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 牧 业
【畜牧业基本概况】2013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 282.7 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农业总产值的 39.5%。肉类总产量 86.22 万吨,禽蛋总产量 33.62万吨,奶类总产量 7.21 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3.61%、1.5%和 0.06%。 全市肉类和蛋类总产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 ;生猪、肉牛、家禽、肉羊饲养量居全省第一、二、二、四位。全市 9 县 1 区全部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 ;泌阳、确山为国家级肉牛生产大县。2013 年驻马店市畜牧局被省局评为畜牧业发展先进单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优秀单位、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优秀单位。(李胜春 王超锋)
【畜牧业政策落实情况】 2013 年,全市畜牧业政策落实情况 :一是抓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全市共争取国家标准化建设项目 57 个,争取中央财政资金 2340 万元。其中,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 55 个、争取中央财政资金 2180 万元,争取国家奶牛标准化建设项目 2 个、中央财政投资 160 万元,资金已下拨各县区,正在落实。二是抓好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畜牧项目。全市共申报“菜篮子”项目19个,其中生猪项目 2 个、蛋鸡项目 3 个、肉鸡项目 1 个、肉牛项目 3 个、肉羊项目 6 个,共申请财政资金 595 万元,有15个项目通过省级验收。三是抓好千万吨奶业工程项目。申报 2 个奶牛养殖场,每个场 30 万元,资金已下拨到县,项目已通过省局验收。四是积极抓好畜牧业发展基金和夏南牛专项资金落实情况。市财政共安排畜牧业发展基金 500 万元和夏南牛专项资金500 万元,市领导决定全部用于夏南牛发展上。夏南牛能繁母牛补贴,核查夏南牛能繁母牛实际存栏量 34113 头,每头能繁母牛补贴 500 元(市财政补200 元,县级补 300 元),需市级补贴资金 682.26 万元。夏南牛冻精补贴资金30 万元,采购夏南牛冻精 6 万剂,对全市夏南牛养殖场户免费发放,该项工作由市改良站和泌阳县畜牧局同时承担,各 15 万元。夏南牛改良站点补助资金 27 万元。新增夏南牛冷配示范站点建设,市级 1 个 3 万元、县级24 个 24 万元(每县区 3 个,每个 1 万元),计 27 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完善夏南牛冻精贮存设施和人工授精器械等设备。夏南牛宣传培训资金 10 万元。由市畜牧局通过电视、报纸、广告、举办讲座等形式,开展夏南牛技术推广的宣传培训,以提高夏南牛的知名度。(李林普)
【标准化规模养殖】2013年,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实施年初制定的标准化建设“双百工程”。2013年全市共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86个,改扩建183 个,超额完成任务。二是规模养殖场备案工作。全年新增备案养殖场 444 个,其中生猪 222 个、 肉牛35 个、 肉 羊 97 个、蛋肉鸡 77 个、其他 13 个。截至 2013年底,全市备案养殖场总数达到 9990个。三是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示范带动畜禽规模养殖发展。全年全市共有 2 个养殖场通过验收,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场荣誉称号。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市、县区畜牧技术人员对新建规模养殖场从选址、畜禽良种、设施设备、场区布局、饲养管理、防疫消毒、粪污处理等主要环节入手,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实现“五化”标准。(李林普)
【产业化集群建设】 2013 年,全市积极加强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一是组织现场参观学习,提高认识。组织全市各县区畜牧局局长和局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到新野科尔沁、舞钢瑞祥、襄城雏鹰参观学习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二是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1122 日,召开了各县区畜牧局局长和局直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全市推进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现场会精神,对驻马店市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三是建立健全组织,加强对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工作的领导,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县区,明确了责任单位和保障措施。四是认真研究制定畜牧产业化集群规划和实施方案。全市共规划建设畜牧产业化集群15 个,其中生猪产业化集群5个,肉牛产业化集群2个,家禽产业化集群 6 个,肉羊产业化集群 1 个,奶牛产业化集群 2 个。五是选定试点重点培育。围绕全市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四大产业和品牌资源优势,在全市选定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畜牧产业化集群作为试点,不断强化措施,积极培育,重点发展,一部分产业化集群基本形成,有4个进入省级产业集群。(李林普)
【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2013 年,全市共新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69 个,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39个,全市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已达到581个。确山县作为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整体推进试点县,2013年新成立合作社40个。全年全市共洽谈引进 3000 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19个,已开工建设 15 个。 (李林普)
【种畜禽场管理】 2013 年,全市有种畜禽场 47 个,其中一级种畜禽场 6 个,二级种畜禽场 41 个。全部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上传许可证网络管理系统。 (李林普)
【“放心奶”工程】 2013 年,全市以开展生鲜乳生产收购专项整治为重点,扎实抓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市现有存栏 200 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场8个,生鲜乳收购站 5 个,生鲜乳运输车辆 2 辆,均持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和准运证并备案。(李林普)
【饲料工作】2013年, 全市商品饲料总产量达到139万吨,产值 41.7亿元, 比上年分别增长 10% 和 10.3%,配合饲料抽检合格率 94.8%,以上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年初确定的目标。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共培训100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 3 万多份。8月 20 日~ 9 月20 日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饲料专项整治工作。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2711 人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 220厂次、经营门店 1500 个次,查处“六无”饲料产品 18 吨 , 涉案金额 7.2 万元。捣毁假冒伪劣饲料产品生产窝点 6 个,移交司法机关1起。同时,检查和抽检相结合,共抽检饲料各类产品367批次,合格率98%。没有发现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 (李林普)
【“瘦肉精”专项整治】 2013 年,“瘦肉精”整治继续保持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机制,未发现一起“瘦肉精”阳性案例,“瘦肉精”检测合格率 100%。一是着力深化“瘦肉精”专项整治。强化宣传工作措施,持续保持浓厚的监管氛围。全市在生产经营单位恢复和新刷写“使用‘瘦肉精’就是犯法”的标语 1.4 万条,现有标语达到 11 万条,恢复和新制警示栏 1.19 万个,现有警示栏总数 11.8 万个,培训各类人员 1.68 万人次。二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年初,借助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这一平台,市、县分别举办了涉牧企业法规培训暨诚信守法承诺仪式,每位法人进行宣誓,并发放主体责任书和“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倡议书各 5.6 万份。全市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包片区,监管人员包场户的工作制度。利用手机短信平台,经常向监督执法人员、监管对象发送安全提醒信息,做到时刻提醒、警钟长鸣,形成政府负责、部门监管、企业自控、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管合力。三是严把重点环节。严把出栏、出境、屠宰 3 个环节。至 12 月 16 日,全市出栏生猪约 344 万头,检测 17.2 万份,其中出省境生猪 163 万头,检测 8.15 万份,全部检测合格 ;出栏牛、羊 25 万头 / 只,检测 12453 头 / 只,检测全部阴性;屠宰生猪 129 万头,监督抽检 2.58 万份,全部合格。没有发生外阜反馈“瘦肉精” 阳性案件。在严把出栏、出境、屠宰3 个环节的基础上,认真制定“瘦肉精”预警监测计划,尽量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频次,对存栏60公斤以上生猪进行排查,及早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全市共排查养殖场户 14719 场次,检测生猪(牛羊)尿样 200364 批次,未发现阳性尿样。 (曹炳友)
【动物疫病防控】 2013 年,全市非常重视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一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3 月 10 日~ 11日,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了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座谈会,布置全市防控工作。二是加强兽医实验室防控建设。按照《河南省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的要求,确立兽医实验室建设目标。市级着眼于疫情监测、县级着眼于免疫效果监测能力建设、乡级着眼于搞好乡镇动物防疫区域中心站建设。全市 9 个县级兽医实验室全部通过省级考核组考核验收,获得了兽医实验室考核合格证,其中正阳县兽医实验室被评为示范实验室。三是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全年病原监测:口蹄疫 25802 份,合格数为 22239 份,合格率为 86.19%;猪瘟23117 份,合格数为19657份,合格率为85.0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1695份,合格数为18976份,合格率为87.47% ;禽流感 H5 43121 份,合格数为 39463 份,合格率为 91.52%;新城疫 25028份,合格数为23332份,合格率为 93.22%。全年疫情监测 :口蹄疫 507 份, 均为 阴 性 ;猪瘟 535 份,阳性数为 7 份,阳性率为 1.3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559 份,阳性数为17份,阳性率为 3.04%;高致病性禽流感488份,均为阴性;新城疫 508 份,阳性数为1份,阳性率为0.2%;H7非免疫抗体 12193 份,阳性数为 21 份,抗体阳性率为 0.17% ;H7 禽 流 感 病原733份,阳性数为13份,阳性率为1.77%;H7N9 禽流感病原 733 份,阳性数为 13 份,阳性率为 1.77%,阳性样品按要求将对应的喉头和泄殖腔拭子及时送到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监测。布病、结核病监测情况 :布病筛选检测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复检用试管凝集反应,全市共监测11640份,阳性数为556份,阳性率为 4.78% ;结核病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共检测 2549 份,阳性数为 0。四是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照河南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结合全市实际,制定了《驻马店市 2013年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各县区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切实提升流行病学调查水平。积极做好常规、定点、专项、仔猪腹泻的紧急等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结合实验室监测情况及专家的分析会商,编写了 21 期《驻马店市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信息》,为驻市疫病科学防控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五是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测报网络。严格按照河南省确定的监测预警技术路线,科学合理安排全市监测网络“三间”布局,以省、市、县疫控中心为主体,以基层防疫员为支点,以高危地区为重点,以规模养殖场区为终端,更新并完善一、二、三级监测网点 968 个,并制作监测网点分布图悬挂于醒目位置,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的定点、定时、定量和跟踪。六是逐步实行疫情信息管理规范化。加强动物疫情信息接报和核查。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及时做好疫情接报、核查、处置、反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加强动物疫情信息管理。加强对动物疫情信息和监测信息报告网络的监管,确保县、乡、村三级上报的各种信息真实、准确。七是进一步规范疫苗管理工作。按照《驻马店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管理办法》(驻牧〔2013〕90 号),对强制免疫疫苗的供应管理,按照统一规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规范疫苗申购、发放、运输、贮存和使用,防止疫苗的流失和浪费,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八是加强县级实验室证后管理。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对所辖各县区兽医实验室开展了两次证后监督管理检查工作,成立了驻马店市兽医实验室监督管理专业组,制定了县级兽医实验室监督检查细则,严格对各县区兽医实验室监督管理检查,妥善利用县级兽医实验室监督管理检查结果。九是创新考核奖励机制。制定了《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业绩奖励办法》,规定对个人当年获得科技成果、著作、发表论文、省市竞赛取得名次及工作创新等进行奖励 ;根据省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制定年度考核奖励办法,对个人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按考核总分进行排名,按得分顺序确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心主持的“驻马店市猪‘高热病’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驻马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十是创新服务意识。在西平谭店、确山瓦岗等地开展了多次“科技下乡” 活动,对养殖户进行集中或分散培训,切实为养殖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付显东 李军平)
【医政药政】 2013 年,市畜牧局验收兽药 GSP 企业 23 家,动物诊疗机构 7家,对上海全宇、华中正大2 家企业申报的 21 个产品批准文号进行了现场审核。申报考核授予执业兽医师13人。补充确认37人为官方兽医。积极开展兽药全面清查整顿及兽药专项集中整治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对生产企业掌握生产动态,对经营企业掌握其经营活动态势,对使用企业掌握其合理用药状况。全市立案查处98 起,罚没金额17.5万元,没收假劣兽药192.5公斤。培训执法人员1226人次,培训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企业从业人员 6536人次。召开驻马店市辖区内的 30 家兽药经营企业法规培训会暨诚信守法承诺仪式,签订了兽药经营企业诚信守法承诺书。(李红斌)
【动物卫生监督】 2013 年年初,市畜牧局召开了全市 2013 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会,对全年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013 年继续推行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加强申报点建设,完善电子出证设备,规范检疫出证程序。全年全市共定点屠宰检疫生猪 111.23 万头, 检出 病害猪 663 头,屠宰检疫禽类 762.79 万只,检出病害禽类 1455 只,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一是开展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市畜牧局联合公安、工商、商贸局、卫生局等多家执法部门以生猪定点屠宰场、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对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规模养殖场、冷藏场所、从事经营的生鲜肉超市、量贩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 1394 辆次,出动执法人员 6774人次,排查屠宰企业 200 个次,养殖企业 1413 个次,市场 608 个次,超市和量贩 615 个次,冷库 140 个次。二是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3月16 日~ 17 日,按照省所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对所辖区域内病死畜禽抛扔现象进行全面排查。按照原来“瘦肉精”监管时县里的划区分片责任包干范围,检疫人员和部分村级防疫员对辖区内的沟河、荒滩、荒坡、树林进行全面排查搜寻。全市共出动排查人员 2850 人次,出动排查车辆 138 车次,排查养殖工业小区 2100 个,沟河 356 条、 1160 公里,树林、荒滩、山坡 410 个。排查共发现死鸡 32 只,不足月死猪11 头,均呈零星状态,全部进行了深埋处理。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13 年,国内和河南省内陆续发生了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驻马店市按照有关通知要求,积极应对,加强对禽及禽产品的检疫监管,严格检疫出证程序,做好活禽经营市场的监督检查,并在活禽暂时限制流通时做好宣传、开导工作,鼓励活禽就地屠宰,冰鲜禽肉流通上市,严厉查处违法经营活禽的行为,防范疫病传播和扩散。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加大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和重点监管对象的监管,落实网络化监管模式,消除监管盲区和缝隙。积极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深查、深打专项活动,铲除捣毁了5个收购加工病死畜禽极为隐蔽的黑窝点,行政拘留7人,起诉 3 人。全年全市共查处各类动物检疫监督违法案件 224 起,其中现场处罚 42 起,立案 182 起,结案180起,结案率达99%。四是加强执法监督。按照省纪委、省监察厅和省法制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县区对近3年来的畜牧兽医执法案卷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自查,进一步规范了监督执法工作。五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注重执法队伍培训,为每个检疫人员制发了培训情况证书,详细记录培训时间、内容和考核情况。2013 年初,按照省所《关于调整动物检疫出证人员的通知》要求,全市对电子出证人员进行认真核查和调整,取消了一部分非官方兽医、因种种原因目前不在动物检疫岗位的人员,根据需要增加了一些新进并取得官方兽医资格的人员。下半年,对正阳、西平等县申请增加的电子出证人员 88 人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核,批准的81人经报省所备案后全部投入到工作岗位。全市共有电子出证人员573人,基本上能满足开展动物检疫工作的需要。根据省畜牧兽医执法总队《关于开展全省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人员统一考试的通知》,开展了全市官方兽医网络考试,全市 800多名官方兽医全部参加了考试。 (刘盼盼)
【质量检验监测】 2013年 , 全市在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2013年7月份顺利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复评审和扩项评审工作。二是认真开展了 2013 年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三是全年共完成各类样品检测 1832 批次,其中监督抽检 1790 批次,委托检验 42 批次。完成部、省级抽样任务 234 批次。四是根据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年初组织人员筛选出了20余项重点检验项目,项目主要涉及药物残留、重金属和违禁物质等方面,涉及开发的仪器设备主要集中在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全年共完成新检验项目开发15项,其中包括残留检验项目硝基呋喃类、四环素类、十六种磺胺类、喹诺酮类、喹乙醇、三聚氰胺、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糖皮质激素类、巴比妥类等 10 多种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项目,进一步提高了中心的承检能力和服务水平。按时开展检验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工作。在 2013 年全省畜产品质检系统 2 次实验室能力比对中结果均合格。 (黄志伟)
【畜禽品种改良】 2013 年,全市稳步推进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一是开展技术推广与培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按照省站《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千场万人”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培训养殖场 68 家,培训饲养管理、技术人员 1200 余人次;攻克新课题 3 个,转化新成果3个,夏南牛新技术示范推广、夏南牛高档肉牛开发各1个;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1个,市级 5 个,带动 200 个养殖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全市 35 个生猪良补供精单位参加了生猪良补项目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均有 1 名以上的技术人员取得了农业部家畜繁殖工技术资格;新建夏南牛冷配示范站点17个、冻精配送中心8个。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 27 万元,市夏南牛冻精配送中心奖补3万元、各县区夏南牛冻精配送中心和冷配示范站点各奖补1万元。对全市家畜人工授精站点技术人员进行分批培训,对参训的 56 名技术人员颁发了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培训证书。二是加大夏南牛技术推广与高档肉牛开发工作力度。市委、市政府安排夏南牛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重点对全市 3.5 万头夏南牛能繁母牛进行全补贴,补贴资金近700万元;建设夏南牛冷配示范站点17个、夏南牛冻精配送中心8个,完善了夏南牛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利用夏南牛发展基金30万元采购夏南牛冻精 6剂,向全市肉牛养殖场(户)免费发放。市畜牧局在《驻马店日报》开辟专栏,发表夏南牛产业发展相关文章10余篇 ;接受媒体采访团10余次,多次到泌阳县夏南牛养殖场、户采访报道 ;市畜牧局申请专项资金10万元,在京港澳高速驻马店段树立广告牌一处。9 月5日,省畜牧局在泌阳县召开了中国肉牛(夏南牛)产业发展模式研讨会,国家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郑友民、河南省副省长王铁、省畜牧局局长宋虎振、市长武国定分别作了讲话、提出了发展意见。大力开展夏南牛技术推广培训。市财政拨付夏南牛专项经费5万元,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夏南牛推广技术人员 360余人次。夏南牛高档肉牛科研开发进展顺利。驻市以泌阳县夏南牛基础母牛群建设为中心,以恒都集团为基地,全面开展夏南牛高档肉牛全产业链开发。泌阳县夏南牛基础母牛群已达12 万头、夏南牛纯种繁育的母牛核心群 2 万余头。恒都集团在泌阳县投资 21 亿元,兴建了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南恒都夏南牛开发有限公司,已建 15 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1个、存栏2万头的肉牛育肥场3个。与泌阳县畜牧局联合开展“夏南牛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成果研究,获得农业部2013年农林渔牧类丰收奖一等奖。夏南牛10万头规模产业集群建设逐步建成。泌阳县恒都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省政府命名的肉牛产业集群,目前公司总资产达 10.2亿元,固定资产 4.6 亿元。三是狠抓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与监管。全面实施奶牛、肉牛、羊良补工作。实施奶牛良补冻精 1.1 万剂、性控冻精1000剂、肉牛良补县泌阳县肉牛补贴冻精2万剂。4 个羊良补项目县,每县完成补贴任务 50 只。狠抓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监管。全市有正阳、遂平、确山、汝南、上蔡县 5 县为生猪良种补贴县,良补任务为 21.2 万头,补贴资金达 848 万元。加强备案供精单位监管。按照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了对全市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供精单位的规范、审核、备案、考核工作,各项目县供精单位均控制在7个以内。核发供精种公猪站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25个,对仍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定期整改,严把精液品质关。严格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和月报制度。创新机制,强化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利用工作。泌阳驴、确山黑猪、西平长毛兔已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正阳三黄鸡已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泌阳驴保种场被列入国家第一批97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 2013 年国家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黄晓燕 董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