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区域位置】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南部 , 淮河以北的黄淮平 原南域,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10′~ 115°12′、北纬 32°18′~ 33°35′之间。东与安徽省阜阳市相依,西与南阳市相连,南与信阳市毗邻,北与平顶山市、漯河市和周口市接壤。境域西起泌阳县郭集乡侉庄村黄庄,东至新蔡县练村乡闻营村,南起正阳县皮店乡潘庄村,北至西平县人和乡三李村。辖区东西最大距离 19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 137.5 公里,总面积15083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540 人。
历史上多以平舆、汝南为中心设置郡、州、府,1965年7月以驻马店为中心设驻马店专区,专员公署驻驻马店镇(后改为市)。1978年,辖驻马店市、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正阳县、确山县和泌阳县等9 县1市,行政公署驻驻马店市。2000 年6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驻马店地区,设立地级驻马店市,原驻马店市改称驿城区。2014 年1 月1日,新蔡县正式成为河南省直管县,由河南省政府全面管辖。2014 年全市辖驿城区、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确山县和泌阳县等 8县1区。驿城区位于驻马店市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57~ 114°05′,北纬32°55 ′~ 33°01 ′;遂平县位于市境中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7 ′~114°10′,北纬 32°59 ′~ 33°18 ′;西平县位于市境西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36 ′~ 114°13 ′,北纬 33°10 ′~ 33°35 ′;上蔡县位于市境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6 ′~ 114°42 ,北纬33°04 ′~ 33°25 ′;汝南县位于市中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4°09 ′~ 114°35 ′,北纬32°39 ′~ 33°11 ′; 平舆县位于市境东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4°24 ′~ 114°55 ′, 北纬32°44′~ 33°10 ′;新蔡县位于市境东部偏南,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8 ′~ 115°12 ′,北纬32°34 ′~ 32°58 ′;正阳县位于市境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2′~114°53′, 北纬32°18′~ 32°47 ′;确山县位于市境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7 ′~ 114°14 ′,北纬32°27′~ 33°03 ′; 泌阳县位于市境西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0′~113°48′, 北纬32°34′~ 33°09′。
驻马店市驿城区北距省会郑州铁路里程206公里,公路里程228公里 ;南距武汉市公路里程321公里,铁路里程327公里。驻马店市与市内各县城距离为 :东距汝南县公路里程32公里 ;距平舆县公路里程60公里 ;距新蔡县公路里程97公里,东南距正阳县公路里程80公里。南距确山县铁路里程20公里,公路里程20公里。西距泌阳县公路里程94公里。北距遂平县铁路里程18公里,公路里程19公里 ;距西平县铁路里程44公里,公路里程52公里。东北距上蔡县公路里程 45公里。
【交通】 驻马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处于中国南北交通通道,区位优势明显。周显王四十五年(前324),区内有连接今鄂、豫、皖的楚国商运古道夏路。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修筑驰道,区境内古道同驰道网连接。后经历代续建,至清代形成以汝南为中心北通汴洛、南达鄂粤、东连皖苏、西接宛邑的古道网。
驻马店市境内最初的公路是民国元年(1912)在古驿道基础上改建的。京广铁路纵贯南北,途经西平、遂平、驿城区、确山,单程全长 111.29 公里。石武高铁客运专线驻马店段全长 107.787 公里。公路四通八达, 2013 年,境内公路网总里程 19272.44 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 129.3公里。公路网布局构成为 :高速公路 5 条(京港澳高速、沪陕高速、新蔡至泌阳高速、大广高速、焦桐高速)444.5 公里 ;国道 2 条(G107 京深线、G106 京广线)156.38 公里 ;省道 11 条(北南纵线 S206 商桐线、S213 吴黄线、S216 平长线、S219 永定线、S220 七蚁线、S224 确平线、S234 平桐线 7 条,东西横线 S331 高兰线、S333 张南线、S334 君二线、S335 棠西线 4 条)1197.576 公里;县道 26 条(北南纵线 17 条,东西横线 9 条)1674.934 公里 ;乡道 142 条 2317.298 公里 ;村道总里程 13450.284 公里 ;专用公路总里程 31.471 公里。按技术等级分 :高速公路 444.5 公里,一级公路 60.698 公里,二级公路 1683.246 公里,三级公路 1145.02 公里,四级公路 10016.105 公里,等外公路 5922.874 公里。按路面等级分 :有铺装路面 9599.998 公里(其中 :沥青混凝土路面 3430.981 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 6169.017 公里),简易铺装路面 3041.874 公里,未铺装路面 6169.017 公里。公路桥梁 3147 座,93401.8 延米(其中 :干线公路桥梁 492 座,25863.11 延米 ;农村公路桥梁 2655座,67538.69 延米)。
一、铁路
京广铁路市境段 北起西平县人和车站以北 K817+800米处,南至确山县李新店车站以南明河桥 K937+279 米处,单程长 119.48 公里 , 管内自北向南跨西平县、遂平县、驻马店市和确山县。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37 年“七七事变”以后,几经战乱毁坏,1949 年 8 月 1 日,郑州至武汉恢复通车。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改造,后遭“75·8”特大洪水毁坏部分设施,运输中断 46 天,1975 年 9 月 23 日恢复通车。1976 年~ 1985 年,区境段线路钢轨更换为 60 公斤 / 米,线路采用无缝焊接长轨,确山以北平原地带每节 1000 米~ 3000米,确山以南丘陵坡地每节 300 米~ 500 米。线路道岔逐步更换为高锰整体辙岔心。1987 年,区境段行车最高时速 93公里,机车牵引最大吨位上行 3500 吨、下行 3700 吨。1988 年,电气化线路改造工程动工,1990 年 5 月,郑州至武昌区段电气化铁路开通投入使用。至 2000 年,固定列车允许时速140 公里,道路两侧采取全封闭。2006 年,为准备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完成提速道岔的更换,新更换的提速道岔每组长77 米,重 140 余吨。设车站 11 个,其中驻马店车站为一等甲级客货中间站。地方铁路窄轨拥有 97 公里,设车站 8 个;准轨拥有线路 4.98 公里。
京广铁路客运专线市境段 北由西平县宋集乡入境,南至确山县李新店,单程长 106.4 公里 , 自北向南跨西平县、遂平县、驻马店市和确山县。2006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议书。2008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8 月铁道部批复项目初步设计,10 月 15 日宣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2 年 9 月 28 日,全线开通。市境内设驻马店西站。车站所处线路中心里程为京广高铁线 907+768 米,上行方向与漯河西站相邻,下行方向与明港东车站相邻。驻马店西站始建于 2010 年 10 月 10 日,隶属武汉铁路局驻马店车务段。2012 年 9 月 28 日开通运营。设计站场规模为 4 台面6 线。其中,到发线 4 条,正线 2 条,中间站台 2 座。通过2 座 8 米宽旅客进、出站地道连接 2 座岛式站台。无天桥设计。 途经西平、遂平、驿城区、开发区、确山 5 个县区 18 个乡镇,全长 107.787 公里,占全省 8 个沿线省辖市总长度的 1/5。
二、国家干线公路
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段 京港澳高速(G4)即京珠高速,初为京广高速,随着 1999 年广州至珠海段贯通,更名为京珠高速。京港澳高速公路由京珠高速公路全段和新辟路线广州至香港和珠海至澳门两段组成,全长 2310 公里,是驻马店市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市境段自北由漯河市入境,经西平县、遂平县、上蔡县、驻马店市、汝南县、确山县,全长 119.1 公里。分为漯河至驻马店段和驻马店至信阳段 2 个工程项目分别进行勘察设计施工。漯河至驻马店段北起许昌至漯河高速公路接点,途经漯河市东、西平县东、上蔡县西、遂平县东、汝南县西、驻马店市东,止于驻(马店)新(蔡)公路以南 1070 米处汝南县西王坡村西。全长 67.2公里,其中漯河市境内 6.4 公里,驻马店地区境内 60.8 公里(西平县境内 27.574 公里、上蔡县境内 1.412 公里、遂平县境内 23.057 公里、驻马店市境内 6.272 公里、汝南县境内 2.485公里)。沿途经驻马店地区 13 个乡(镇)40 个村委,其中西平县 5 个乡镇和老王坡农场计 19 个村委。工程为新建全幅高速公路,平原微丘区双向 4 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60 毫米),全立交,全封闭。设计行车速度为 120 公里∕小时,设计荷载汽车—超 20 级,挂车—120 级,路基总宽度为 28 米。共有大桥 7 座 1555.44 米,中桥 33 座 1510.32 米,涵洞 75 道2537.95 米,通道 79 道 2512.06 米,互通立交 3 处(西平县、遂平县、驻马店市),分离式立交 72 座,平均每公里有桥涵通道 4.4 处。1998 年 11 月 21 日,在驻马店市举行漯驻高速公路控制工程开工典礼奠基仪式。1999 年 3 月 28 日正式开工建设。至 2000 年,67.2 公里路基和 279 座桥涵通道工程全部完成,路面基层基本完成,路面下层完成 12 公里。漯驻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工程全长 43.3 公里,连接线设计路基宽 12 米~ 24 米,路面宽 9 米~ 22 米,沥青混凝土结构。全线新建公路立交桥 2 座 730.52 延米,中桥 3 座 97.12 延米,小桥 14 座 208.09 延米,涵洞 77 道 1547.72 延米。特大桥、中桥荷载标准为汽—超 20 级、挂—120 级,小桥涵荷载标准为汽—20 级、挂—100 级。各项建设任务于 2001 年 9 月全部完成,9 月 14 ~ 15 日通过交工验收,9 月 18 日开始通车试运营,2003 年正式通车。区间设驻马店、遂平、西平、确山 4 个收费站。2011 年,京港澳高速漯驻段完成改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漯驻段驻马店境改扩建 60.8 公里 ;京港澳高速公路市区北新增出口项目协议书已经草签。采用沿老路双侧加宽的改扩建方案,4 车道扩建为标准 8 车道,路基全宽 42 米,扩建宽度为 14 米。加宽部分新建路面 111.99万平方米,原路面罩面 115.01 万平方米。全线加宽大桥 7 座,离式立交 63 座,接长通道 72 道,接长涵洞 68 道,改扩建服务区 1 处。驻马店至信阳段 :工程路线北起漯河至驻马店高速公路的终点,沿京广铁路东侧布线,向南经确山、明港、信阳到省界(与湖北交界),全长约 133.9 公里,其中区境段 58.3 公里,途经 8 个乡镇 30 个行政村。设计路基宽度 28 (26)米,双向 4 车道,行车时速 120 公里 / 小时。2001 年8 月 19 日,驻马店至信阳高速公路建设举行开工仪式。2003年 12 月 2 日,京珠高速公路驻马店至信阳段建成通车。2009年,京港澳高速驻信段加宽改造项目勘察定界、地上附属物清点工作全部完成,征地和地上附属物补偿资金兑付全面展开。2011 年,完成改扩建工作前期工作,在改扩建中。
大广高速公路驻马店段 大广高速公路(G45)是国家高速公路“7918 工程”规划网中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大庆市至中国南方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条高速公路,为《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纵向的第五条线。北起大庆市,经乌兰浩特、朝阳、北京、衡水、开封、黄石、赣州,止于广州市,全长约 3770 公里。其中,河南省境内全长约 560 公里。公路途经平舆县、新蔡县、正阳县 3 县,驻马店段北起项城市与平舆县交界的安李庄北约 200 米,向南经高杨店西偏向西南行,经刘寨村东、荒坡村西,于杨埠镇西跨洪河后与省道 S333线相交,设平舆互通式立交(K12+285);至八里岗折向东南行,经大南营东、于常湾西跨越小清河,进入新蔡县境 ; 在三空桥西与新蔡至泌阳高速公路相交,设枢纽互通式立交(K23+926);过高庄西,在 K28+050 附近设新蔡服务区 ;经砖店与 S216 线相交,设新蔡互通式立交(K30+441);过大刘庄、刘庄之间,跨 S335 线,经王寨西、刘乐庄东,跨李大湖、汝河后路线出新蔡进入正阳境 ;经曹岗西,于岳城乡东跨汝岗路,设正阳互通式立交(K50+775);至正阳与息县交界的李寨西约 500 米处出境。全长 52.13 公里,路基宽28 米。工程设计标准双向 6 车道,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 120公里。2004 年 7 月 29 日,举行奠基仪式正式开工。2007 年10 月 10 日建成通车。大广高速公路驻马店段共有大型桥涵5 座,分离式立交 42 座,互通式立交 4 处(含枢纽互通 1 处)。境内共设出口 4 个,平舆杨埠收费站(K2146+780),新蔡砖店收费站(主站 K2164+886、副站 K2165+168),正阳岳城收费站(K2185+489)。
沪陕高速泌阳段 沪陕高速(G40)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十三纵、十五横”中的“第八横”,也是贯穿东南和西北的大通道。公路途经驻马店市泌阳县,境内全长 34 公里,途经马谷田镇、盘古乡、赊湾乡,在盘古乡设有服务区和连接泌阳县城的出口。设计标准双向6 车道,行车速度每小时 120 公里,境内占地 3392 亩。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桥梁设计荷载汽—20、挂—120,路基均宽 41.2 米,路面宽 30.5 米。2004 年 5 月始施工,境内设计桥梁 47 座,通道及过水涵洞 138 道。2006 年 9 月建成通车。
(北)京广(州)路驻马店段 北京至广州公路,又称106 国道,由周口地区项城入境,经平舆县东和店、安徽省临泉县庙岔、新蔡县龙口、孙召和关津,进入信阳地区息县,与唐河至临泉、明港至临泉路交叉,长 43 公里,属二级公路。春秋为陈(今淮阳)、项(今沈丘或项城老城)至蔡(今上蔡、新蔡)、黄(今潢川)之车马道,宋、元、明、清为南方部分府、州、县通汴京(今开封)、北京驿道的一段。民国时期修开封至商城路并改为汴粤国家级公路。抗战时期,为阻止日军侵犯被人为破坏,久不通车。1958 年,新蔡至息县段由土路改建为砖石简易路面,宽 3.5 米。1969 年此路段定为国家级公路馆陶至麻城路过境段,同年初,将路基改线,并拓宽至 10 米~ 13 米,侧设履带车道宽 4.5 米,平曲半径最小 70 米,小于标准者 4 处,修建跨越洪河、汝河钢筋混凝土大桥 2 座和永久性中小桥涵 43 座(道)。1970 年~ 1972年 3 月,此路段铺白灰土底层渣油路面宽 6 米~ 7 米,但部分路基高填土压实度差,波浪起伏较大。1985 年路基加宽到 13 米~ 16 米,至 1986 年,受车流量的逐渐增大和洪水的不断侵袭,路况日益恶化。1988 年以前已改造为三级、二级公路。1992 年,国道 106 线新蔡县城关改建砼路 3.2 公里,以平原普通二级公路标准施工,路基宽 24 米。1994 年,省计委批准立项,列入河南省第二批世界银行贷款路网建设项目,改建工程新蔡县境全长 31.26 公里,其中大桥 1 座、中桥 4 座、小桥 4 座、涵洞 22 道,按平原一般二级标准设计,路基宽 12 米,路面宽 9 米,桥涵荷载标准为汽—20 级、 挂—100 级。此路改建工程分为两部分,其中 S1 合同段全长 16.01 公里,中小桥 4 座,涵洞 7 道,1995 年 6 月 11 日正式开工。S2 合同段全长 15.25 公里,大桥 1 座、中小桥 2座,1995 年 5 月 16 日开工。1996 年 11 月 30 日主体工程竣工。1997 年,平舆境改善砼路面 8 公里。改建工程设计标准为平原微丘一般二级公路,路基宽 12 米,路面宽 9 米,基层采用水泥综合稳定土结构。1998 年,该路区辖段经过改建测定为 43 公里,路基宽 12 米~ 16 米,次高级路面 9 米,属二级公路,有永久性桥梁 11座 470.9 米,涵洞 38 道 655.8 米,全部绿化,晴雨通车,设公路养护道班 5 个。2001 年 9 月26 日新蔡境改善工程开工,北起驻马店市与安徽省交界新蔡县龙口镇北,桩号 K909+419,止于驻马店市与信阳息县交界处,桩号 K944+195,该段路线全长 34.78 公里。该工程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善,路基宽 15 米,路面宽 12 米,路面设计年限 12 年。小桥涵与路基同宽,小桥涵设计车辆荷载标准为汽车—20 级,挂车—100,设计洪水频率 1/50;大桥设计车辆荷载标准为汽车—超 20 级,挂车— 120,设计洪水频率 1/100。2002 年,国道 106 线新蔡县城北上王岗(K925+400)至城南孔岗(K937+710)段进行改建,经县城西侧通过,在全长 12.31 公里。项目建设标准拟按照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进行改建,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路基宽 24 米,路面宽18 米(快车道为 4×3.5 米),土路肩宽 2×3 米 ;桥涵荷载等级大桥为汽—超 20 级,挂 120 ;中小桥及涵洞为汽—20 级,挂 100 ;路面面层为沥青砼结构。2005 年,G106 线平舆境改建工程开工,全长 8.02 公里。2007 年,驻(马店)周(口)交界至临泉大修工程开工,全长 7.97 公里。2010 年,新蔡县孙召乡(桩号 K887+000)至驻马店市与信阳市息县交界处(桩号 K907+083)的 20.08公里进行大修。该工程按 80 公里 / 小时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善,其中,K896+071 ~ K898+950 新蔡县城段主车道宽 12 米,其余路段路基宽 15 米,路面宽 12 米。
(北)京深(圳)路区辖段 北京至深圳公路,又称 107 国道,由漯河市入境,经西平县宋集、潘庄、西平县城关、 二郎、焦庄、遂平县和兴、遂平县城关、关王庙、驻马店市、 确山、任店、李新店无明河进入信阳地区信阳市全长 114 公 里,与区内西(平)上(蔡)路、周(口)遂(平)路、驻(马店)新(蔡)路、南(阳)驻(马店)路、确(山)内(乡)路、明(港)临(泉)路、确(山)汝(南)路等省道交会,属二级至三级公路。原为京广古道一段,民国时期多次征工重修,将路基扩宽至 7.5 米。新中国成立初期,公路与铁路反复交叉,线型弯曲,桥涵残缺,边沟淤塞,低洼积水,路基仅宽 5 米~ 7 米,仅能通畜力车。1958 年,此路改修砖石简易路面,宽 3.5 米,质量差,晴通雨阻。1965年建立驻马店专区时,此路称郑州至武胜关路,路况基本未变,好路率约占 15%,车流量日夜 20 车~ 70 车。1968年~ 1969 年,将路基改移铁路西侧 2 公里~ 4 公里,修宽到 8.5 米~ 10 米,并铺碎石路面,宽 6 米。1971 年~ 1973年,补强白灰土和碎石底层,修渣油路面,宽 6 米~ 7 米,平曲半径最小 16 米,小于标准者 18 处。1977 年,路基加宽为 12 米,大修路面 31 公里。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车辆通行量与日俱增,路基底层承受重力不足,路面宽度不够,交通状况恶化。1987 年,漯河至确山段路基加宽以 15 米~ 23米,底层大修 77 公里,油路面加宽到 9 米。1993 年,在西平至遂平和兴段按 25 米宽路基,12.25 米主车道,2×5.5 米慢车道改建汽车专用二级公路 22.2 公里,包括改线 7.1 公里、扩宽 15.1 公里,工程于 1994 年 6 月竣工。该工程的建成通车结束了驻马店地区无汽车专用公路的历史。1994 年,国道 107 线第二期改扩建工程施工,按照平原区汽车专用二级公路标准,过往城区的道路结合城市道路规划标准设计,时速 80 公里 / 小时。1996 年 5 月,将西平至遂平砼路面改铺油路 5.99 公里。1997 年 3 月,在西平境投资改造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24 米宽沥青路面 9.1 公里。1998 年在西平、遂平交界路段,按照路基宽 24 米,路面宽 23 米,基层为 20 厘米厚水泥稳定矿石结构,面层为 10 厘米沥青砼标准,大修路段长 6.1 公里 ;在西平县潘庄北段改扩建砼路面工程 8.2 公里,建设标准为路基宽 20 米,路面宽 18 米,基层为 20 厘米水泥砂砾结构,面层为 26 厘米混凝土板。此路区辖段经过改建测定 113 公里,路基宽 19 米~ 25 米,次高级路面 18 米~ 24 米,属二级公路,其中砼路面 85.7 公里,油路面 27.3 公里,有永久性桥梁 44 座 1883.8 米,涵洞 169道 4318.1 米,全部绿化,晴雨通车,设公路养护道班 10 个。2001 年 10 月,国道 107 线驻马店段全面开工,该工程全长69.9 公里,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80 公里 / 小时,沿线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采用汽—20 级,挂—100。2002 年驻马店、确山境城区段公路改建工程开工, 2003 年底完成,2004 年通车投入使用。项目建设的技术标准拟按照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进行改建 ;计算行车速度为 80 公里 / 小时 ;路基宽北段为 24 米,中段为 40.7 米,南段为 29.6 米 ;路面宽分别为 21 米(快车道为 6×3.5 米)、 39.5 米(快车道为 6×3.5 米)、28.4 米(快车道为 4×3.5 米); 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砼结构。其中,项目北段 K885+800 ~ K889+300 关王庙至密庄段,为改线工程。北起关王庙南, 向南呈直线状,经熊楼、斋贡庄、谭庄,终点正对驻马店市文明路,于密庄正西接原有 G107 线,路线全长 6.5 公里 ;项目中段 K889+820 ~ K897+900 全长 4.08 公里,为国道 107线驻马店城区段路面改建工程,改建内容为隔离带的挖除和整幅道路路面改善;项目南段 K913+800 ~ K917+400 全长 3.6公里,为国道 107 线确山城区段路面改建工程,改建主要内容同中段。改建项目整体建设规模为 14.18 公里。
三、省级干线公路
新阳高速公路 河南新蔡至泌阳高速公路(S38)经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修建。项目起于新蔡县孙召乡北侧,止于泌阳县城东南马谷田镇,全长 163.5 公里,路基宽度 26 米,双向 4 车道,行车速度 100 公里 / 小时。路线总体走向为东西方向,经过新蔡县、平舆县、汝南县、驿城区、确山县、泌阳县 6 个县区,是大广国家重点公路(G45)、京港澳国道主干线(G4)、沪陕国家重点公路(G40)之间的重要连接线,是河南省“686”高速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新阳高速公路分成新蔡至驿城区段和驿城区至泌阳段 2 个工程项目施工。新蔡至驿城区段 2004 年 10 月 15 日举行开工典礼 ,2007 年 12 月 19 日建成通车。2004 年 8 月,驻马店至 泌阳高速公路新蔡至驿城区段开工建设。2007 年 9 月 28 日,驻马店至泌阳段举行通车仪式。2009 年 5 月,新阳高速公路化庄(省界)至新蔡段开工建设。该路段起点位于驻马店市新蔡县化庄东北豫皖 2 省交界处,与安徽省在建的阜新至新蔡高速公路相连通,向西与 335 省道相交,在新蔡县孙召乡北与新阳高速新蔡至驻马店段相接,并通过新蔡互通立交和 106 国道相连,全长 25.81 公里。2011 年 12 月 16 日,新阳高速公路化庄(省界)至新蔡段举行通车仪式。该路段路基宽度 26 米,双向 4 车道,行车速度 100 公里 / 小时。
焦桐高速公路驻马店段 焦桐高速公路(S49),是河南省内焦作至桐柏的高速公路,为河南省高速公路网络规划中 6 条南北纵线中的重要一段。从舞钢市与泌阳县交界处入境,经泌阳县的象河乡、春水镇、付庄乡、贾楼乡、王店乡和高邑乡,先后与 S234、S333、S334 相交,止于泌阳县东南部铜山湖边,与驻马店至泌阳高速公路相交,由泌阳到桐柏交界处出境。全长 53 公里,路基宽 28 米,双向 4 车道,行车速度 120 公里 / 小时,设有泌阳北、春水 2 个收费站,白云山服务 1 处,桥梁 47 座,涵洞 81 道。泌阳至桐柏段起于泌阳县城东南马谷田乡,与驻马店至泌阳高速公路终点对接,并与沪陕高速公路信阳至南阳段相连,向北可接焦桐高速泌阳段,由泌阳与桐柏交界处出境,泌阳县境 23.1 公里。 全线双向 4 车道,设计时速 100 公里。2007 年 11 月 22 日,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泌阳至桐柏段建成通车。2008 年 5 月,S49 焦桐高速公路泌阳段开工建设。全长 44.22 公里。2010 年 10 月 31 日,焦桐高速公路泌阳段举行通车仪式。
S206 商桐线 前身为原周遂路、驻上路、驻蚁路。北起商丘、南至南阳桐柏,自上蔡县朱里入境,经东洪、上蔡城关、黄埠,汝南县罗店,驿城区顺河、胡庙、蚁蜂,确山县竹沟、石滚河乡西南出境,市境全长 139.71 公里。其中,驻马店至上蔡段 1991 年纳入第三批以工代赈计划,1997 年7 月 1 日正式竣工通车,为二级油路。2002 年~ 2005 年,S206 线商桐路分段改建,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2007 年,上蔡境关楼至前翟段大修,工程设计标准为设计速度 80 公里 / 小时的二级公路,路基宽度 12 米,路面宽度 9 米。2010 年~ 2012 年,S206商桐线分段进行了 3 次改建,工程设计标准为速度 80 公里 /小时的二级公路,路面主要结构采用 9 厘米沥青混凝土 +18(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大桥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超20、挂—120,中小桥及涵洞设计荷载标准为汽—20、挂—100,设计洪水频率为桥梁 1/100, 涵洞 1/50,路基宽度 15 米、12 米、12—17—23 米, 路 面 宽 度 12 米、10.5 米、10.5—15.5—21.5 米。市境全线有大、中、小桥 57 座 3800.2 延米。
S213 吴黄线 北起濮阳南乐吴家庄(省界),南至信阳新县姑畈(省界),自上蔡县崇礼乡入境,向南经蔡沟、和店、平舆县射桥、玉皇庙、平舆县城关、西洋店、正阳县寒冻、袁寨、新阮店、王勿桥乡东南出境,市境全长 106.29 公里。1988 年以前此路全长 41.4 公里,路基宽 5 米~ 11 米,次高级路面宽 7 米,属四级公路。1995 年,正阳境修建三级油路 19 公里。到 1998 年此路路基宽 12 米~ 15 米,次高级路面 7 米,属三至四级公路,有永久性桥梁 8 座 383.5 米,涵洞 31 道 228 米。2005 年,驻马店、周口交界至正阳小王庄段改建工程开工,全长 102.557 公里,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二级公路。后因公路质量未完成验收即通车,路面损毁严重。 全线有大、中、小桥 27 座 1161.8 延米。
S216 平长线 平舆至商城县长竹园乡,境内为原驻新路一段,自平舆县城关经万金店、新蔡县黄楼、砖店、十里铺、新蔡城关、关津、宋岗、练村镇东南出境,市境全长 64.5 公里。20 世纪 70 年代,此路属二至三级路,次高级路面宽 6 米~ 9米。后多次进行小修,通行状况有所改善。2001 年 9 月 29 日,平舆至新蔡段改建,工程全长 38.1 公里。2004 年,S216 线新蔡县城至驻信交界段改建,项目起点位于新蔡县城西北 3公里处,终点止于新蔡县麻里乡(之后入信阳市淮滨县界)。该项目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路基宽 12 米。2009 年,平舆县城至新蔡县城中修,全长 37.6 公里,该工程设计标准为设计速度 80 公里 / 小时的二级公路,路基宽度 15 米,路面宽度 12 米。沿线有桥梁 4座 148.5 延米。
S219 永定线 原开龚路。北起安阳永和乡(省界),南至信阳罗山定远(省界),市辖段由漯河市辖区入境,经上蔡县华陂、西洪、上蔡城关、邵店,汝南县金铺、汝南城关、三桥、马乡,正阳城关、闾河、铜钟、大林过淮河,进入信阳地区罗山县境,市境全长 146.6 公里。市辖段沿路与4 条省级公路相交,为市境内最长经济干线。1970 年~ 1976年,此路段改修,使线路避离窄街闹市,进一步改善线型。同时,上蔡至正阳大林段修白灰土底层渣油路面,宽 6 米。1984 年~ 1987 年,因交通量增大,底层承重力不足和水毁后遗症,益智面层出现坑槽龟裂,只好不断补修,至 1987 年,补强白灰土底层 23.5 公里。1988 年以前,此路段属二至四级公路,路基宽 12 米~ 16 米,次高级路面宽 6 米~ 9 米,上蔡至正阳段白灰土底层 23.5 公里。1989 年~ 1990 年,在正阳县境改善次高级路面工程 19.64 公里。1994 年~ 1999 年,汝南、正阳进行 4 次改建。2000 年,豫 26 线开龚路汝南至正阳段公路改善工程开工,该工程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进行设计,路基宽 12 米,路面宽 9 米,沿线桥涵与路基同宽。2001 年,开龚线上蔡至正阳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的标准设计。路基宽 15 米,路面宽 12 米。沿线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采用汽—20 级,挂—100。2009 年~ 2012 年,又对 S219 永定线分段进行 3 次改造。 沿线有大、中、小桥 46 座 1954.6 延米。
S220 七蚁线 北起开封尉氏邢庄七里头(接 S219 线),南至驿城区蚁蜂(接 S206 线),自平顶山市舞钢与驻马店市遂平县的交界处入境,经张台乡、文城乡向南横跨 S333 线后,继续向南经小陈庄、大王庄、杨庄至项目终点蚁蜂镇并接于省道 S206 商桐路上,市境全长 37.83 公里。2005 年,S220 七蚁路市境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2012 年,S220线平顶山交界至驻马店市 S333 张南线路口段中修,路线全长29.56 公里。沿线有大、中、小桥 17 座 729.4 延米,其中大桥 1 座 245.1 延米,中桥 4 座 221.8 延米,小桥 12 座 262.5 延米。
S224 确平线 北起确山县城,南至信阳浉河平靖关(省界),经确山县城、普会寺、留庄镇,正阳慎水镇、陡沟镇西南过淮河出境,市境全长 72.06 公里。2002 年 11 月 7 日,S224 线确山至正阳县城段开工,该工程全长 42.75 公里。2003 年,S224 线正阳至陡沟段改建工程开工,路线全长27.89 公里。该工程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2010年,S224 线正阳境宋店至陡沟段改造工程开工,该项目起点位于正阳县宋庄,终点接陡沟镇淮河桥北桥台,路线全长16 公里,其中新建路段 3.2 公里。2012 年,京港澳高速公路正阳站出口至正阳县城段改建工程开工,全长 27.4 公里。沿线有大、中、小桥 30 座 1474.9 延米。
S234 平桐线 原许泌路。北起平顶山叶县止张,南至南阳桐柏县城,自泌阳县象河乡汪庄村入境,南经春水、付庄、贾楼、杨家集、花园、泌水镇、盘古乡磨山村出境,泌阳县境全长 80.82 公里。1986 年,为许(昌)泌(阳)公路,泌阳县境长 51.8 公里,与南驻路重复 6.6 公里。三至四级公路,其中三级次高级沥青路面 11.2 公里,四级中级砂石路面 40.6 公里。路基 9 米,路面 4 米~ 9 米。1996 年,按平原微丘二级标准改建毛胡张至二铺段,于 1997 年 8 月竣工。1997 年 7 月 30 日,许泌路泌阳境付庄桥竣工通车。1998 年,许泌路泌阳境界牌河至毛胡张 22.5 公里改建路段,设计标准为平原微丘二级标准,路基宽 9.5 米,路面宽 9 米,基层采取水泥稳定砂结构,面层为沥青碎石结构。2005 年 2 月,泌阳县城至驻南交界段改建工程开工,全长 20.89 公里,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2006 年,S234 平桐线泌阳象河至李岗段大修工程开工,全长 20 公里。2010 年,S234平桐线泌阳境贾楼大街改造工程开工,全长 2.2 公里。2012年,沿线共有大、中、小桥 40 座 2368.6 延米。
S331 高兰线 原西出北路、西上路、上项路。东起周口项城高寺西 G106 线,西至三门峡市卢氏县兰草(省界),自上蔡县杨集镇入境,经蔡沟、塔桥、齐海、上蔡县城、大路李乡、陈老庄,西平县城、钻探乡、出山镇西出境,市境全长 114.8 公里。上蔡至项城段 :1977 年,为建上蔡、平舆、项城县际油路网,上蔡至蔡沟段 32 公里修成渣油路面,宽 6 米。1982 年,蔡沟至杨集段 13 公里修成油路。1988年,属三级公路,路基宽 10 米~ 15 米,次高级路面宽 6米。2001 年,上蔡至项城公路全线改善工程开工,工程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进行设计,路基宽 12 米,路面宽 9 米。沿线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采用汽—20 级,挂—100。西平至上蔡段 :古为车马大道,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为干线公路,1957 年、1958 年,线路基线北移,路基加高、加宽,上蔡段修成碎石路面,西平段修成砖石路面,路面宽 3.5 米~ 6 米,交通量日夜 20车次。1965 年~ 1966 年、1969 年~ 1971 年 2 次大修,路基加宽至 10 米~ 12 米,修成碎石底层渣油路面宽 5.5 米。1985 年此路部分狭窄路基加宽到 12 米~ 20 米,1987 年全路补白灰土底层,重修油路面宽 7 米~ 9 米。1988 年此路全长 25.5 公里,路基宽 12 米~ 20 米,次高级路面 7 米~ 9米。1995 年在上蔡县境改建二级油路 14.7 公里。2001 年 10月 7 日,西平至上蔡段改建工程开工,该工程起点位于西平县柏城镇京珠连接线东段约 1 公里处,基本沿原路方向,终点位于上蔡县蔡都镇。该段全长 26.7 公里。西平至出山段 :新中国成立前,此路弯曲狭窄无路面。1958 年西平至权寨段取直,权寨至吕店段修路基。1973 年按四级公路标准重修,1976 年完成师灵至出山段 23 公里,路基加宽至 8.5 米~ 11.5米,砖渣白灰土底层,渣油路面宽 5.5 米、厚 1.5 厘米~ 2厘米。1988 年此路长 41.2 公里。后经过改建测定,全长为45.2 公里,路基宽 14 米,次高级路面 7 米~ 9 米,属二至四级公路,其中二级公路 4 公里,三级公路 27 公里,四级公路 14.2 公里,有永久性桥梁 15 座 395.3 米,涵洞 42 道365.5 米。2007 年 5 月,上蔡梁庄至小翟庄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2008 年~ 2012 年,S331线上蔡境柴冀至梁庄段、京港澳高速至驻平交界段、京港澳高速公路西平站出口至上蔡县城段、S331 高兰线蔡沟至齐海段进行改建、大修。全线共有大、中、小桥 23 座 1050.9延米,其中大桥 2 座 230.3 延米,中桥 11 座 622.7 延米,小桥 10 座 198.0 延米。
S333 张南线 原平临路、驻新路、南驻路。东起周口项城贾岭镇张新庄(省界),西至南阳市南召县南河店镇,自平舆县东和店镇入境,向西经杨埠镇、平舆县城、郭楼镇,汝南县三门闸街道、三里店街道、老君庙镇,驿城区水屯、刘阁、沙河店、板桥,泌阳县下碑寺、春水、黄山口、羊册、由郭集镇西出境,市境全长 178.65 公里。平舆至临泉段 :1970 年,此路段定为省道唐河至临淮关(安徽凤阳东)路的一段,按五级公路标准重修,实修路基宽 9 米~ 10米,礓石底层碎石路面。1977 年,重修为白灰土底层渣油 路面,宽 6 米。1985 年补强底层 5 公里,将 4 公里狭窄路段路基拓宽至 15 米。1988 年以前该路区辖段属三级公路,路基宽 9米~ 15 米,次高级路面宽 6 米,长 27 公里。1992 年~ 1997 年,进行 2 次大修。2006 年 4 月,平舆东和店至县城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路基宽 12 米。2008 年~ 2012 年,又分 4 段进行大修。驻马店至平舆段(原驻新公路驻平段):1978 年~ 1987 年,驻汝段大修 32 公里,渣油路面拓宽为 9 米。1988 年底,路基宽 16 米~ 23 米,次高级路面宽 6 米~ 9 米。 1991 年~ 1992 年,修建驻马店市至汝南段,其中改建成砼路面 12.2 公里,改善路面 4.45 公里。1993 年,按 15 米宽路基、12 米宽路面改建二级砼路面 13.5 公里,新建大桥 1 座。2003 年,驻马店至汝南段改建,工程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2006 年,平舆县城绕城段改造工程全长 3 公里。驻马店至南阳段 :1975 年 8 月,板桥水库溃坝,水毁此路段路基 19 公里。路面 10 公里,沙河店至板桥 8 公里路基夷为平地,交通中断。后经抢修,方恢复通车。由于交通量增大,1985 年驻板段 55 公里路基由 8.5 米~ 10 米加宽到13 米~ 16 米。1987 年,此路段与京广铁路交叉处建立交桥, 两端引道修混凝土路面 1.6 公里(宽 40 米)。驻马店至刘阁段底层大修 6.6 公里,油路面拓宽为 9 米,其中有 1.9 公里采用水泥与河沙拌和稳定基层新技术。板桥至郭集段仍为中级路面。1988 年,区内辖段长 103 公里,此路段属二至四级公路,路基宽 8.5 米~ 16 米,次高级路面 38 公里,中级路面 65 公里,路面宽 6 米~ 9 米。2002 年,全部为二级沥青路面,路基宽 12 米,路面宽 9 米。全线有大、中、小桥84 座 3943.2 延米,其中大桥 10 座 1857.4 延米,中桥 21 座1180.7 延米,小桥 53 座 905.0 延米。 S334 君二线 原确汝路、确内路一段。东起汝南县老君庙,向西经韩庄乡、确山县城、瓦岗镇、竹沟镇至泌阳县二铺,全长 95.65 公里。确山至汝南段 :自确山经洪山铺、吴桂桥、韩庄至汝南老君庙,长 28 公里,与汝宛古道东段同线,西接 G107 线,东连 S333 线。属四级公路,路基宽 12 米~ 15 米,部分中级路面宽 4 米~ 6 米,至 1987 年,路况不佳,后仅进行局段小修。2005 年 4 月,河南省发改委下达汝南老君庙至确山县城段建设计划,为省第二批干线公路项目,该项目全长 24.6 公里,总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2008 年竣工,但由于建设质量不达标,公路不能达到设计通行标准。 确山至沁阳段 :原属确(山)内(乡)公路一段。1982 年前称确山至泌阳公路,驻马店辖区段长 90 公里,属三级路。1987 年,此路段改建为油路。1988 年该路区辖段全长 90公里,路基宽 8.5 米~ 12 米,次高级路面 7 米,属三级公路。1989 年竹沟至泌阳境改善油路面工程 25.5 公里。1991年~ 2010 年,经过多次改造。2012 年,全线有大、中、小桥 43 座 2563.1 延米。
S335 棠西线 原明临路、确内路一段。东起新蔡县棠村,向西经栎城乡、新蔡城关、佛阁寺镇、正阳县汝南埠、新阮店、熊寨、确山双河、信阳明港、邢集镇、桐柏毛集镇、黄岗镇、泌阳县马谷田镇、泌水镇、赊湾镇出境,市境全长 108.54公里。明临路市辖段 :市境段长 113.4 公里。原正(阳)明(港)路为区内干线之一,后定为月河至新蔡路一段。明港经正阳至新蔡段、新蔡至临泉段原为 2 条县道,1982 年两段连接为明港至临泉路,并被定为省道。1970 年,正阳至明港、明港至月河路被定为省道月河至正阳路。按三级路标准修碎石路面宽 7.5 米,后补强白灰土底层,修渣油路面宽7 米。1977 年,正阳至新蔡段路基改线,修白灰土底层渣油路面,宽 6 米。1979 年,汝河汝南埠大桥建成,此段始全线通车。同年,按四级路标准重修新蔡至临泉段,路基宽 8.5米~ 10米,白灰土底层渣油路面,宽 5.5 米~ 6 米。其中, 部分结构为纯粗沙、白灰粉、重油拌和铺筑,以沙代石,成本低,工艺新。1988年,明临路区辖段长 113.4 公里,路基宽 9 米~ 11 米,次高级路面宽 6 米~ 9 米,属三至四级公路。2001 年,明临线明港至新蔡段改建,工程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80 公里 / 小时的标准进行设计。确内路市辖段 :驻马店辖区段长 90 公里,属三级路。1972年,重修二铺至大路庄段路基和碎石路面,改建桥涵 75 座(道)。1988 年该路区辖段全长 90 公里,路基宽 8.5 米~ 12 米,次高级路面 7 米,属三级公路。1989 年~ 1995 年,竹沟至泌阳境、泌阳境、确山境路段经过多次改造。2005 年 2 月,界牌岭至涧岭店段改建工程开工,全长 45.8 公里,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2012 年,S335 驻马店市境段共有大、中、小桥 42 座 1960.4 延米,其中大桥 4 座 880.0 延米, 中桥 15 座 725.5 延米,小桥 23 座 354.9 延米。




【地貌】 河南省在全国地貌格局中的位置,正处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地带,北部的太行山和西部伏牛山,属于全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东部平原和西南部 的南阳盆地属于全国第三级地貌台阶,而南部边境地带呈东西向展布的桐柏—大别山构成第三级地貌台阶的横向突起。驻马店市则位于全国第三级地貌台阶上,横跨南阳盆地东缘和淮北平原,分属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其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为伏牛山、桐柏山余脉构成的低山丘陵,海拔高度多在 300 米~ 600 米。位于泌阳县境内的白云山为最高峰,海拔 983 米。洪河、汝河、臻头河、泌阳河等河流均发源于西部山地。低山丘陵的外围为波状起伏的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岗地),由山前向平原倾斜,坡度多在5°~ 10°之间。东部则为开阔的淮北冲积湖积低缓平原,以 1/4000 ~ 1/10000 的坡降向东缓倾,最低处海拔 32 米。 山地面积1950 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为豫南桐柏山向西北延伸的余脉和豫西伏牛山向东延伸的余脉,主要分布于泌阳、确山、遂平、西平等县。 440 多座山峰海拔多在 300 米~ 700 米之间,相对高度在200 米~ 400 米之间,低矮的山峰呈岛状突出于波状起伏的丘陵之上。海拔超过 500 米山峰 61 座,超过 700 米的 17 座。 其中,泌阳县白云山主峰白茅垛 983 米,为全市最高峰,另有泌阳县五峰山 872 米、确山县乐山 813 米、泌阳县大铜山632.6 米、遂平县嵖岈山 417 米。 丘陵面积 1642 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10.9%。 海拔多在 200 米~ 400 米之间,相对高度在 200 米以下。主要分布在泌阳县境以及确山县的西部,遂平及西平县西南部的边缘地带亦有零星分布。由于流水的侵蚀切割,丘陵低缓起伏,或呈浑圆的丘状,或呈狭长的陵状,丘陵起伏,谷地开阔。以前丘陵地带一般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瘠薄, 水土流失严重,每遇山洪,沙石俱下,河道漫溢,水冲沙压良田。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状态有所好转。岗地(洪积平原)面积 1144 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7.6%。坡度多在 5°~ 10°之间,海拔一般在 100米~ 200 米之间,主要沿山麓地带分布,呈现为岗地、河流谷地相间分布的波状起伏的地貌形态。岗顶一般宽 1 公里~ 2公里,长数公里或十数公里。岗地的组成物质,靠近山前的较粗,越往下游越细。
平原面积 10347 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68.6%。主要分布于汝南、平舆、上蔡、新蔡、正阳 5 县和西平、遂平、确山 3 县的东部。其地势平缓,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2 ~ 100 米之间,地面平均坡降 1/5000 ~ 1/8000。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亚砂土、亚黏土和灰黑色含钙质的砂姜土。由于地势低洼平缓,有些是封闭洼地,如老王坡、吴宋湖、宿鸭湖、蛟停湖等,流水不畅,成为河南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土地资源】 驻马店市土壤面积 1217652.2 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 80.64%。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是 :有机质含量偏低,缺磷少氮,一部分土壤缺钾。全市土壤有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黄棕壤、粗骨土、石质土 7 个土类。黄褐土是驻马店市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土壤面积 507453.5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 41.67%。砂姜黑土是驻马店市的非地带性土壤,土壤面积 397713 公顷,占全市土壤总面积32.66%,其中上蔡、平舆、新蔡等县均在 6 万公顷以上。驻马店市潮土土壤总面积 14l443.6 公顷,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 11.62%。主要分布在洪河、汝河、泌阳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和古河流的故道上,多呈带状延伸。以泌阳、上蔡、西平县面积最大,其他各县(区)均有分布。水稻土土壤面积12546.6 公顷,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 1.03%。主要分布在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汝南县面积较小。黄棕壤土壤面积8024.4 公顷,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 0.66%,主要分布在泌阳、确山、遂平等县和驿城区的低山丘陵的中下部。粗骨土土类土壤面积 93854.8 公顷,占总土壤面积的 7.71%。分布在泌阳、确山、遂平、驿城区的低山丘陵区。石质土土壤面积 56616.3 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 4.65%。主要分布在泌阳、确山、遂平县和驿城区的石质山地上。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至2014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 1364444.35 公顷。其中,耕地 849068.83公顷 , 园地2598.03 公顷 , 林地 157147.36 公顷 , 草地 29454.13 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123256.06 公顷 , 交通运输用地 46472.39 公顷 ,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7870.73 公 顷, 其他用地18576.82 公顷。驻马店市是农业市,耕地以旱地为主,旱地占耕地的76.4%。
根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地利用开发状况及社会经济的不同和 1987 年~ 1994 年全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数据,驻马店地区土地可分为 4 个不同类型区。一是西部低山丘陵区。位于驻马店地区西部,主要包括泌阳县全部、确山县西部和遂平、西平两县的西部地区。该区域土地特征是地貌复杂多样,土地自然属性较差。二是中部城镇、经济开发区。位于驻马店地区中部,主要包括驻马店市、遂平县中部、汝南县西部和确山县北部。该区域土地特征是建设用地比重大,城镇已具规模 ;科技文化较发达,工业门类较齐全 ;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快 ;农业生产条件好,矿产资源较丰富。三是北部坡洼平原区。位于驻马店地区北部和东部,主要包括西平县东部、遂平县东部、汝南县大部、平舆县和新蔡县。该区域土地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结构单一。四是南部起伏平原区。位于驻马店地区南部,主要包括驻正阳县和确山县南部。该区域土地特征是人均耕地较多,农副产品商品量较大。
驻马店市土地利用多样,分布差异明显。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及人们先易后难、先开发平地后开发山地,先开发浅山后开发深山的土地利用演进过程,形成全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多样性。众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域分布上大体呈现出耕地广泛分布于平原、岗地和洼地 ;园地主要分布平原、岗地和丘陵 ;林地则集中分布于山地的丘陵 ;城乡建设和交通用地以平原和岗地占绝对数量。根据 1987 年~ 1994 年全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数据,驻马店地区土地利用以平原为主,农业用地相对数量大 ;垦殖指数高,天然植被覆盖差 ;土地利用率高,农业后备资源有限 ;建设用地增加速度快,所占土地条件优越。
【山峰】 驻马店市的山地为伏牛山、桐柏山余脉,海拔高度多在 300 米~ 600 米之间,最高峰白云山为 983 米。境内海拔高度超过 500 米的山峰 61 座,超过 700 米的山峰17 座。
一、白云山
俗称白茅垛,古称大湖山或大狐山。位于泌阳城东北35 公里,在大路庄、板桥、贾楼、付庄诸乡交界处,东接确山。主峰白茅垛海拔 983 米,高度为全市山峰之冠。系汉江和淮河支流分水岭。东南麓山水汇为泌阳河源头,西、北麓山水曲折东流入沙河。其山势陡峭,高大雄伟。组成岩石为大理岩、花岗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有油松、马尾松、板栗、茶叶等林木,产沙参、柴胡等 60 余种中草药。
二、老乐山
又名乐山,位于京广铁路西侧确山县城西北 10 公里处的朱古洞镇、瓦岗镇、三里河乡和驿城区胡庙乡接合部,由大小 9 座山峰相接而成,南北走向,长约 15 公里,宽约 5 公里,面积约 75 平方公里。主峰乐山顶海拔 813 米,为区内次高峰。千年岭南麓为臻头河发源地,西北麓为汝河南源发源地。为伏牛山余脉与淮北平原分界线。主要矿藏有铁、铅、锌、铝、煤、磷、萤石、花岗岩、大理石、白云石、石英石、石灰石等。乐山原名朗山,以山顶云笼即为雨兆,山顶明朗预示天气晴朗而得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因避赵玄朗讳,改为乐山。该山悬崖峭壁,怪石古洞,蔚为壮观。唐代建有八宫(玉真宫、玉虚宫、南海宫、紫霄宫、斗母宫、玄都宫、灵应宫、万寿宫)二观(群仙观、回龙观)和一个拜台。顶峰有庙宇 10 余间,石碑数十块,南天门和天门街有铁铸神像二尊,各重 12500 公斤。乐山北有唐代的军营石垒遗迹。 民国初年,白朗起义军曾在此据守,抗击北洋军阀。
三、铜山
又名大铜山、铜峰,位于泌阳县城东大路庄乡境,海拔 632.6 米。该山危峰突出,峡谷深幽,山前山后有滴石崖、仙人洞、垛子石、天桥岭、齐头崖等景胜。有古刹四座,历来为游览胜地。产茶色水晶石。
四、嵖岈山
本名嵯峨山,又名玲珑山。位于遂平县城西 25 公里嵖岈山乡境内。海拔 417 米,南北长 2.5 公里,东西宽 1.75 公里,面积4.38 平方公里。由蜜腊山、南山、北山三大主峰构成,被誉为“中原盆景”。
五、五峰山
位于泌阳县北部,因有五峰而得名。主峰在象河乡境内,海拔 872 米。山体由石英岩、页岩、花岗岩等构成。山势南缓北陡。东麓诸水南流,为斗流河源 ;南麓诸溪入象河 ;西麓诸水西流为界牌河源。产桔梗、半夏、防风等数十种中草药及木耳、栗针、黄花菜等。主要矿产为红岩石。南麓有石洞,俗称“龙洞”,旁有万寿庙。
六、大寨子
海拔 736 米,位于泌阳县黄山口乡东北部。
七、韭菜皮
海拔 706 米,位于大寨子东,泌阳县黄山口与春水乡交界处,古代与大寨子等山统称为中阳山。
八、羊皮沟
海拔 793 米,位于泌阳县下碑寺乡北部,与龙王掌相连。
九、蜡烛子山
海拔 844 米,因山形似蜡烛故名。位于泌阳县摩天岭东北,与舞钢市接界。
十、打虎山
亦名大虎山,海拔 810 米,位于泌阳县下碑寺乡北部与舞钢交界。
十一、桂花山
海拔 740 米,位于泌阳县铜山乡境内,白云山西南。
十二、塔山
海拔 761 米,位于泌阳县白云山西北,竹林村东。
十三、牛腚山
海拔 745 米,位于泌阳县韭菜坡南。
十四、罗汉顶
海拔 752 米,位于泌阳县牛腚山东南。
十五、大光石脑
海拔 832 米,位于泌阳县白云山南。因山全为巨石故名。
【河流】 驻马店市东西横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东部属淮河流域,由洪汝河水系、淮河干流水系、沙颍河水系等组成,总面积13415 平方公里 ;西部属长江流域的汉水水系,面积 1680 平方公里。全市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50 条,其中流域面积 5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洪河和汝河 2 条 ;流域面积在 1000 平方公里~ 5000 平方公里的河流有小洪河、臻头河、北汝河和泌阳河 4 条。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 39 亿多立方米,径流深度 257.4 毫米。径流的分布趋势大体和降水一致,从西南向东北由 300 毫米递减至 150 毫米,径流系数为 0.4 ~ 0.2,且汝河流域大于洪河流域,山丘区大于平原,西部大于东部,南部大于北部。径流年内变化与降水量相一致,季节变差很大,径流的60% 集中在 6 月~ 9 月。径流年际变化与降水量相一致 , 变差较大,丰水年为 59.84 亿立方米,平水年为 31.13 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为 16.71 亿立方米,枯水年为 5.05 亿立方米。市内河流天然水质良好,总硬度 4 度~ 7 度,pH 值 7.6 ~ 8.0,适用于饮用和工农业用水。
一、洪汝河水系
洪汝河水系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 12380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75%,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28 亿多立方米 , 占全市径流量的 70.4%。洪汝河水系由小洪河、汝河、臻头河等河流组成。小洪河与汝河在班台汇合后称大洪河,大洪河向东南走向,沿豫皖两省边界注入淮河干流。该水系上游为山丘区,河道比降较陡 ;下游为平原区,地势平缓 ;中间过渡地带较短。
小洪河 :小洪河发源于平顶山市舞钢市与泌阳县交界处的龙头山,流经舞钢市、西平县、上蔡县,至新蔡县班台与汝河汇合,河道全长 251.5 公里(含上游境外河长),流域面积 4287 平方公里,其中驻马店市境内流域面积 3446 平方公里,堤防总长 378.8 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8.89 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淤泥河、杨岗河、小清河、戚桥港、龙口大港、柳条港、新息界沟等 15 条。班台以下称大洪河,大洪河从新蔡县黑龙潭出境,沿豫皖边界至淮滨县洪河口入淮,河道长 74.5 公里,流域面积 640 平方公里,其中境内河道长 18公里,流域面积 222 平方公里。
汝河 :汝河发源于泌阳县黄山口乡大寨子山北麓。流经泌阳、遂平、汝南、平舆、正阳等县,在新蔡班台与小洪河汇流入大洪河。汝河河道总长 251 公里,流域面积 73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3.05 亿立方米。遂平以下河段,两岸河堤高筑,平均高出地面 3 米~ 4 米,坝顶平均宽 4 米~ 5米,河床平均宽 100 米~ 150 米,深 18 米~ 20 米。汝河沙口以上称沙河,上游处浅山丘陵区,因山石风化,造成河内大量淤沙,遂平境内河段盛产河砂。下游有水运。汝河主要支流有象河、石河、黄溪河、赵文献河、练江河、吕岗河、奎旺河、北柳堰河、文殊河、慎水河、黄大港、臻头河等。
臻头河 : 臻头河源于确山县西部千年岭,东西折东北流,经竹沟、瓦岗、任店、留庄、刘店入汝南县境,过官庄、野猪岗,在沙口入汝河,沿途有西王楼沟、关沟、陈楼沟、弧山冲、十里河、小沙河、吕岗河等 100 多条支流汇入。臻头河本干全长 135 公里。最宽处 1000 米,最窄处不足 100 米。 最大流量 7640 立方米 / 秒,流域面积 1877 平方公里。河道 全线无堤防,不通航,下游产河沙。夏秋洪水暴涨,冬季不结冰。
练江河 : 练江河流域面积 204 平方公里,河道总长 42.7平方公里,发源于西南山区的老乐山,北支五里河发源于西北岗地的刘阁乡马岗,于市天中大道处汇合。汇合口以上的流域面积为 106 平方公里(其中练江河流域面积 79 平方公里,北支五里河流域 27 平方公里)属山前岗地区,占全流域面积的 52%,汇合口以下为平原区,区间面积 98 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 48%。
二、淮河水系
淮河干流水系 : 在区境内的流域面积为 1495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9%,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5 亿多立方米,占全区径流量的 12.9%。境内注入淮河干流的主要支流有闾河、清水河和田白河等。淮河干流在境内南部边界处,由西向东经确山县双河乡入区境,从杨店乡出境入信阳市,复沿正阳县陡沟入境,经彭湾、潘店至涂店进入息县境。淮河干流在确山县境内长 2.5 公里,在正阳县境内长 40 公里,沿岸无堤防,如遇淮河大水,洪水漫溢成灾。淮北支流 : 驻马店地区南部及东南部直接从淮河北岸流入淮河的 16 条支流的统称。淮河干流在确山县境内长 2.5公里,有二道河、双河、曹河、金钩河 ;在正阳县境内长40 公里,有闾河、清水河、甜水河、陡沟河等。
三、沙颍河水系
沙颍河水系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 624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66 亿立方米,占全市径流量的 4.3%。沙颍河水系在境内只有黑河一条河流。
黑河 : 黑河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汾泉河的支流,源于漯河市东郊,从郾城流入上蔡县境,流经上蔡县华陂、西洪、小岳寺、东洪、朱里、韩寨、塔桥、蔡沟、和店、杨集等10 个乡镇,由相湾村入项城市境,东流经项城至沈丘入泉河,上蔡县境内称黑河,下游境外称泥河。黑河在上蔡县境内长48 公里,流域面积 446 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为 42 米,水深约 4 米,最大流量 460 立方米 / 秒。水色深绿,为平原草河,属季节性流水。主要支流有青龙沟、和沟、杨河等。
四、汉水水系
汉水水系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 1680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11.1%,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4.56 亿立方米,占全市径流量的 11.7%。汉水水系分布在内境西部泌阳县境内,流向由东向西,主要有泌阳河、马谷田河、红河、梁河、箅河等支流。
泌阳河 : 源出泌阳县大路庄乡白云山东麓,经邓庄铺后折向西,经宋家场、高邑、泌阳城关,由赊湾乡多庄入唐河县境,在境内长 74.3 公里,流域面积 1338 公里。河道坡陡流急,水浅,无航运,河宽 150 米~ 300 米,沿河修筑有滩地堤防及护坡工程。
【气候】 驻马店市处在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但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境内容易出现干旱、暴雨和局地性的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确山县、遂平县的西部和泌阳县东部系浅山丘陵区,由于局地气候的影响,多发山洪和暴雨。境内东部平坦低洼,降水集中时,容易发生洪涝。
驻马店境内四季特点为 :春季,东亚大槽变平,低纬度副热带高压系统逐渐活跃起来,降水逐渐增多但不稳定,灾害性天气以连阴雨、大风和寒潮为主。夏季,冷空气影响势力北退,副热带高压带着西南暖湿气流西伸北抬,其边缘若与西风带低槽或低涡配合,境内将形成明显降水,暴雨、局地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在受到较强且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又容易出现高温和干旱天气。秋季,东亚大槽建立,副热带高压逐渐南退,北部冷空气逐渐加强,温度和湿度下降,降水减少。但当西风带气流较为平缓,而西南暖湿气流较强时,也会出现连阴雨天气,有时伴有大风和寒潮。冬季,东亚大槽变得深厚而且稳定,蒙古冷高压强盛并逐渐控制全市,境内盛行东北风,气候寒冷干燥,雨雪较少。
日照光能资源丰富。全市累年太阳辐射总量 112 ~ 120千卡 / 平方厘米,为省内次高值区。其地理分布为东部高于西部。驻马店年平均日照时数介于 1854.1 小时~ 2076.8 小时之间。日照时数的分布以 5 月份为最长,2 月份最短。全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42% ~ 47%,其地理分布与日照时数相同。西平县最高,为 47% ;汝南县和驿城区最低,为42%。
气温 : 全市累年平均气温为 14.8℃~ 15.4℃,各县区差别不大,由于局地气候的影响,上蔡县、泌阳县、西平县较低,为14.8℃~ 14.9℃,确山县较高,为 15.4℃。全市月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气温年际变化规律一般是 1 月~ 6 月气温由低逐渐升高,升致 7 月达到高峰,7 月份平均气温为 27.1℃~ 27.5℃ ;自 8 月份开始逐渐降温,降至翌年 1 月为最低值,1 月份平均气温为 1.0℃ ~ 1.8℃。全市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 1 月、2 月或 12 月,出现概率 2月占 50%。全市无霜期天数为 220 天~ 231 天。
降雨 : 雨量比较适中。全市累年平均降水量为 850 毫米~ 980 毫米,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雨量最多的是 4 月~ 10 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 82% ~ 86%。市内降水主要特征是 :一是年际变化大。由于本市受季风的影响,年际降水量的波动十分明显,最多年份是最少年份降水量的2 ~ 3 倍以上,如驻马店 1982 年降水量 1791.6 毫米,1966 年仅 400.9 毫米,相差 4.47 倍。二是四季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 月~ 8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42% ~ 52% ; 秋季(9 月~ 11 月)占 22% ~ 23% ;春季(3 月~ 5 月)占22% ~ 24% ;冬季(12 月~ 2 月)最少占 6% ~ 8%。全市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为 90 天~ 103 天,其地理分布南多北少。
降雪 : 全市年平均降雪日数为 12.7 天~ 15.5 天,西平县和正阳县最多,均为 15.5 天。全市最早初雪日出现在泌阳县,在 1981 年 10 月 8 日 ;西平县最早初雪日出现 11 月11 日 ;其余县区均在 11 月 8 日。全市最晚降雪终日为 4月 15 日,出现在西平县 1992 年。全市年平均积雪日数为 9 天~ 13 天,其分布规律与降雪日数基本一致,积雪日数最多出现在西平县、平舆县和泌阳县为 13 天。全市历年最大积雪深度为 38 厘米,1989 年 2 月 23 日出现在新蔡县,驿城区、正阳县出现在 24 日。
风 : 全市冬季和秋季盛行东北风,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偏东风次之 ;春季则以东北风、西北风为主。全市多年平均风速为 1.8 米 / 秒~ 2.4 米 / 秒。全市各县区多年月平均风速为 1.4 米 / 秒~ 2.8 米 / 秒,月最大平均风速出现在 3 月份(新蔡为 2.8 米 / 秒),月最小平均风速出现在汝南县的 8、9 月份,平均风速为 1.4 米 / 秒。全市月平均风速以春季为最大达 2.4米 / 秒,冬季次之达 2.2 米 / 秒,夏季为 2.1 米 / 秒,秋季最小为 1.9 米 / 秒。
【植物】 驻马店市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植物区系组成以华北、华中植物区系为主,兼有西北、西南和东北植物区系成分。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全市有维管束植物131 科,846 种。其中,藤类植物 12 科 28 种,裸子植物 3科 25 种,双子叶植物 94 科 653 种,单子叶植物 20 科 140 种。2014 年,香樟被确定为驻马店市市树,紫薇被确定为驻马店市市花。
一、植被类型
由于地形、海拔高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境内植被分为两个类型。
东部平原落叶阔叶林区 本植被区包括上蔡、汝南、平舆、新蔡、正阳县和驿城区的全部及西平、遂平、确山县的平原部分,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 71.3%。该植被区地势平坦,人口密度大,开垦历史悠久,天然植被已为人工植被所代替。栽培植物中以小麦、玉米为主,正阳、确山县南部有少量水稻。平舆、新蔡、汝南、上蔡等县芝麻较多。其他栽培植物有油菜、大豆、花生、棉花、红薯和瓜果菜类。木本植物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有臭椿、楝树、榆树、国槐、楸树、小叶杨、毛白杨、旱柳、桑树、泡桐、刺槐等。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栽培树种不断变化。20 世纪 70 年代栽植大官杨、加拿大杨、箭杆杨、沙兰杨较多,20 世纪 80 年代后栽培水杉、 池杉、沙兰杨较多。该植被区各地均有小片竹林,除正阳县南部河滩有少量桂竹外,其余多为淡竹。经济林树种有梨、桃、葡萄、苹果、枣、石榴、杏、柿树、李子等。田间杂草有光头稗子、马唐、莎草、野燕麦、刺儿菜、荠菜、米瓦罐、马齿苋等。路旁、河岸荒地草本植物有狗牙根、白茅、蒲公英、紫花地丁、苜蓿、苍耳、夏枯草、野苋、平车前、黎和蒿类。 低洼水湿地植物有芦苇、菖蒲、水蓼、红蓼、慈姑、莲、菱角、 浮萍等。
西部山区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本植被区包括泌阳县和确山、遂平、西平 3 县的山区部分,总面积 4302.5 平方公里。 该植被区属伏牛山、桐柏山余脉,正处于中国南北气候、土壤的过渡带,加之山区特有的地形、地貌所形成的小气候,植物种类丰富。华北植物区系的乔木有杨树、柳树、榆树、刺槐、国槐、楸树、臭椿、桑树、泡桐等,多分布在村庄四旁。山地南岭主要有麻栎、栓皮栎、桷栎油松、侧柏、山合欢、黄连木等。华中植物区系的乔木有马尾松、火炬松、杉木、毛竹、水杉、池杉、落羽杉、柳杉、柏木、乌桕、枫杨、黄檀、杜仲等。常见华北植物区的灌木有野山楂、荆条、酸枣、胡枝子、柘树、棠梨、黄枯木、蔷薇、扁担杆子等。华中区系的灌木有茶、山胡椒、杜鹃、盐肤木、油茶、山茶等。华东植物区系的乔木有日本黑松、赤松等,灌木有绿叶胡枝子。 西北植物区系的灌木有枸杞。西南植物区系的有刺楸。东北植物区系的有蒙桑、大叶朴。该植被区主要经济林树种有板栗、油桐、枣、梨、桃、杏、柿、核桃、葡萄等。藤本植物有葛藤、爬山虎、猕猴桃、金银花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羊草、黄背草、白茅、夏枯草、委陵菜、地榆、蒲公英、柴胡、桔梗、蕨、凤尾蕨、翻白草、蛇莓、苜蓿、百合、射干、茵陈蒿、艾蒿、鸡矢藤、茜草、车前、曼陀罗、益母草、防风、大戟、牛膝、马兜铃、苦参、丹参、半夏、土麦冬、鱼腥草、狗牙根和众多菊科植物。该植被区确山野豌豆属河南特有植物。森林垂直分布不明显,一般海拔 500 米以上多为灌木和草本植物,500 米以下多为栎类次生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山间农田栽培植物以小麦、油菜、花生、玉米、红薯为主。
二、典型木本植物
裸子植物门 : (1)苏铁科的苏铁(铁树、凤尾蕉) ,(2)银杏科的银杏(白果树、公孙树),(3)松科的雪松、油松、 黑松、赤松、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黄山松, (4)杉科的杉木、柳杉、日本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5)柏科的侧柏、千头柏、北美香柏、柏木、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绒柏、圆柏、龙柏、金叶桧、铅笔柏、铺地柏、粉柏、刺柏,(6)罗汉松科的罗汉松。
被子植物门 : (7)杨柳科的毛白杨、银白杨、山杨、响叶杨、箭杆杨、美杨、加杨、沙兰杨、意 214 杨 、小叶杨、 小青杨、青杨、大官杨、塔形小叶杨、北京杨、旱柳、垂柳、 河柳、龙爪柳、簸箕柳,(8)胡桃科的核桃、核桃楸、野核桃、山核桃、枫杨、化香,(9)桦木科的鹅耳枥、榛子,(10)壳斗科的板栗、茅栗、麻栎、栓皮栎、桷栎、柞栎、檀子栎,(11)榆科的白榆、榔榆、大果榉、光叶榉、朴树、黑弹树、黄果朴、青檀、榉树,(12)桑科的桑、蒙桑、鸡桑、构树、小构树、柘树、无花果, (13)毛莨科的牡丹,(14)小檗科的首阳小檗、栌木,(15)木兰科的紫玉兰、白玉兰、厚朴、洋玉兰、鹅掌楸、五味子,(16)蜡梅科的蜡梅,(17)樟科的樟树、山胡椒,(18)海桐花科的海桐,(19)金缕梅科的枫香、继木,(20)杜仲科的杜仲,(21)悬铃木科的悬铃木、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22)蔷薇科的绣线菊、白鹃梅、红柄白鹃梅、山楂、野山楂、湖北山楂、山里红、木瓜、贴梗海棠、白梨、梨、杜梨、豆梨、西洋梨、苹果、花红、河南海棠、十姐妹、月季花、木香、刺玫蔷薇、玫瑰、白玫瑰、红玫瑰、 黄刺玫、刺悬钩子、小叶悬钩子、多腺悬钩子、高泡梁、杏、山杏、梅、红叶李、李、桃、蟠桃、山桃、榆叶梅、毛樱桃、郁李、樱花、樱桃、石楠、枇杷,(23)豆科的合欢、山合欢、皂荚、野皂荚、紫荆、槐树、龙爪槐、葛藤、马棘、紫穗槐、刺槐、紫藤、红花锦鸡儿、锦鸡儿、黄檀、胡枝子、美丽胡枝子、多花胡枝子、杭子梢,(24)芸香科的花椒、竹叶花椒、野花椒、黄檗、枸枳、柚、橙、佛手、柑橘、羊奶桔,(25)苦木科的臭椿,(26)楝科的楝树、香椿,(27)大戟科的重阳木、油桐、乌桕、叶下珠、千年桐、日本桐、山麻杆,(28)黄杨科的小叶黄杨、雀舌黄杨,(29)漆树科的黄连木、漆树、野漆树、盐肤木、火炬树,(30)冬青科的枸骨、冬青,(31)卫矛科的卫矛、丝棉木、冬青卫矛、金边黄杨、金心黄杨、南蛇藤,(32)槭树科的三角枫、五角枫,(33)无患子科的栾树、文冠果,(34)鼠李科的枳具、小叶鼠李、枣、酸枣,(35)葡萄科的葡萄、山葡萄、爬山虎,(36)椴树科的糯米椴、少脉锻、中国椴、扁担杆子,(37)锦葵科的木槿、木芙蓉,(38)梧桐科的梧桐,(39)猕猴桃科的猕猴桃,(40)山茶科的茶、山茶、油茶,(41)藤黄科的金丝桃,(42)柽柳科的柽柳,(43)瑞香科的芫花,(44)胡颓子科的沙棘,(45)千屈菜科的紫薇,(46)石榴科的百榴,(47)八角枫科的八角枫,(48)五加科的刺楸,(49)山茱萸科的山茱萸,(50)杜鹃花科的杜鹃、迎红杜鹃,(51)柿树科的柿树、野柿、软枣,(52)木犀科的白蜡树、雪柳、丁香、紫丁香、白丁香、连翘、桂花、丹桂、金桂、四季桂、女贞、小叶女贞、迎春花、探春花、茉莉,(53)夹竹桃科的夹竹桃,(54)马鞭草科的黄荆,(55)茄科的枸杞,(56)玄参科的兰考泡桐、楸叶泡洞、白花泡桐、毛泡桐,(57)紫葳科的榇树、楸树、灰楸、 凌霄花,(58)茜草科的栀子、鸡矢藤,(59)冬科的金银花、六道木、接骨木、绣球花,(60)蓝果树科的喜树,(61)金娘科的大叶桉 、赤桉 ,(62)禾本科的毛竹、刚竹、淡竹、桂竹、慈竹、阔叶箬竹,(63)棕榈科的棕榈,(64)百合科的凤尾兰。
【动物】 驻马店市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古北界华北区和华中区的过渡地带,动物区系成分南北种类均有,且互相渗透。动物种类近 2000 种,其中原生动物 30 余种,多孔和腔肠动物 2 种,扁形动物 10 余种,线形动物约 15 种,环节动物 5 种,软体动物 12 种,节肢动物 1500 余种,鱼类 79 种,两栖类 10 余种,爬行类 30 余种,鸟类 200 余种。因境内大部为平原,所以动物具有平原型特征,多为适应性强的广布种,特有种少,动物的种类多,但数量较少。
一、动物区
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境内可划分为 3 个动物亚区。
黄淮平原动物亚区 : 东部平原属华北动物区系的黄淮平原动物亚区,以耕作区的动物为主要特征,多为适应性很强的广布种。哺乳类以黄鼬、草兔为主,啮齿类也广泛分布,其中仓鼠、田鼠等鼠类的数量较多;鸟类以灰喜鹊为优势种,秃鼻乌鸦、喜鹊较占优势 ;爬行类以丽斑麻蜥、山地麻蜥为优势种,鳖较多,龟罕见,蛇主要有黄脊游蛇、赤链蛇、白条锦蛇、红点锦蛇等;两栖类数量较多,主要有中华大蟾蜍、泽蛙、北方狭口蛙等。
南阳盆地岗地平原动物亚区 : 泌阳西北部、西平及遂平西部为华中动物区的南阳盆地岗地平原动物亚区。虽为浅山丘陵,但森林面积较小,动物也具有平原型特征。兽类普通种有刺猬、褐家鼠、小家鼠、纹背家鼠、长尾仓鼠、短耳仓鼠、黑线姬鼠、黄鼬、草兔等 ;鸟类以火斑鸠、黑卷尾为突出的优势种。爬行类中鳖的分布广泛,还有乌龟、无蹼壁虎及蛇类 ;两栖类有中华大蟾蜍、泽蛙、金线蛙等。大别、桐柏山地丘陵动物亚区 : 泌阳东南部、确山西部属于华中动物区的大别、桐柏山地丘陵动物亚区。动物组成成分显示出亚热带区系特点。两栖和爬行类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爬行类以蛇类为主 ;两栖类有大鲵、东方蝾螈和各种蛙类 ;鸟类主要代表种和经济种有白鹳、秃鹫、白冠长尾雉、画眉、杜鹃、啄木鸟、长尾山雀、黑眉燕尾等;兽类中有貉、獾、豹猫、水獭等。
二、动物品种
(一)原生动物 : 以间日疟原虫、滴虫、变形虫、草履虫、 藻类为主,30 余种。
(二)多孔和腔肠动物 : 种类少,有脆针海绵、普通水螅 2 种。
(三)扁形动物 : 有华支睾吸虫、肝片吸虫、猪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等 10 种,寄生生活,对人类和家畜、家禽危害极大。
(四)线形动物 : 包括蛔虫类、蛲虫类、班氏吴策丝虫、旋毛虫、线虫类等 15 种,对人类和庄稼危害很大。
(五)环节动物 : 包括霍甫水丝蚓、陆地蚯蚓、蛭类约 5 种。
(六)软体动物 : 有田螺、耳萝卜螺、条华蜗牛、圆顶珠蚌、背角无齿蚌、蚶形无齿蚌、褶纹冠蚌、河蚬等 12 种,有些可食用,或作饲料,有些则为农业害虫。
(七)节肢动物 : 本区主要有甲壳类、蛛形类、多足类及昆虫类 4 大类。甲壳类生活在水中,老年低额等低等种类是鱼类的主要饵料,米虾、日本沼虾等虾蟹类为高等甲壳动物,是重要的水产品 ;蛛形类主要有角红蟹蛛、短胸长蟹蛛、黑色蝇虎、东亚钳蝎、棉叶蛹、苜蓿苔螨(长腿红蜘蛛)、人疥螨等,蜘蛛及螨类多为害虫,蝎类有毒,但可入药 ;多足类较少,有巨马陆、少棘蜈蚣、多棘蜈蚣等 ;昆虫类约 15 目 1500 余种,其中有的为农业害虫,有的为害虫天敌,有的是人畜传染病的媒介,有的可入药。主要有华北蝼蛄、蝗类、地鳖、黑翅土白蚁、中华草蛉、叶蝉类、蚜科的麦蚜、菜蚜等,蝽类的斑须蝽、黄斑蝽等,虱目的人虱、人蚤,鞘翅目的金龟子、栗实象甲、豌豆象、桑天牛、红缘天牛、柳蓝叶甲、七星瓢虫。磷翅目的各种蛾类和螟类,如 :棉红铃虫、麦蛾、大豆实心虫、豆荚螟、二化螟、玉米螟等。膜翅目的蜂类,如栗瘿蜂、褐斑马尾姬蜂、梨茎蜂、麦叶蜂等。双翅目的蝇类和蚊类,有舍蝇、黑边家蝇、厩腐蝇、夏厕蝇、粪种蝇、红头丽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等。
(八)脊椎动物
鱼类 : 区内鱼类资源较为丰富,约有 79 种,其中以鲤科种类为多。主要品种有鲤、鲫、草鱼、马口鱼、鲶、泥鳅、赤眼鳟、逆鱼、长春鳊、青梢红鲌、棒花鱼、斗鱼、黄鳝、鳜鱼等。
两栖类 : 数量较多,主要有中华大蟾蜍、东方蝾螈、花背蟾蜍、黑斑蛙、金线蛙、泽蛙、虎纹蛙、北方狭口蛙、无斑雨蛙等。
爬行类 : 主要有两目。一为龟鳖目,龟罕见,鳖较多。二为有鳞目,其中蛇的种类和数量较多,有王锦蛇、锈链游蛇、乌游蛇、小头蛇、翠青蛇、斜鳞蛇、黑头剑蛇、黄脊游蛇、赤链蛇、白条锦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蝮蛇、菜花烙铁头、竹叶青等,此外还有丽斑麻蜥、山地麻蜥、华北草蜥、无蹼壁虎等。
鸟类 : 主要有秃鼻乌鸦、喜鹊、灰喜鹊、白鹭、绿头鸭、石鸡、鹌鹑、环颈雉、红腹锦鸡、斑鸠、杜鹃、雨燕、啄木鸟、家燕、黄鹂、八哥、画眉、白鹤、雁、大山雀、凤头百灵、云雀、夜鹰、戴胜、黑卷尾等。
哺乳类 : 经济兽类除野兔、黄鼬、狗獾、猪獾、豹猫、狐、艾虎、刺猬等广布种外,还有貉、青羊、水獭、花面狸等。鼠类最多,农田分布的种类主要有黑线姬鼠、纹背仓鼠、大仓鼠、棕色田鼠、华北酚鼠及鼹鼠等 ; 住宅内以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为主。
【矿产】 驻马店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 :分布矿种较多,分布广,矿床规模有大有小,大部分为非金属矿。初步探明的矿产有 50 多种,其中化工灰岩、熔剂用灰岩、白云岩分别占全省同类资源储量的 91%、25%、56%。截至 2014 年底,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 52 种,其中金属矿 17 种,非金属矿 28 种,能源矿产 4 种,其他矿产 3 种。发现各类矿产地 370 多处,其中大型矿床 12 处,中型矿床20 处,小型矿床 77 处,矿泉水 7 处。有储量信息的矿产 39 种。
驻马店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 20 余种。其中,新探明的金属矿产中金红石矿储量达 5000 万吨以上,煤已探明储量 1.37 亿吨,石油储量 2146 万吨,天然气储量 4.33 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 5 亿多吨,其中熔剂灰岩储量 1.85 亿吨,平均品位 54.77%,占河南省总储量 36%;化工灰岩储量 1.75亿吨,CaO 含量平均 55.22%,占河南省总储量的 79%,位居全省第一位 ;水泥灰岩储量 1.5 亿吨。含钾岩石勘探储量1819 万吨,远景储量 16.87 亿吨,品位 8% ~ 11%。白云岩储量 8500 万吨,居全省第三位。萤石储量 100 多万吨,居全省第三位 ;矿泉水年可开采量 1.5 亿立方米,占全省第一位。磷矿储量 1292 万吨。2000 年,在泌阳县境内发现金红石、芒硝矿。金红石矿呈北西—南东向,分布长 60 多公里,宽 500 米~ 800 米,含金红石 2% ~ 4%,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芒硝矿分布于油田一带,具大型规模,埋藏深度在900 米~ 1200 米之间,累计厚度达 20 米左右,估算资源量2000 万吨以上。膨润土、沸石、陶土矿、花岗岩、大理石等均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特别是花岗岩品种齐全、质量好,“泌阳青”和“芝麻灰”花岗岩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驻马店全市开采利用的矿产主要有煤矿、石油、天然气、铀矿、铁矿、铜锌矿、铅锌矿、金矿、萤石矿、硅石矿、熔剂灰岩、白云岩、化工灰岩、钾长石、蛇纹石、水泥灰岩、水泥黏土、硅灰石、沸石、膨润土、熔岩、花岗石、大理石、建筑砂和陶土矿等。形成了确山刘店水泥灰岩矿区,年开采水泥灰岩矿 100 万吨,主要供应周边水泥厂 ;驻马店市朱古洞的建筑石料远销漯河、周口等地区 ;泌阳县条山铁矿区年产铁矿石 70 万吨,是信阳钢厂优质铁矿石原料基地 ;确山县的萤石选矿厂年采选萤石矿 2 万吨,产值超千万元 ;确山县采石厂是京广铁路道砟供应地,年产道砟 40 万吨 ;西平县年产 30 万吨高速公路用玄武岩矿开发粗具规模 ;确山县花岗岩远销日本、南韩等地。1986 年~ 2000 年,全区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企业已发展到 2000 余家,从事开发矿业的人员约 2 万人,共计采挖各类矿石总量 6206 万吨,形成矿业产值 23 亿元,利税 3.36 亿元。
一、能源矿产
煤 : 全市已发现的煤矿产地 3 处,即确山煤田吴桂桥井田、确山煤田安里井田和七棵树煤矿点。确山煤田是豫南较大的煤田之一,分布范围为驻马店市罗庄以南,正阳县杜文集、熊寨以北,西至 107 国道,东到正阳县城,面积 1400平方公里。现经勘查已查明储量的有吴桂桥井田和安里井田。七棵树煤矿点仅作过矿点检查。
石油、天然气 : 驻马店市油气资源仅有下二门中型油田 1 处,该油田属于河南油田的一部分,位于泌阳县高店乡下二门一带的泌阳凹陷中。核桃园组生油条件层系最大厚度 2000 余米,生油岩丰度高,有机碳为 1.27% ~ 2.05%,氯仿沥青“A”为 0.12% ~ 0.19%,烃含量最高为百万分之1455。该油田以核三段生油条件最好,生油量为 13.73 亿吨,占总生油量的 89%,储集层为砂岩。砂岩最大厚度 1500 米,孔隙度大干 15%,最大 33.7%,渗透率大于 300 千分达西。油田生储组合形式主要是自生自储自盖。生、储油层呈层间互层出现。产油层为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二、三段,平均油层厚度 28.16 米,油层物性好,孔隙度 15.43% ~ 22.66%,渗透率 343 ~ 2427 千分达西。原油比重 0.85 ~ 0.88,属中质原油。产油层埋深 800 米~ 2380 米,为背斜型藏油。
铀矿 : 全市共有铀矿产地 4 处,其中小型铀矿 1 处,矿点 3 处。遂平小型铀矿位于遂平县嵖岈山乡。矿体产于下寒武统炭质粉砂岩中,属砂岩型矿床。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 - 淋滤富集型。铀矿石主要为浅变质的炭质粉砂岩和构造角砾岩。试验表明,该矿石为易浸出矿石,具较好的工艺条件,是有利用价值的矿床,伴生元素镓可考虑综合利用。此矿床曾是河南省的主要铀矿之一,1985 年 4 月停产闭坑。
二、金属矿产
铁 : 全市估算铁矿资源总量约 6 亿吨,相当于全省已查明铁矿石资源储量的近 1 / 5 。有铁矿产地 39 处,其中大型铁矿 1 处,中型铁矿 1 处,小型铁矿 12 处,铁矿点 25 处(部分勘查区未最终提交报告,暂时将这类资源地列为矿点)。泌阳是驻马店市的铁矿分布大县,计有产地 15 处,确山县12 处,正阳县 6 处,新蔡县 2 处,遂平县 2 处,西平县 1 处,驿城区 1 处。这些铁矿按成因类型可分为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热液充填型及风化壳型四类。
锰、铁锰 : 驻马店市有锰矿化点 3 处,均分布于泌阳县,小型铁锰矿床 1 处,分布于确山县。其中,南庄小型铁锰矿位于确山县新安店镇镇南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 58′ 11″、北纬 32° 35′ 28″,是驻马店市唯一发现的小型铁锰矿床。1960 年,原河南地质局豫 11 队作过补充勘查工作,探明铁锰储量 C1+C2 级 21.283 万吨,属小型矿床,可供民采。
铬铁矿、钛铁矿 : 驻马店市有铬铁矿点 4 处,均分布于泌阳县 ;钛铁矿化点 2 处,均分布于确山县。4 个铬铁矿点即碾盘山铬铁矿点、薛头湾铬铁矿点、大尖山铬铁矿点和肖庄铬矿点,均位于泌阳县黑山—歪头山一带。2 处钛铁矿点即马尾山钛铁矿化点、阎庄钛矿化点。
金红石 : 驻马店市有超大型金红石矿1处, 即羊册金红石矿。矿区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羊册镇。 矿床东起羊册,西至南召县云阳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1′~ 113°15′,北纬 33°00′~ 33°28′。矿带分布长约 65 公里,宽约 8 公里,金红石含量 1.5% ~ 2.8%,最高达 4%,已作地质普查工作的面积 160 平方公里,地质详查工作面积 30 平方公里。全市远景储量 2892.37 万吨, 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最大金红石矿。
铜 : 全市已知铜矿点、矿化点 17 处,其中泌阳县 14 处、确山县 3 处。
铜锌矿 : 驻马店市铜锌矿产地 2 处,均属矿点,分布于泌阳县境内。一是私银沟铜锌矿点,位于泌阳县马谷田镇私银沟,地理坐标 :东113 °32 ′00 ″,北纬32°36′36″。矿床成因为热液型,现为断续民采点。二是方老庄铜锌矿点。位于泌阳县马谷田镇方老庄一带,地理坐标 :东经 113° 20′ 10″,北纬 32° 34′ 54″。矿化带产于方老庄—老龙顶挤压带中,带长 1800 米,宽 50 米~ 70 米,分东、西 2 个矿段。该矿点现已小规模民采。
铅、铅锌矿 : 驻马店市铅锌矿产地 3 处,其中矿点 2 处,矿化点 1 处,均分布于确山县。铅矿产地 5 处,其中西平县1 处,泌阳县 4 处。
多金属 : 驻马店市有多金属矿化点 5 处,分布于确山县3 处,泌阳县 2 处。
钼矿 : 驻马店市钼矿产地共 3 处。一是塔橛钼矿化点。 该矿化点位于遂平县张堂乡塔橛。矿化成因属斑岩型或中温热液细脉浸染型。矿化极不均匀,品位低,规模小,因工作程度较低,暂不具工业意义。二是河南省确山县小董庄钼矿。矿体位于确山县小董庄。矿体分布于花岗斑岩脉中,断续长200 余米,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型为主。三是河南省确山县三宗素钼矿。位于确山县小董庄,行政区划隶属于确山县新安镇,面积 7.175 平方公里。矿化不均匀,品位低,规模小。
铜钼矿 : 驻马店市铜钼矿产地 1 处,即分金炉铜钼矿化点。位于遂平县嵖岈山乡分金炉。矿化点产于汝阳群黑云石英片岩夹大理岩透镜体中,其东部有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有化探钼(Mo)、铅(Pb)异常显示。该矿化点虽然铜(Cu)、钼(Mo)品位均较低,但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进一步工作意义。
金矿 : 驻马店市已发现金矿点 3 处,均分布于泌阳县马谷田镇月儿湾—王老庄金矿(化)带中。在月儿湾—王老庄一带发现 10 余处金、铜金、银金矿(化)点,它们集中分布在岩体东部约 40 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北东 60°方向,宽约 4 公里,长约 10 公里的矿化带。
铅银矿 : 驻马店市铅银矿产地仅 1 处,即铜坑岭铅银矿化点。位于泌阳县马谷田镇,其地理坐标 :东经113°20′29″,北纬32°36′35″。矿化体为硅化炭质白云绢云石英片岩,具变余砂状结构、鳞片花岗变晶结构,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有褐铁矿、黄铁矿,局部可见铅矿、黄铜矿。矿化不均匀,局部富集处矿石品位银(Ag)40×10-6,铜(Cu)0.03%,铅(Pb)2.87%。
稀有金属矿产 : 驻马店市稀有金属矿产主要为含稀有金属铌、钽的矿物。驻马店市稀有金属矿产地共 4 处,其中矿点 3 处,矿化点 1 处,均分布于泌阳县。
三、非金属矿产
萤石 : 萤石是驻马店市分布较广的矿种,已做过地质勘查工作的矿产地 25 处,其中泌阳县 13 处,确山县 12 处 ;中型矿床 1 处,小型矿床 3 处,矿点 21 处。此外尚有许多未作过地质工作的民采点未统计在内。该矿种是驻马店市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矿种之一。
硅石 : 硅石是驻马店市优势矿种之一,已发现矿产地18 处(确山县 7 处、驿城区 4 处、泌阳县 4 处、西平县 2 处、遂平县 1 处),其中石英岩矿床 14 处(大型 1 处、中型 2 处、矿点 11 处),石英砂岩矿床 2 处(中型 1 处、矿点 1 处),脉石英矿床 2 处(小型 1 处、矿点 1 处)。
熔剂灰岩 : 驻马店市共有熔剂灰岩矿产地 3 处,其中大型 1 处、小型 2 处,分别分布于确山县和泌阳县。
白云岩 : 白云岩是驻马店市最优势矿种之一,在豫南占有重要地位。已查明有矿产地 16 处,其中大型矿床 3 处,中型矿床 1 处,小型矿床 1 处,矿点 11 处。主要分布在确山县,次为驿城区、泌阳县及遂平县。
化工灰岩 : 驻马店市仅有化工灰岩产地 1 处,即南山大型化工灰岩矿床。另外,在少数水泥灰岩矿中也有部分矿体达到化工灰岩的要求。
含钾岩石 : 驻马店市含钾岩石资源较为丰富,计有产地8 处,泌阳县分布 3 处,确山县分布 5 处。
钾长石 : 驻马店市已知钾长石矿产地 4 处,其中小型矿床 3 处,均分布于泌阳县,矿点 1 处,分布于确山县。其中,梁湾小型钾长石矿床储量计算邱蝶钾长石量为 2.95 万吨。
磷矿 : 驻马店市已知磷矿产地 5 处,其中小型矿床 2 处,矿点 3 处,它们分别分布于确山、遂平、泌阳等县。
含硼泥岩 : 驻马店市含硼泥岩产地仅 1 处,即胡庙含硼泥岩矿化点。位于驿城区胡庙乡西南约 2.5 公里的黄湾村。矿化赋存于北大尖组青灰色泥岩中。矿化体出露长约 700 米,宽约 30 米,厚 5 米~ 10 米。矿床成困类型为沉积变质型,成矿时代为中元古代,矿化具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工作程度低,目前未发现较富的工业矿体。
重晶石 : 驻马店市重晶石产地仅 1 处,即磨镰石沟重晶石矿点。位于确山县石滚河乡陈冲村磨镰石沟北东。该矿点重晶石含量高,但规模小,现已基本采完。
蛇纹石 : 驻马店市蛇纹石产地仅 1 处,即大高庄小型矿床。分布于泌阳县官庄乡大高庄一带。蛇纹石是由斜辉橄榄岩蚀变而成。大高庄一带超基性岩体出露于羊册韧性剪切带西南约 1.6 公里处,是黄岗—王岗杂岩带的西延部分。杂岩带除超基性岩外,还有辉长岩、闪长岩。超基性岩已全部蚀变为蛇纹岩,呈包体状产于变辉长岩中,共有 5 个矿体,沿北北西方向呈带状分布,Ⅰ—Ⅴ矿体由北向南依次排列,断续长达 2.2 公里。以上 4 个矿体总计远景储量 559.55 万吨。 各矿体多被第四系残积层覆盖,唯 1 号矿体覆盖最薄,4 米左右,开采利用较方便,其余矿体由于埋藏较深,均在 19米以下,加之面积又小,不易露天开采。
黄铁矿 : 驻马店市黄铁矿点 1 处,即黑山沟黄铁矿点,位于泌阳县马谷田镇。1960 年,经泌阳县工业局地质队普查,按边界品位 6% 以上,最低工业品位 10%,最低可采厚度为1 米圈定矿体,矿石储量 C1 级 4.08 万吨,C2 级 11.89 万吨。
石墨 : 驻马店市已知石墨矿产地仅 1 处,即确山县黑山西石墨矿,该矿位于确山县瓦岗乡。该矿体现已开采。
天然碱 : 驻马店市天然碱矿目前查明 1 处,即泌阳县高店碱矿。该矿位于泌阳县高店—安棚一带。经地质勘探,已探明储量达 1000 万吨以上。该矿具有埋藏深,杂质少,品位高等特点。目前未开发利用。
水晶 : 分布于驻马店市的特种非金属矿产仅有水晶一 种,产地 6 处,其中泌阳县分布 5 处,确山县分布 1 处。由于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各处皆为矿化点,且有用品多被前人采空。据历史资料,泌阳县水晶开采已有百年历史,用作眼镜石久已驰名。水晶主要品种有茶色水晶和无色透明水晶两种,沿产地河流亦时有水晶冲出。
水泥灰岩 : 市境内共有水泥灰岩产地 10 处,其中中型 2 处,小型 7 处,矿点 1 处。现已探明储量 1.5 亿吨,估算远景储量大于 2 亿吨。它们均分布于确山县,是驻马店市及邻区重要的水泥、石灰原料。
水泥黏土 : 驻马店市水泥黏土经地质勘查已发现 4 处产地,其中大型 1 处,中型 2 处,小型 1 处,均分布于确山县境内。
硅灰石 : 驻马店市市硅灰石矿产地仅 1 处,即石灰窑小型硅灰石矿床。矿床位于泌阳县下碑寺乡石灰窑,规模为小型。区内共圈出矿体 8 个,但规模较小,其中Ⅶ、Ⅷ号矿体厚度不足 1 米。经河南省地矿厅地调三队 1989 年普查,对规模相对较大的Ⅱ、Ⅲ号矿体求得平衡表内 D 级储量 :矿石量 1.93 万吨,硅灰石量 0.66 万吨。在泌阳县杨集乡滑石岭也发现有硅灰石矿化,但被第四系覆盖。
透闪石 : 驻马店市透闪石矿床仅 1 处,即高楼小型矿床。该小型矿床分布于泌阳县王店乡高楼南西 0.5 公里。地理坐标 :东经 113° 24′ 21″ ;北纬 32° 48′ 57″。该矿床估算地质储量大于 100 万吨。
滑石 : 驻马店市目前仅有矿化点 1 处,即杨庄滑石矿化点。该矿点分布于确山县石滚河乡毛家棚沟杨庄东约 550 米。地理坐标 :东经 113° 42′ 40″ ;北纬 32° 43′ 10″。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成矿时代为上元古代。该矿床规模小,二氧化硅、氧化镁达不到工业要求,氧化钙含量超标,列为矿化点,但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需进一步开展工作。
沸石 : 驻马店市沸石产地 4 处,均为矿点,分布于确山县。膨润土 : 驻马店市产地仅 1 处,即桂沟膨润土矿点。分布于确山县任店镇桂沟—范庄—明家沟—康庄一带。地理坐标 :东经 113° 54′ 00″~ 113° 55′ 38″,北纬32° 40′ 00″~ 32° 40′ 51″。含矿岩石断续出露长1500 米,宽 100 米~ 300 米,出露面积 0.26 平方公里,估算地质储量达 5000 万吨以上,矿床规模较大,但由于工作程度较低,暂定为矿点。
熔岩 : 驻马店市熔岩矿 1 处,即大连庄中型熔岩矿。该矿位于确山县任店镇西南 3 公里薄山水库管理局—大连庄一带。在李岗、南沟、水库大坝北侧、大连庄等处有火山凝灰岩分布,仅大连庄一带出露达 0.3 平方公里。火山凝灰岩体重 2 吨 / 立方米,估算地质储量大于 0.6 亿吨,矿床规模为中—大型火山熔岩矿床。
花岗岩 : 初步查明有花岗石产地 25 处,其中大型矿床 1 处,中型矿床 2 处,小型矿床 22 处。集中分布在确山县西北部,遂平县西部山区及泌阳县。已查明的名优品有桃红、肉红、红白珍珠、芝麻黑、乌龙柏等。在遂平县嵖岈山东坡、黑子沟南、泌阳县象河关、角子山东也分布有小型花岗石矿床,均有开采。
大理石 : 驻马店市已知大理石矿产地 14 处,其中小型矿床 5 处,矿点 9 处,主要分布于泌阳县、确山县和遂平县,驿城区也有少量分布。
玄武岩 : 驻马店市玄武岩产地主要分布于西平、泌阳及遂平县,采矿点较少,规模开采的有 5 处。
高岭土 : 驻马店市高岭土(陶瓷土)产地仅有 3 处,分别分布于西平、泌阳及确山县。
建筑砂(河砂) : 驻马店市建筑砂产地主要分布于京广 铁路以西的确山、泌阳、遂平、西平等县,采矿点星罗棋布。 建筑砂的富集场所和搬运通道主要是流经并发源于市境内的沙河,次为臻头河、泌阳河、石阳河及奎旺河。该矿种由于地质工作程度低,已知规模开采的有 8 处,不论其规模大小暂定为小型建筑砂矿。
黏土矿 : 驻马店市境黏土资源丰富,各县、区均有分布,含矿岩系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的黏土、亚黏土,成因类型为冲洪积或坡积,成矿时代为第四纪。该类矿地质工作程度低,在全市有较大规模的利用,矿点众多。 (李文杰 王平选 张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