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 城 区
【基本区情】 驿城区位于驻马店市中部,东与汝南县隔宿鸭湖相望,南与确山县毗邻,西与泌阳县交界,北与遂平县相连。总面积 1327 平方公里。2014 年末驿城区总人口达81.04 万人。常住人口 92.58 万人。公安户籍人口 83.3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29.1 万人。城镇化率 63.8%。全年人口出生率 11.13‰,死亡率 6.13‰,人口自然增长率 5‰。全区辖人民、新华、西园、东风、老街、橡林、南海、雪松、刘阁、顺河、香山 11 个街道,胡庙、朱古洞、古城、老河 4 个乡,水屯、诸市、板桥、蚁蜂、沙河店 5 个镇,61 个社区, 137个行政村,1471 个自然村。
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时,驿城区属汝南郡阳安县。隋时属汝南郡朗山县(今确山县)。唐、北宋时属蔡州朗山县(今确山县)。元朝属汝宁府确山县(今确山县)。明清属汝宁府确山县(今确山县)。光绪三十年(1904),平汉铁路正式通车,设驻马店车站。远近商贾以火车站为中心,竞相购置房产。1949 年 3 月,驻马店解放。4 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驻马店单行为市,建立驻马店市人民民主政府,隶属确山专区。7 月,确山专区改称信阳专区,遂隶属信阳专区。1952 年 8 月,改为确山县辖镇。1953 年 7 月,改为省辖镇;11 月改为省辖市,信阳专署受托管辖。1958 年 4月,降为县辖镇,划归确山县管辖;9 月成立驻马店镇人民公社;11 月,划为确山县红色人民公社第七管理区。1959 年 3 月,驻马店管理区改为驻马店人民公社 ;9 月,恢复确山县驻马店镇。1962 年 12 月,驻马店镇恢复为县级镇,隶属信阳地区。1965 年 7 月,国务院批准设驻马店专署驻驻马店镇,驻马店镇隶属驻马店专区。1980 年 9 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驻马店市建制,仍隶属驻马店地区。2000 年 6 月因撤市设区,驻马店市改称为驿城区,隶属新设驻马店市。2002 年 1 月省人民政府将汝南县的水屯镇,确山县的朱古洞乡、胡庙乡、古城乡,遂平县的关王庙乡、诸市乡划归驿城区管辖。2009年将确山县的蚁蜂镇划归驿城区管辖。2010 年将泌阳县的沙河店镇、老河乡划归驿城区管辖。2011 年将泌阳县的板桥镇划归驿城区管辖。
【组织机构】
中共驿城区常务委员会
书 记 郑玉林
副书记 贾迎战 李卫明
常 委 郑玉林 贾迎战 李卫明 郑远超 张 燕(女) 张二林
耿显辉(1 月离) 秦 峰 张 生 张健锋(7 月任)
驿城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
主 任 陈国民
副主任 赵 威(女) 卢 军(女) 任国全 鲁 静
驿城区人民政府
区 长 贾迎战
副区长 刘瑞华(女) 刘新泰 李伟杰 李贺玲(女) 王学清
政协驿城区第十一届委员会
主 席 冯 收
副主席 田东林 李金枝(女) 郭永华 刘华冰 项祥国 方付恒
驿城区人民法院
院 长 张 娟(女)
驿城区人民检察
检察长 聂旭光
驿城区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
人民街道
党工委书记 戚健全
主 任 赛 睿
新华街道
党工委书记 张现华
主 任 冯华辉
西园街道
党工委书记 王红新(女)
主 任 刘俊峰
东风街道
党工委书记 薛 冰
主 任 邢 军(女)
老街街道
党工委书记 刘广银
主 任 张建伟
橡林街道
党工委书记 邵廉洁
主 任 白双喜
南海街道
党工委书记 张贺峰
主 任 尹华伟
雪松街道
党工委书记 张金晔(女)
主 任 朱 涛
刘阁街道
党工委书记 王太宇
主 任 刘晓山
顺河街道
党工委书记 李新国
主 任 刘 收
香山街道
党工委书记 王宗岩
主 任 刘 伟
胡庙乡
党委书记 郑道军
乡 长 张禄林
朱古洞乡
党委书记 张敬春(女)
乡 长 胡志峰
古城乡
党委书记 韩华清
乡 长 单尚礼
老河乡
党委书记 杨光辉
乡 长 孙 克
诸市镇
党委书记 鲁国富
镇 长 仇建军
水屯镇
党委书记 周然黎
镇 长 张 健
板桥镇
党委书记 李 盟
镇 长 李群伦
沙河店镇
党委书记 张林森
镇 长 王三喜
蚁蜂镇
党委书记 李文清(女)
镇 长 张建设
【年度概况】 2014 年,驿城区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区生产总值 283.3 亿元,同比增长 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 亿元,同比增长 4% ;第二产业增加值 146.9 亿元,同比增长 8.7% ;第三产业增加值 110.1 亿元,同比增长 10%。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9.6 ︰ 53.1 ︰ 37.3 变化为 9.3 ︰ 51.8 ︰38.9,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市场物价有升有降。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 1.7%。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升 3.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升 1.5%,家庭设备用品价格同比上升 2%,居住价格同比上升 1.4%,交通和通信工具同比下降 1.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 0.2%。
农业 2014 年,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 44.9 亿元,同比增长 4% ;农业增加值完成 26.3 亿元,同比增长 4%。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125.45 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 44.7 万吨,同比下降 1.1%,其中夏粮 26.7 万吨,同比增长 4.2% ;秋粮 18 万吨,同比下降 8.1%。
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完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5 个,全年肉类总产量 6.4 万吨,同比增长 2.9%。其中,猪牛羊禽肉总产量 6.2 万吨,同比增长 2.9% ;禽蛋产量 1.8 万吨,同比下降 1%;奶类产量 2.3 万吨,同比增长 2.6%。年末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到 35.8 万头、7.8 万头、11.9 万头、387.4 万只。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共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良种、农机具等补贴 9862 万元,充分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粮田、土地整治等项目。新增耕地 5228 亩,新建高标准粮田 3 万亩,改造中低粮田 0.7 万亩。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实施水屯镇、诸市镇、板桥镇、沙河店镇等高标准粮田项目和高产示范田项目。新打机井 763 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4.5 万亩,解决 3.2 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和 0.4 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实施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 100 公里。“菜篮子”工程稳步推进,新增温棚 200 座、新增种植面积 3000 亩。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逐步提高,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539 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9 家,其中国家级 1 家,省级 7 家。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 41 家。拥有各类农机具 1750 台(套),注册资金达 7000 余万元。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认真开展营造林工作,完成植树造林 1 万亩。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共完成建设面积 2.9 万亩,新造林 61.3 万株。

工业、建筑业 2014 年,全区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277443 万元,同比增长 8.5%。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 1185634 万元,同比增长 8.9%。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 75233 万元,增长 18% ;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 2175 万元,增长 4.1% ;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 866424 万元,增长 8.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 231496 万元,增长 7.5% ;其他增加值 10312 万元,增长 13.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 18864.7 万元,同比下降 4.6% ;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67892.9 万元,同比下降 15.5% ;食品制造业增加值 64126.9万元,同比增加 0.2%;汽车制造业(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 155329 万元,同比增长 42.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 123837.4 万元,同比增长 6.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加值 5962.5 万元,同比下降 20.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化肥、卷烟、化学药品、软饮料、布等主要产品的竞争力增强,产量同比有所增长。如化肥(折纯) 58.8 万吨,同比增长 22.5% ;卷烟 75.57 亿支,同比增长 1.2% ;化学药品原药 0.31 万吨,同比增加 7.5% ;软饮料 36.3 万吨,同比增长 22.4% ;布产量 0.36 亿米,增长 9.1%;服装 0.1 亿件,同比减少 50%;钢材产量 62.3 万吨,减少 15.1% ;粗钢产量为 9.7 万吨,同比减少 69.3% ;发电量 74.5 亿千瓦小时,下降 1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405832 万元,同比增长 9.2% ;实现利税额 215714 万元,同比增长 18.8% ;实现利润 141735 万元,同比增长 31.1%。全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484978 万元,同比增长 11.8%,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 1772736 万元,同比增长14.4% ;产品销售率 96.6%。利润总额 83236 万元,同比增长 32.2%,利税总额 149465.3 万元,同比增长 23.4%。坚持把稳定工业运行摆上重要位置,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和减轻企业负担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27 件,协调贷款 3.6 亿元,落实育幼扶强和区长质量奖资金 830 万元、受益企业 76 家,促进了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集华骏、银泰新能源电动车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以十三香、华润雪花啤酒、联顺食品为骨干的农产品加工,以华宇电力为骨干的电力装备制造,以华顺阳光、金龙电子产业园为骨干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十三香等 4 家企业荣获“区长质量奖”,正道油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大程豫花挂面等 2 个品牌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三秋陈醋等5 家企业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中集华骏车辆进入省“百高”企业。
全年全区实现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 1375472 万元,同比增长 2.4%,施工房屋面积 7460583 平方米,同比增长13.5%,竣工房屋面积 2746006 平方米,同比下降 6.6%。固定资产投资 2014 年,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25141 万元,同比增长 19.8%。其中,区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472773 万元,同比增长 19.8%。区属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430400 万元,同比增长 14%。其中,住宅投资388349 万元,同比下降 30.1% ;商品房竣工面积 1610106 平方米 ;商品房销售面积 1309643 平方米,同比下降 13.2% ;商品房销售额 567372 万元,同比下降 0.46%。扎实推进“三项改造”和房地产项目建设,建业十八城、滨河家园等 31个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中乐国际、兴城名都、金尚帝景蓝湾等 5 个项目已顺利竣工。
环境保护 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一定遏制。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15949 吨,二氧化硫排放量 8681 吨。扎实开展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常态化机制,大力提升管理水平 ;学习借鉴成都等地城市管理先进经验,在西园、人民街道探索实施市场化保洁试点。
交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区各种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 3261485 万吨公里,同比增长 7% ;旅客周转量完成 790269 万人公里,同比增长 14%。公路客运量 19988 万人,同比增长 84.5%,公路货运量 13821 万吨,同比增加 9.7%。 全年共检测车辆 39.21 万辆,货运车辆 1.4 万辆次,对 2292辆超限车辆进行了查处,有效控制超限超载率低于 4%。
商业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88321 万元,同比增长 12.8%。分行业看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1232070 万元,同比增长 13.2% ;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 156251 万元,同比增长 9.2%。分规模看:全年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 834614 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60.1% ;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553707 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39.9%。全年驿城区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16339 万元,同比增长 12.8%。分行业看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1186726 万元,同比增长 12.9% ;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 129613 万元,同比增长11.9%。分规模看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 782064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59.4% ;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 534275 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6%。乐山商场、爱家量贩、大商新玛特、喜盈门等重点企业运行良好,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浙江国际商城二期义乌小商品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华市场升级改造、时代金源二期等项目扎实推进。驿城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成功签订天中古镇项目合同。金顶山景区创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已通过省旅游局专家组初评。
财政、金融 2014 年,驿城区区属地方财政总收入162789 万元,同比增长 15.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01266万元,同比增长 15.6%。其中,税收收入 85815 万元,同比增长 14.3%,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 84.7%。地方财政总支出 278934 万元,同比增长 6.9%,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 240169 万元,同比增长 11.2%,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545 万元,同比增长 0.4% ;教育支出 55809 万元,同比增长 1.3% ;医疗卫生支出 23776 万元,同比增长 14.8% ;节能环保支出 1724 万元,同比增长 13.1% ;农林水事务支出29830 万元,同比增长 16%。保证了全区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行,促进了全区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金额 523.3 亿元,比年初增加 54.8 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金额 277.9 亿元,比上年初增加 25 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408.9 亿元,比年初增加 75.8 亿元。
教育、文化、科技、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4年驿城区有普通高校 2 所,普通类招生 6356 人,在校生21008 人,毕业生 5161 人;中等职业学校 11 所,招生 6256 人,在校生 20622 人 ;普通高中 7 所,招生 7980 人,在校生21795 人;普通初中 34 所,招生 14356 人,在校生 40204 人;小学 196 所,招生 16436 人,在校生 89866 人 ;特殊教育学校 1 所,招生 22 人,在校生 104 人 ;幼儿园 129 所,在园幼儿 26906 人。持续推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91.4%。不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新建和改扩建学校 6 所,新增班额 94 个、学位 4450 个。持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先后组织深入 9个乡镇和 3 个涉农办事处演出 240 场。大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在各乡镇(街道)推行文化工作指导员和村级文化员制度,全区共有乡镇(街道)文化工作指导员 20 名,村级文化员 180 多名 ;先后建立了 8 个民间艺术基地、4 个少儿艺术培训基地和 20 余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保存和弘扬了一批优秀民间艺术。
全面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提升全区自主创新能力。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3 项,3 家企业成功创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集华骏车辆被评定为“河南省第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6 项,申报科技成果转化奖 1 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 家,高新技术后备企业 2 家,市级创新性企业 5 家,市级科技型企业 37 家。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2014 年驿城区区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28 个,床位 6480 张。其中,医院 8 个,实有床位 1956 张。卫生技术人员 6503 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3782人,注册护士 2929 人。市第二中医院续建等项目加快建设,26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建设卫生院标准化与服务能力提升达标示范点 5 个,全区 14 家卫生院和 171 家村卫生室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

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214 元,同比增长 9.8%。农民人均纯收入 8544 元,增长 9.5%。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全年完成民生支出 17.5 亿元,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9%。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原则,着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在认真做好市级“七大功能片区、十项重点工程、六项惠民实事”征地拆迁、环境保障的同时,加快推进区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天方路等 5 条道路、南海路二巷等 12 条背街小巷和富强路 59 号院等 10 所公厕改造项目完成投资 1.1 亿元。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286 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5317 人,安排困难对象再就业 1136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406 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 4300 人,再就业培训 3015 人,创业培训 78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6%以内。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医保金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 98.67%,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居民社保参保率均达 98% ;全年共为全区 16914 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和646 名遗属发放养老金 3.34 亿元,为 1005 名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 2404 万元,为 8.6 万名 60 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 6200 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 638 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均为 100%。全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保障18332 人,农村低保户 24082 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 7329万元。保障性住房进展顺利,1500 套公租房和廉租房项目基本竣工,1000 套公租房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110 万元,惠及群众 662 户。 (刘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