差额选举(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应选名额的10%)产生正式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等额正式选举。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正式选举,一并进行。
1月14日上午,选举产生中共驻马店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41名(姓氏笔画为序):马国显、王学杰、王明德、王振国、邓来法、卢大伟、刘文功、刘军甫、许青云、许国彦、杨万忠、杨松泉、杨炳占、杨祖伟、杨崇林、李长庚、李成星、李焕庭、李新增、吴云(女)、吴锡占、宋璇涛、张全国、张杰、范立新、孟令峰、孟宪臣、胡向阳、赵玺、段腊梅(女)、袁永新、郭丛斌、郭绍伟、郭洪昌、郭鹏亮、高香兰(女)、陶明伦、韩连峰、彭化杰、路俊福、霍好胜。候补委员8名(按得票多少为序):崔晓峰、闫超、薛运智、熊武、王运德、陈保全、张庆灵、雷建平。
会议还选举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9名(按姓氏笔画为序):马俊、王长稳、王群生、石清珍、田国胜、邢晓观、刘在贤、刘杰、刘景盘、安春明、孙铁柱、杨万忠、杨正超、杨发全、苏兰芝(女)、李珍珠(女)、李新奇、张广学、张卫国、张文清、张全国、张玲(女)、张银中、陈迎春、武兰芳(女)、孟令峰、徐春林、郭茹军(女)、郭景军。
2001年1月14日下午,中共驻马店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市西园宾馆召开,41名市委委员、8名候补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卢大伟主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省委的规定,会议选举产生由卢大伟、宋璇涛、孟宪臣、范立新、孟令峰、李成星、郭洪昌、王振国、李新增、刘军甫、王明德11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卢大伟当选中共驻马店市委书记,宋璇涛、孟宪臣、范立新为副书记。会议通过中共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选举结果的报告。会议选出第一届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9名:孟令峰、张全国、刘景盘、张文清、张银中、李新奇、田国胜、安春明、马俊。孟令峰当选市纪委书记,张全国、刘景盘、马俊当选副书记。
2001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驻马店市出席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41名:王明义、刘金华、杨显明、卢大伟、宋璇涛、孟宪臣、范立新、孟令峰、李新增、郭绍伟、王胜利、张宇松、王国印、许德保、王廷军、陈爱琴(女)、杨松泉、李保国、杨崇林、贾玉梅(女)、乔登华、张春明、张玲(女)、付伟、王瑞(女)、王永海、王素平(女)、刘文功、项祥一、杜娟(女)、王学杰、李静(女)、陈新华(女)、吴锡占、高香兰(女)、王运德、崔晓峰、彭桂新、张梅月(女)、王治安、杨留义。41名当选代表中,各级领导干部29名,占70.7%;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名,占22%;省以上先进模范人物3名,占7.3%;女代表10名,占24.4%;50岁(含50岁)以下党员32名,占78%。大专以上文化的党员37名,占90.2%。
第二节 中共驻马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2006年12月24~26日,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市会展中心召开,大会应到代表480名,实到469名。当选代表中,各级领导干部326名,占68%;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6名,占20%;市以上先进模范人物48名,占10%;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代表10名,占2%。妇女代表71名,占15%;少数民族代表7名,占1.5%。妇女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比例均大于女党员和少数民族党员占全市党员总数的比例。大专以上(含)学历的代表462名,占95.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个时期入党的党员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
化有勋主持大会,宋璇涛代表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加快驻马店平安崛起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做书面报告。大会提出以后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平安崛起,继续深化“三项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第三产业和开放型经济的新安突破,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努力打造实力驻马店、活力驻马店、文明驻马店、和谐驻马店。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接近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元,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二、三产业比重达到75%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和6%左右。
12月26日,选举产生中共驻马店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6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巍、于惠权、马林青、王勇、王太广、王廷军、王明威、王富兴、王新强、化有勋、邓来法、孔华、代文杰、乔大明、刘 杰、刘汝生、刘金志、刘勇智、刘继标、杜中强、李平、李华、李二德、李宝清、李俊岭、李海洲、李新中、杨正超、杨汝北、吴路线、宋璇涛、张杰、张玲(女)、张文深、张志超、张宪彬、张道军、陈义生、武兰芳(女)、武国定、孟宪飞、项祥一、赵文峰、赵兴华、赵秀荣(女)、赵焕之(女)、郜秀菊(女)、段腊梅(女)、袁永新、耿广智、栗明伦、贾国印、贾英豪、黄庆伟、曹永亮、戚存杰、崔流、彭宾昌、蒋金玉、谢凤鸣、戴得云。候补委员11名(按得票多少为序):吕广宇、李建华、刘文功、刘光辉、高香兰(女)、李其宏(女)、张伟、王景峰、杨耀华、杜志傲、马国显。
会议还选举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9名(以姓氏笔画为序):马俊、王立斌、王志华、王迎霜(女)、王秋霞(女)、付自成、冯收、朱丹辉、朱喜民、刘卫明(女)、刘玉华(女)、刘明放、孙庆华、孙新立、严玉柱、李卫星、李春生、李振良、李新纲、杨正超、杨铁良、张文清、张成刚、张桂平、张新友、陆新生、周以德、周保根、赵奋发、胡清立、胡新功、姜彦玲(女)、贾迎战、贾英豪、徐春林、高鹤、崔庆军、蒋迎春(女)、魏铁。
26日下午,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市会展中心闭幕。宋璇涛在闭幕式上讲话,化有勋主持闭幕式。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驻马店市第一届委员会工做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做报告的决议》。
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二届市委委员61名、候补委员11名出席会议。会议由宋璇涛主持。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和二届市委一次全会监票人名单。选举产生由宋璇涛、化有勋、丁巍、陈义生、贾英豪、刘继标、张文深、李平、马林青、耿广智、赵焕之、李宝清12人组成的二届市委常委。宋璇涛当选为中共驻马店市第二届委员会书记,化有勋、丁巍当选为副书记。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的报告。会议选出新一届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9名:贾英豪、张文清、杨正超、王志华、马俊、崔庆军、孙新立、贾迎战、李卫星。贾英豪当选为市纪委书记,张文清、杨正超、王志华当选副书记。
2006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驻马店市出席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43名:夏清成、张大卫、万里光、王廷军、王明威、王富兴、化有勋、刘文功、刘玉喜、刘汝生、刘莲芝(女)、刘富乾、许淑琴(女)、李万枝、李宝清、李海洲、李新国、杨正超、杨汝北、杨留义、宋璇涛、张少泽、张文深、张全收、张爱琳(女)、张梅月(女)、武兰芳(女)、赵兴华、赵秀荣(女)、赵银中、胡炜、贾英豪、高建中、郭永华、郭全新、郭金枝(女)、郭瑞民、崔允成、崔晓峰、崔喜成、康奇慧、戴新(女)、魏克平。43名当选代表中,有各级领导干部29名,占67.4%;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名,占21.0%;省级以上先进模范人物5名,占11.6%。妇女代表8名,占18.6%。50岁以下的34名,占79.1%。
第三节 中共驻马店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2011年8月28日,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市会展中心召开。应出席代表490人,实际到会482人。其中,各级领导干部331名,占67.6%;工业、农业、政法、财贸、科技、文教、卫生、体育等第一线的党员98名,占20%;各条战绩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专家51名,占10.4%;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10名,占2%。妇女代表99名,占20.2%;少数民族代表8名,占1.5%。年龄在50岁以下的代表429名,占87.6%。大专(含)以上学历的代表468名,占95.5%,比二届提高1.2个百分点。
马正跃代表中共驻马店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实现驻马店加快崛起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刘国庆主持大会。大会明确驻马店市在未来5年中,要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把驻马店打造成“一城两区四基地”,即覆盖全市城乡的新型城镇体系,现代农业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化工生物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努力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为实现驻马店加快崛起而努力奋斗。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两个翻番”;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力争建成3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6个以上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4个以上超500亿元的支柱产业;中心城区面积接近100平方千米,人口接近100万人,县城人口力争达到20万,城镇化率达到4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00万吨以上,打造成豫南最大的农产品贸易中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8月30日下午,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会展中心举行第三次全体代表大会。会议以投票方式选举出中共驻马店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6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于惠权、马正跃、王勇、王太广、王兆军、王明威、王和平、王秋霞(女)、王景峰、王新强、孔华、史爱民、付自成、吕方、乔建宏、乔登华、刘晶、刘卫明(女)、刘光辉、刘汝生、刘国庆、刘金志、刘艳丽(女)、刘跟社、安春明、杜中强、李华、李明、李庆照、李国民、李国营、李宝清、李海洲、李新中、杨铁良、杨喜廷、杨耀华、何冬(女)、宋铁平、张杰、张丽彩(女)、张金泉、张宪中、陈星、武兰芳(女)、武国定、苗建勇、郑玉林、孟宪飞、赵文峰、赵兴华、赵焕之(女)、郜秀菊(女)、栗明伦、贾英豪、贾国印、高万象、黄庆伟 、戚存杰 、彭宾昌、谢凤鸣。候补委员11名(按得票多少为序):尹卫国、李斌、李斌周、耿瑞、饶涛、年大明、魏华伟、路耕、张道军、杨俊杰、梁再培。选举产生中共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9人(按姓氏笔画为序):于晓征(女)、王立斌、王志伟、王志华、王明太、王德广、冯文福、朱焕宇、朱雪河、刘玉华(女)、刘向辉、刘晓东、孙书杰、孙庆华、孙新立、李卫明、李卫星、李华荣(女)、李贵喜、杨超、邱保林、张中林、张成刚、张丽彩(女)、张宪中、张桂平、张新友、张新中、郏学成、周以德、郑建立、胡晓黎(女)、胡新功、姜彦玲(女)、高鹤、黄德华、崔庆军、蒋贵印、魏领。
大会同时选举产生驻马店市出席中共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43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英(女)、万里光、马正跃、马红敏(女)、王明威、王秋霞(女)、王铁珍、吕方、年大明、乔登华、刘广祥、刘汝生、刘红平(女)、刘国庆、刘莲芝(女)、祁兴磊 、许卫平、许亚楠(女)、李明、李峰(女)、李国营、李宪中、李海洲、李留成、杨清岭、张大卫、张世霞(女)、张全收、张金泉、张宪中、赵文峰、赵兴华、赵焕之(女)、胡小东、贾英豪、贾国印、郭永华、郭全新、曹文营、戚存杰、谢凤鸣、薛云智、魏华伟。43名代表中,各级领导干部27名,占62.8%;工人2名,占4.7%;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名,占20.9%,省以上先进模范人物5名,占11.6%。妇女党员9名,占20.9%;少数民族党员1名,占2.3%。50岁以下(含50岁)党员26名,占60.5%。研究生(含)以上学历14名,占32.6%;本科学历23名,占53.5%;大专学历6名,占13.9%。1976年11月后入党的42名,占97.7%。
8月30日下午,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三次代表大会闭幕。马正跃在闭幕式上讲话,刘国庆主持大会闭幕式。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二届市委工做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驻马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做报告的决议》。
31日,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三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三届市委委员61名、候补委员11名出席会议。全会选举产生由马正跃、刘国庆、贾英豪、张宪中、赵焕之、李宝清、武国定、郜秀菊、李明、宋铁平、刘金志、赵文峰12人组成的新一届市委常委。马正跃当选市委书记,刘国庆、贾英豪当选市委副书记。全会通过市纪委三届一次全会选举结果的报告。张宪中当选纪委书记,张丽彩、王志华、孙新立当选为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