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加工洽谈会
2014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
投资贸易洽谈会隆重开幕
邓凯宣布开幕 孙中华讲话 王铁致辞
《驻马店日报》记者 刘华山
9 月 6 日上午,2014 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驻马店市天中广场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国 30个省、区、市和国内外 190 多个代表团的近 2 万名嘉宾客商,在中秋团圆时节会聚天中大地,共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发展大计。这是东道主驻马店连续 17 次举办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奥林匹克”盛会。
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宣布大会开幕。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讲话。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致辞。省政府秘书长郭洪昌主持。泰王国皇族亲王素博、众品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献福分别发言。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马有礼,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保存,省政协副主席钱国玉,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欧阳海洪,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省政府副秘书长胡向阳出席开幕式。 驻马店市委书记余学友,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国定,市委副书记贾英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喜廷,市政协主席刘军甫等出席开幕式。
上午 9 时 30 分,大会正式开幕。今年的大会以“开放合作、绿色科技、共赢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以投资、贸易和资金、技术合作为重点,进一步突出会议的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努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方案要求,本次大会更加注重务实节俭,更加注重科企对接、银企对接、产销对接和技术装备展示推广,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注重发挥行业和社会力量的组织作用。
孙中华在讲话中说,从 1998 年起,农业部与河南省政府在驻马店联合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之后每年共同举办一次。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强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正在由“国人粮仓”变成“国人厨房”,在全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地位更加突出,这也是多年来在河南举办“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品种不断丰富和消费需求逐步升级,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由小到大,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支柱性产业,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就业链和效益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增长极。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我们及时将会议更名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逐步丰富会议内容、创新会议形式、拓展会议功能,实现了“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发布、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展品展销推介、国际交流合作、专题聚焦研讨”七位一体,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搭建了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相信,在全国上下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将是一次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务实高效的盛会。
王铁在致辞中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已连续 16 年在驻马店成功举办,会议一年比一年办得好,今年更是往年的升级版。今年的会议概括起来有市场化程度高、国际化程度高、信息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高、生态化程度高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个展会的举办有力促进了一个地方的发展,“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为驻马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财气、名气、福气。坚持 16 年办会,驻马店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7%,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1326 家,去年实现产值 1096 亿元,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 15 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 70 平方公里,人口从 20 万发展到 65 万,城镇化率提高了 20 多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思想观念的转变,这里人民越来越开放、富强、文明。我们有理由相信,持续举办“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一定会为驻马店、为河南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素博、朱献福在发言中表示,将充分利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平台优势,与河南、与驻马店以及有关各方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大会确立的“开放合作、绿色科技、共赢发展”主题目标。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团的嘉宾,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商会协会以及世界各地的客商代表,河南省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代表团成员,驻马店市四大班子领导及部分老领导、知名企业家代表等参加了开幕式。
(原载 2014-09-07《驻马店日报》)
标准更高 内容更实 形式更新
—2014 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
洽谈会综述
《驻马店日报》记者 代建新
九月的天中大地稻谷金黄,桂花飘香。一年一度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在开放合作、绿色科技、共赢发展的氛围中盛大开幕,月圆中秋的传统佳节为盛会增添了浓浓的友谊与合作情结。
9 月 6 日至 8 日,来自全国 30 个省、区、市和国内外190 多个代表团的近 2 万名嘉宾客商,会聚驻马店,共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发展大计,洽谈合作项目,寻找合作商机,推广科技成果,增进交流友谊。驻马店连续 17次举办被誉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奥林匹克”盛会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凸显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特色,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广。
在 2014 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总结大会上,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欧阳海洪对会议期间举行的一系列活动及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2014 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会议层次、规模、组织、接待服务、会议成果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了“更新、更高、更实”的目标,可以说是一次圆满成功的会议。
规模大 标准更高
本次“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以“开放合作、绿色科技、共赢发展”为主题,秉持“行政组织、企业主体、多方参与、社会服务”办会原则,将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发布、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推介、国际交流合作、专题聚焦研讨等功能融为一体,围绕项目发布和签约、产品展示和贸易、主食加工业特装展、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投融资暨银企对接、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项目推介、休闲农业展示、参展产品评定等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大会内容丰富、热烈隆重、形式多样,成果丰硕,很多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副省长王铁,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国家、省部级领导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出席会议。泰王国皇族亲王素博及泰王国驻华使领馆官员,东盟国家贸易促进会官员等应邀出席会议。
全国有 30 个省、区、市参会参展,参会代表团 190 多个,参会企业 5000 多家,参会客商近 2 万人,境外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50 多家企业近 300 位客商参会参展。雀巢集团、红星美凯龙、香港联播、徐福记、康师傅、中集集团、双汇集团、华润雪花、江苏雨润、浙江荣光、盾安集团、香港梅庄王等 80 多家国内外 500 强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参会参展。中国科学院等 60 多所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国开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 20 多家金融机构参会。同时,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匈牙利、香港等 22 个国家和地区的 130 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会参展。湖北、山东、上海、河北、山西、海南、内蒙古等地商会,东盟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委员会、美国华人商会、中美文化交流协会、台湾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等境外商会协会组团参会。
亮点多 内容更实
今年的会议在以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品牌化和信息化。2014 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大型展会,本身就包括了品牌化、信息化的元素。展会的 8 大展区、7 个主题活动、190 多个参展团、5000多家企业等都是品牌化的具体体现,会议参展的企业、展销的产品、举办的活动、邀请的专家和邀请的国内顶尖的采购商、大型超市等参加产销对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等 60 多所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对接、成果发布,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无论是在规模、档次、声誉等方面都体现了品牌为先的特点。同时,展会期间发布了最新的产品、技术、科研、金融等方面的信息动态,借助网络平台同步更新信息资讯,与更多的企业和朋友分享展会成果,举办电子商务论坛等都是在推进展会信息化方面取得的进展。
成功的展会,必然是“四商同台,多点共鸣”的展会。本次“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更加务实,更加突出邀商和招商,把产品商、采购商、设备商、国际商都邀请到这个功能丰富的大平台,让消费者有兴趣点,让企业有兴奋点,让产业链有吸引点,让国内外市场有会合点。本次大会呈现优、高、大、好、亮等特点和亮点。
投资贸易签约项目数量多。项目签约集中体现大会成果。会议期间,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布了一大批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项目,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共有 187 个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签约,投资总额 530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50 个,项目涉及米面制品、油脂、肉制品、乳制品、果蔬、饮料、休闲食品、畜牧、纺织、医药、生物制品等行业。大会期间,来自国内的 70 家跨国零售企业和省内外大型零售批发企业等 178 家农产品采购商和以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主的农产品供应商参加了农产品产销洽谈对接活动,现场对接洽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达成农产品“基地直采”和“订单贸易”合同(协议)180 份,金额 51.58亿元。
科技成果发布和科企对接质量优。开展科企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本次“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重头戏。会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加工研究所和大会组委会通过征集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组织科企对接、洽谈,促成了 46 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大专院校、79 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472 项最新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参与转让和合作交流,签约最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10 个,包括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新专利。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了科技成果集中展示活动。
主食加工业特装展水平高。大会期间集中展示了农业部实施的“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主食加工业规范化、标准化的成果。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江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区市设立了主食加工业特装展区,集中展示、推介主食加工技术、装备、名品、精品。产品展示展销推介规模大。本次展会无论是综合形象展示还是贸易展销,都做到了科学规划、周密组织、精心布展,反映了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大会设立了主食加工业、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贸易、农产品食品加工机械、境外企业、科研成果、休闲农业美丽田园及秋季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等八大展区,总展出面积近 3 万平方米。

银企交流对接活动成效大。今年,为推进金融服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首次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期间举办了“投融资交流暨银企对接活动”。活动中 50 个项目签约,合同金额 29.64 亿元,成功地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了一个对接、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促进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推介活动效果好。今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邀请了东盟投资贸易商会和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代表,重点就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业优势项目进行了重点发布,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对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业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大会的国际性和开放性。
休闲农业展示很精彩。今年,首次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期间集中展示了 108 个农业部认定的农耕文明悠久、乡村文化浓郁、民俗风情多彩、自然环境优美的中国美丽田园以及河南省的秋季 20 条休闲农业精品路线,让参会者体会到一批环境优美、场面宏大、景色迷人、特色明显、公众喜爱的美丽田园和一种作物两种收获、不待收获就有收益的精彩画面。
参评获奖产品亮。本次大会共有 17 个省、区市 261 个企业的 521 个产品参加评定。评定产品分为粮油、畜禽水产、果蔬及其他四大类,经过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 13 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认真评审,共评出金奖 28 个,优质奖 130 个。其中,金奖产品中粮油类 10 个,禽畜水产类 6 个,果蔬类 5 个,其他类 7 个 ;优质产品中粮油类 58 个,畜禽水产类 15 个,果蔬类 23 个,其他类 34 个。
电子商务高峰论坛拓新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前景无限。由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商务局、工信局、农业局、开发区以及黄淮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首届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备受关注,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气息浓。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局主办,市群艺馆承办的“天中遗风”2014 年驻马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今年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驿城区古味芝麻种植及小磨香油传统制作技艺、泌阳烙画、上蔡东岸桃核雕花工艺、重阳茱萸绛囊制作工艺、尼氏“一把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尚简朴 形式更新
今年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认真总结前 16 年办会的工作经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有关意见等,进一步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办会内容,改进办会方式,创新办会机制,提升办会水平,在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使“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品牌越来越响。大会组委会坚持市场化运作和节俭办会,改进开幕式形式,压缩人员和规模,突出务实节俭,取消了文艺演出,网上预订接待宾馆。同时,改进接待方式,突出地方特色,做到既热情精彩又简朴务实。
本次大会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依托中介和知名商会,广泛开展招商邀商工作,重点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及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参会。同时,发挥专业展会机构的作用,邀请了境内外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官员和专家出席会议。
为了充分放大会议效应,大会组委会先后在北京、郑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驻马店日报等国家和省、市主流媒体加大对“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宣传推介力度,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扩大了会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驻马店作为承办城市,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周到服务,协调配合,出色完成了会议的组织、服务、接待和安保工作,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确保了大会隆重热烈、精彩有序。
2014 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已经圆满落幕,天中 900 万人民期待明年的金秋再次相聚美丽驻马店。
( 原载 2014-09-09《驻马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