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概况】 2014 年 , 驻马店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及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创新服务监管方式,全力营造平等宽松的发展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市场主体增速明显。2014年 3 月 1 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开始,为应对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带来的大幅增长的业务需求,重点针对各级工商窗口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服务的举措。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注册窗口调整充实人员力量,添置完善窗口设施,优化登记注册流程,重新修订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服务承诺,便捷、高效、规范的登记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准入环境。截至 9 月份,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4598户,同比增长 24.78%,注册资本 187.88 亿元,同比增长 36.1%。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 160417 户,同比增长25.05%,排名全省第六位 ;资本总额达 1516.79 亿元,同比增长 50.23%,排名全省第七位、黄淮四市第一位。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呈现全面增长。依托工商数据资源优势,市工商局认真组织撰写市场主体发展综合性分析报告,定期向社会发布,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提供重要参考。
二、扶持农村市场主体发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围绕全市农村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制定《关于大力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通过建立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加强行政指导,有效促进全市各类农民经济实体发展。截至 10 月,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10146 户,首次突破 1 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 81.47%,合作社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 369.6 亿元,同比增长 116.28%;成员总数 67356 个,其中农民成员有 66141 个,占成员总数的 98.2%。上蔡、西平、确山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分别位居全市前三位。
三、推动商标战略实施,商标工作开创新局面。以贯彻落实新《商标法》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为契机,大力推动商标战略实施。市政府将2014 年定为“全市商标战略推进年”,专门召开全市实施商标战略工作会议,下发《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把商标战略实施情况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市政府向市工商局拨付 2013 年度驰名、著名商标奖金 210 万元,由市工商局按照中国驰名商标企业 50 万元奖励、河南省著名商标企业 10 万元奖励的标准,全部发放到争创成功的企业手中。驿城区、泌阳、平舆、上蔡、西平、确山、正阳等区县政府也先后出台奖励政策。市工商局联合市级主要媒体加大对商标战略的宣传,免费发放商标宣传手册 1 万份,对全市商标进行摸底并建立商标工作台账,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企业走访调研,引导企业切实增强实施商标战略的积极性。副市长李国胜多次听取市工商局商标工作汇报,要求把商标战略作为服务发展发展的亮点来抓,并亲自带领市工商局局长刘剑平向国家工商总局领导进行汇报,为驻市企业成功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积极争取。2014 年,十三香集团被认定为“河南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正道”小磨香油被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新推荐申报驰名商标 4 件、著名商标 35 件,并首次推荐上报了 4 个集聚区创建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申报数量创历年新高。截至年底,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达 6392 件,比 2013 年底增加了 304 件,同期增长 27.8% ;全市现有河南省著名商标 60 件、中国驰名商标 3 件。
四、突出信用监管,市场监管执法得到新增强。为确保实现“宽进”之后的“严管”,市工商局以构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为契机,努力在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上下功夫,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企业信息公示关系全市 16 万余户市场主体的发展大局,作为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的主要执行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顺利施行。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经费被纳入市财政预算,市县两级工商部门“三定”方案专门设立了企业信用信息监督管理机构。全市工商系统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在媒体连续刊发政策解读,印发宣传资料 8 万余份等,引导社会各界树立信用意识。各级工商部门积极组织本辖区市场主体开展法规培训,市局邀请省工商局外资处处长何艳红为各县区分管副县长及 140 家大中型企业代表等进行了集中培训。截至年底,通过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全市 16 万余户市场主体的基础工商注册登记信息实现了全部面向社会公众公开,违法企业“一处受限、处处受限”有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全市工商系统积极督导帮助企业通过网络参加年报公示,主动履行信息公示法律义务。截至 10 月底,全市总计应公示市场主体数为 126676 户,已公示数为 2526 户。其中 :内资应公示数为 20242 户,已公示 1636 户;外资应公示数为 482 户,已公示数为 5 户 ;个体应公示数为 105973 户,已公示数为443户。 ( 徐其林)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014 年,市工商局突出监管执法重点,进一步加强对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将监管执法重点由之前注重“经营资格”的查处转到“经营行为” 的查处上来,按照重点突出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合同违法、网络商品交易、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全市工商系统先后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保秋种”行动,查办农资及成品油案件 677 件,查扣不合格成品油 10 吨,罚款 191.37 余万元。开展整治流通领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集中行动,巡查市场主体 14.79 万户次,查办各类案件 1135 件,向市场主体发放公开信 1.8 万余份。开展打击传销“红盾迅雷”行动,与苏鲁豫皖周边 17 市加强协作,集中力量查办一批传销违法犯罪案件。开展“中原红盾砺剑行动”,重点对汽车配件及维修行业、建材装饰行业等五大领域进行集中整治。全市工商系统共查办各类案件 4442 件,市局本级办理各类大要案件 99 件。同时,在没有完成食品监管职能划转的情况下,市工商局继续把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力加强对节假日、校园周边、农村市场的食品安全整治,有效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徐其林)
【法治工商建设】 2014 年,市工商局以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为动力,依法行政更加严格规范。围绕贯彻落实《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不断加强法治工商建设,进一步提升工商执法的透明度、规范度和公信力。一是加强对工商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和培训,结合新《消法》、新《商标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实施,先后通过远程视频教育系统、工商网络教学平台等,组织举办法律培训 6 期,培训干部1600 余人次。把 8 月份定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执法
培训月,邀请市政府法制办、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单位的法律专家对全市工商执法人员进行专题辅导。二是完善行政指
导工作措施。制定行政指导工作的评议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印发《全市工商系统行政指导工作规范》和《行政指导文书示范文本》,行政指导更加细化和规范,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指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得到提升。2014 年,全系统共开展行政指导 1600 余次。市工商局先后对全市拍卖行业、投资担保行业、电信行业等主要企业负责人集中进行行政约谈,西平县工商局召开了农资经营户培训暨行政约谈会,平舆县工商局针对企业注册登记开展行政指导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规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针对市场监管重心的转移,研究制定抽检管理办法,做到年度检测有部署、抽样检验有方案、问题商品有清查、违法经营有处罚、抽检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加大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把关力度,确保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执法。全市工商系统依法行政水平稳中有升,市工商局在年初被评为“驻马店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 徐其林)
【消费者权益保护】 2014 年,市工商局围绕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协调联动维权机制,不断转变消费维权工作思路,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维权工作。一是继续深入推进消费维权“五进”工程,全市 12315 维权联络站(点)达到 2591 个,方便广大消费者就近维权。二是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消法宣传,以“新消法、新权益、新责任”为主题,在全市举行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设立“工商开放日”,评选曝光“全市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件”,举办全市新《消法》知识竞赛,“天天‘3·15’,维权走基层”活动坚持每月一次送法下乡、维权进村,收到良好社会效果。三是与公安、质监、物价、卫生等部门建立“行政对接机制”,与水电气暖等公共行业企业建立“行业对接机制”,同时面向全市公开招募消费维权志愿者 250 多名。2014 年,市工商局先后向消费者发放各类宣传 3 万多份,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驻马店视报》发布消费警示 170 条,消费提示 50 多条,受理消费者投诉 253 件、举报 58件,结案率达到 100%,接待消费咨询 7899 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224.9 余万元。市消协被评为“全国消协组织服务监督先进单位”。 ( 徐其林)
【工商体制改革】 2014 年,工商局积极稳妥推进工商体制改革。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针对全市工商系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市工商局党组多次向市政府请示解决,包括机构设置问题、退休干部人事信息没接收的问题、部分缓刑人员的工作安排问题等,在市委、市政府及有部门的支持下,都有了新的进展,稳定了队伍情绪。二是稳步推进分级管理。7 月 2 日,市工商局分级管理工作会议暨交接仪式在市政府举行。10 月下旬,市工商局向各县组织人事部门移交人事档案。市县分级管理改革基本完成。三是妥善解决干部回流。根据上级有关政策要求和个人意见,对下派的交流的 7 个县工商局局长进行调整,保持工作大局的稳定。四是坚持改革期间工作稳定。注重引导系统干部职工提高认识,自觉服从大局,遵守组织纪律,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工商改革期间监管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要求不降低,确保履职尽责到位、工作衔接顺利。 ( 徐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