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平 县
【基本县情】西平县位于驻马店市北部,南起北纬33°10′,北至北纬33°32′,西起东经113°36′,东至东经114°13′。东邻上蔡县,西接舞钢市及舞阳县,南与遂平县毗连,北和漯河市源汇区、召陵区交界。京广铁路、京深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全县总面积 1089.77 平方千米。可耕地 79733.33 公顷(119.6 万亩)。2015 年,西平县年末总人口 885198 人,其中城镇人口 253463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28.6%。人口自然增长率 5.2‰。辖师灵、权寨、出山、五沟营、盆尧 5 镇及柏城、柏亭、柏苑 3 个街道,芦庙、吕店、谭店、宋集、人和、重渠、焦庄、专探、二郎、蔡寨、杨庄 11 个乡和老王坡管理委员会、产业集聚区,共有 255个行政村,29 个居委会,2918 个村民小组,138 个居民小组(小区),1230 个自然村。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 :“西平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西周为柏皇氏后裔封地柏子国,后归楚国。战国属韩。秦属颍川郡。西汉高帝四年(前 203)置西平县,治今县境西部与舞钢市交接地带,属豫州汝南郡。东汉属豫州刺史部汝南郡。建初七年(82)置西平侯国。章和二年(88)仍为西平县。三国属魏豫州汝南郡。东晋大兴二年(319)归属后赵。永和七年(351)属前燕,太和五年(370)属前秦,前秦亡后归东晋。南北朝时,初属南朝宋,后属北魏,改置为襄城郡,郡治在今县城西师灵。北魏天安年间(466 ~ 467)分西平县置武阳县。北齐改置文成郡,属豫州汝南郡。
隋属汝南郡,开皇初废文成郡,大业末县废。唐属河南道豫州 ;武德四年(621)复置西平县,属道州 ;贞观元年(627)并入郾城县,属豫州 ;天授二年(691)分郾城县复置西平县,不久又废 ;四年(716)再置西平县,治所移今址,属仙州;二十六年(738),改属豫州;天宝元年(742)属汝南郡,乾元元年(758)复属豫州。宝应元年(762)属蔡州 ;元和十二年(817)属殷州 ;长庆元年(821)殷州废,仍属蔡州。五代时属河南彰义军蔡州。宋属京西北路蔡州汝南郡淮康军。金属南京路蔡州防御使,泰和八年(1208)属蔡州镇安军。元属汴京路蔡州,至元三十年(1293)属汝宁府。明属河南布政司汝宁府。清属汝宁府。1914 年属汝阳道。1928 年直属河南省政府。1932 年11 月属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 年 8 月,中共西平县委和县民主政府成立。1949 年 3 月属确山专区,5 月改确山行政公署为信阳专区。1965 年 6 月属驻马店专区。1967 年属驻马店地区。2013 年撤销环城乡,设立柏苑街道。
【组织机构】
中共西平县委
书 记 聂晓光
副书记 孙清华
常 委 聂晓光 申保卫 孙清华 胡晓黎 王胜利 邢光辉 边镇西 管保臣 赵海金 李 彬 罗 强
西平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主 任 李振良
副主任 刘爱玲 董玉振 丁建华 于翠华
西平县人民政府
县 长 申保卫
副县长 邢光辉 吕先坡 王 兴 段彦杰
孟 丽 张 磊 白付理(12 月离)
政协西平县第十四届委员会
主 席 王梅军
副主席 李书全 冯旺志 刘 宇
西平县人民法院
院 长 黄依群
西平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余卫东
西平县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
柏城街道
党工委书记 王西领(11 月离) 丁建华(11 月任)
主 任 陈 龙
柏亭街道
党工委书记 曹富祥(11 月离) 李 轩(11 月任)
主 任 李 轩(11 月离) 于 杰(11 月任)
柏苑街道
党工委书记 李 军(3 月任)
主 任 李 军
出山镇
党委书记 杨华平
镇 长 肖松峰 师灵镇
党委书记 张群良(11 月离) 苗桂录(11 月任)
镇 长 苗桂录(11 月离)
权寨镇
党委书记 陈宏伟 管保臣(3 月任)
镇 长 赵勇柱
五沟营镇
党委书记 王书田
镇 长 李汝伟(11 月离)
盆尧镇
党委书记 焦春平(11 月离) 丁中华(11 月任)
镇 长 丁中华
人和乡
党委书记 姬连成(11 月离) 董海建(11 月任)
乡 长 张 燕(11 月离)
宋集乡
党委书记 陈彦章(11 月离) 姬军正(11 月任)
乡 长 张翼腾(3 月离)
谭店乡
党委书记 郭中亚
乡 长 马洪岗(11 月离)
吕店乡
党委书记 安宏伟
乡 长 武钢举
芦庙乡
党委书记 姬凤群(11 月离) 马洪岗(11 月任)
乡 长 刘 哲(11 月离)
杨庄乡
党委书记 李 婕(11 月离) 张 燕(11 月任)
乡 长 王怀臣
专探乡
党委书记 刘卫松
乡 长 龚会军
二郎乡
党委书记 史春华(11 月离) 应奎显(11 月任)
乡 长 董海建(11 月离)
蔡寨乡
党委书记 应奎显(11 月离) 吕贺华(11 月任)
乡 长 吕贺华(11 月离)
焦庄乡
党委书记 闫 力(11 月离)
乡 长 于 杰(11 月离)
老王坡管理委员会
党委书记 李松林(11 月离)
主 任 姬军正(11 月离) 李汝伟(11 月任)
【年度概况】 2015 年,西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84.9 亿元,增长 9.7%,比年度计划目标增速提高 1.2 个百分点。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 47.6 亿元,增长 4.6%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62.6 亿元,增长 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74.7 亿元,增长 14.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27109 元,增长 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564 元,增长 8.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907 元,增长 10%。
农业 2015 年,全县耕地面积 79730.8 公顷。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167111 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38471公顷。粮食总产量 959102 吨,增产 3.9%。小麦播种面积68124 公顷,产量 516908 吨,增产 4.9% ;玉米播种面积70004 公顷,产量 441190 吨,增产 2.7%。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11541 公顷,产量 57450 吨 ;蔬菜作物播种面积 14980 公顷,产量 689696 吨。全年肉类总产量 11.8 万吨,增长 3.6%;禽蛋产量 6.2 万吨,增长 6.5%;奶类产量 2484 吨,增长 7.1%。生猪存栏 89.1 万头,增长 2.6%;出栏 121.1 万头,增长 4%。年末机械总动力 133.4 万千瓦,年增长 1.1% ;大中型拖拉机 7370 台,增长 2.1% ;化肥施用量(折吨)69988 万吨,增长 1.1% ;农村用电量 31682 万千瓦时,与上年基本持平。
工业 2015 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 248.7 亿元。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9.2 亿元,增长 10.6%。工业用电量 5.9 亿千瓦时,增长 15.2%。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9.2 亿元,增长 2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40.6 亿元,增长 45% ;税收 1.1 亿元,增长 29%;从业人员 2.4 万人,增长 38%,顺利晋位省“一星”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楼和农产品检测检验技术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光电产业园已入住企业 9 家,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新建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 2 家,金凤牧业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并申报了“省长质量奖”,金凤牧业、新益面粉分别在“新三板”“新四板”实现挂牌,卫平门业、华业陶瓷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全年在建项目 133 个,总投资 179 亿元,其中工业项目 44 个,亿元以上项目 38 个。分 4 批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17 个,总投资96.1 亿元。26 个省、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 51.8 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 118%。利用省外资金 27 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46个,总投资 205.7 亿元。同时,成功承办西平·中国服装产业转移论坛、2015 河南服装大会暨互联网 + 中国服装制造论坛、中国国际畜牧机械产业联盟论坛。
固定资产投资 2015 年,西平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32.1 亿元,增长 16.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 119.9 亿元,增长 20.1%;农户投资 12.2 万元,下降 11.6%。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 6.6 亿元,增长 223.4% ;第二产业投资 75.7 亿元,上升27.6% ;第三产业投资 22.4 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15.2亿元,增长 5.6%。其中,住宅投资 14.6 亿元,增长 7.3%。房屋施工面积 102.6 万平方米,下降 33.9%。房屋竣工面积36 万平方米,下降 58.4%。商品房销售面积 38.5 万平方米,增长 22.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 133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38 个。
财政、金融 2015 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9355 万元,为年预算的 100%,增长 13.8%。其中 :税收收入完成 54796 万元,同比增长 11.3% ;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完成 14559 万元,增长 24.6% ;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79%,超过了年初预定75% 的比重目标。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21010 万元,为支出调整预算数的 99.9%,同比增长 11.5%。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85.9 亿元,增长12.5% ;各项贷款余额 80.4 亿元,增长 24.9%,金融运行比较平稳。
交通、旅游 2015 年,全县客运站发班次 906 班次 / 日,旅客发送量 5700 人次 / 日;全年完成客运量约 978.2 万人次,客运周转量 57646 万人千米。西平县县城至乡镇、乡镇至行政村已全部通车,通车率 100%。货运周转量 82477.6 万吨千米,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 15.59%、28.6%。
2015 年,共接待国内游客 13.3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350 万元,旅客投诉率 0.3‰,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同时,配合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组在西平县的拍摄工作,在星级饭店配发《人民画报驻马店专刊》2000多册,积极为旅游企业服务。
文化、卫生 2015 年共创作各种体裁的文艺精品 30 多篇(件)。上报市局评奖作品 20 多篇(件)。在驻马店市新创文艺作品评奖中,西平县上报的 8 篇文艺作品分别获得市二、三等奖。主持申报的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驻马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在结项的基础上,分别获得 3 个二等奖、2 个三等奖。6 月 24 日,在第二届“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评选活动中,西平大铜器表演队表演的《勇往直前》和由陈保民创作的唢呐《农家乐》分别荣获“民间表演金鼎奖”;国家级非遗项目——“棠溪宝剑”代表性传承人高庆民先生的作品《团圆剑》荣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鼎奖”。
截至 2015 年年底,西平县拥有各类医疗机构 367 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 5 个,分别为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专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 ;乡镇卫生院17 个、乡镇(街道)计生服务中心 20 个、村卫生室 285 个、个体诊所 17 个、单位卫生室(所)12 个 ;民营医院 10 个,其中二级医院 1 个。全县医疗机构总床位达到 3132 张,达“十一五”末(1955 张)的 1.5 倍以上 ;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 3800 人,与“十一五”末(1982 人)相比,将近翻了一番;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 3.64 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1.45人、注册护士数 1.43 人。县、乡两级医院(不含计生单位)总资产达 8.06 亿元。
教育 2015 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357 所,其中幼儿园 97 所,小学 223 所,初中 31 所,普通高中 3 所,职业高中 2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全县共有教职工 9531 人,其中幼儿园 1597 人,小学 4214 人,初中 2516 人,普通高中 921 人,职业高中 260 人,特殊教育学校 23 人。全县共有专任教师 8173 人,其中幼儿园 1015人,小学 3992 人,初中 2206 人,普通高中 724 人,职业高中 214 人,特殊教育学校 22 人。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 115125 人,其中幼儿 23874 人,小学学生 47172 人,初中学生 28088 人,普通高中学生 14659 人,职业高中学生1256 人,特殊教育学生 76 人。
城镇建设 2015 年全年共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9份,建筑面积 295391.6 平方米 ;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8 份,用地面积 49.35 公顷(740.2 亩);办理建设项目批前公示 28 份。全年新增天然气用户 5500 户,新铺设天然气管道 8.6 千米。2015 年 10 月,成功通过省级园林城复验专家组的复验考核。全县园林式小区和单位已达到 95 家。新增绿地面积 10.1 公顷,新增附属绿地面积 8.4 公顷,绿化三大指标分别达到 42.8%、32.8%、9.23 平方米 / 人,同比增长 1.1%、1.5%、0.3%。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5 年年末,全县总人口 885198 人。其中,城镇人口 253463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6% ;乡村人口 631735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71.4%。2015年出生人口 7454 人,出生率 8.49‰ ;死亡人口 4682 人,死亡率 5.34‰ ;自然增加人口 2772 人,自然增长率 5.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0564 元,增长 8.7%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9907 元,增长 10%,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52 亿元,增长 18.1%。
2015 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 7271 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4400 人的 165%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8200 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6000 人的 136%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3491 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2000 人的 174% ;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106 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670 人的 165% ;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 5602 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5100 人的 110% ;再就业培训 1906 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1800 人的 106% ;创业培训 480 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550 人的 87%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844 笔,金额 4580 万元,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4500 万元的 102%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1% 以内,低于市控目标,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截至 11 月底达到31428 人,其中在职企业职工参保人数达到 20831 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20696 人的 100.65% ;征缴企业养老保险金10697 万元,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11872 万元的 90.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截至 11 月底已达 51.86 万人,其中 16 周岁~ 59 周岁缴费人数 36.89 万人,60 岁参保人数 14.96 万人,征缴养老保险金 4008.56 万元,发放养老金14161.8 万元,符合条件的到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 100%。社会保障卡累计持卡人数 54.49 万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55万人的 99%。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截至 11 月底参保单位共 33 个,参保职工 1993 人 ;征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 958万元,基本养老金待遇支出 1139 万元,基金滚存结余 1426万元。退休人员养老金支出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发放率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截至 11 月底参保 8.3 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参保 3.4 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 4.9 万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11.6 万人的 72% ;征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金 6033 万元,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6700 万元的 90%。失业保险截至 11 月底月均参保 2.66 万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2.55 万人的 104% ;征缴失业保险金 375.11 万元,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365 万元的 103%。生育保险截至 11 月底参保 2 万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2.2 万人的 91% ;征缴生育保险金 114 万元,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360 万元的 32%。工伤保险截至 11 月底参保人数达到 25987 人,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2.32 万人的 112% ;征缴工伤保险费 579 万元,占市局下达目标任务 480 万人的 121%。 (于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