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 通
【交通工作概况】2001年,市交通系统认真实施省交通厅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变通公路发展的战略决策,在重点建设上,积极向上级争项目、争资金,不断加大投资规模,全年争取干线建设项目13个,总投资16.3亿元,改扩建公路里程607公里;县乡公路项目争取省补助投资5000多万元,争取场站建设项目投资1200万元。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20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密度28.2公里,全省最低;每万人公里密度5.3公里,居全省第13位。公路养护超过省厅下达指标,其中干线公路平均好路率达到79.1%;县乡公路好路率达到83.1%。在重点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运输市场管理、企业生产、科技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朱松亮)
【全市百万群众整修加宽公路大会战】2000年12月l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公路建设工作会议,迅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百万群众整修公路热潮。全市计划整修各类公路310条,共3690.3公里,实际累计出动民工898.1万人次,出动各类机械63.3万台次,整修公路3966公里,采备公路加宽用土663万方,公路新改建项目用土413万万。此次整修是市交通历史上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群众性建路活动,不仅为2001年的项目备足了土方,而且公路加宽可以满足未来10年公路发展的需要。据测算,加宽备土活动开展以来,各县区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折算达1.6亿元,仅此一项可节约公路建设投资3.6亿元以上。此次公路加宽整修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政府把此次公路加宽整修作为全市扩大改革开放、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和撤地设市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的高度来认识,作为改变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树立良好对外形象的具体措施来抓,市委、市政府主要制导卢大伟、宋璇涛、韩连峰等多次深入工地检查指导和督促公路整修工作。各级政府下发了公路整修实施方案,成立了公路整修加宽指挥部,各县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动员、亲临一线,推动了公路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标准较高。107国道加宽到20米以上,106国道加宽到16米以上,在建和拟建项目均接设计路面宽度两侧各加宽2-4米,其他主干线路面宽9米及9米以下的,路基达到13米以上,路面12米宽的,路基达到14米以上,县到乡、乡到乡公路达到12米以上,乡到村公路达到9米以上,村到村道路达到8米。通过此次加宽,基本可以满足未来10年公路提高标准改造的需要。三是落实到位。整修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各县区四大班子领导分片包线,深入一线坐阵指挥。交通部门派出200多名技术人员分赴施工一线指挥施工,市交通局派五个督导组和巡视组,分县区检查督促指导。四是宣传到他。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进行宣传,使整修公路活动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同时利用简报、信息及时交流公路整修加宽工作的进展情况。此间,《河南日报》、《中国交通报》、《河南城乡经济报》、《交通与社会》、《驻马店日报》、驻马店广播电台、驻马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发消息60多篇,其中专版3个、专栏2个。编发信息简报100多期。基本做到每天报纸上有闻、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激发了斗志。整个公路加宽整修工作结束后,市交通局于4月中旬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情况进行通报,在建设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600万元,用于对工作主动、成效显著的县区进行奖励。(朱松亮)
【第一条高速公路竣工通车】9月18日漯(河)驻(马店)高速公路竣工通车。省党政军领导陈奎元、李成玉、张建中、李柏栓、钟力生张洪华、李学斌出席漯驻高速公路开通仪式,并剪彩。副省长张洪华致词。漯驻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北京至珠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十”字形公路主骨架的主要路段,北起已建成的许(昌)至漯(河)高速公路终点,南接正在建设的驻马店至信阳高速公路,涂经漯河市的郾城县、驻马店市的西平,上蔡、遂平、汝南县和驿城区,是市境内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全程67.2公里,总投资16.3亿元人民币。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开通后乘汽车沿高速公路自驻马店至郑州最多只需2个半小时,为加快全市经济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朱松亮 周纪安)
【驻信高速公路全面开工】 8月19日,驻马店至信阳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开工。省交通厅副厅长刘章土,驻信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童言白,驻马店市副市长韩连峰等有关领导出席仪式并讲话。为支援高速公路建设,市政时成立以王振国(副市长)为政委、韩连峰(副市长)为指挥长的驻信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有关县区、乡镇和部门也相继成立了相应组织,进行具体分工,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全线实行目标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驻信高速公路在驻市境内全长58.2公里,途经8个乡镇30个行政村。年内已完成永久性征地5306.8亩,补偿金额4946.17万元;拆迁房屋2.65万平方米,补偿金额533.1万元,临时取土用地l.l万亩,已完成规划临时用土1500亩。整个工程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已于2001年7月底全部结束,拆迁户已全部妥善安排。市境内五十标段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工程标段的清表、填前碾压、土方建筑试验段场已完成,各标段完成借土填方共计182万立方米,浇筑基础桥梁桩计356根,涵洞78道,基础施工通道52条,盖板346块。五个标段累计完成投资6857.8万元,分项合格率100%,优良率92%,得到省指挥部好评。(朱松亮 周纪安)
【干线公路】2001年,干线建设项目13个(含续建项目1个),改建里程607公里,总投资16.3亿元。全年计划完成9-12亿元,由于项目报批程序严格,工程开工较晚。至年底完成投资6.3亿元,完工通车56公里,在建里程332.7公里。一、高速公路三条连接线总长43.3公里,总投资1.07亿元,驿城区连接线已完工通车,西平、遂平连接线年内已完成碎石基层二、续建项目开龚路汝正段全长42公里,总投资6756万元,该项目于2000年8月份开工,2001年7月初建成通车。三、107国道改扩建项目共69.9公里,分六个标段,总投资2.1亿元,2001年10月份开工。确山段、西平段正在紧张施工,止年底完成投资5738万元(含业主代购材料),全部工程计划2002年8月以前全部竣工。四、驻新路平舆至新蔡,全长38.1公里,投资7085万元。汝南至平舆,全长36公里,投资9988万元。106国道新蔡境35公里,投资8323万元。项上路全长43公里,投资9397万元。西上路全长26公里,投资4354万元。明临路新蔡至省界全长24公里,投资5500万元。以上6个项目正在进行路基桥涵施工,计划2002年8月底陆续完工。五、开龚路汝南以北全长58公里,投资l.9亿元。明临路新蔡至明港全长95公里,投资1.94亿元。年内2个项目完成招标程序。明临路正阳以西段,因107道改建属绕行路段,待2002年107半幅通车后开工。六、驻新路汝南至驻马店段生长32公里,投资6350万元。因属绕行路段,年内未开工。(朱松亮 周纪安)
【公路养护】2001年,省公路局下达计划平均好路率70.3%,其中干线好路率75.2%;全年实现平均好路率76.4%,其中干线好路率81.8%,分别超省计划6.l和6.6个百分点。完成水泥路破碎板修复及沥青砼路面挖补16.96万平方米,撒铺罩面9.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中修挖补410万元,新创GBM工程10公里;完成绿化标准路段30公里。107国道保持了文明样板路标准,106国道新蔡境35公里文明样板路正在施建;完成桥梁加固维修15座,重建l座。(张建宇 韩卫民)
【路政管理】全年深入开展《公路法》、《河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超限车辆运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超限站的审计整顿工作。印发、张贴、悬挂标语6915份,开展流动宣传、新闻媒体宣传200余次。查处违章事案809起,索赔经济损失80.4万元,查处率100%,索赔率99%。清理新的违章建筑209起,拆除路边集贸市场10处。路边店签订承包(三包)合同980份,创建文明样板路路政示范路段20公里。(朱松亮周纪安)
【体制改革】驻马店市公路局与驻马店路桥开发公司实行企、事业分离,路桥开发公司办理了独立法人执照,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路管理局原二级单位全部由事此编制改为企业编制,并办理了法人执照,彻底走上了企业化管理的新路子。(张建宇 李保国)
【县乡公路】(1)工程建设。2001年,全市完成县乡公路建设项目47个,新改建里程679.8公里,新增县乡公路354公里,二级路20公里,解决不通油路乡4个,实现了全市乡乡通油路;通公路行政村76个,通油路行政村567个,均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2001年全市县乡公路建设普遍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等,加强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新改建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78%。(2)县乡公路养护。加大对公蹄养护资金的投入,着重抓了分级管养和精品路创建。冬春两季开展了大规模的加宽备土和综合整修活动。全年投入养护经费2800万元,完成大修工程82.5公里,中修工程14l公里,创建精品路118公里,县乡公路好路率达78%。(3)拖拉机养路费征收。主要采取加强培训,提高征管人员素质,扩大宣传,营造良好征收环境,强化源泉管理,加大征稽力度,多征多留等措施,全年完成2357万元。(4)路政管理。以维护路产路权为主题,以拆除违章建筑、治理马路市场为重点,在建立健全路政巡查制度,规范管理程序,继续推行路政“三方”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依法治路力度。全年共清除路障8000余处,治理马路市场2l处,处理路政案件200余起,查处率达98%,索赔金额12.9万元,索赔率达100%。(杨汝 朱松亮)
【道路运输管理】按照年初确定的“立足管理树立新形象,围绕服务寻求新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全年完成货运量1761万吨,占年计划的110%;完成货运周转量6.58亿吨公里,占年计划的108%,完成客运量2.34亿人次,占年计划的106%;完成客运周转量7.05亿人公里,占年计划的l03%;运管费征收1667万元,客运附加费征收830万元,货运附加费征收915万元。一是深入开展道路运输管理年活动。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2001年,市运管处依据抓重点、治难点、重实际、讲效益的原则,制定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以客运和道路化学危险品储运为重点,严格审查经营业户的经营资格,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法经营行为,较好地维护了运输市场秩序。二是从源头抓起,加大规费征收工作力度。全年市运管处从加大交通规费征管政策宣传力度入手,在内部加强管理,规范“三费”征管工作程序,严把人情关及新增车辆,旧车报废,转出车辆关和车辆报停关,纠正隐报吨位874吨,纠正隐报客车座位50座,清理不符合条件的统征车辆,一定程度地堵塞了“三费”征收工作的漏洞。征收额在全省名列前茅,受到省厅表彰。三是以解决深层次矛盾为主线,强力推进一县一站试点工作,拆除不合理客车站点39个,加快车辆更新步伐,进一步开辟了农村客运市场,对客运站、点实行规范化管理,客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以“六统一”为主要内容,规范全市出租汽车市场,为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的召开,提供优质服务。四是突出重点,加大货运市场管理力度。对化学危险品储运业户实行公司化管理,对经营者的经营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并重新换发证件。加强货源管理,对全市大家货物进行调查摸底,为开展大宗货物招投标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五是紧紧抓住综合性能检测环节,对全市的车辆技术状况、维修企业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六是加强运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文明执法、以法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成绩显著。(徐金良 朱新更 聂新海)
【规费征收】全年完成各项规费总额3.37亿元(不含车购税),占年计划的124.1%。其中汽车养路费6479万元,占年计划的95.8%,同比减少16.8%,拖拉机养路费2357万元,占年计划的102.5%,同比下降14%,运管费1667万元,占年计划的128.2%同比减少71.1%,客票附加费830万元,占年计划的11.4%,同比增长3.6%;货运附加费915万元,占年计划的111.4%,同比增长2.5%;通行费1.79亿元,占年计划的143.5%,同比增长50.8%;港监费156.6万元,占年计划的156.6%,同比增长19%。
【代征车购税工作】2001年3月1日,车辆购置附加费正式改为车辆购置税,由市交通规费征管办负责全市的代征工作。全年完成车购税3573.81万元,同比增长23.4%,占省下达计划的124.87%,创历史最高水平。(张连福 周纪安)
【市汽车运输总公司经营概况】全年实现客货周转量2.1亿吨公里,为年计划的105%,同比增长71%;实现营运收入1.02亿元,为年计划的102.3%,同比增长8.3%;实现税利7015万元,同比增长13.5%;上缴规费26803万元,同比增长19.8%,发展新车325辆,使公司营运车辆在2001年底达到2824辆,其中客车1247辆,货车1577辆。安全生产四项指标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责任事故率为1.89次/百万车公里,责任死亡率为0.11人/百万车公里,责任受伤率为l.25人/百万车公里,经济损失率为27.27千元/百万车公里,各项指标均低于省颁标准,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国有资产同比增长l.3%,其中:新购营运车辆325台,新增沃尔沃豪华大巴4台。至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3.4亿元,职工工资按时发放,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金按时交纳不拖欠,职工福利得到保障。精神文明建设进步加强。客运中心站再次被交通部评为“文明车站”,该公司被交通部评为全国道路运输二级经营资质企业。(周纪安)
【机关机构改革】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市交通局机关行政编制2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纪检组长2名,总工程师1名,科级领导职数12名。内设7个科室(办公室、人事教育科计划财务科、工程管理科、路政运管科、政策法规科,退休离体人员管理科)。驻马店市交通向是主管全市交通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规格为正处级。
(一)职能调整
1、划入的职能原市计划委员会的地方交通战备职能。
2、下放的职能:将搬运装卸业开业许可审批和汽车维修开业技术合格证(三类)审批交给县,区交通部门。
3、强化的职能城市出租车管理。
(二)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交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订全市公路、内河航运、地方铁路运输等方面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并监督执行。
2、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公路、内河航近、地方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全市变通行业统计和信息工作。
3、负责全市公路、内河航运、地方铁路的行业管理和运输管理;负责全市地方交通战备工作,保证国家战略物资、紧急物资的运输,组织实施全市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全市交通工程造价定额,并对基本建设工程实施质量监督。
4、指导全市交通行业体制改工作;维护交通行业的平等竞争秩序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引导交通运输行业优化结构、协调发展。
5、负责全市公路、内河航运、地方铁路及其设施的建设、养护管理和规费征稽;负责全市出租车市场,汽车维修市场、汽车驾驶学校和驾驶培训工作的行业管理。
6、负责全市水上安全监督、船舶检验、防止船舶污染以及航道管理工作。
7、贯彻执行目家、省交通行业科技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全市交通行业科技规;组织重大科技开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指导全市交通行业成人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
8、负责市直交通系统的人事、机构编制工作,指导全市交通行业职工队伍建设。
9、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朱松亮 周纪安)
【推行科技兴业方针,实施人才工程战略】一是组织全市交通系统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WTO知识讲座,特别聘请WTO方面的专家针对入世后交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全系统职工举办专题讲座。二是对800多名新进人员新上岗人员及不称职人员全面进行培训。三是与长安大学联台办班,选派43名基础较好的骨干人员学习路桥专业,与长沙交通大学联台开办运输管理班,选派人员65名。四是利用市局机关党校,广泛开展教育活动,聘请市委党校、市直工委领导导、知名教师为系统党员上党课。全年共举办8次,参课人员达到700多人次,举办6期行政执法培训班,请开封等地行政执法专家授课,取得良好效果。五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领导科学、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普法教育和交通法规政策教育为重点。实现了“四个提高一个保证”,即业务技术骨干和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明显提高,交通职工的素质明显提高,全行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保证全市交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行业宣传力度,努力宣传行业内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引导健康文化,全年在《人民日报》、《中国交通报》、《河南日报》等刊发各类文章、报道26篇,在《驻日店日报》,《交通与社会》杂志刊发文章、通讯报道332篇。弘扬了行业正气。(朱松亮 周纪安)
252图
253图
254图
255图
256图
257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