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概述】2001年,全市审计机关和全体审计干部进一步落实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审计机关“人,法、技”建设,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搞好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的各项审计工作及专项资金审计,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和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2001年,全市共完成审计单位704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86354万元,应变财政1743万元,已交财政1260万元,应归还侵占挪用资金4743万元,应减少财政拨款的补贴450万元,向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6起,已有4人受到党政纪处分。驻村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他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在维护和规范经济秩序,严肃财经法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作用。2001年3月,市审计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荣获全市目标管理优秀单位。(赵金秋)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 2001年,全市审计机关十分重视本级预算执行审计,认真总结往年本级审计经验,精心组织,以摸清桉实家底为基础,对预算资金的收缴、分配、拨付及使用各环节进行全面审计。并且,突出了对水利、劳动、农业、教育等重点及重点部门所属二级单位的审计,把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使审计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工作质量有所提高。据统计,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顶算执行单位60个,查处违规预算行为金额13669万元,其中,隐瞒转移预算收入333万元,挪用预算资金1943万元,违规办理预算拨款1074万元,虚列支出2535万元,应缴未缴预算收入382万元。通过审计,促进了财税部门和各预算执行单位严格执行《预算法》,强化了预算约束能力,违纪违规问题较往年明显减少。针对审计中发现的财政收支不实、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等问题,各级审计部门提出了细化预算、规范资金管理、增加预算透明度等建议,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审计意见,规范资金管理,为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提供了依据,得到人大、政府的高度评价。(赵金秋)
【重点企业审计】根据审计署的授权,市局组织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开展了对中央企业电力、烟草、移动通讯三个行业的审计。为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成果,各单位按照“五统一”的要求,抽调精干力量,认真实施审计。工作中,当多次召开行业审计忙报会,交流经验,互通情况,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处理原则进行了处理,按时保质完成了工作任务。在农网改造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克服天气炎热等困难,深入到村组对已竣工项目进行收费的调查、测算,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力地推进了电力部门农网改造项目进程,理顺了农电管理体制,为全市实行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政策”提供了服务。全年全市共完成重点国有企业,商贸、粮食行业审计共146个单位,在核实资产、负债、损益的基础上,查出偷漏税款、损益失真等违规行为金额31808万元,决定处理处罚金额18847万元,审减利润4300万元,审增利润609万元,重点揭露了转移国有资产、账外贷金、损失浪费、会计核算不实等问题。井且,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加强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议68条,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和资产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赵金秋)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 为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的落实,根据年初计划,市审计局组织了对全市11个社会保险机构1999、2000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并对部分企业参保情况开展了审计调查。审计结果显示,两年度市及各县、区党委、政府对养老金的征收、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基本保证了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拖欠养老金现象严重,养老金收不抵支,社会保险机构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不规范等问题,审计后进行了深层次分析,提出了六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引起了政府领导的重视,被《政府工作研究》专期采用。(赵金秋)
【世行贷款资金审计】 2001年,市审计局在对全市世行贷款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疾病预防项目、贫三项目、贫困地区造林项目等七项29个单位的审计中,把二期灌溉项目、肉牛改良项目作为审计重点,以审计促管理,边审计、边整改,审计质量和风险控制有了较大提高。审计后促进资金到位269万元,下拨世行回补资金143万元,有关审计建议得到了落实,更好的发挥了利用外资效果。(赵金秋)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2001年,全市完成了对231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审查出挤占挪用、乱收乱罚、私设“小金库”、应缴财政资金等违规行为金额18835万元,决定处理金额9107万元,指明纠正金额9728万元。在对行政执法部门的经常性审计中,一是重点检查了有收费、有罚款、多年未审的单位,不留空白,促使执法部门带头遵纪守法。二是对领导关注、社会关心的行业如人事教育、广播电视及所属二级单位和行政执法部门的财务收支、财政预算资金及罚没款物情况进行审计,依照有关法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把会议费、招待费、邮电费、小车燃修费等四费作为审计重点内容,坚持横审到边,纵审到底,督促专款专用,着重解决财政支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赵金秋)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001年,全市审计机关坚持“推动、发展、规范、提高”的方针,深入贯彻执行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对党政领导、企业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001年,全市共开展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50人,其中,党政领导干部44人,国有及控股企业领导人员6人,查出违纪违规盘额5278万元。参照审计结果,有9名领导人员被免职,15名领导干部被平调。为加强对党政顿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监督和用人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扩大审计覆盖面,推动工作开展,市纪委、组织、人事、监察和审计等五部门联合对正阳、确山、泌阳等六县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了调研,向省反腐败抓源头工作领导小组写出了试点县正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效明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的工作信息,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赵金秋)
【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 2001年,全市审计机关针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科学合理安排审计项目,不仅高质量的完成了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还圆满完成了省厅、市、县党政领导临时交办的审计事项及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协作任务,为党委、政府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主要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对遂平县造纸厂治污前期费审计及该县水利局2000年资源费收缴、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对泌阳县1999~2000年度扶贫资金的审计。审计后为领导船决水资源费纠纷、纸厂改制及有关问题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完成了对确山水泥厂、市投资有限公司2000~2001年7月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开展了对中港合资国道107线驻马店段中方资金运营及财务收支情况、金雀电气集团、市饮料厂的资产核实审计和对西园宾馆“驻马店大酒店”的装修工程审计。根据省审计厅的授权,组织开展了对正阳五三农场、全市县级新华书店的财务收支审计,加大了对中央、省驻地方企业审计的力度,帮助其建立完善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受到了领导、企业和社会的好评。(赵金秋)
【审计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开理想宗旨教育。利用建党八十周年、业务会及专题活动,认真组织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坚持不懈地对审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先行于岗前、贯穿在岗中、延伸至岗下。二是狠抓业务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题讲座、以会代训形式,经常组织学习《国家审计规范》、新《刑法》、《会计法》、《行政处罚法》、《经济责任审计》及《审计知识读物》、WT0知识等,并分批安排参加审计署、省厅组织的各类培训。鼓励审计人员自学、“充电”不断拓宽知识面。三是普及计算机知识。市县区审计机关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了计算机装备,积极探索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公文质量。四是组织举办了全市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和审计干部岗位资格考试,已有251名审计干部领到了上岗资格证书。(赵金秋)
【认真贯彻审计准则】根据审计规范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审计工作目标责任考评办法》、《审计工作程序和管理规定》、制定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审计复核规定》、《开展审计质量年活动方案》等20多项制度、措施。每年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各科室,年底实行百分考评,建立审计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实行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定期召开特约审计员座谈会,听取对改进审计工作的意见、反映,实行内外监督,坚持用制度管人,规范管理,自我约束,防止了不廉行为的发生。在审计中,贯彻落实审计组廉政责任制和八不准纪律,一些项目改就地审计为送达审计,切实加强审计机关廉政建设,维护和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赵金秋)
【信息宣传工作】 2001年,市审计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下发后,进一步调动了审计人员写信息、供稿件,大力宣传审计工作成果的积极性。局领导经常过问信息情况,出题目,提要求,使信息宣传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些信息、要情很快进入了领导决策。如《企业养老基金拖欠问题严重,应引起领导高度重视》、《农网改造项目两年可减轻农民负担8000万元》的信息,分别被市政府工作研究和省政府信息采用。2001年,全市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共提交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266篇,被各级批示采用118篇,其中,被党政领导采用42篇,新闻单位采用45篇,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有效服务。(赵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