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 计
【统计工作概况】 2011 年,市统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水平为目标,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坚持改革创新、提高统计能力为基础,以树立统计形象、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关键,加强作风建设,服务发展大局,持续强化统计建设,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新提升。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加强对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趋势的预测,及时预警经济运
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对经济运行态势及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全年共撰写分析报告260 余篇,其中两办采用56 篇,省统计局采用125 篇,印发《领导专报》30 期、《统计信息》11 期、《统计调查与分析》22 期,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800 多次。认真做好《驻马店统计年鉴2011》《统计提要2011》《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月、季、)》等统计资料整理编印工作。
二、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 年,市统计局认真贯彻“三个提高”(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要求,严把数据质量关,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一是规范统计数据生产流程,严把数据生产质量关。二是加强数据质量审核和评估,严把数据质量检验关。三是严格数据发布流程,严把数据发布关。
三、扎实有序推进统计“一套表”改革工作。把“一套表”统计改革作为重点工程来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一是做好
调查单位的统一管理和更新维护。严格贯彻“先进库、再有数”的原则,及时做好对新增、破产、关闭等调查单位和调查单位基本信息变更的调查
核实工作,按照调查单位增减和变动更新维护的具体操作规程上报上级统计部门。同时根据新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标准组织好新行业代码的
调整工作。二是做好数据上报审核工作。严格按照确定的调查单位和报表类型布置调查表,严格按照确定的调查对象采集上报数据,严格按照制度
要求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审核验收,并做好跨表、跨专业数据的审核,严格按程序报省统计局审批。三是精心组织,逐级推进,做好统计业务和软件
技术培训。按照企业“一套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综合培训、专业培训及软件应用培训,确保基层统计人员能准确地掌握“一套表”制度的调查内容、填报要求和上报方式,准确掌握各项指标的概念、口径、计算方法、资料来源,准确掌握软件操作和上报流程。
四、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严格按照省统计局《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内容和评分办法》的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将规范
化建设的要求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了“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工作程序化、统计手段电子化、统计资料档案化”。市局各专业经省统计局检查验收,全部达到规范化示范标准。切实加强县乡统计基础建设,巩固乡级统计机构、人员、设备配置,办公条件和经费得到保障。
五、部门统计作用明显提升。市直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对本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为政府统计提供了高质量的部门统计数据。市国土局、农业局、农机局、水利局等部门提供了农业生产条件年报资料;市财政局、金融部门、税务局、交通局等提供了第三产业核算指标数据;市发改委提供了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情况;市编办、民政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提供了单位名录库更新基础资料;市电业局提供了电力供应和消耗情况;市建委、房管局完成了建筑企业统计调查工作。尤其是市财政局、交通局和电业局创造性地开展部门统计工作,加强对本部门数据的横向对比,及时分析了解本部门数据在全省和黄淮位次变动情况。
六、普查和专项调查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人口普查后续工作。2011 年5 月,市政府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时向社会发布了驻马店市第六次全国人
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公报及各县区人口变动的最新情况,为“十二五”发展规划修编,研究制定人口管理服务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开展人口普查课
题研究工作,完成了省、市级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推荐、公示和表彰工作。扎实做好“三区”(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统计调查。建立和完善“三区”企业名录库,规范“三区”统计标准及程序,结合产业集聚区考核体系,加强对“三区”统计工作的指导和协调。认真做好各项专项调查工作。按照省局工作安排,市统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人才资源调查、夏秋粮成本调查、社会安全感调查、人口和城镇化抽样调查、妇女儿童监测等专项调查工作。受市纪委委托开展了驻马店市反腐倡廉工作群众满意度专项调查。统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赵春光)
【国民经济核算】 2011 年,全市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形势,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259.9 亿元,增长11.3%(含省管县,下同)。第一产业340 亿元,增长3.7% ;第二产业545.3 亿元,增长17.1% ;第三产业374.6 亿元,增长10.2%。
一、GDP 增速在黄淮居首位。2011 年,全市GDP 增长11.3%,比全省低0.3 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第13 位,在黄淮居首位。
二、2011 年经济运行的特点。一是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从各产业对GDP 的拉动点看,第一产业拉动GDP 增长1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 增长7.2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GDP 增长6.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 增长3.1 个百分点。二是GDP 及三产业下半年增速明显加快。从季度核算看,上半年GDP 增长为10.8%,前三季度增长10.9%,全年增长11.3%,全年比上半年提高0.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半年增长10.1%,前三季度增长9.9%,全年增长10.2%,全年比前三季度提高0.3 个百分点。三是三次产业和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 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为27%、43.3%、29.7%。与“十一五”初相比,第一产业下降5.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3.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5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76.1%,比“十一五”初提高27.1 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6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1.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8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比上年提高5.8 个百分点。(赵秀平)
【统计信息化建设】 2011 年,驻马店市统计局加大统计信息工程改扩建工作推行力度,进一步加强统计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一是市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入专项资金对市局中心机房电源线路、消防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汝南县、上蔡县、驿城区等县区先后完成了各自标准化机房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预期到明年年底,全市各县区除因新大楼建设工程延后实施外,全市统计系统中心机房将全面达标。二是完善和修订相关管理制度。针对信息系统及其设备,先后制定完善了《网络管理制度》《统计信息网络安全运行应急预案》《机房安全管理制度》等主要工作制度。三是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根据全市的实际情况和网络通讯设备的用途,对信息安全工作加强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深化信息安全管理,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并切实整改,完善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措施。深化IT 治理,改进IT架构,既要减少部件本身的隐患缺陷,也要注意减少部件间的隐患缺陷。全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坚决防止重要时期发生系统瘫痪、网络中断、关键信息泄漏等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四是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工作。4 月份,组织了全市网络安全技术培训会议,邀请网络专业工程师对全市计算中心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培养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人员,以提高专业人员应对各种软硬件安全技能,对硬件产品的使用,要求县区掌握其配置策略及方法,在厂商配置完后,各县区要重新配置关键部位,并保存备份配置策略。 (赵 斌)
【2011 年驻马店市基本单位概况】 2011年,全市共有单位总数33819 个,其中,法人单位总数27747 个、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6757 个。与2010 年底相比,法人单位净增加277 个,增长1%,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单位净减少347 个,减少4.88%。
从产业结构看:截止到2011 年底,“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年初8.61%、37.31% 和54.08% 变化为8.52%、37.37% 和54.1%,全市的法人单位产业结构为三、二、一结构,产业基本保持稳定。
从行业分布看:法人单位主要集中在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3 个行业单位数占总数的69.32%。驻马店市工业单位占34.5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单位数占17.7% ;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占17.03%和1.75%。
从机构类型看:在全部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20042 个,占71.47% ;事业法人3005 个, 占全部法人的10.72% ;机关法人803 个,占全部法人的2.86% ;社团法人318 个,占全部法人的1.13%,其他法人3875 个,占全部法人的13.82%。从企业规模看:截至2011 年底,驻马店市基本单位名录库中共有“三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2547 个,其中工
业1387 个,占54.46%;建筑业234 个,占9.19%;房地产业209 个,占8.21%;批零业440 个, 占17.28% ;住餐业151 个,占5.93% ;服务业126 个,占4.95%。与2010 年底相比,驻马店市“三上”企业法人单位增加77 个(不含服务业),增长3.12%。如果加上被清理掉的86 个供销社,驻马店市实际增加“三上”企业163 个。“三上”单位的增长主要来自房地产业和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占总增量的17.35%,工业企业占总增量的10.2%。规模企业发展强劲。从地区分布看:“三上”企业法人单位超过200 家的县(区)有驿城区、西平县、上蔡县、平舆县、泌阳县、汝南县、遂平县、新蔡县,这8 个县(区)“三上”企业法人合计占全市法人单位数的79%。“三区”内“三上”企业法人单位个数排在前五位的县分别是平舆县、新蔡县、遂平县、泌阳县、上蔡县,这5 个县的法人单位数量占到全市总量的55.18%。其中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法人单位数排在前5 名的县为平舆县、新蔡县、遂平县、上蔡县、西平县,这5 个县的产业集聚区内的“三上”企业法人单位数共计416 个,
占全市总数的56.75%。从三区建设情况看:截至2011 年末,驻马店市现有产业集聚区11 个,专业园区1 个。“三区”内“三上”企业法人单位共计763 个。其中工业589个,占77.2%;建筑业36 个,占4.72%;房地产业50 个,占6.55% ;批零业63个,占8.26%;住餐业12 个,占1.57%;服务业13 个,占1.7%。产业集聚区内“三上”企业法人单位共计733 个。(马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