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
【概况】2004年,全市完成城建总投资6.7亿元,较去年增长5.8%。建委共完成项目投资1.8亿元,较去年增长212%,其中财政投资4000万元,利用社会资金1.4亿元。继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重点项目建设:一、风光路改造工程投资510万元,完成沥青路面21870平方米,人行道21956平方米,花带铺装5853平方米,栏杆2700米。二、南海路北段、仓库路东段、健康路西段续建工程项目均于4月底完工。东二环道路、排水工程也于9月底交付使用。三、前进路道路排水工程南起雪松路,北接开源大道,全长2735米,工程造价1910万元。南北两个标段已于9月1日同时开工,现已完成污水管道2600米,雨水管道2500米,完成投资600万元。四、会展中心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建筑面积19600平方米,内设16个厅,会堂可容纳1250人。2004年,主体框架已建成,已完成投资1400万元。五、练江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长3066米,工程概算总投资3798.l万元。根据分工,建委完成了规划、设计、征地和拆迁安置,并完成投资400万元。六、驻马店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期工程,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万吨,总投资概算4063万元。2003年到位国债资金800万元,2004年已批准600万元国债资金,其中补助400万、转贷200万。计划年内动工建设,但由于杨楼村村民极力阻挠,致使工程至今不能进场施工。七、新区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市委、市政府办公区挂牌拍卖工作已完成拍卖程序,新区拆迁征地调查摸底、安置区规划、新区建设规划已完成,已拨付拆迁补偿费用400万元,高新区正在实施拆迁。另外,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基本进展顺利。金色置地广场今年完成投资6650万元,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春晓街东段改造工程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温州步行街今年完成投资2480万元。全年共拆迁单位和个人房屋441户,拆迁面积4.7万平方米 (教松林 远芬华 刘金玉 范元朝)
【市政公用事业】(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年内主要对中华路、中华路与富强路交叉口、文明路南段砼路面进行了大修,共维修主次干道沥青路面1945.28平方米,砼路面6199.38平方米,清挖城市排水管道淤泥5340.2立方米,疏通市区排水管道23854米,清掏检查井、雨水井28515座,更换检查井、雨水井377座,砼路面沥青灌缝41844米,粉刷中华路、雪松路立交桥及开元桥23582平方米。对城市道路和市政设施进行了维修、维护,提高了道路的完好率。新增水冲式公厕5座,新增天然气管道63公里,天然气用户3000户,提高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方便了市民生活。组织人员对全市公交站亭、站牌进行全面维修、清洗,并多方筹集资金购买55辆公交车,对5条线路车辆进行了更换,使城市公交形象得到明显改善。加大环卫工作力度,坚持做到对280万平方米的管辖道路每天两扫一保,市区内的每天5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二)加强对市政、园林施工企业资质的动态管理。截止2004年末,全市市政公用施工企业23家,园林绿化施工企业9家。在管理中严把企业资质初审关,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质保体系,提高服务意识,有效地保障了我市市政公用施工任务的完成。(蔺振中 刘金玉)
【园林绿化建设管理】2004年,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着力打造精品园林城市。一是组织实施“大树进城”工程。 3月,利用薄山林场间伐林木之机,移植大规格树木(火炬松、黑松、刺杉)近6000棵种植于沿溪路、绿地广场、北三环等处,改善了我市生态环境。二是建设广场游园,打造城市园林精品。在市民广场种植月季、香樟、金丝垂柳、银杏等18个品种16757株,绿化面积已达2500平方米。移动文化广场和豪德广场两座多功能健身休闲场所的投入使用,既增加了绿地面积,又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三是坚持一街一景,做好市区道路绿化。重点对中华大道、沿溪路、北三环等市区主干道绿化进行充实、调整,共栽植苗木7000多棵。四是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保证义务植树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他们统规划植树地点和树穴标准,指定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五是全力以赴做好迎会花展工作。今年共组织46个单位参展,参展花卉50多万盆。达到了“鲜花迎盛会,树立好形象”的目的。全市城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到882公顷,绿化覆盖率23.82%,绿地率21.17%,公共绿地111.8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4.64平方米。(何春友)
【城建监察管理】一是认真宣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年培训城管执法队员2批140人,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城市环境经营秩序百日集中综合整治活动”(2004年5月一8月)和“驻马店市市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百日集中整治活动”(2004年12月~2005年2月)。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建委的指挥下,在公安、工商、驿城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残联、运管所、环卫处、园林处、市政管理处等8个部门的配合下,每天出动300余人次对市区23条主次干道的早市摊点、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共清理店外经营3000余处,流动经营5000余处,占道经营1500余处,规范马路市场6处,清除灯箱广告牌1000余个,清理宣传横幅800余条,清理规范门店匾牌400余块(处),清除雨棚遮阳伞400余个(把),清理早夜市10余处,清理冷饮摊点(冰箱)800余处(台次),暂扣流动经营的三轮车1000余辆,清理小广告16000余处(张),查获乱贴、乱喷涂写小广告44起,其中10人被公安机关拘留。三是完成“迎会”工作。在2004年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期问,印发告知书6000余份,对沿街门店匾牌进行治理,书写宣传标语80余条2000余字,督促有关单位拉围罩白100余处,划定自行车停放线近万米,为合作会的召开创造了良好的市容环境。四是完成了重大经济活动的市容保障任务。年内,共完成黄淮学院的成立、国家爱滋病检查组、博士团来驻、中央综治办来驻检查及省领导来驻等近10次重大活动的市容保障任务。(张德山 黄明锡)
【村镇建设】2004年,驻马店村镇建设工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小城镇建设工作全局,以加快重点镇建设为突破口,以促进城乡结构和产业战略性调整、推动城镇化发展为目标,围绕“三头并举”的工作方针,积极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着力提高小城镇开放度,以夯实经济基础为重点,加快小城镇现代化发展。在全市192个乡镇中,正阳县真阳镇、确山县盘龙镇、泌阳县泌水镇、西平县柏城镇、遂平县衢阳镇、新蔡县古吕镇、平舆县古槐镇、汝南县汝宁镇等8个镇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截止2004年底,全市建制镇镇区常住人口已达108.24万人,比上年度增长3.62%;6个省级重点镇镇区常住人口6.5l万人,比上年度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6559万元,比上年度增长16.98%;通过积极申请和努力,为三个省级重点镇争取到了省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贴息资金,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省级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李文成 汪卫东)
【城建档案管理】2004年,城建档案馆10名干部职工严格按照分类大纲和保管期限、密级划分,对多年来积压的建筑工程档案进行了分类、立卷、糊裱、装订、打号等整理工作。截止目前,共整理工业建筑档案8l卷,民用建筑档案4859卷,公用设施工程档案18卷,市政工程设计档案室16卷,园林设计档案8卷,共计4982卷,并编制了城建档案总目录、分目录共5本检索工具。(余桂香)
【建筑业概况】2004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6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42150元从,比上年提高34%。(高亚辉 李仿梅)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2004年继续贯彻执行“质量兴业”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全市建筑工程监督覆盖率100%,应监理的工程监理覆盖率100%,竣工工程合格100%,获得三项“中州杯”奖,三项省优良工程,三项省优质结构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创建“文明工地”和“中州平安杯”活动,2004年创建省级“文明工地”1项,“中州平安杯”1项,市级文明工地6项。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于往年,杜绝了特大、重大恶性伤亡事故的发生。(高亚辉 李仿梅)
【整顿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2004年,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驻马店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规则》、《驻马店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运行程序》及《建设工程承发包交易运行程序》等一系列管理性和服务性的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交易中腐败行为。二是利用行政手段监管建筑市场行为。三是开展建设工程监理专项治理。通过以上措施。全市建筑市场进一步得到了规范,全市应招投标建筑工程招投标率100%,应监理的建筑工程监理率100%。(高亚辉 李仿梅)
【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精神,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03年12月起在全市开展了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通过大量的工作,截止2004年底,2003年及2003年以前拖欠农民工工资2344.27万元已偿付完毕;清理拖欠工程款1.2626万元,清欠比例为57%,完成了省政府年底清欠50%的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高亚辉 李仿梅)
【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管理】2004年,继续加强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建筑业企业资质年审工作,精简了企业队伍,优化了企业结构。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34家,其中总承包企业90家,专业承包企业31家,劳务企业13家。目前全市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数量减少,专业承包企业数量增加,劳务分包企业从无到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高亚辉 李仿梅)
【勘察设计管理】2004年,认真贯彻落实《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努力推进勘察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工作,不断完善勘察设计市场的管理,确保了勘察设计市场的有序运行。一、稳步推进勘察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工作。驻马店市共有勘察设计单位22个,在职在编职工1248人,其中事业单位12个,在职在编职工524人。成立驻马店市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负责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对勘察设计单位的性质进行了摸排,澄清了改革单位名单,制定了改革计划。2004年底,驻马店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已完成财务审计和清产核资工作,正在进行资产评估,并着手拟定改制方案;驻马店市市政设计处正在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各县(区)建设局和勘察设计单位也都建立了改制领导小组,制定了改制计划,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二、进一步规范勘察设计市场,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一)、规范设计市场秩序,严厉查处不规范行为。一是严格实行设计市场从业单位资质、个人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杜绝了无证勘察、无证设计现象;二是加强了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对发现的阴阳合同、压价竞争等行为进行了查处;三是按照省建设厅的要求,结合“一法两条例”检查评议工作的开展,组织对全市2002年以来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进行专项检查,共审查施工图文件366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四是严格遵守建设程序,对不进行施工图审查或施工图审查不合格就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了认真查处。(二)、加强资质管理,严把资质审核关。加强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的动态管理,是提高勘察设计质量、规范市场行为的重要措施。为此,他们狠抓资质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配合省建设厅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年检、资质申报、升级及注册师考试,严把审核关,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申报。年内有—个单位申报设计资质升级、一个单位申报勘察资质核定、15人申请注册师考试报名都因条件欠缺而未予申报。二是加强了注册师和其他技术人员的管理。注册师和其他技术人员只能在一个单位任职,不得私自挂靠承接勘察设汁业务,严禁勘察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和执业注册人员出租、转让、出卖执业资格证书、执业印章和职称证书。三是强化了施工图的政策性审查,对无出图专用章、无执业人员签字和超资质勘察、设计的坚决不予审批,并纳入不良记录。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勘察设计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三)、强化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一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的通知》,对施工图文件的设计深度、设计质量、设计程序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严格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2004年,全市共审查建筑工程216项,发现违反强制性条文90条,发出整改通知书37份,提出修改意见1466条,确保了设计质量。(刘静 谢红华)
【建筑勘察设计】驻马店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是驻马店市唯一具有乙级资格的建筑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任务。该院2004年从业人员76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9人,中级技术职称的35人。一级注册建筑师2人,一级注册结构师4人,二级注册建筑师13人,二级注册结构师7人。全年完成工程勘察设计总产值521.3万元,完成设计总建筑面积284.321平方米,完成地质勘察任务69项。上缴利税46.5万元。(谢红华 史林泉 孙燕)
【建设职工培训】2004年,建设职工培训中心以提高建设系统全员素质为目标,以逐步推行建设职工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制为工作重点,立足实际,在全市建设系统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培训。一是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在驻马店市举办了监理工程师考前培训班,培训人员80多人,全国统考过关率40%。二是与项目经理培训班联合进行了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人员600多人;与市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站举办了(土建)工程概预算人员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参训人员88名,考试及格82名,及格率达到92%;与建管科联合举办了三期建筑业企业三大员培训班,参训人员2100多人;与城建科联系举办了一期燃气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培训人员60多人。三是对建筑业企业一线施工人员开展了全员安全培训,参训人员900多人。四是积极参与农民工转移劳动力培训的阳光工程,成为“驻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争取到了200多个农民工培训名额。(李三运)
【招标投标管理】 2004年,在市建委、监察局的指导下,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处不断完善工程统一报建,统一进场交易,工程量清单招标,统一备案监管等一套较为完整的招投标监管模式,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指标,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有效遏制了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的腐败现象。全年工程进场交易量达98项,总造价3.62亿元,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平均缩短工期9.2%。(李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