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黄淮学院】 2021 年,黄淮学院有南北校区、医学院校区,占地2760 亩,建筑面积86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9 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9 余万册,电子图书230 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3 个,试用资源库68 个,纸质期刊4127 种,电子期刊670786 种。学院有18 个二级学院,59 个本科专业,涵盖十大学科门类。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03 万人,教职工1615 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58 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8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 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学科9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32 个,省级教学团队、创新团队14 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动画专业2 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等17 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与国(境)外20 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 个,合作培养近万名毕业生。
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守牢舆论宣传阵地,学院被评为“河南高等教育品牌实力20 强高校”“河南高校宣传工作示范单位”“2020—2021 年度河南高校宣传优秀单位”。加强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制定《加快构建和完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秀华老师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5 名教师在2021 年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赛中分获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在河南省2021 年本科高校课程思政项目建设中,学院获得2 门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 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系统推进“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校园建设,学院被推荐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院”。新建豫派二胡研究所、杨靖宇精神研究中心、竹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教学改革。2021 年,学院新增4 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 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 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围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心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 名教师在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分获特等奖、一等奖,1 名教师荣获2021 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名教师在河南省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完善ISW 国际认证三级体系,成为国内第5 家、河南省唯一一家具备ISW 三级认证体系的签证单位。
科研工作。学院获批为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组织召开“黄淮学院第三届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会议”,3 个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通过验收,5 个学科获批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2021 年立项纵向科研项目256 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6 项、省部级立项项目58 项。签订横向项目118 项,合同金额3610 万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奖一等奖。联合获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主持获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 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4 项,省教育厅社科成果奖特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3 项。获批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 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 个,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 个,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荣获首批“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库”,学院被评为第四批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试点单位。
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师“博士化”进程,博士总量达到278 人。学院“银发人才”张季超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 名教师入选2021 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2 名教师被认定为河南省高层次C 类人才,1名教师入选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第八批“四个一批”人才。截至年底,省级特聘教授、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达到100 人,校级特聘教授、天中学者、学院银发人才达到33 人。
学团工作。全面启动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黉文书院”“卓匠书院”“天工书院”3 个试点书院和6 个“一站式学生管理服务社区”建设加快推进。1 名教师荣获第五届河南省普通高等学院“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者称号,2 个项目分别荣获2020 年河南省学生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近800 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5 项。其中,1 个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在第二十三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在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院共获得国家二等奖2 项,河南省一等奖8 项、二等奖9 项、三等奖8 项。
招生就业创业。2021 年学院招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达到101%,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现一本招生,应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6.59%。学院被中国教育在线授予“2021 年度高校就业最具创新奖”。3 名学生分获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豫南分赛区一二等奖和优秀奖。
校企校地合作。合作共建“防水材料与工程产业学院”“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农产品加工学院”等11 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与平舆县人民政府和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团队合作共建的“防水材料与工程产业学院”获批“河南省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与遂平县人民政府、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获批“2022 年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与驻马店市政府共同举办“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乡村振兴论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论坛”,学院在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连续两年综合考评为“好”,中共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委员会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国际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论坛中文直播点击量772.53 万,英文直播量15.03 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郝明金,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等领导通过线上形式出席论坛。人民网、新华网等100 余家媒体对论坛进行报道。加快推进与奥地利维也纳应用科技大学联合设立“黄淮学院维也纳应用技术学院”。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学院6名教师获得2021 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资助。创新外籍教师招聘方式,4 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推进学生出国(境)项目进程,30 名学生完成出国留学手续办理。(闵 攀)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021 年,学校占地面积950 多亩,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拥有各类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含实验室)59 个,校外实践基地115 个,中央财政专项支持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教科研设备总值达到7740 多万元。学校馆藏书66 余万册。教职工770 人,其中专任教师708 人,行业导师、校外教师共222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20 人,占比45.2%,教授、副教授118 人;学校设置8 个二级教学系(部),3 个产业学院,开设专业75 个,5 大专业群,其中二年制高职专业3 个,三年制高职专业50 个,五年制高职专业22 个,国家级重点专业2 个,河南省特色专业2 个,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1 个,1+X 证书试点专业19 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 个。专业覆盖教育体育、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土木建筑、交通运输、食品工程、公共管理与服务、文化艺术等多个应用技术与服务领域。学校面向河南全省和河北、山东等地招生,全年全日制招生人数6175 人,全日制在校生1.8 万人,继续教育学生7210 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4.4%。
教学科研。学校4 支教学团队参加2021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分别获得公共基础课程组二等奖2 项,专业课程组二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小学教育学与实践》课程被认定为2021 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校参赛队伍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教学评选中荣获一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在2021 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竞赛活动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 项、三等奖4 项,在2021 年河南省第二十五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荣获二等奖4 项、三等奖3 项;学校建成专业资源库1 项,荣获2021 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学校成功获批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荣获河南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组织8000 余名师生参与河南省第十五届青少年科学素质大赛活动,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单位;学校数字产业学院众创空间成功获批省级众创空间。10 月15 日,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挂牌成立,学校与西平县政府联合培养的407 名乡村振兴人才班正式开班。
师资队伍建设。全年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5 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9 名;引进国内双一流院校或海外QS 世界排名300 强高校硕士研究生40 余人。学校1 名教师被评为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1 名教师被评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 名教师荣获省级职教名师,10 名教师荣获河南省职教骨干教师;2 名教师被评为驻马店市拔尖人才,8 名教师被评为驻马店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学生工作。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和院长任双组长的“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统筹、决策咨询和评估督导。学校召开6 期辅导员培训会,提升辅导员业务素养;进行学生会改选,召开第二届学代会,对学生会队伍500 余人进行线上培训。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举办第五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放飞青春梦想 美传精彩华章”五四表彰暨颁奖晚会、河南省高校防艾宣讲艺术巡展暨高校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动员活动、“5·25”心理健康周、庆祝建党100 周年大型演出活动、12·1 大型系列防艾文化活动、第七届心理情景剧大赛、第九届才艺展示大赛等。学校连续3 年荣获河南省教育厅校园文化建设品牌三等奖,学生工作优秀成果《构筑“两微一端”宣传网络体系 汇聚校园融媒文化育人合力》荣获二等奖,《一条红线、双擎育人》入围河南省校园文化成果奖。全年学校学生共获得全国和省市技能竞赛奖项38 项。全年应征入伍学生233 人,完成征兵比例268%。
实习实训和校企合作。2021 年学校各类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含实验室)新增14 个,共59 个,校外实践基地共115 个。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推进学校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产业学院事宜;成立驻马店职业教育联盟;推进银校合作智慧校园有关事宜;学校当选为河南省电气装备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合作交流。校主要领导组织第一届专业技术带头人培训班,共34 名专业技术带头人赴浙江大学参加为期一周培训;动员学校124 名双师型教师参加国家行政学院的网上双师培训;推荐学校301 名骨干教师参与省电大骨干教师网络培训。结成多个项目合作伙伴;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等。
校园建设。老校区各项升级改造工作完成,新校区二期主体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信息工程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完成搬迁工作。381 亩新增土地前期各项上报手续办理完毕。学校成功发行高校专项债券资金1.8 亿元。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OA 无纸化办公系统完成工作流程14370 项,其中2021 年度完成7847 项。学校全年共开设网上实时教学在线课程281 门,完成数据规整和1 万多名学生、300 多名教师、300 多个教学班的组织架构建立和智慧课堂平台的优化调和资源扩充;做好“智慧课堂+ 钉钉视频直播”网上教学模式技术保障,实现全校任课教师和网上实时教学全覆盖。(王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