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 牧 业
【概况】 2019 年,全市畜牧系统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和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发展优质草畜,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 67.98 万吨,蛋类总产量 30.71 万吨,肉蛋总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二位。在第六届河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技能竞赛中,市质检中心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马宁获得个人二等奖。第四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市质检中心李洪波代表河南省参加畜禽产品定量检测组竞赛,获得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工种)中的畜禽产品定量检测组第 2 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王超锋)
【全国畜牧业工作会在驻召开】 2019 年 11 月 29 日—30 日,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于在驻马店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会议。与会代表分 3 路对驻马店市畜牧业发展和非洲猪瘟防控进行实地参观。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12 月 3 日向市畜牧局发感谢信,对市畜牧局为全国畜牧工作会议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并进行表扬。12月 27 日上午,全市畜牧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在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作出成绩的市畜牧局记集体三等功,对畜牧局主要负责人记二等功。(王超锋)
【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2019 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印发《关于加快落实政策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通知》,研究制定 10 条应对措施稳定生猪生产,放宽生猪养殖用地政策,规范禁养区划定与管理,推进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升级,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持续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落实金融支持政策等,有效提振养殖场户信心。全市新建、改扩建年出栏规模 1000 头以上的养殖场 127 个,其中年出栏 1 万头以上的 31 个。河南龙凤山农牧、正阳诸美、西平丰源、牧原集团、汝南天康等大型养殖企业新建、扩建的大型高标准现代化养殖项目均开工建设 ;完成屠宰加工企业标准化建设与升级改造,正阳牧原、上蔡青田等新建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全市 18家年出栏 1 万~ 5 万头的生猪养殖企业获批国家 2019 年度和 2020 年度新建、改扩建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 4200 万元 ;获得规模养殖场贷款贴息补贴资金 801 万元,从国外引进种猪补贴资金 1305 万元,生猪生产恢复与产业转型升级速度进一步加快。(王超锋)
【优质草畜产业】 2019 年,全市优质草畜产业不断壮大。全市肉牛规模养殖场达 553 个,年出栏 1000 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有 11 家,年出栏万头以上的有 4 家 ;2019 年新建存栏 500 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 6 个,均建成投产 ;完成新增犊牛 4.7 万头。河南恒都公司发展成为集科技研发、肉牛养殖、屠宰分割、产品深加工、冷贮、销售、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全市奶牛存栏达 2.8 万头,2019 年新增奶牛 3600 多头,有 4 家存栏规模达到 5000 头以上;4 个县为省奶业发展重点县,已成为河南省奶业大市。正阳君乐宝新建正阳乐源万头奶牛观光牧场建成投产,存栏奶牛 9100 头 ;平舆诚信瑞亚杨埠万头奶牛观光牧场建成投产。全年全市 7 个粮改饲试点县完成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0 万亩,全株青贮玉米 50 万吨,拨付补贴资金 2500 万元。 (王超锋)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19 年,全市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县两级政府均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督导,分类推进,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考核”。全市 13 个集中处理中心建设任务已建成 8 个,正在建设的3 个,2110 个单场设施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全市畜禽规模场设施配套率达到 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90.75%。(王超锋)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2019 年,全市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一是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按照《2019年驻马店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要求,春秋两季规模养殖场严格实施程序化免疫,散养户以乡镇政府为主开展集中强制免疫,并根据监测评估和集中强制免疫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补免补防,保证群体免疫密度达到 90% 以上,应免畜禽免疫率达 100%,抗体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 70% 以上要求。二是做好养殖保险工作。开展养殖业保险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全市全年累计投保育肥猪 397.19万头、能繁母猪13.78 万头、基础母牛 4151 头、奶牛 2813头、犊牛 2937 头,各种牲畜累计理赔 25.18 万头,理赔总金额 9762 万元。三是严格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一方面,推动无害处理项目建设,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2019 年,上蔡县被列为省级无害化处理体系改扩建项目,汝南县被列为国家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完善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执法监管,确保病死畜禽得到规范处理。全年无害化处理病死猪 75.12 万头,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促进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四是推动“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开展。按照企业申请,畜牧、财政部门审核,全市确定 193 家“先打后补”试点企业,其中猪场 184 家、牛场 2 家、禽场 7 家,为规模养殖场全面实施“先打后补”积累宝贵经验。五是严格检疫监管,营造安全有序的畜牧业发展环境。检疫监督执法机构向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和检疫监督分所等重点场所派驻官方兽医。以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移动监管为重点,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保护合法,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全年产地检疫生猪 355.1 万头,屠宰检疫生猪 263 万头,监管跨省调运种畜禽 10.11 万头(羽),办理畜牧兽医行政违法案件 181 起。(王超锋)
【非洲猪瘟防控】 2019 年,驻马店市贯彻落实关于非洲猪瘟防控一系列安排部署。一是严格开展疫情排查。对辖区内生猪养殖场户、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全面排查,全年排查生猪养殖场 514 万场次,排查生猪 4.96 亿头次,未发现异常现象。二是按照“五控一隔离”要求,压实各方责任,落实调运监管、餐厨剩余物喂猪监管、检疫和非洲猪瘟检测同步、开展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等关键防控措施,阻止病毒输入域输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路径,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全市 15 家生猪屠宰企业自检非洲猪瘟 5026 万份,监督抽检 3820 份,跨省调运种猪检测非洲猪瘟 124 份,均为阴性。三是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为抓住高温季节消毒灭源有利时机,市级调拨 10 吨消毒药,对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屠宰加工场(点)、无害化处理场和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等重点场所开展消毒灭源行动,同时引导上述场所自行对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消毒。全市累计消毒规模养殖场 2653 个、散养户 12096 个、屠宰场 12 个、无害化处理场 8 个、集贸市场 83 个、车辆洗消中心 114 个,消毒面积 7360 万平方米,有效消灭疫病病原。四是以项目为带动,加强洗消中心建设。省级财政投入 1500 万元,对50 个新建规范化洗消中心进行补助。驻马店市以项目为带动,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在非洲猪瘟防控紧急情况建设 163个洗消中心基础上,11 个规模养殖场新建规范化的洗消中心。牧原、丰源和普、龙凤山、天康等养殖集团新建的洗消中心能覆盖很多养殖企业,对运输生猪及物料车辆进行彻底冲洗消毒、烘干,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王超锋)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019 年,市畜牧部门严格落实部门监管主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力度,深化“瘦肉精”专项整治,强化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强化市级对饲料兽药生产及兽用疫苗经营许可初审责任,严格落实县级兽药经营许可责任,全面落实兽药 GMP、GSP 规范。强化屠宰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对屠宰行业相关人员培训,完善畜禽收购运输和畜禽产品进入市场前的监管制度,构建从养殖到屠宰全程监管体系。全年产地检疫生猪达 355.1 万头,生鲜乳监管切实有效 , 监测合格率连续 7 年保持 100%。加强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对案件线索依法进行调查取证,追根溯源,严查严办。全年全市共办理各类畜牧兽医执法案件 181 起。加强无公害畜产品认定工作,全市通过无公害认定企业有 27 家。 (王超锋)
【畜牧产业扶贫】 2019 年,全市畜牧系统以“百企帮千户”活动、养殖技能培训、结对帮扶、驻村帮扶为抓手,制定处级干部分包县区工作制度,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全年全市累计组织畜牧产业帮扶企业 248 家,帮扶贫困户 29153 户、帮扶贫困人口 75051 人 ;开展养殖技能培训 96 场次、培训人数 14626 人次 ;向贫困户印发养殖技能手册、承诺书、明白纸、技术人员公示栏等 9 万多份。(王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