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
新蔡县位于驻马店市东部,南部、东南部与息县、淮滨接壤,西南与正阳隔河相望,西部、西北部与平舆相连,东部、北部与安徽省临泉县毗邻。总面积145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65万亩。总人口110.75 万人。辖练村、棠村、韩集、龙口、李桥、砖店、陈店、佛阁寺、黄楼、孙召、余店11 镇和关津、河坞、宋岗、顿岗、涧头、杨庄户、化庄、栎城、弥陀寺9 个乡;古吕、今是2 个街道;1 个产业集聚区。
中共新蔡县委
书 记 贾国印
副 书 记 王景峰 侯 蕴
常 委 贾国印 王景峰
侯 蕴 陈学功
胡晓黎(6 月离)
李新刚
李新国(5 月免)
于晓征(6 月任)
魏 中
陶玉强(6 月离)
徐振生(6 月任)
张卫东
谢彦涛(6 月任)
新蔡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
主 任 王冠超
副 主 任 王 瑞(女)
田文远 刘黎云(女)
金天常
新蔡县人民政府
县 长 王景峰
副 县 长 李新刚 史保存
梅前进 何春晖
尚国干 李之银
房 震
政协新蔡县第九届委员会
主 席 王守平
副 主 席 张秀恩 闫淑兰(女)
袁卫华(女)新蔡县人民法院
院 长 宋琳明
新蔡县人民检察院
检 察 长 苏管学(12 月离)
新蔡县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
古吕镇街道
党工委书记
张 辉
主 任
李河岭
化庄乡
党委书记 张 明
乡 长 段希华
今是街道
党工委书记
杨 舣
主 任 展超松
棠村镇
党委书记 赵学峰
镇 长 吴志华
关津乡
党委书记 戚 斌
乡 长 杜守刚
涧头乡
党委书记 梅红旗
乡 长 王 霞
宋岗乡
党委书记 袁森林
乡 长 李 强
栎城乡
党委书记 单广宁
乡 长 李建伟
练村镇
党委书记 管 健
镇 长 刘小旺
韩集乡
党委书记 李 林
镇 长 高玉林
顿岗乡
党委书记 蔡 明
乡 长 曹东升孙召镇
党委书记 吴海滨
镇 长 刘洪涛
杨庄户乡
党委书记 林新峰
乡 长 牛永杰
龙口镇
党委书记 杨晓波
镇 长 水 涛
弥陀寺乡
党委书记 王 伟
乡 长 崔保峰
河坞乡
党委书记 梅立冬
乡 长 耿协磊
李桥镇
党委书记 吴新海
镇 长 张晓刚
产业集聚区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党工委书记
魏 中
工委书记、主任
翁建春
砖店镇
党委书记 张世霞
镇 长 范 林
黄楼镇
党委书记 杨贵普
镇 长 代华林
余店镇
党委书记 鞠守营
镇 长 张俊华
佛阁寺镇
党委书记 曹志强
镇 长 张朝阳
陈店镇
党委书记 葛立新
镇 长 田坤琦
361图
2011 年,新蔡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35046 万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20584 万元, 增长3.8%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95817 万元, 增长12.4%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8645万元,增长13%。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6%,比上年增长4 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八大类构成项目中呈现“七升一降”的态势。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类分别上涨11.8%、1.2%、2.7%、3.3%、1.0%、1.2%、5.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6%。
非公有经济稳定发展,占GDP 的比重达76.2%,比上年提高3.1% 个百分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县68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6 亿元,其中46 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9.7 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1 年全县新签约固定资产投资500 万元以上的项目70 个,总投资47.8 亿元,其中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 个。特色经济、总部经济发展迅速,全民创业彰显成效。
2011 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人口多,底
子薄,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艰巨;农民工回流增多,下岗、待岗人员增多,城乡就业形势严峻,增收难度加大等。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2221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 ;实现增加值420584 万元,同比增长3.8%, 其中, 农业增加值222886 万元,林业增加值1731 万元,牧业增加值177234 万元, 渔业增加值6724 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009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6%、8.2%、3.7%、7.7%、7.3%。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33 万公顷, 同比增长1.1%, 粮食总产量76.9 万吨,同比增长2%,单产384.61公斤,同比增长0.7%。全县生猪出栏73.77 万头, 存栏70.7 万头;黄牛出栏16.21 万头,存栏29.49 万头;山羊出栏27.39 万只,存栏29.1 万只;家禽出栏1262.17 万只,存栏1082.51 万只;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分别为10.17 万吨、4.11 万吨、0.96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1.4%、5.5%。全年水产品总产量0.95 万吨,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85公顷,植树220 万株,幼林抚育面积5066 公顷,林木覆盖率19.6%。木材
采伐量2.47 万立方米。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 万亩,新建旱保田3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5 万亩。年末共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8.5 万千瓦,其中农用拖拉机5.4 万台,农用运输车2.07万台。机械深施化肥面积60 千公顷。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40977 万元, 同比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 家,比上年末增加6 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214277 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3%,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6996.9 万元,同比增长67.1%,实现利润123456.2 万元,同比增长73.0%,利税合计164728.9万元,同比增长85%。利税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5.3%,比上年提高1.3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1843 吨标准煤。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2.67 亿元,同比增长5.5%。全县用电量29489 万度,同比增长18.7%。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达到12569 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0.1%。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持续提高。全县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47437 万元, 增长39.3%,实现工程营业收入92057 万元,利润总额16343 万元。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103180 万元,施工房屋建筑面积52.78 万平方米。2011 年安居工程建设项目中,公租房施工面积8278 平方米,廉租房施工面积32361 平方米,已完成工程量的80%,6200 平方米危房改造已全面竣工。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7266 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5%。其中,项目投资完成549110万元,增长28.2%。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发展。完成投资97440 万元, 比上年增长36%。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06.7 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6.98 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0.15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1%。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2232 万元, 比上年增长17.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8823 万元,同比增长19.4% ;农
村消费品零售额117011 万元,同比增长13.8%。分行业看,批发业贸易额31107 万元,零售业贸易额243458 万元,同比增长16.7% ;住宿业零售额8678 万元,同比增长19.3%,餐饮业零售额46987 万元,同比增长18.8%。
交通、邮电 全年公路运输完成旅客周转量54822 万人公里,较上年增长17.9% ;货运周转量214432 万吨公里,较上年增长20.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396 万元,同比增长2.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208.7 万元,增长35.4% ;电信业务总量15187 万元,同比增长19.2%。
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1482门,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0966 户,移动电话用户25 万户,互联网用户1.52万户。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8.1万户,电话普及率35 部/ 百人。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 金融健康发展。2011 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29894 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120 万元,同比增
长34%。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3437 万元, 同比增长18.5%, 非税收收入完成10683 万元, 同比增长60.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0699 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625 万元,同比增长41%,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分别为687 万元、48338 万元、1366 万元、32158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4%、34.9%、6%、73.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743 万元,同比增长52.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1007 万元,较年初增加196144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7841 万元,较年初增加143083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5252 万元,较年初增加15479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3%。
教育、科技 全年取得科技进步成果奖2 项, 申请专利27 项, 获得授权专利19 项,签订技术合同25份,成交金额3600 万元。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拥有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16619 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生4276 人;初中38 所,在校生56921 人;小学409 所,在校生136547 人;幼儿园11 所, 在园儿童15804 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 所,在校生4572 人;聋哑学校1 所,在校生88 人。全县中小学共有教职工9529 人,其中中学教职工3635 人,小学教职工5763 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100%。
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5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的有18 个),文化馆1 个,公共图书馆1 个;有广播电台1 座,电视差转台1 个,有线电视转播台1 个,无线电视转播台1 个。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99.0%,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6 万户以上。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年末共有卫生机构36 个,开放病床1700 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644 人,其中执业医师596 人,执业助理医师736 人,注册护士312 人,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助理)1.22 人。
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110.75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82 人,常住人口84.1 万人,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5.61‰,人口自然增长率4.99‰。2011 年城镇化率为23.66%,比上年提高1.9 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14.9 元,比上年增长15.8%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966.7 元,增长14.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90.7 元,比上年增长21.8%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00 元,增长31%。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6% 和33.5%。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5135 人,年平均工资22981 元,较上年增长12.6%。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加大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的征收力度,完善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027 人,其中,4048 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新增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3.1 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2 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 万人。城镇低保对象占非农业人口的比重22%,农村低保对象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4.5%。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40%。14 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全面完成,2.03 万人实现脱贫。全年5.75 万平方米的一、二、三、四期廉租房已建成入住,3.24万平方米的第五期廉租房正在紧张施工,投资7500 万元,2011 年已完成工程量的60% 以上,改造农村居民危房2040 户。
社会福利事业和救助工作不断发展。年末共有社会敬老院24 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共有床位2135 张,收养2039 人;社会福利企业3 处,安置残疾人38 人。全年发放救灾款191.4万元。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8.2 万人次,发放金额4767 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1.6 万人次,发放金额4147.1 万元。 (王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