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综述
【科技政策、法规】2001年,市科技局拟定出台了《驻马店市“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驻马店市农业科技发展意见》、《驻马店市2001—2005年科普工作纲要》和《驻马店市2001年科普工作意见》及《驻马店市县(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等科技政策与法规性文件。(王恂)
【技术市场】一是对全市科研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为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做了积极的准备工作。二是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对参加技术经纪人培训、成绩合格的,颁发了《河南省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三是进一步规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统计工作。2001年,全市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4亿元,四是组织了第六届“6,23技术市场日(节)”宜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积极宣传《合同法》和有关技术贸易的法规政策。(王恂)
【科技交流】在2001年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上,市科技局组织了科技项目信息发布会、科技难题对接和科技合作项目洽谈签约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会上发布科技信息1260多项,签订科技合作项目39项,签约金额3.276亿元,其中引进省内外资金2.915亿元,技术转让资金3610万元。(王恂)
【知识产权与保护】一是开展了“3.15”专利宣传打假活动,依法处理了专利侵权行为,切实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二是组织参加f全国靑少年知识产权项目电视大赛。三是组织了“4.26”世界第一个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四是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活动,组织实施了骏马化工集团专利技术项目“自动开关生产尿基复合肥的喷淋尿液长距离输送管道装置”和金雀电气集团的专利技术项目“多功能电子式电度表”,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王恂)
【科技进步考核】2001年,按照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要求,市科技局完成了对县(区)科技进步的全而考核任务,新蔡县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上蔡、平舆、遂平、西平、确山、泌阳、正阳、汝南和驿城区9个(区)被授予科技步达标县。(王恂)
【防霣减灾】2001年,全市投资150万元,对市区内地下断裂进行了探测,提交了成果报告,为驻马店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依据。深入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的集中宜传活动,提髙了全市人民的防震减灾意识。依法开展防震减灾行政执法检查,对漯驻高速公路立交桥等5个工程项目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2001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 (王恂)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1年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发展项目9项,投入发展资金890万元,引进农业新技术30多项,建立立体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近1000亩,培植科技致富示范户1000多户,建立良种繁育基地6000亩,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亿元,同比增长29%,科技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50%。9月通过了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验收组的中期评估验收。(王恂)
科技计划
【科技计划项目】全年围绕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安排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成果推广、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等科技计划项目218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39项,市级174项。同时,还受理了2002年度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经审查,向省科技厅申报162项,部分项目被选入2002年省科技发展计划,其中两个项目被列为重点项目。全年争取国家、省科技经费500万元,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经费支持。(王恂)
【高新技术项目】2001年确立了全市“十五”髙新技术项目。研究确立了“利塞磷酸钠原料药”、“IC卡煤气表”等高新技术项目45项,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与环保等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全年向省高新办推荐重点项目28项,拟投人资金5亿元,其中部分项目已纳入省“十五”高新技术项目序列。(王恂)
【技术创新项目】2001年在对全市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进行排查的基础上,组织筛选了一批基本符合技术创新基金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对髙新区通用仪器仪表公司的“0.2S级三相多功能全电子式电度表”、市宝源电讯技术公司的“电力变压器无触点有载电子调压装置”等项目进行了重点培养,并向国家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推荐。 (王恂)
【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2001年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项目,承担了国家级农业科技项目3项,省级农业科技项目20项.为配合国家级优质小麦基地建设,安排了“驻马店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综合配套技术开发”等8个专项课题研究,并在两个乡安排2万亩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全年重点抓了优质小麦、温棚蔬菜、食用菌、林果及中草药种植、畜禽改良、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性技术研究,取得明显效果。(王恂)
【科技成果】2001年,市科技局按照国家科技成果管理的规定和程序,组织评审委员会,对2001年受理的79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评审,评出一等奖10项,二等奖69,项从获奖项目看,大部分项目技术水平高、技术难度大,对全市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恂)
【成果推广】2001年,组织推广了78项优秀科技成果。平舆县大力引进推广应用优秀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科技示范推广网络;西平县积极推广小麦专用粉系列产品综合技术,有力带动了全市优质小麦基地的发展;市农科所以科技示范基地为突破口,大力组织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全所安排三分之一的科技人员深入到8个科技示范基地,东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0个、农业新技术4项,示范面积300万亩。 (王恂)
【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一是重点抓了优质小麦、玉米和花生等新品种示范与推广、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本地山羊技术示范与推广和秸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项目。二是加强对科技示范乡镇的管理,总结交流科技示范乡镇建设方面的经验。三是加强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组织召开了各县(区)农业科技园区经验交流会。2001年,全市农业科技园区达到9个,每个园区都承担有3个以上农业科技项目。(王恂)
【技术创新】2001年,重点抓了15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全年15家试点企业开发新产品98个,新技术、新工艺115项,分别较上年增长了15%和18%,通过示范引导,全市形成了一个重视科技,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自身发展的浓厚氛围。(王恂)
【高新技术】2001年,培育发展了一批髙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对有苗头的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使“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原料药及制剂”等产品得到省科技厅的认定。同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孵化催生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2001年全市高新企业达到14家、高新技术产品41个,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利润1.2亿元,创汇1000万元。(王恂)
【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2001年,加强了对5个已认定的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的跟踪管理,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年产10吨天方罗欣原料药及其制剂”、“年产10吨克林霉素磷酸酣”、“年产50万台电子式电度表”、“年产25万台高效节能节水喷灌机”和“植物蛋白丝”5个项目,均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001年,又向省高新办申报了“金雀工业园年产170万台电子式电度表”、“年产10吨左旋氧氟沙星原料药”、“年产1万套微喷系统”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王恂)
287图
288图
289图
290图
291图
292图
293图
294图
295图
296图
297图
298图
299图
科协工作
【科普宣传】2001年4月19日,市科协会同市委宣传部、市科委等单位,举办了大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市直单位组织了167名科技、卫生、文化专家,现场解答农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放了一批适应农民阅读的科技图书、资料,专家义诊小组开展了健康咨询和寻医问诊活动。活动共展出版面183块,发放技术资料6.6万份,送科技图书1000多册,义诊1500余人,接受群众咨询2000多人次,5000多名群众观看了文艺演出,有200多名农民找到了科技致富项目。
2001年5月14-21日举办了以“科技在我身边”为主题的首届“科技活动周”活动周期间,全市围绕农业产业化、畜禽养殖、温棚农业等举办各类培训班41期,培训农村技术骨干1.6万人次,组织科技下乡14场(次),副髙级以上的专家268入次深人农村第一线,受训农民3万余人次,送科技图书6000多册,科技每料7万多份,播放录像片78盘,举办科技集市13场次,在驻市解放路举办了“科技在我身边”宜传一条街活动,共展出版面100余块,悬挂宣传横幅16条,科普挂图、漫画近200幅,设立科普咨询台14个,接待咨询群众5000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近万份,出动科普宜传车20余次,为了提高党政干部的科技素质,2001年5月30日,由市委组织部、市科协组织召开了全市党政机关干部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动员大会,活动发放科技知识竞赛试卷1300份,收回试卷答题卡3404份。活动结束后,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科协授予市委、市政府等单位“河南省党政机关干部科技知识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市有13人荣获“河南省党政机关干部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奖励证书。(侯杰 徐翠英)
【科普培训】2001年,全市科协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88期,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8万人次,其中农村党员干部15万人次,妇女2万人次,为广大农民输送了新技术与信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侯杰 徐翠英)
【科酱示范县、乡、村创建】科普示范县、乡、村创建活动2001年又有12个乡通过验收达到省科协制定的科普示范乡标准,省科协颁发了科普示范乡达标匾牌。(侯杰 徐翠英)
【靑少年科技教育】2001年全市共举办靑少年科技夏令营科学实践活动3起,参加营员257人次,在夏令营活动期间,同学们采集植物标本150件。2001年12月举办了儿童幻想绘画展、收集作品157件,经组织专家评审,有32篇送省参评。2001年度在生物、环境科学实践论文的评比活动中,西平县实小《关于洪河水污染的情况考察》、确山县一中《红叶碧桃树的嫁接技术实验》、平舆二中的《我看小淸河》3篇论文,分获省科协靑少年小论文二、三等奖。(侯杰 徐翠英)
【学术交流】2001年11月,市科协会同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开展了驻马店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活动,评出一、二、三等优秀学术论文25篇、35篇和12篇.2001年4月,参加了“新世纪改革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学术研讨会暨优秀论文颁奖大会”,推荐的论文《农村科协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一支重要力童》,被评为优秀论文三等奖,并被《中国改革战略文汇》收录入书。(侯杰 徐翠英)
【厂会协作】2001年,市科协与市经贸委积极配合,组织动员市、县两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做好攀亲结对,优势互补,以推动全市“厂会协作行动”工作的开展。止年底,有18个学会与28个企业结成30对协作对子,完成22个协作项目,新增经济效益6600万元。5月14日召开的“厂会协作行动”暨郑州9023优质小麦现场会的情况被中国科协《千厂千会协作行动简报》27期全文转发,展示了全市科协工作的层次与水平。2001年,驻马店市科协被中国科协、国家经贸委授予“厂会协作”先进组织中位奖,市电机工程学会、市热电厂被授予优秀项目成果奖。(侯杰 徐翠英)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001年全市有2人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协授予全省“优秀青年专家”称号,1人被省妇联、省科协授予“全省十大科技女杰”,15人被授予“百名巾帼科技带头人”荣誉称号。(侯杰 徐翠英)
气象观测
【气象工作概况】2001年,驻马店市气象系统本著“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坚持服务思想”的指导方针,在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的同时,不断深化气象亊业改单,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与产业,有计划地做好基层台站的综合改善工作,使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髙和加强,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和全市工农业生产及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由于全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市局被省气象局授予“全省优秀达标单位”称号,被省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表彰为“森林防火先进集体”。
一、气象服务工作。适时调整气象服务工作重心,为农业生产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气象保障。2001年全市气候异常,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春、夏、秋连续干旱。从3月份至11月份,总降水量不足历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对全市夏种、秋作物生长和小麦播种等几个关键农事季节产生了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天气形势,全市气象台站及时做好干旱预警监测、土壤墒情监测分析、苗情监测分析等各项工作,并把各种气象信息整理成专题材料向各级政府和农业、林业等部门进行汇报,为党政领导决策和指挥生产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气象依据。在气象服务过程中,仅市气象台就发布短期天气预报书面报告39次1500份,其中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报和警报15次450份;中长期天气趋势分析预报36次1730份,其中关键性农事季节天气趋势预报5次250份;农业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卫显遥感苗情、墒情分析、农作物产量预报、病虫害、灾情信息94次2120份。天气过程服务覆盖率达100%,上蔡、西平、遂平、汝南、泌阳、确山、平舆等接气象局根据农事季节的需要,及时做出旱情、雨情、病虫害预报,县委县政府根据气象部门的合理建议进行生产安排,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受到当地政府的表扬或表彰。
二、基础业务工作。2001年,全市气象系统积极围绕目标管理指标,严格岗位责任制度,在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激发业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整体业务质量较为稳定,一部分县局的单项业务质量成绩全市短期预报质敏稳中有升,平均成绩82.0分,较2000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上半年省局通报全市为三甲。长期预报质量同比有较大提髙。预报服务目标综合考评达到90分以上,为省定A级,全年共有预报服务效益材料23篇,推荐上报省局6篇。在预报服务上未出现任何责任性事故和重大差错,平舆局张新波被评为全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在地面测报工作中,西平、汝南、上蔡、平舆4县气象局取得了全年无错情的好成绩。全市农气象报错情率0.004%,同比降低0.036%。情报服务材料由2000年的532篇增加到2001年的562篇。情报服务积分54661分,同比增加4890分。小麦产最预报准确率95.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三、文明创建工作。2001年,全市气象系统紧紧围绕气象服务这个中心,坚持不懈地继续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注重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全市气象系统市级文明单位仍然保持在百分之百,西平和汝南气象局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张红卫)
【人工降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全市气象事业的骨干工程,也是防灾减灾、科技兴农的重要手段之一。2001年入春以来,全市降水持续偏少。3月1日至6月8日全市100天内平均降水量只有40mm米左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7-8成,6月8日的土壤墒情表明: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全部在10%以下。6月18日以后的连续30多天,全市又出现干旱髙温天气,平均降水量不足10毫米,同比降水量偏少95%。一直到11月,持续干旱少雨,对农业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市气象局密切注意天气条件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分别于6月6日~17日、7月20日~25日、10月6日~7日、10月25~27日4次组织区域性高炮增雨作业。全市九县共出动高炮96门次,54个作业点共发射增雨炮弹7705发,平均增雨达50毫米以上,有效缓解了旱情。据测算,增雨作业累计增雨总量约5.45亿立方米,增雨率达38%,直接经济效益约l.09亿元。上蔡、西平、遂平、汝南、平舆、泌阳等县局在增雨工作中成绩显著,受到当地政府的表扬或通令嘉奖。(张红卫)
【气象现代化建设】随着气象预警监测服务手段、高新科技装备、气象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全市气象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00年,兴建了国家、省、市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网络,市、县lO个气象卫星接收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市气象台123部计算机实现了与国家、省、市、县的四级联网;完成了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和“121”自动答询系统的更新升级工作;引进应用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300多种气象科技信息产品资料,大大增强了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大气探测及预警监制的服务能力;农业气象科技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的深层次开发,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系列化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年内又新增指挥车8辆,增雨火箭发射系统18台,完成了高炮人工作业向火箭作业的转换,并建成了火箭发射GPS定位系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简称人影)指挥中心闪电定位系统、各县人影指挥中心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等,人影高科技装备已具规模。(张红卫)
测绘
【概况】2001年,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坚持科技兴院、科教建院,质量立院的方针,加大人事、劳动、分配三方面的改革力度,全方位开拓市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自筹资金50多万多元购配全站仪4台及配件,笔记本电脑2部,台式电脑7台,大型工程复印机1台,夏普喷墨绘目仪l台,清华三维软件2套,使工程测绘范围发生了质的变化,全区完成了从航测外业到航测内业、从航空影像到影像的数字化处理,即从单一测绘院到综合性测绘院的过渡,具备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夏文祥)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成立】河南省第一测绘院2001年4月12日更名为河南省测绘工程院,隶属河南省测绘局,为事业单位,机构规格处级,内设科室12个,编制l75人,其主要职能是:从事全省基础测绘的外业工作,包括国家三、四等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GPS等级控制测量;1/万和1/5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更新、地籍测绘和行政境界测量等。(夏文祥)
【公路勘测及省界勘测】2001年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在承担浙江嵊州、浙江金角(义乌段)、郑州环城高速公路勘测任务中,本着质量第一、用户第一、诚信第一的原则,用常规作业1/3的时间,及时向甲方提供了优质成果。工程技术人员对质量严格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勘测省界724公里。(熊韶明)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传输网络工程建设】河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基地驻马店基地,承担了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单项工程即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网络中“A类省测绘局域网”的建设内容,是河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网络三大局域网之一。工程新建干线千兆局域网络,主干速率为1000MBPs,桌机交换时为100MBPS。网络协议主要采用TCP/IP数据通讯协议,兼容支持SPX/IPX、IMB、SNA、NETBEUI、DECNET和APPLE、TAILE等多种不同的网络协议。主要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均采用WINDOS2000操作系统,采用结构化布线方式,网络主干和核心设备采用100M光纤,桌面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布设60个LAN节点。按保密规定,局域网与外部网之间在物理上完全断开,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防毒中央控制管理,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实时病毒扫描,保证了局域网内各种设备安全运行,建立了口令管理制度和权限管理制度,保证了数据安全可靠存储,实现网络的安全运行。通过工程的建立,基地基础测绘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得到提高,突破了模拟测绘向数字产品测绘的过渡,“高科技为主的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大为增强。 (熊韶明)
水文地质勘测
【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工程院概况】2001年,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工程院深入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继续推进“两个转变”,开展“二次创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精干主业”,走开发利用一体化之路为方向,积极开拓市场,完善标准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全院完成总收入5027.23万元,生产增加值2100万元 ,节约收益117万元。地质勘查业共承担各类地勘项目20个,其中局控项目和国土资源项目6个,地方财政项目2个,市场项目12个,均按期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机械岩芯钻探成孔5个,钻孔一次合格率100%,完成进尺1046.9米。社会资金项目共完成水文地质钻井项目16个,成井16眼,洗修井17眼。完成工程地质勘察项目51个,提交勘察报告5l份。建筑业完成各类基桩工程施工项目27个,进尺100025米,砼灌注量33154.4立方米。完成爆破工程施工项目13个,路桥工程签订合同3份,完成产值742.36万元。制造业方面,豫南淀粉厂销售变性淀粉610.33万吨。(李建华)
【通过IS0900l质量体系认证】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工程院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于2000年12月建立实施ISO9001l质量体系认证工作。2001年2月对全院干部职工进行ISO9001:2000标准培训,井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最记录》和《质量责任制》等标准,3月30日实施并进入试运阶段,9月27-29日,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公司对工程一院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现场审核,认为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ISO900l:2000标准要求,同意推荐认证注册。10月31日,中经科环质量认证公司正式向工程一院颁发ISO9001:2000质量认证体系证书,这标志着工程一院的质量管理按国际统一的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和运作,更标志着工程一院的质量管理工作又迈上新的台阶。(唐文选)
【完成卢氏及栾川泥石流一期工程灾害治理】卢氏县黑马渠沟和栾川县大南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是全省首批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之一,两项工程分别于2000年lO月和5月正式开工,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工程院承担施工任务。根据施工情况,工程一院聘请专家、学者担任技术顾问,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首期工程都于2001年底竣工,达到优良工程标准。(唐文选)
【完成开封市邮政局综台生产楼基础工程】开封市邮政局综合生产楼基础工程楼是省重点工程之一,主体工程为12层,桩长30米,柱径600毫米。200l年9月自河南省驻马店岩土工程公司中标,10月举行开工典礼。为确保该工程质量标准达到省优良工程,公司组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开展创优比赶生产活动,全部工程于12月竣工,比合同工期提前3天,经开封市建筑质量站检测,A类桩100%,优良率100%,被评为优良工程。 (唐文选)
302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