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 阳 县
【基本县情】 泌阳县位于驻马店市西南部,南接桐柏,北连方城、舞钢市,西临唐河、社旗,东交遂平、确山、驿城区。总面积2335 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58.8 万亩。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8.05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52%,自然增长率为-0.41‰。全县辖羊册、马谷田、春水、赊湾、官庄、郭集、泰山庙、王店、杨家集、高店、高邑11 个镇和象河、黄山口、双庙街、盘古、下碑寺、贾楼、付庄、铜山8 个乡及古城、花园、泌水3 个街道,共319 个村委会和34 个居委会。
因位于泌水河北岸得名。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属南阳郡。西汉置比刚、舞阴2 县,属南阳郡;东汉、三国因之。东晋十六国时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秦、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永初元年(420)置昭越县(治今铜山乡古城岗村)。北魏延兴二年( 472)置东荆州(治今泌水镇),改比阳县为阳平县;翌年,置江夏郡江夏县(郡、县同治今高店乡丁道村)。南朝齐建元元年(479),于舞阴设西汝南、北义阳2 郡,同年侨置高邑县(治今高邑街)。建武四年(497)属北魏。北魏景明初( 500 ~ 503)置西郢州(治今赊湾乡张湾村)。永熙三年(534),今县境东部属东魏,西部属西魏。东荆、西郢2 州属西魏。西魏恭帝元年(554)改东荆州为淮州、西郢州为鸿州。北周天和二年(567)省鸿州入淮州。
隋开皇三年(583)废舞阴、城阳、江夏3 郡,五年(585)改淮州为显州。七年(587)改阳平县为饶良县。十八年(598)改江夏县为慈邱县。大业元年(605)改昭越县为同光县,不久废。二年(606)改饶良县为比阳县,三年(607)改舞阴县为显冈县,改显州为淮安郡,隶豫州。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淮安郡为显州。贞观二年(628),废显冈入比阳,九年(688)改显州为唐州。天宝元年(742)改唐州为淮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唐州,隶山南东道。天佑三年(906)移唐州于泌阳(今唐河)。比阳、慈邱2县仍隶唐州。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三月,废慈邱入比阳,仍隶唐州。宋、金沿袭不变。元至元三年(1266),废比阳为毗阳镇,隶泌阳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毗阳镇置泌阳县,隶南阳府,清因之。1913 年属汝南道。 1927 年直属河南省政府。1933 年属河南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 年底,县境内分设中共泌北、泌西、泌东3 县。泌北县(治今方城县酒店村),辖泌阳县的郭集、羊册、象河、春水等北部边缘地区与舞阳县南部的宋集(今属舞钢市)和方城县的小史店、唐河县的下洼(今属社旗县)等地。泌西县(治今羊册镇古城寨),辖大磨、双庙、官庄、饶良4 个区。泌东县(治今贾楼乡曾沟),辖邓庄、王店、马谷田、石头河、牛蹄5 个区。泌阳城关为桐柏区二专署直辖。1948 年4 月,撤销泌北县,所属羊册、郭集划归泌西县;象河、春水划归泌东县。
1949 年1 月,泌东、泌西2 县合并为泌阳县。10 月全县设9 区、2 镇,即大磨、马谷田、王店、牛蹄、春水、羊册、官庄、饶良、双庙和城关、沙河店镇。区下辖197 个乡。1953 年7 月,增设梅林区。城关镇改为城关区。1954 年4月,撤销沙河店镇,归牛蹄区管辖。1955 年底撤销梅林区。1956 年撤销牛蹄区,改设板桥区。5 月改区建乡;1957 年调整为8 区、1 镇,另置8 个县直辖乡。
1958 年3 月撤销县直8 个乡,合并为赊湾乡、陈岗乡。8 月,区改为乡,设10 乡1 镇。10 月,改称“泌阳人民公社”,辖11 个管理区。年底,撤销陈岗管理区,分别并入城郊、赊湾两管理区。1959 年3 月,撤销“泌阳人民公社”,复为县。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 1961 年8 月,改社为区,全县设10 区、1 镇,下辖74 个人民公社。1962 年3 月,74 个人民公社调整合并为54 个,下辖433 个生产大队。1965 年7 月,饶良区划归社旗县。1969 年1 月,撤销原公社,改9个区(镇)为人民公社,新增郭集、太山、杨集、立新、沙河店、大路庄6 个人民公社。1976 年初,又增设高店、董岗、双庙、象河4 个人民公社。1977 年春,增设黄山口、高邑、下碑寺、贾楼、城郊5 个人民公社。
1983 年11 月公社改乡,全县辖23 个乡、1 个镇,有394 个村民委员会。1987 年6 月,羊册、沙河店2 乡撤乡建镇。10 月城关镇更名为泌水镇,城郊乡更名为花园乡。全县设泌水、羊册、沙河店3 镇和象河、春水、黄山口、郭集、泰山庙、官庄、付庄、下碑寺、板桥、老河、大路庄、王店、贾楼、杨家集、双庙街、赊湾、花园、高邑、马谷田、陈庄、高店21 个乡。2010 年,老河乡、沙河店镇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2011 年元月,板桥镇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年末撤销花园乡、泌水镇,设立花园街道、泌水街道、古城街道。2012 年撤销郭集乡设立郭集镇。2013 年撤销泰山庙乡和王店乡,设立泰山庙镇和王店镇。2016 年11 月,杨家集由乡改镇。
【组织机构】
中共泌阳县委
书 记 张树营(11 月离) 魏华伟(12 月任)
副书记 魏华伟(12 月离) 郭洪波(8 月离) 陈 东(8 月任)
常 委 钱学俊 陈 东(8 月离)
王庆怀(8 月任) 董新奇 张万兵
李慧阳 周 宁(8 月任) 安 生
朱晓东(2 月离) 王松森(12 月离)薛 刚(12 月任)
泌阳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刘 念
副主任 庞长和 李其钊 张宏超 刘家润
泌阳县人民政府
县 长 魏华伟
副县长 陈 东(8 月离) 王庆怀(8 月任)
朱晓东(2 月离) 周 宁 余 伟
刘天坤(8 月离) 刘广华 胡孟辉
杨广礼 李 晓 乔 勇(10 月任)
刘 涛(10 月任) 梁 浩(11 月任)
政协泌阳县第十届委员会
主 席 王 兵
副主席 吴 健 徐文贵 周文革 王 军(9 月任)
泌阳县人民法院
院 长 黄依群
泌阳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田冬松
泌阳县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
泌水街道
党工委书记 安 生(5 月离) 李婉玉(女,5 月任)
主 任 吴 刚(5 月离) 孟 磊(5 月任)
古城街道
党工委书记 刘广华(女,10 月离) 乔 勇(10 月任)
主 任 赵金高
花园街道
党工委书记 李元峰(4 月离) 傅 斌(4 月任)
主 任 吴 松(4 月离) 曾照刚(4 月任)
羊册镇
党委书记 刘 兵(4 月离) 王云才(4 月任)
镇 长 王云才(4 月离) 王储君(4 月任)
赊湾镇
党委书记 李婉玉(女,4 月离) 陈 鑫(4 月任)
镇 长 刘小刚
高店镇
党委书记 李全意
镇 长 张 欣(4 月任)
马谷田镇
党委书记 杨春瑞
镇 长 李其松
高邑镇
党委书记 张国柱(4 月离) 程 杰(女,4 月任)
镇 长 赵耀东
王店镇
党委书记 张 勇(4 月离)
镇 长 韩 靖(女,4 月离) 史山慧(4 月任)
铜山乡
党委书记 张 科
乡 长 张 岩(4 月离) 刘建茹(女,4 月任)
下碑寺乡
党委书记 王成伟(4 月离) 李卿业(4 月任)
乡 长 陶 浩
春水镇
党委书记 谷德生
镇 长 孟 磊(4 月离) 张 岩(4 月任)
象河乡
党委书记 魏 华(4 月离) 吴 松(4 月任)
乡 长 张 超
黄山口乡
党委书记 徐德合
乡 长 禹建刚
官庄镇
党委书记 张 辉
镇 长 李洪海
郭集镇
党委书记 程 杰(女,4 月离) 王成伟(4 月任)
镇 长 武芳民
泰山庙镇
党委书记 陈 鑫(4 月离) 吴 刚(4 月任)
镇 长 余昌锋
双庙乡
党委书记 刘广超(4 月离) 张 勇(4 月任)
乡 长 李卿业(4 月离) 孙延伟(4 月任)
杨家集镇
党委书记 朱 璐(10 月离) 刘 涛(10 月任)
镇 长 刘久军
贾楼乡
党委书记 袁 洋
乡 长 晁铁伦
付庄乡
党委书记 贾清化
乡 长 曾照刚(4 月离) 王登科(4 月任)
盘古乡
党委书记 谢修建
乡 长 牛新伟
【年度概况】 2021 年,泌阳县生产总值330.03 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69 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9.83 亿元,增长4.8% ;第三产业增加值126.5 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为22.33 ︰ 39.34 ︰38.3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986.5 元,比上年增长5.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0.2%;衣着类上涨9.3%;居住类上涨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 ;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6% ;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7% ;医疗保健类为持平状态;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4%。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089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43 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33 人,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12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6%,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219 万元。
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67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65 万公顷,增长1.6% ;油料种植面积5.15 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7780 公顷。全年粮食产量71.32 万吨,比上年增长0.11%。其中,夏粮43.42 万吨,增长1.7%;秋粮27.91 万吨,下降2.3%。油料产量22.47 万吨,增长2.5%。全年肉类总产量11.25 万吨,比上年增长3.6%;禽蛋产量2.95 万吨,下降2.5% ;奶类产量1328 吨,增长10.7%。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56.52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拥有农用拖拉机67352 台,下降0.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07 万吨,下降2.1%,农村用电量9917万千瓦时,增长1.2%。
工业、建筑业和能源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5.4%,重工业下降7.2%。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46.8%,股份制企业增长10.2%,港澳台控投资企业增长16.8%,外商控投企业下降10%,其他投资企业下降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7.9%,传统产业增加值下降11.9%,战略性新兴产业下降1.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
规模以上工业中,42 个工业行业有26 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纺织业工业增长33.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64.9%,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下降10.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7.1%,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48.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8%,利润总额下降7.5%。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87 亿元,比上年增长8.4%。建筑业实现总产值68.35 亿元,增长10.64%。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29152 万千瓦时, 比上年增长-3.9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241 万千瓦时,增长63.65% ;第二产业用电52594 万千瓦时,下降20.26% ;第三产业用电21878 万千瓦时,增长29.38%,城乡居民用电47439 万千瓦时,增长0.63%。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7%,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592.23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2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8.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3%,民间投资增长3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1.5%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8.6%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3%。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8.86 亿元,比上年增长9.85%。其中,住宅投资28.08 亿元,下降12.34%。商品房施工面积173.61 万平方米,下降4.6%,其中新开工面积34.94 万平方米,下降24%。商品房销售面积59.54 万平方米,下降25.4%,商品房销售额32.19 亿元,下降28.3%。
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7.13 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城乡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3.63 亿元,增长9.8%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5 亿元,增长12.6%。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5 亿元,增长10.9% ;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13 亿元,增长9.8%。
全年进出口总额10.25 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进口额1.3 亿元, 增长32.77% ;出口额8.95 亿元, 增长10.6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926 万美元,增长8.8%,引进省外资金 4926 万美元,增长8.8%。
邮电、交通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7 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年末全县电信业务总量3.85亿元。其中,移动2.16 亿元、联通1.13 亿元、电信5677 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88 亿元,增幅17.3%。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8 亿元。全县共有A 级旅游景区6 处,其中AAAA 级以上旅游景区2 处。全县共有星级酒店3 个,国际国内旅行社16 家。
财政和金融 全县财政总收入19.18 亿元,比上年增长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 亿元,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9.95 亿元,增长0.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46 亿元,比上年下降16.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6.74 亿元,增长12.3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6.93 亿元,增长16.5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9.61 亿元,增长16.1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1.27 亿元,增长21.63% ;中长期贷款余额71.81 亿元,增长11.13%。
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32 所。其中,小学333 所;普通初中学校34 所;普通高中学校4 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 所;特殊教育学校1 所;幼儿园158所。全年各类学校招生54559 人,在校生199750 人,毕业生53208 人;小学招生13613 人,在校生88122 人,毕业生15195 人;普通中学招生15508 人,在校生42240 人,毕业生14887 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8907 人,在校生12950 人,毕业生2551 人;普通高中学校招生7336 人,在校生19714 人,毕业生6089 人。幼儿园入园9195 人,在园幼儿36724 人,离园14486 人。“两免一补”安排资金1.68亿元,资助困难学生61688 人次;免学杂费资金11429.6 万元,免教科书资金1665 万元,一补资金3713.32 万元。
全县共有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3 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 个,授权专利454 件,技术合同成交额2.75 亿元。全县地震台站1 个,地震预警台2 个。全年全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2 万台件,比上年减少4 %,制定、修订地方标准0 项,新建计量标准 3 项,产品质量合格率 99 %,全县完成产品认证企业55 家。
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 个,文化馆(站)23 个,公共图书馆1 个,广播电视台1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 90%,电视人口覆盖率85 %,有线电视用户2300 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62 个[含村(居委)卫生室、个体诊所、门诊部、医务室],其中医院21 个(含民营医院18 个)、卫生院22 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 个,卫生计生监督所1 个,卫生进修学校1 个。全县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4834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13 人,注册护士2125 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4968 张。年末全县累计报告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0 例,治愈0 例,死亡病例0 例,实现“预检零失误、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境外零输入”。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8.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65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6.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52%,比上年末提高1.01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54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81‰ ;死亡人口0.57 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22‰ ;自然减少人口0.03 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41‰。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0.54 元,比上年增长10%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471.01 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41.05 元,增长7.8%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282.69 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9.96 元,增长9.9% ;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41.77 元,增长10.57%。
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3050 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5958 人(企业28819 人、机关事业27139 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24177 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41468 人。全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768 人,共有86 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全年共有665位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8.3 万元,30417 位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791 万元。全年救助城乡医疗困难群众4013 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631.04 万元。年末全县共有各类福利院床位数2468张,收养949 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2 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 个。全年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9118.66 万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236 个,实现1.55 万户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资源、环境 年末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37 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4 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2 种,其中能源矿种2 种、金属矿种4 种、非金属矿种6 种。新发现中型金属矿产地1 处。全县年末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符合Ⅰ - Ⅲ类标准的比例100%,无IV 类、V 类及劣V 类水质断面。全年PM2.5 平均浓度为35 微克/ 立方米,PM10 平均浓度为64 微克/ 立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优良天数303 天,同比减少11 天。全年营造林面积5715 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768 公顷,参加义务植树41.4 万人次,义务植树数量350万株。全县共有森林公园4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 个、省级森林公园3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 个,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52.65%。 ( 王德收 李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