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概况】2020年,全市粮食收获面积 1942.51万亩,总产达到 809.97万吨。全市夏粮收获面积 1181.03万亩,总产508.91万吨,其中小麦 1180.7万亩,总产 508.86万吨。秋粮收获面积 761.48万亩,总产 301.06万吨,其中玉米面积444.12万亩、产量 233.61万吨,水稻面积 32.4万亩、产量17.48万吨,大豆面积 36.9万亩、产量 6.07万吨,红薯面积25.78万亩、产量 13.93万吨。发展优质小麦 625万亩,占小麦面积的 54%。建成高标准农田 838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966.8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 99%,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
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兴农、科技强农战略,建成河南省小麦抗性遗传育种院士工作站和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国家花生产业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在正阳培育出亩产达 400千克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在泌阳建立国内首家真菌研究院士工作站,攻克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 8项关键技术,筛选培育出 39个品种。驻马店市“小麦遗传育种院士工作站”获全国优秀院士工作站称号。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优质花生、白芝麻种植面积分别突破 510万亩、80万亩,面积均位居全省第一位。正阳县、平舆县分别为全国花生、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打造“正阳花生”“泌阳夏南牛”“平舆白芝麻”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 251个。泌阳、西平、正阳、上蔡 4县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 97%以上。培育出泌阳夏南牛 1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成正阳花生、泌阳夏南牛 2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平舆郭楼、新蔡砖店、黄楼 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确山、遂平 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连续在驻马店市成功举办 23届,是全国唯一 1个以农产品加工为主题的 AAAAA级展会,是农业农村部在省辖市级举办的唯一常态性“国字号”盛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1680家,年实现产值 178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63%,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 2.5 ∶ 1。全市重点龙头企业达 370家,其中国家级 6家、省级 59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 21个,居全省第一位。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21个,居全省第二位。“驻马店借力农产品加工业会展经济助推大发展”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农业产业园建设。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园区 58个。其中,国家级 2个、省级 6个、市级 8个。正阳花生、泌阳夏南牛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舆白芝麻、遂平优质小麦、西平绿色蔬菜、确山中药材、新蔡奶牛、正阳种猪场生猪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
农业主体培育。全市依法注册农民合作社 2.2万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45家、省级 87家。发展家庭农场 9097家,其中省级示范农场 46家。发展省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 22家、市级 66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 329.3万亩,占家庭承包地的 28.8%。土地托管服务面积 380.7万亩,其中全程托管面积 140.4万亩,托管服务农户 40.6万户。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环境攻坚。秸秆禁烧实现遥感卫星、蓝天卫士监测“零火点”,夏季秸秆禁烧获省 60万元奖励。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4%。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主要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0%。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弃农膜回收试点。完成省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区域确认、治理与修复任务。(丁洪生 朱子琼 赵帅)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0年,驻马店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全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各有关单位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体制。规划编制“1+1+6”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全面建立,即出台 1个实施意见、1个总体规划、编制 6个专项规划,同时规划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制定《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把乡村振兴 49项任务,分解到60个成员单位,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抓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遂平县和 10个示范乡镇建设,各县区、乡镇也建立了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引导区,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综合试验、示范推广。与中国国际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对接,市政府与其签订协议,合作建设乡村振兴服务平台,重点推进乡村治理及公共服务、“三农”大数据服务、“三农”生产生活要素交易与服务、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体——振兴融合社线下服务网点“四大”平台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在进行试点选址工作。配合全国人大、中国社科院、市人大、市政协等单位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提供驻马店市推进情况报告及意见建议。根据省委农办要求,完成驻马店市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筛选上报任务,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中,驻马店市共入选 19个,其中河南省乡村振兴典型县 2个、乡村振兴典型乡镇 3个、乡村振兴典型村 6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典型 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典型 3个。(王超锋 王姝予)
【农村精神文明】2020年,驻马店市委农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文广旅局等 10家单位联合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 3到 5年目标任务:全市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明乡风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基本健全,农村陈规陋习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农村人情支出负担明显减轻,农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文件明确完善乡村社会自律规范、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示范引领、创新工作方式,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组织各级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人员开展“送春联下乡”“小康美景随手拍”“小康生活健康跑”等活动,弘扬了优秀农耕文化、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游鑫)
【农村公共服务】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进行摸底调研。据统计全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50308.61亩,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 54288.04亩。联合市发改委开展第二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工作,共上报典型案例 3例,分别是“泌阳县医养联动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确山县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正阳县彭桥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游鑫)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0年度,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驻马店市分校发挥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疫情暴发前利用冬季农闲以线下培训为主,2月份以后以线上培训为主。全年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班 520多期,累计培训农民 7.5万人次。农民学历提升工作全面完成,完成中等职业招生363人,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30%,相关信息录入中专生学籍管理系统。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按照“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特派员帮扶”等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印发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作物培训手册,提高群众运用实用技术脱贫致富的能力。(刘涛)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2020年,全市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蓝天卫士”监控平台 24小时值班值守,乡村应急分队 24小时在岗待命,人防技防有机结合,及时发现火情,快速有效处置,焚烧秸秆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完成全市全年秸秆禁烧“零火点”目标任务。依托规模化企业,开展小麦、玉米、花生和水稻秸秆收储点建设,畅通秸秆从田间到工厂的“最后一公里”,推进秸秆肥料化(秸秆还田)、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化”利用,变废为宝,提高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至 2020年 12月底不完全统计,全市机械收拾打捆、青贮、黄贮各类秸秆 631.1万吨,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5%。由于表现突出,2021年 1月 6日,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办公室对驻马店市 2020年度秸秆禁烧工作在全省通报表扬,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下达驻马店市秸秆禁烧奖励资金 60万元。(李洪典)

【高标准粮田建设】2020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按照“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总体目标,坚持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原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高标准农田格局。2020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74.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14.1万亩,涉及全市 10个县区、42个乡镇、204个行政村。总投资 1157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7.69亿元、省级财政投资 23603万元、市级财政配套 5357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9910万元。项目建设任务:地力培肥 56.75万亩,塘堰坝 131座,机井 6357座,泵站 62座,疏浚沟渠1737.05千米,桥涵 4015个,管灌 46.07万亩,喷灌 1.24万亩,硬化道路 575.33千米,砂石路78.58千米,农田林网工程 1255.36千米,低压输电线路 2438.7千米,技术培训 4.8万人次。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抗灾能力大大增强,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市新增耕地面积 1000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 72.26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 63.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64.39万亩,年节约水量 3685.68万立方米,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 33.29万亩,增加机耕面积 2.68万亩,项目区道路通达率达到 98%以上。全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9214.4万千克,油料 591.67万千克,其他农产品 371.2万千克。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 130806户,直接受益农业人口 495839人,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 24476.52万元,项目区群众满意度达到 98%以上。 (任慧敏)
【农产品质量安全】2020年,驻马店市对全市各县(区)“三品一标”基地、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进行风险检测,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 3100个,其中蔬菜样品 2040个、水果样品 1060个,没有不合格样品。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简报》1000多份。开展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从 8县 1区的“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抽取 152个样品进行定量监测。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任务。配合安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全市的“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综合超市 280个样品的例行监测抽样工作。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 25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 131个,绿色食品 1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8个)。做好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申报,上蔡黄姜、正阳花生、西平红薯、正阳大米、留庄大米、确山夏枯草、泌阳花菇、铜山湖鳙鱼等 18个产品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根据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经纬度,精准抽取 102个小麦样品并及时送达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强化生产者主体责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遂平县、平舆县、驿城区、汝南县、确山县成功创建河南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夏莉)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20年,正阳花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泌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完成并通过农业农村部实地核查验收;申报并获批创建确山中药材、西平蔬菜、汝南番茄、正阳种猪场生猪 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批准创建平舆蔬菜、汝南渔业、遂平蔬菜、确山食用菌 4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产业园达到国家级 2个、省级 7个、市级 8个。2020年 7月在驻马店市召开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市长朱是西作“以产业园建设高质量,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典型发言。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简报以“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题,对驻马店市产业园建设情况刊发专版,并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宣传发布。(丁洪生 朱子琼)
【田园综合体发展】2020年,驻马店市发展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推进各县区田园综合体建设。组织开展田园综合体市级示范点创建活动,考核认定泌阳施庄特色小镇、西平秀美棠溪、遂平益农丰达生态农业、驿城区沙河店山湾村、确山留庄稻田公园田园综合体市级示范点 5个,截至年底市级示范点达到 11个。(丁洪生 朱子琼)
【“两区”划定验收】2020年,在完成全市 86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 34.9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县级自验、市级初验基础上,克服疫情期间困难,完成省级核验修改完善工作,上报部级验收和数据汇交并通过部验。(丁洪生 朱子琼)
【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调研活动】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协同组织落实全国人大、省人大和农业农村部对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农业投资管理情况等调研工作组织全市“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成就总结评价,完成调研报告 7篇。(丁洪生 朱子琼)
【新品种引进试验】2019—2020年度安排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项目 1组,展示小麦新品种 60个,2020年完成河南省玉米新品种示范展示 1组,展示玉米新品种 33个;花生品种展示试验 1组,展示花生品种 13个。(丁洪生 朱子琼)
【种子质量监督】2020年,全市共抽检种子经营单位 160家,抽取种子样品 289份(其中玉米种子 147份、小麦种子137份、花生种子 5份),代表种子数量 109万千克。全年组织持证种子检验员对全市种子生产企业 2.6万亩种子田进行田间检验工作;其中田间检验小麦繁殖田 1.9万亩,大麦种子田 2000亩,芝麻种子田 1000亩,花生种子田 3000亩,大豆种子田 1000亩。开展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成分检测工作,市场抽查检测玉米种子样品 156份,所检测样品未发现转基因成分。(丁洪生 朱子琼)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2020年,全市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中心,以落实各项减负惠农政策为重点,采取完善制度与专项治理相结合方式,严格禁止各种不合理收费和集资摊派等行为,确保农民负担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全年全市加大对农民建房及违规征地、农村儿童免疫接种、农村义务教育、农电改造和维护、侵害农民土地权益 5个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检查组根据平时信访反映线索,采取明察暗访形式,直接进村入户,对全市 9个县(区)的 13个乡镇 14个村委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现象,各项惠农资金按时足额兑现。(蒋平)
【农民负担专项治理】2020年,全市各农监委成员单位均有一名副处级领导负责本部门农民负担监督工作,对本行业涉农乱收费、强制服务、以罚代管等进行专项治理。市、县涉农窗口单位和乡村设置有涉农收费公示栏。乡镇或上级部门向村级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卫生所、农村超市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各种摊派、强制捐款赞助或应由政府承担的建设和服务费用、部门工作经费转由村级组织承担的问题,通过专项治理和年终检查,基本得到遏制。由于精准扶贫力度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强行要求行政村出资的村内基础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各项工作统一达标升级活动很少发生。违反自愿原则,强行向农民提供经营性服务收取服务费用或者只收费不服务的问题比往年显著减少。(蒋平)
【农资监管】2020年,驻马店市对经营的农资产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进行市场抽查,及时开展季节性的市场大检查、联查互查等活动,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制造销售假劣农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全市执法一盘棋。全年全市共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 4600多家(次),出动执法人员 1.4万多人次,抽检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 147个,其中苗芽菜 37个、农药 80个、农产品 30个。立案 97起(市执法支队办理 17起),移交公安机关 1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达到办理一起案件,震慑一批农资违法经营户效果。(李长红)
【农药监管】2020年,全市加大农药执法监管力度,提高农药安全、合理使用水平。一是在花生拌种剂集中使用的关键时期,加大花生拌种剂查处力度,广泛宣传和引导农民科学使用拌种剂,防止坑害农民现象发生。二是为确保磷化铝杀虫剂经营安全和使用安全,杜绝使用不当伤人事故发生,提前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科学使用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组织开展高毒农药和蔬菜、水果、茶叶用药专项整治,加强农药残留检测,全年未发生因农药残留超标而引发的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 (李长红)
【农业产业化】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 1780家,实现总产值 1884亿元,实现增加值 445亿元;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 96%以上。对照全市龙头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开展各级龙头企业监测申报工作,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8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24家。推进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组织 395名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干部实行“一对一”定点服务,设立 12部服务热线电话,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支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的用工、运输、销售、贷款、原料供应等问题,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确保特殊时期农产品供应。通过乡镇自愿申请、县区材料审核、市汇总审查、实地考察、集体评审,报经市领导同意,向省厅推荐泌阳县官庄镇申报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推荐泌阳、确山列入豫西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全国 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争取到中央财政肉牛产业发展资金 7500万元,省财政扶持资金 1000万元。 (翟建锋 李婧苗)
【休闲农业】2020年,驻马店市引导休闲农业企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快恢复农业生产。引导果蔬采摘园区开展电商配送业务,通过线上展示新鲜果蔬、引导消费者下单,线下及时配送到小区门口。成立特色产品直采中心,线上展示、销售、推广、宣传全市鲜果、干果、粮油、食用菌、调味品等农特产品和特色产品。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空档期,对经营服务设施设备全面提档升级,加快园区环境整治,提升员工服务水平。开展休闲农业监测分析,推荐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开展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推荐。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 1233.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 14.8亿元。 (翟建锋 李婧苗)
【科技兴农】2020年中央及省下达驻马店市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项目资金 1476万元,培育总任务 6510人(含新蔡县 46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培育任务 3300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 3210人。按照国家扶贫攻坚涉农资金整合有关要求规定扶贫整合后剩余资金 931万元,剩余任务 4196人,其中经营管理型培育任务 2046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农民培训任务 2150人。至 12月25日,全市培训任务全部完成。2020年省下达驻马店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种植业经费 2214万元(含新蔡 273万元),其中确山县、平舆县、上蔡县、新蔡县 4个国家级贫困县参与扶贫资金整合,整合资金 965万元,剩余项目资金 1249万元。西平县、遂平县、驿城区、泌阳县、汝南县、正阳县 6个县区继续实施。为巩固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6个县区遴选技术指导员 552名农技人员,遴选各类科技示范主体 1331个,建设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 24个,每县设置主导产业 4个~ 5个,围绕示范主体开展科技服务,加强对农技指导员培训,加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加强农技推广信息化应用,推动优质绿色高效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健全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全市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95%。
【农洽会扶贫专场】2020年,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办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专场活动,宣传展示贫困地区名新优特农产品和扶贫成果。农业农村部及乡村产业司、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以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扶贫办有关领导,河南省各省辖市、直管县农业农村、商务部门有关人员,以及来自“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农业农村部重点扶贫县,以及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重点贫困地区、河南省深度贫困县等77个贫困县的 165家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集中开展扶贫成果展示推介,主要展示粮油、蔬菜、果品、道地药材、畜禽、饮品等优秀特色农产品,与 303家采购商对接洽谈,签约农产品采购项目 172个,协议金额 31.4亿元,并现场签约一批“基地直采”和“订单贸易”合同,促进贫困地区产品销售。专门设置驻马店市消费扶贫直播带货区,集中宣传推介销售驻马店市消费扶贫产品,利用“抖音”“快手”“淘宝直播”“西瓜视频”等 23个直播账号平台,吸引观众累计 975万人次,销售产品 738.6万元。正阳花生、确山红薯、平舆白芝麻、泌阳夏南牛等系列扶贫产品销售订单均在 2万单以上。(翟建锋 李婧苗)
【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2020年,驻马店市筹办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天柱等出席论坛,通过展示近年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围绕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讨论,阐述农业高质量发展要由增产导向转到提质导向上来,真正实现农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市、县两级组织部、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粮食局、工信局、商务局、科技局、教育局、畜牧局、农机中心、农科院和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 300人参加论坛。(翟建锋 李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