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化遗产保护。在驻马店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第一阶段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按时完成了收藏文物认定工作,截至2014 年底,馆藏文物鉴定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已初步鉴定文物 27878 件。继续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对南阳淅川段出土文物进行整理、修复、保管和研究。加强文物勘探管理,做好确山县任店镇、朗陵故城、滞洪区等重点工程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新增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4 处。完成各类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立项 11 个,国家批准立项 2 个 ;上报设计方案 6 个,获批 2 个。对蔡国故城北城垣遗址、杨靖宇烈士故居等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保护。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确山县竹沟镇保护管理,落实传统村落古建筑专项保护资金 1300 余万元。截至 2014 年底,驻马店市已确定各类文物保护项目 40 项,8 项已完成,25 项正在进行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建设管理和免费开放。市博物馆被评选为河南省免费开放优秀单位,“厚重天中—驻马店历史文化陈列”被评选为河南省十大优秀陈列展览。开展泌阳县焦竹园、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等单位的环境整治工作。加强文物执法督察和文物安全,认真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获全国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实施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加大文物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防止建设性损毁文物问题的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进展。完成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保护资金申报,西平棠溪宝剑铸造技艺和遂平县大铜器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平大铜器和重阳节习俗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扶持资金近 150 万元。截至 2014 年底,驻马店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8 项。组织申报 2014 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专项保护资金,驻马店市 4 个项目、17 名传承人得到河南省财政扶持。2014 年 9 月 5 日~ 9 日,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期间,在驻马店天中广场举办“天中遗风”—驻马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共展出各级各类非遗项目 106 项,连续 5 天的展示共吸引了 10 万余名群众和客商前来参观。

六、文化产业。驻马店市文化企业规模数量平稳提升。截至 2014 年底,全市文化新闻出版经营单位和个人达到1800 多家,从业人员 1.5 万余人,年产值近 10 亿元,同比往年均有所增加。按照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安排,牵头开展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工作,先后组织了第五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第四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品出口基地申报。开展国家级和河南省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资金、新型文化业态专项资金申报,并配合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开展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申报。制定《驻马店市文化领域开放招商专项工作方案》,编制《驻马店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手册。通过参加义乌文化博览会、深圳文化博览会,对驻马店市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推介,确山铁花和驿城杂技等项目与外地客商签订了合作意向。
七、文化体制改革。2014 年 8 月 28 日,召开了驻马店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座谈会,对全市文化系统深化改革进行动员部署,就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深化国有院团转企改制,加快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等事项进行研究讨论。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取消了“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等 6 项行政审批,下放了“出版物经营许可”等 4项行政审批。在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方面,2014 年 7 月,驻马店市人民剧院已全部合并至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机构调整、编制划转、人员安置、退休职工参加社会保险、资产债务清理等相关工作已全部完成。在执法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驻马店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进一步整合执法力量,完善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的文物执法职能,做好成立文物市场执法大队的前期准备工作。 (张文超)
【驻马店市第五届戏剧大赛】 2014 年 9 月 24 日~ 10 月 30日,举行了由驻马店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承办的驻马店市第五届戏剧大赛。全市共有豫剧、曲剧、越调以及丝弦道、罗卷戏等 5 个剧种 15 台剧目参加比赛。经评委会认真评审,报组委会批准,共评出文华演出金奖 6 个、银奖 6 个、铜奖 3 个,文华剧目创作奖 5 名,文华导演奖 5名,文华音乐设计奖 12 名,文华舞台美术奖 7 个,文华表演一等奖 21 名、二等奖 20 名、三等奖 34 名,单位组织奖3 个、个人组织奖 18 个。11 月 7 日~ 12 日,开展了“驻马店市第五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展演周”活动,在驻马店市会展中心正式公演了 6 部金奖作品,分别是丝弦道《德孝情》(平舆县丝弦道非遗传承保护中心)、豫剧《盘古开天》(驻马店天驿晟景演艺有限公司)、豫剧《花堂泪》(上蔡县常春藤戏曲艺术传媒有限公司)、豫剧《铡刀下的红梅》(正阳县便民豫剧有限公司)、曲剧《贞节泪》(泌阳盘古昊天演艺有限公司)、豫剧《带着婆婆改嫁》(确山县红土地演艺有限公司)。(张文超)
【《杨靖宇在河南》出版发行】 2014 年 5 月,由驻马店市杨靖宇研究会理事、上蔡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退休干部刘万里创作的 32 集电视文学剧本《杨靖宇在河南》,由国家广电总局审批后,正式出版发行。该剧本全景式地再现了人民英雄杨靖宇将军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历程和在河南境内艰苦卓绝对敌斗争的壮烈场面,填补了驻马店市近年来大型电视文学剧本创作的空白。(张文超)
【驻马店市编剧培训暨新创作品评析会议】 2014 年 3 月 26日~ 28 日,驻马店市编剧培训暨新创作品评析会议召开,来自驻马店市各县区的文艺创作室负责人、获奖作者和各界文艺创作爱好者共计 50 余人参加会议。会上,传达了驻马店市宣传文化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 2014 年度的创作工作。驻马店市著名剧作家张毅、王德清、何宪伦、王新国分别讲授了戏剧创作、剧本结构、曲艺的写作、小品的创作等创作技巧和理论知识。与会人员还就创作的思路、创作的选题以及戏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会议对 2013 年度驻马店新创文艺作品获奖作品及单位进行了颁奖。 (张文超)
【大型古装历史剧《陈蕃》正式上演】 2014 年 8 月 19 日,驻马店市演艺中心的大型廉政豫剧《陈蕃》在市会展中心上演,河南省文化厅巡视员董文建,驻马店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宪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戚存杰,市人大副主任王素平,市政协副主席王秋霞,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王志华以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省内戏剧界专家,社会各界群众 1000 余人到场观看。该剧是由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陈涌泉,省豫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张平,梨园春指挥、国家一级作曲赵国安和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专家教授等进行打磨提升后的第一次正式演出。该剧取材于东汉时期平舆县廉吏陈蕃的历史事迹,讴歌了其亲民爱民,勇于担当,清正廉洁,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精神。 (张文超)
【“天中杯”第八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 2014 年 9 月15 日晚,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省电视台新农村频道、驻马店市委宣传部、驻马店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河南省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明星有戏》、驻马店市演艺中心、驻马店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天中杯”第八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经过 4 天 7 场比赛的角逐,在驻马店市会展中心举行颁奖晚会。省文联副主席张剑锋出席颁奖晚会,豫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虎美玲、申小梅、金不换以及豫剧名家孟祥礼、范静、张娜等表演了精彩节目,近千名戏迷朋友现场观看了演出。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河南省各地的 130 多名选手参加,参赛的作品涵盖豫剧、曲剧、越调、京剧、太康道情等剧种,既有反映城乡现实题材的原创剧目,又有移植排演的古装戏,内容涉及廉政、孝道与亲情等。经过比赛,吕军帅等 25 名选手荣获演唱组金奖、王二振等 50名选手荣获演唱组银奖,钟将等 9 名选手荣获器乐组金奖、周洲等16 人荣获器乐组银奖。驻马店市参赛的 10 名演员和 2 个乐队全部获奖,其中 2 个金奖、6 个银奖、4 个铜奖。 (张文超)
【《陈蕃》获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奖”】 2014 年 10 月,由驻马店市演艺中心编排演出的大型古装历史剧《陈蕃》在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上荣获文华大奖,另获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和文华舞台美术奖等多个单项奖,创驻马店市历届参赛最好成绩。主要演员张淑惠、吕军帅荣获文华表演一等奖,李真、米小爱、陈雪凡、沈松旺、寇玉治荣获文华表演二等奖,张艳丽、梁文彦荣获文华表演三等奖。(张文超)
【杂技《月光下的火焰》获河南省杂技大赛银奖】 2014 年10 月,驻马店天驿晟景演艺有限公司的杂技《月光下的火焰》代表驻马店市参加河南省第四届杂技百戏奖暨河南省第九届杂技大奖赛获得银奖。《月光下的火焰》取材于流传在汝南县民间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运用现代舞台科技和杂技中的悬吊皮条、柔术、倒立等技巧,经过加工整理创作而成。 (张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