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述
【概况】 2019 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2400.8 万亩,粮食总产 142.96 亿斤,增产 2.55%,全年粮食再获丰收,持续位居全省前列。蔬菜面积 162 万亩,产量 420 万吨。鲜品食用菌 53.79 万吨,总产值 63.75 亿元;水产品总产量 9.4 万吨,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争取 2019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4 万亩,总投资 9.75 亿元。全市发展农民合作社 22013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45 家、省级 63 家 ;家庭农场 7881 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18 家。土地规模经营面积 315.1 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 30.3%。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1680 家,实现总产值 1770 亿元。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 3 家、省级龙头企业 59 家、市级龙头企业 317 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67 个,居全省第一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23 个,其中省级联合体 11 个。全市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园区 58 个,其中正阳花生、泌阳夏南牛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全省 1/2。平舆白芝麻、遂平优质小麦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泌阳食用菌、汝南番茄、西平蔬菜、上蔡小麦获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省率先实现部、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 1300 个,带动农户 4.95 万户,实现营业收入 15.1 亿元。良种应用、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覆盖率达 90% 以上。持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3144 人,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育任务2173 人,“两专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对象培训)任务 971 人。依托农广校资源,培训各类人员近 8 万人次。全市包村科技人员共入户指导 20 余万人次,直接指导农户累计近 85 万户次,培训农民 180 余万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 200 余万份。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采取完善制度与专项治理相结合方式,严格禁止各种不合理收费和集资摊派等行为,确保农民负担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在西平县完成省级农民负担监测点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完成集体经济组织发证 1770 个村(居),占比 73.78%,超额完成省定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情况调研和调查摸底工作。全面完成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任务。农业绿色发展有新进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4.49%,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 99.12%,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 229 个。举办第 21 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等。 (丁洪生 张 洋)

【农业生产】 2019 年,全年粮食总产 142.96 亿斤,增产2.55%,超额完成全年粮食总产 130 亿斤目标任务。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市优质小麦面积 535.2 万亩,较上年增加 4.7 万亩,产量 293.6 万吨。玉米面积 423 万亩,较上年压缩 23 万亩,产量 215.25 万吨。优质花生面积 515.66 万亩,较上年增加 2 万亩,产量151.69 万吨。优质白芝麻 80.63 万亩,产量 7.5 万吨。水稻面积 30.4 万亩,产量 16.03 万吨。大豆面积 36.27 万亩,产量 6.18 万吨。红薯面积 24.31 万亩,产量 11.98 万吨。蔬菜面积 162 万亩,产量 420 万吨。鲜品食用菌 53.79 万吨,总产值 63.75 亿元。完成市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水产品总量 9.4万吨。(丁洪生 张 洋)
【高标准粮田建设】 2019 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逐步推进”基本原则,打破乡村界限,按区域、按流域规划,形项目区集中连片开发的格局,同时兼顾脱贫攻坚任务,项目区优先选择两区并尽量覆盖贫困村。全年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64 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 15 万亩),财政投资 9.75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66364 万元、省级财政资金 19836 万元、市级配套5096 万元、县级配套 6204)。项目涉及全市 9 个县区(不含新蔡)29 个乡镇 123 行政村。项目区土壤改良 37.6 万亩,塘堰(坝)183 座,建小型拦河坝 51 座,新打机电井 5836眼,输变电线路 1766.84 千米,开挖疏浚沟渠 1239.65 千米,衬砌渠道 7.08 千米,埋设管道 387.92 千米,新建生产桥2748 座,小型蓄排水工程 24 座,管灌(高效节水灌溉措施)29.97 万亩,硬化田间干道506.45 千米、其他田间路 107.7千米。(杜瑞娟)
【新品种示范试验】 2019 年,驻马店市安排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项目 2 个,展示小麦新品种 75 个,全年完成河南省玉米新品种示范展示 1 个,展示玉米新品种 43 个 ;高油酸花生品种展示试验 1 组,展示高油酸花生品种 12 个 ;承担河南省玉米新品种机收组比较试验 2 组共 56 个品系 ;2019 年 5 月组织市内外 30 多家企业和有关专家、市县种子管理部门 100 余人参加全市小麦品种观摩活动。 (吴长城)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 2019 年,驻马店市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全年实施培训进村数 1100 多个,实施进村次数 5800 多次,培训各类人员近 8 万人次。完成中等职业招生 554 人,完成年度招生任务的 198%,相关信息录入国家中专生学籍管理系统。开展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4 个批次,316 人通过农作物植保员等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颁发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按照“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特派员帮扶”等工作要求,开展形式多样培训活动,发放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作物培训手册,提高群众运用实用技术脱贫致富能力。在 9 月份省农业农村厅、省体育局举办的第二届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大赛中,驻马店市获得全省 18 个地市代表队团体总分第五名、围棋团体第四名,同时在单项比赛中获得多项名次,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优秀组织奖,并发文给予通报表彰。(刘 涛)
【农业信息服务】 2019 年,市农业农村局做好驻马店农业信息网服务工作,及时调整、增设网站专栏,增加栏目实用性 ;第一时间采编、发布相关内容,方便社会公众浏览和查询。据“政府网站”有关要求进行完善、升级,提升信息发布广度和深度,推动农业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提供优质农业信息服务。做好网站日常更新与维护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网站信息管理与更新发布,确保更新信息不重不漏。做好12316 热线宣传服务工作,加大热线宣传力度,惠及更多有需求群体。全面完成益农信息社服务全覆盖工作任务,被评为全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做好信息技术培训推广,推进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开展公益服务 5.2 万多次,推广益农社 App1.3 万多个,便民服务缴费充值 200 多万元,农产品上行、生活用品和农资下行等电商交易额 15 万元,激活站点 2561 个,激活率达到 98%,位居全省第一。(王素亭)
【农产品品牌创建与质量安全】 2019 年,驻马店市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提高。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 229 个(无公害 131 个、绿色 92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6 个),年增长达到 10% 以上,其中上蔡县、平舆县、确山县在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整县推进行动。全年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 4344 个,其中蔬菜样品 3271 个,水果样品1073 个,抽样样品合格率 100%。(刘 罡)
【中国农加工洽谈会】 2019 年 9 月 6 日—8 日,第 22 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在驻马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全国 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0 多家科研院所、40 多家知名商会协会参会,参会参展企业 7000 余家,入馆人数突破 25 万人。会议期间成功签约农产品加工项目 183 个,总签约金额 821.7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29 个,评选出金奖产品 67 个,优质产品 205 个,其中近1/3 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王 丽)
【农业产业化】 2019 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 1680 家 ;实现总产值 1780 亿元,同比增长 9.1% ;实现增加值 413.6亿元,同比增长 9.5% ;实现利润 157 亿元,保持稳中略增 ;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 96% 以上。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 4 家、省级龙头企业 59 家、市级龙头企业 317 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集群 62 个,其中省级 21 个,居全省第一位。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23 个,位居全省第二位。(李婧苗)
【休闲生态农业】 2019 年,驻马店市依托全市休闲农业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推荐一批精品景点线路和休闲农业旅游农事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推荐工作,采集汇总全市特色种养殖和特色食品信息、乡村能工巧匠信息、乡村特色手工产品信息。推荐上报农业文化遗产发展保护规划 1 处(确山县石滚河镇千年古栗林),组织上报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 4 个。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1300 个,带动农户 4.95 万户,实现营业收入 15 亿元。(翟建锋)
【农业对外合作交流】 2019 年,驻马店市组织农业主管部门、市名特优农产品加工企业赴香港、台湾、南京、广州、重庆、南昌、长沙等地参加全国知名会展和农业部举办的重要活动,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积极推介驻马店市优势特色农产品。荣获香港一带一路国际食品展“最佳组织奖”、第八届中国(广州)食品食材博览会评为“优秀组团单位”、第六届北京国际优质农户品展示交易会“最佳组织奖”等诸多奖项。(郭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