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舆 县
【基本县情】 平舆县位于驻马店市东部,东邻新蔡县、安徽省临泉县,西连汝南县,南接正阳县,北接上蔡县、项城市。总面积 128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34 万亩,年末总人口 100.1 万人。辖古槐、清河、东皇 3 个街道,杨埠、东和店、庙湾、射桥、西洋店、阳城、郭楼、李屯、万金店、高杨店、万冢 11 个镇,十字路、辛店、老王岗、双庙、玉皇庙 5 个乡,177 个村民委员会、46 个居民委员会。平舆县是春秋沈国故城所在地,也是白芝麻原产地域保护县、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中国车舆文化之乡、全国东西合作示范县、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
平舆县夏、商为挚地,周为沈子国。秦置平舆县,汉晋因之,属豫州汝南郡,南朝宋废,北魏复置,北齐再废,至隋大业二年(606)又置平舆县,属豫州。唐贞观元年(627)废平舆县,辖地并入新蔡县。武周天授二年(691)复置,属河南道蔡州。至元废县,辖地并入汝阳县,属河南江北道汝宁府。明、清袭之。民国二年(1913)汝阳县易名汝南县,平舆属汝南县。1951 年 4 月复置平舆县,属信阳专区。1965 年,信阳、驻马店分治,平舆县属驻马店专区。2000 年,驻马店撤地设市,平舆县属驻马店市。平舆自古多名贤,如东汉太傅陈蕃,东汉名相袁安,汉末平舆人许劭、许靖兄弟,清代捻军将领陈大喜,丝弦道创始人万道同,教育家李敬斋,革命家贾子郁、胡凌云、张金西、郭了凡、董文章等。平舆境内古迹主要有沈国故城遗址、普照寺塔、古槐、袁家冢、陈蕃墓、月旦评遗址等。
【组织机构】
中共平舆县委
书 记 王兆军
副书记 张怀德
常 委 王兆军 张怀德 朱雪河 刘军安 王启现 张 新(女) 张振伟(1 月离)
赵向阳 王新科 石玉兴 刘 辉(1 月任)魏国强(3 月任)
平舆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周晓华
副主任 彭洪黎 程 彦(女) 商根喜 王洪博 鲍怀亮
平舆县人民政府
县 长 张怀德
副县长 王启现 朱东升 杨 荔 韩崇江 刘银业 马 林
政协平舆县第八届委员会
主 席 禹卫东
副主席 胡 炜 李献国 吴玉峰 黄冰燃
平舆县人民法院
院 长 张元真
平舆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魏道军
平舆县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
古槐街道
党工委书记 罗先进(4 月离) 代向阳(4 月任)
主 任 邢 超
清河街道
党工委书记 夏洪亮
主 任 郭全安
东皇街道
党工委书记 丁庆红
主 任 赵 静
十字路乡
党委书记 年明丽
乡 长 韩庆华
射桥镇
党委书记 褚占峰
镇 长 刘 震
庙湾镇
党委书记 贾苏胤
镇 长 周 倜
玉皇庙乡
党委书记 朱瑞霞
乡 长 张 健
阳城镇
党委书记 吴 志
镇 长 付 地
高杨店镇
党委书记 赵 华
镇 长 王洪亮
万冢镇
党委书记 代向阳(4 月离) 韩建民(4 月任)
镇 长 韩建民(4 月离) 辛长松(4 月任)
杨埠镇
党委书记 林春祥
镇 长 郑华伟
东和店镇
党委书记 马全丽
镇 长 王 明
郭楼镇
党委书记 田建中
镇 长 孙留喜
万金店镇
党委书记 李慧阳
镇 长 温留闯
李屯镇
党委书记 王国伟
镇 长 王洪涛
西洋店镇
党委书记 周俊峰
镇 长 吴红运
双庙乡
党委书记 李松勇
乡 长 王俊峰
辛店乡
党委书记 姚保平
乡 长 程 鹏
老王岗乡
党委书记 王洪斌
乡 长 李 辉
【年度概况 】 2014 年,平舆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47281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9%。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 384731 万元、777134 万元和 485416 万元,分别增长 4.5%、10.1% 和 10.5%。三次产业结构为 23.4 ︰ 47.1 ︰ 29.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0479 万元,较上年增长 19.8%。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76666 万元,较上年增长 12.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785663 万元,较上年末增长 14.9%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481736 万元,较上年末增长 2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49699 万元,较上年增长 13.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比上年上涨 2.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10331 人,增长 25.9%。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4758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3%。全社会能耗增长 3.6%,单位 GDP 能耗降低 4.81%,超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1.19 个百分点。
农业 2014 年粮食种植面积 181.9 万亩,较上年增长1.19%,其中小麦种植面积 104.7 万亩,增长 0.7%。棉花种植面积 0.37 万亩,与上年持平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39.6 万亩,增长 0.41% ;蔬菜种植面积 25.3 万亩,增长 1.74%。全年粮食总产量 758761 吨,较上年增长 2.46%。其中 :夏粮总产 490970 吨,增长 3.4%;秋粮总产 267791 吨,增长 0.96%。油料总产 61529 吨,增长 2.83%;棉花总产 238 吨,增长 0.85%。蔬菜总产量 683511 吨,增长 4.95%。全年肉类总产量 82194吨,较上年增长 3.32%。其中:猪肉产量 63146 吨,增长 4.7%;牛肉产量 6914 吨,下降 4.3%;羊肉产量 3048 吨,下降 3.8%;禽肉产量 7031 吨,基本持平。生猪年末存栏 555625 头,下降 1.6% ;生猪出栏 825498 头,增长 1.54%。牛出栏 45931头,下降 4.3%。羊出栏 247805 只,下降 4.2%。家禽出栏5951136 只,下降 0.8%。禽蛋产量 23992 吨,下降 1%。蜂蜜产量 487902 公斤,基本持平。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14 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68 万亩,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 95.79 万亩 ;除涝面积新增 16.89 万亩,年末达到 57.45 万亩。新增机电井 3535 眼,年末达到 14163 眼。节水灌溉面积新增 4.17 万亩,年末达到 5.205 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 167.7 万千瓦,较上年增长1.78%。农用大中型拖拉机 16474 台,增长 1.03%。稻麦收割机 1678 台,玉米联合收割机 1277 台,小型拖拉机 65010 台。
工业、建筑业 2014 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 3346935万元,较上年增长 12.9% ;完成工业增加值 646430 万元,较上年增长 9.6%。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2926048 万元,较上年增长 14.4%,完成工业增加值550768 万元,较上年增长 10.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产业集聚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2750485 万元,增长 39.1% ;完成增加值 52.2 亿元,同比增长 2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 100%,较上年同期下降 1.1 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 2623 万元,非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 548145 万元。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420887 万元,较上年增长 3.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 95662 万元,较上年增长 3.3%。23 家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 237485 万元。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 81694 万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693894 万元,较上年增长 23.7%,其中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 2357500 万元,增长 28.6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 270660 万元,较上年增长 17.5%。全年工业用电量 18062 千瓦时,同比增长 18.6%。2014 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 372447 万元,较上年增长 25% ;实现增加值 130704 万元,较上年增长 15.7%。
固定资产投资 2014 年,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0479 万元,较上年增长 19.8%。其中 :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 858689 万元,同比增长 33.2%,占全县投资额的75.9% ;商务中心区完成投资 11.5 亿元,占全县投资额的10.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 51180 万元,较上年下降 32.7%;民间投资 1079299 万元,增长24.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 5 万元 ;第二产业投资 783498 万元 ;第三产业投资 346976 万元。全年房地产业开发投资 112555 万元,较上年增长 12.7%,其中 :商品住宅投资 97557 万元,同比增长 30.9% ;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9958 万元,下降 60.7%。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 943199 平方米,增长 26.5%。
社会贸易 2014 年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649699 万元,较上年增长 13.4%。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 519759万元,增长 13.46% ;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 129940 万元,增长 13.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508650万元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 141049 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 264691 万元,增长 13.2%。全年外贸出口创汇 30 万美元,较上年减少 24 万美元,进口 896万美元。
交通、邮电 2014 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电信业实现增加值 51129 万元,较上年增长 4.2%。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 653253 万吨公里,较上年增长 4.1% ; 货运量 2962 万吨,较上年增长 65.9% ;旅客周转量 63839万人公里,较上年增长 14.8% ;客运量 1569 万人次,较上年增长 2.95%。邮政电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33815 万元,较上年增长 12.5%。其中 :电信业务总量 26706 万元,增长 13.2% ;邮政业务总量 7109 万元,增长 9.6%。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 5.1 万门,呈下降趋势。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 20017 户,较上年增长 8.1%,其中县城固定电话用户 11151 户,增长 2.9%,农村固定电话用户 8866 户,增长 15.4%。移动电话用户 44.92 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 14.1%。互联网用户 3.51 万户,较上年增长28.6%。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4 年全县财政总收入 76666万元,较上年增长 12.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58619 万元,增长 15.8%。全年税收收入 41992 万元,增长 13.6%。各税种完成情况 :增值税 5411 万元,增长 6.3% ;营业税16872 万元,增长 18.5% ;企业所得税 2539 万元 ;个人所得税 378 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 1327 万元;房产税 387 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 3251 万元 ;土地增值税 1942 万元 ;车船税473 万元 ;耕地占用税 4994 万元 ;契税 4180 万元。非税收入 16627 万元,增长 15.3%。全年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294818 万元,较上年增长 11.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785663 万元,较上年末增长 14.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378685 万元,增长 14.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481736 万元,较上年增长 29.3%。2014 年保费收入 11649.75 万元,较上年下降 13.6%,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 9359.75 万元,财产保险保费收入 2290 万元。全年赔款及给付 3372.11 万元,较上年下降 70%,其中人寿保险赔付 1522.11 万元,财产保险赔付 1850 万元。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2014 年年末全县共有普通高中 4 所(2 所完全中学,2 所高级中学),招生 6034 人,在校生 19076 人,毕业生 7270 人。普通初中 33 所(26 所初级中学,5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 所完全中学),招生11904 人,在校学生 36787 人,毕业生 11685 人。小学 292所(122 所成建制小学,170 所小学教学点),招生 13888 人,在校学生 82421 人,毕业生 13821 人。特殊教育学校 1 所,招生 15 人,在校学生 120 人,毕业 8 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2 所,招生 1710 人,在校学生 2896 人,毕业生 2460 人。(独立)幼儿园 41 所,在校幼儿 12438 人。小学附设幼儿园在园 22124 人,入园 17951 人,离园 10619 人。全县“两免一补”安排资金 12953.9 万元,其中免学费 9708.5 万元、免教科书1713.4 万元,“一补”资金 1532 万元。科技事业进一步发
展。2014 年,专利申请 99 项,发明专利 11 件,授权专利37 件。全年技术合同认定 9 项,成交金额 1900 万元。全县拥有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 8 个。综合技术服务取得新成绩。2014 年全县拥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2 个,专业人员 14人。全年对 37 家企业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抽查商品 174 批次。
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 1 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 1 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各 1 座,广播电台 1 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 100%。全县有公园 7 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31 个,其中医院 3 个,卫生院19 个,妇幼保健院 1 个,卫生防疫机构 2 个,卫校 1 个,卫生监督所 1 个,120 急救中心 1 个,农合办 1 个,平舆县基本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心 1 个,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1 个。全县共有病床床位 3988 张,千人拥有病床 4 张 ;卫生技术人员3726 人,其中执业医师 770 人,助理执业医师 899 人,千人口执业医师 1.69 人,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1.455 人。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县有环境监测站 1 个,专业监测人员 45 人。污水处理厂 4 个,人员 80 人。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 16419.5 吨(包括农业污染排放量 12840.5 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 1342.7 吨,氨氮(NH3-N)排放量 1512.8 吨,氮氧化物(NOX)排放量737.6 吨。PM10 为 0.055。全县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 1 起,死亡 1 人。全县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0061 人。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4 年末全县总人口100.1 万 人, 常住人口 71.67 万 人。 人口出生率 11.11 ‰,人口死亡率 6.01 ‰, 自 然 增 长 率 5.1 ‰。 城镇化率达到34.9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287.4 元,较上年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6313.7 元,较上年增长8.0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48 元,较上年增长 1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4604.7 元,较上年增长10.4%。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提高。
2014 年全县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4044.8 万元,较上年下降 1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16007 人。全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 4622.6 万元,比上年减少 698.2 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39273 人。年末全县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0955 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 12456 人,离退休参保8499 人 ;事业参保 15308 人,在职 10490 人,离退休参保4818 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员 129191 人。参加失业保险人员 33217 人。年末参加新农保人员 546568 人,其中 60 岁以上享受新农保人员 141420 人、16 岁~ 59 岁参加新农保人员 405148 人,发放金额 10421.32 万元。全县各类社会敬老院(福利院)19 个,床位数 2297 张,集中供养 1977 人,全年发放金额 699.5万元 ;分散供养 3760 人,全年发放金额 807.6 万元。 ( 李红战 代佰泉 秦继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