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农业生产基本概况】2013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一、农业生产大丰收。全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41.4 亿斤,比上年增加1亿斤,增长0.7%,连续两年稳定在140 亿斤以上,实现了10年连续增产。驻马店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上蔡、西平、正阳、新蔡、平舆、汝南等6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蔬菜面积160 万亩,增长5.9% ;食用菌鲜品25万吨,增长6.4% ;水产品总产量12.2万吨,增长5% ;油料总产89.1万吨,增长 3%。
二、产业化集群发展加快。全市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 21 个,实现销售收入 414 亿元,带动农户 81.9 万户,有 11 个集群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居全省第三位。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16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44 家、市级 270 家。农民合作社达到 4105 家,注册资金57.1亿元, 辐射带动农户45.8万户, 市级以上示范社14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 33 家。
三、 农产品质量基本安全。 全市蔬菜合格率 99.1%、 水 果合格率99.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获得 “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54个,其中无公害产品82个、绿色食品63 个、有机食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全年没有发生有影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序推进。良种应用、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覆盖率均达 85%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 55%。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短信信箱” 手机短信服务,140 多万户农民直接受益 ;完成了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培训各类人员 2 万多人次 ;开展了“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 活动,直接指导农户 90 多万户。
五、成功举办“农洽会”。全国有 30 个省(区、市)、166 个代表团、5600 多家企业参会。会议期间,现场签约 164 个项目,投资总额 519.8 亿元。驻马店市签约合同项目 78 个,总投资649 亿元,其中 10 亿元以上的项目 29个,5 亿元~ 10 亿元的项目 21 个。
六、农民权益得到保障。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确保农民负担继续减轻不反弹,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维护。(曾勇 张林 焦松臣)
【农村能源】 2013 年,市农业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强化服务、综合利用”的原则,争取中央项目资金 1903.5 万元,新建户用沼气 1 万户,农村户用沼气累计达 31.5 万户,受益农民 125 万人 ;新建乡村沼气服务网点 53 个、 累计 756个, 具备服务 20万户沼气用户的能力 ;建成“政府补贴全托式乡村沼气服务网点 25 处,小型沼气工程 7 处,大中型沼气工程 2 处。年产沼气 11200 万立方米,粮食、蔬菜、果树使用沼肥的面积 73330.33 公顷,沼气项目户人均年增收节支 1000多元。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村、确山县竹沟镇鲍棚村两个村成为农业部第一批“美丽乡村”项目试点村。 (李洪典)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2013年,驻马店市农广校紧紧抓住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在招生工作中以实施“农村百万中专生计划”学历教育为基础 , 强化招生工作,全年中专招生 831 人。教学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按照教学管理和资助管理规定,认真组织教学辅导,提高教学质量。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有新突破 ,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全年进乡实施培训 400 多次,实施进村培训 2000 多次,培训各类人员 9 万多人次,推动了全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薛 源)
【农业市场信息工作】 2013 年,全市农业市场信息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强网站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对驻马店农业信息网栏目进行补充与调整,不断增强网站的服务功能。通过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加强对农业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发布和管理,为传播信息提供有力支撑。每年通过驻马店农业信息网发布农业新闻、农业知识、农村政策、产品供求等方面信息 2 万多条,网站访问量在逐步增加。二是充分利用 12316热线服务“三农”。 12316“三农”热线的开通,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广大农民群众用最简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享受到专家级的技术服务,及时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三是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短信信箱”手机短信服务平台优势,配合全市“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的开展实施,及时采编、发布相关信息,促进各项工作开展。四是采取多种形式,打通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积极与新闻部门合作,及时对有关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进行信息采集,做好农业系统各个部门的信息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农业专家进行科技下乡、现场指导,及时向农民群众传递农业技术。认真筛选相关信息,每月编发《农业信息简报》,扩大信息宣传。(王乐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2013年,全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宣传。结合市农业局法制宣传周、“3•15”维权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以展板、现场咨询、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在市区人流密集地区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消费等方面的知识,共接待咨询群众9600多人次,发送宣传单 1.3 万多份,营造全社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规范管理。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中心质量体系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严格内审和管理评审程序,加强质控措施,完善检验方法,持续提高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技术水平。3 月通过省农产品质检中心组织的全省农产品质检站机构检验能力考核,同时顺利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评审。重新申请并顺利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验资质,可以在全省范围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工作。三是加强检验。对市县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坚持进行每月1次~2次监督检测,每逢重大节日、特殊时期加强市场的监督抽查。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有关领导,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年共抽取样品3645 个,其中蔬菜 2590 个(超标 20 个),水果1055 个(超标 8 个),蔬菜样品合格率 99.23%,水果样品合格率 99.24%,样品总合格率 99.23%。四是预警监测。投入 20 万元,在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大型综合超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统一配备了电脑、农药残留检测仪等设备,并把此系统延伸到各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7月份,邀请专家对监测预警系统使用单位 30 多人进行了培训。 (梅涌现 夏莉)
【2013 年中国农洽会】 2013 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于 9月6 日~ 8 日在驻马店市举办。大会以“开放、合作、科技、发展”为主题,突出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通过举办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项目发布、洽谈和签约,农产品展示及贸易,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发布洽谈与签约,中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交流,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签约,组织及参展产品评定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展现了当前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成就和广阔前景。本届“农洽会”在会展中心设特装展位51个,标准展位 360 个,在大会主会场两侧搭建 868 个标准产品贸易展位。总展位面积近1.5 万平方米。全国有 30 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代表团 166 个,其中河南省以外的代表团 83 个(含境外代表团 23 个)。 参会企业 5600多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0多家,境外参会企业83家。雀巢、康师傅等 53 家国 内外 500 强企业参会参展。参会客商 1.8万多人,其中省外客商 6500 多人,境外客商 190 人。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 34 所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参会并开展科研成果发布与合作洽谈活动。 “农洽会”期间,举行了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仪式,共有164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投资总额519.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内容涉及米面制品、油脂、肉制品、乳制品、果蔬、饮料、休闲食品、畜牧、纺织、医药、生物制品等行业。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洽谈活跃,签约贸易项目 195 个,贸易额 108 亿元。驻马店市在本届中国农洽会上共签约合同项目 78 个,总投资 649 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 29 个,5 亿元~ 10亿元的项目 21 个。项目涉及农产品加工、电子、食品、医药、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农洽会” 还推动了农产品加工技术科研成果转化,34 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加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发布 375 项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专利。70 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41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89 个。“农洽会”还推出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共有 17 个省(区、市)274 个企业的 576 个产品参加评奖。经过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13 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认真评审,共评出金奖 29 个,优质奖 136 个。 其中,粮油类77个,畜禽及水产品17个,果蔬制品 37 个,其他类34个。 (丁洪生)
【农业产业化】 2013 年,全市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 家,省重点龙头企业44 家,市重点龙头企业 270 家。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省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 146.9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51.4亿元,年销售收入达134.4 亿元,实现利润 51.4 亿元。资产总额亿元以上的省以上重点龙头企业 30 家,其中1 亿元~ 5 亿元的 24 家,5 亿元~ 10亿元的 2 家,10 亿元以上的 4 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 32 家,其中 1 亿元 ~ 5 亿 元 的 25 家,5 亿 元 ~ 10 亿元的 3 家,10 亿元以上 4 家。龙头企业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和丰富“公司 + 基地 + 农户”“公司 + 合作社﹢基地 + 农户”等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农户 123 万户,占全市农户数的 68%,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收16.1亿元,户均增收1309元。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 21个,实现销售收入 414 亿元,带动农户 81.9 万户。新上农产品加工项目 20 个,完成投资 18.9 亿元。新增销售收入 146.73亿元。新建基地 64 个,新增种植基地152.9 万亩,养殖基地 78.4 万头(只),完成投资 8.4 亿元。新增质检设备48台套,完成投资 7864 万元,研发新产品 112 个。新增带动农户 22.6 万户,新增就业 1.7 万人。11 个集群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三位。省级集群年销售收入达 282.5 亿元,其中核心企业销售收入 60.9 亿元,占集群销售收入的 21%。自建联建种植基地 82.9 万亩,养殖基地 49.5 万头只,带动农户 70.6 万户,安排就业 1.9 万人。(丁洪生)
【农产品加工业】 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 1326 家,年加工面制品 613.5 万吨,饲料 119.2 万吨,食用油 58.6 万吨,肉制品 30.3 万吨。实现总产值 1095.5 亿元,同比增长 4.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达到1.57 ︰ 1,已成为驻马店市第一支柱产业。完成营业收入 706 亿元,同比增长 22.1% ;实现增加值 192.5 亿元,同比增长21.8% ;实现利润 92.2 亿元,同比增长20.5%;上缴税金10.57亿元,同比增长 22.3%;期末从业人员14.1万人,同比增长7.6%;发放劳动者报酬 12.88 亿元,同比增长 24.8%;原材料采购支出 458 亿元,同比增长20.8%。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 94.7%。(丁洪生)
【都市休闲农业】 驻马店市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秀美的田园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重点在“一中心三组团”周边,以特色种植业、设施园艺业、生态休闲业、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为主体,整合市区周边山水生态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带动特色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农家乐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组织休闲农业企业参加了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和第二批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实施休闲农业服务信息进程入户工程,通过农业部魅力城乡网站向公众宣传推介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精品线路,提升了驻市休闲农业知名度,客流量大幅增长,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确山县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市休闲旅游农业经营主体达到 567 家,经营面积达 9106 万平方米,资产总额达到50139 万元 ;吸纳就业人员 10070人,其中农民就业 9554人;累计完成营业收入 22651 万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 15856 万元;实现利润2532万元,上缴税金 321 万元 ;接待游客418万人次,带动农户 35062 人,提供餐位数 14275 个,床位数 327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