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质量工作】一是引导企业全面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开展“双采”,年内共帮助3家企业采用丁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二是切实强化计量技术基础,帮助企业做好建标管理工作,新建标准2项,复查换证18项;举办社会质检机构计量培训班1期;对15家眼镜店进行了等级评定及发证工作;举办企业内审员培训班1期;帮助正大饲料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取得了计量合格确认;为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性,还开展了电能表检定结果实验比对活动。三是在平舆县开展质量兴县活动。四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制定了《驻马店市2004~2008名牌产品培育和发展规划》;年内帮助河南省鼎力钢杆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主导产品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帮助正阳县诸美牌种猪和正花牌花生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帮助河南省半盛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的主导产品荣获“河南省优质产品”称号;于9月24日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实施名牌战略表彰大会,对上述获奖企业和为推进名牌战略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进行了表彰;当年还有1家企业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4家企业获得全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3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薛中民 孙江华)
【服务企业工作】 深入开展以“抓质量、增效益”为核心的服务企业工作,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一是开展对企业的全面质量调查建档,已建立企业质量档案616家。二是制定并实施《驻马店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服务企业五年规划》,制发了《2004年度质量技术监督服务企业项目调查表》,市县两级局分级对110家重点服务的企业开展调查走访,及时掌握其服务需要。三是以驻质监发[2004]15号文件与市乡镇企业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乡镇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把服务企业工作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延伸,因厂制宜、一厂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四是建立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围绕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每位市局领导进行分工联系5家重点企业,定期深入到基层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建立贸易技术壁垒预警制度,向社会各界发布贸易技术壁垒预警信息2期,以及时帮助企业化解贸易风险。六是开展委托代检。全年市县两级局共与388家企业签定了委托代检协议,承担企业原材料进厂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帮助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7月在处理媒体曝光平舆县黄花菜问题上,由于该局突出了服务和贡献的理念,正确把握各种关系,取得了较好效果。当时该局一方面针对部分菜农使用焦亚硫酸钠存在的不规范现象,配合当地政府查处违规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也没有简单地把问题全部归结到基层干部和农民身上,而是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力解决技术标准问题。经过该局积极向上级汇报,省局及时向国家标准委作出报告,很快使黄花菜技术标准问题得到解决,不仅解了菜农的燃眉之急,而且保住了平舆县各级党委政府多年努力所形成的这一富民产业,群众和基层干部非常高兴。10月处理大程面粉事件.当媒体舆论对企业不利时,市质监局坚持认为事件形成的背景是湖北方面错误炒作引起的,大程面粉尽管存在部分产品不合格,也只是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不应受湖北方面的不当影响而对企业和有关单位采取过分措施。后来当媒体导向发生转变,舆论环境对企业有利时,市质监局则对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抓住不放,派出县局2名技术人员进驻工厂,督促企业解决标准备案、免检标识的使用及增白剂的均匀添加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使企业真正练好基本功,切实增强自身素质,以经受市场竞争中更大风浪的考验。正是因为质监部门坚持了客观公正的立场和始终如一的态度,事件的处理结果比较理想。这种做法不仅受到了企业的接受和欢迎。而且得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薛中民 孙江华)
【农业标准化】一是加强领导,将农业标准化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通过积极汇报和争取,市委将农业标准化列为常委会2004年度工作要点,市长在市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农业标准化列为增加农民收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二是制定驻马店市主导农产品标准体系框架图,计划5年内将全市主导农产品标准体系编制完毕。全市共制订农业地方标准12项,已编制完成《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体系。三是继续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在抓好泌阳香菇、正用生猪、平舆黄花莱、西平9023小麦等4个国家级示范项目的申报和正阳花生、平舆黄花菜、确山波尔山羊3个省级示范项目的实施的同时,还规划并实施了33个市级示范项目。四是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2004年,在正阳县通过示范县验收的基础上,汝南、平舆、西平三县被省局确定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单位。五是积极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创建工作。在已获得13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汝南三门闸标准化蔬菜批发市场项目正在积极创建之中。六是积极开展农产品名牌评定,200年获得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个。七是抓好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的综合标准化。大程面粉有限公司、正阳花生协会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消化本地农产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八是大力开展对特色农产品的原产地申报和保护工作。已有平舆白芝麻、驻马店正道小磨香油2个产品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和使用原产地标识产品称号,确山板栗申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的材料已上报国家总局待批。(薛中民 孙江华)
【安全监察工作】2004年针对社会上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中出现的新情况,市质监局以保障安全健康为己任,突出抓好了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在食品安全上,一是强力抓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年初分别召开审查员、各县区局监督股长和检测中心主任、获证企业负责人参加的三个会议,对全年的食品质量市场准人工作做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3月对各检测中心与企业签订的出厂委托检验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在5类食品市场准人方面已有212家企业获得218张许可证书,全年共受理和审查五类食品生产企业80家;在10类食品市场准人方面,共有29家企业的申报材料整理完毕。正在进行现场评审,已有3家企业获得了许可证书。二是针对推行食品质量市场准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了确保准人质量,该局于5月初组织对获证企业和已通过现场评审的企业普遍进行了一次回访,在此基础上市局直接抽查企业60家,对有问题企业帮其进行了认真整改。三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专项质量检查。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除按照上级部署及时对食品质量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外,为全面抓好源头,该局报经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同意,又组织了一次专项检验活动,对全市范围内所有食品生产企业普遍进行一次质量抽检,共检查312个企业14类产品312个批次。四是对区域性质量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分别向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小麦粉、纯净水不合格问题比较集中的上蔡等4个县人民政府发出致函,要求切实抓好企业的整改工作。在特种设备安全上,一是扦展了压力管道普查登记工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全市压力管道普查登记工作会议。锅检所专门配备了两台微机,保证压力管道普查登记数据准确和及时录入。当年对170家企业和单位的72868米压力管道进行了普查。二是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按照省局通知要求,制定驻马店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各县区以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聘任安全监察协管员的通知,全市共配备安全监察协管员210名。三是集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和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检查。将河南省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1家单位、2000多台设备列为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危险源,对这些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点设备、重点场所实行重点监控。四是7月在全市范围内部署特种设备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其中排出30家重点单位,由市局领导带队,组成5个工作组分别进入直接排查,排出了9l项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在该局的帮助下,陆续进行了整改,收到了良好效果。五是按计划开展了监督检验工作。全年全市共检验锅炉636台、压力容器808台、电梯162台、起重机械262台。还办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716份,查办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强制性认证产品和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的执法案件196起,其中立案78起。(薛中民 孙江华)
【优化经济环境】一是划分责任区,建立责任制,强化打假治劣的工作责任。全市以县(区)为单位,共划分打假治劣责任区37个,配备打假义务监督员和协管员217名。二是深人开展打假治劣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农资、建材、食品等专项打假,截止10月底出动执法人员9411人次,现场处罚676起,立案查处563起,涉案货值485.65万元,移进司法机关处理1起,端掉制假窝点4个。通过执法打假工作的开展,全市辖区内没有发生大规模集中造假的现象。三是强化法制计量监督。实现了电信行业的IP话吧、IC卡电话、智能卡电话检定、大型医疗计量器具检定和电能表检定管辖权的突破,其中电信行业建标项目强检率达95%,大型医疗设备凹机等强检率达到79.5%,电能表检定管辖权已有93%移交质监系统,检定率达90.5%;首次开展了对餐饮业计量器具专项检查活动,检查宾馆、酒店550家,查处违法案件21起;对实验室计量认证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环境保护、工程质量、卫生防疫等系统25家未认证实验室申请了计量认证,帮助指导30家已认证实验室完成了标准体系的转换,在全省率先完成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环境监测站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对法定技术机构49项新建和到期的计量标准进行了考核和复查换证;扩大了计量检测新领域,对建设工程中安装的燃气表、水表、电表开展了首次检定;四是严格依法办案,杜绝“四乱”行为。要求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严格遵守执法程序,做到了“十禁止”,克服了执法监督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系统内没有发生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的违规违纪案件。(薛中民 孙江华)
【四项清理工作】按照省质监局的工作部署,结合驻马店实际,驻马店市质监局本着“严格清理、保持稳定、有利工作、促进发展”的原则,把清理债务、清理高息集资、清理职工住宅楼建设资金、清理国有资产摆到了今年工作的重要位置,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清理保持了稳定。该局从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人手,层层进行动员,使广大干部职工受到了一次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思想教育,切实增强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具体工作中,层层建立了责任制,严格按照省局要求抓好落实。对于共性问题,按照政策规定进行解决;对个别特殊情况,在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实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由于工作扎实有效,系统上下没有引发新的矛盾和不安定因索,保持了思想和局势稳定。通过清理促进了规范。“四项清理”的开展促进各级各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加强了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健全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大宗商品采购、经费支出会签、来客招待、后勤保障,办公用品管理、车辆管理、电话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普遍开展了非税收入专项检查。系统内已竣工基建项目已全部完成了两项审计(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薛中民 孙江华)
【行风建设】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局关于从源头抓质量提高工作有效性,从基层抓落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为了切实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该局结合工作的实际,一是在全市系统内认真安排部署了“三查”活动。通过“三查”,建立了强化服务,从源头上夯实企业的质量基础;强化监督,从源头上完善抓质量的监管措施;强化执法,从源头上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强化责任追究,从队伍建设上为依法行政奠定组织基础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三查”,共在摆出在作风建设、队伍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6个方面问题22条。针对这些问题,该局制订出6项工作制度30条整改意见,并以驻质监[2004]184号文件形式正式印发。工作制度和整改意见实施和落实,促进了系统上下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行政行为明显规范。二是强化人员教育培训。《行政许可法》和党内两个《条例》颁发后,全市系统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学习。当年市县两级局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期,其中市局还依托市委党校举办全系统科级干部培训班2期。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领导干部和职工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政治、业务水平。三是开展了“十佳勤政廉政标兵”评选宣传活动。通过评选。在全市系统内确定10位在政治上进步、业务上过硬、作风上扎实、业绩上突出的干部职工作为“十佳典型”、正式授予“驻马店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勤政廉政优秀个人”称号,而后组织其到市、县局做巡回报告,共做报告11场,直接听众达900多人。四是开展了“双先”表彰活动。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自觉依法行政,表彰近年来全市质监系统在综合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检测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该局与市人事局联合制订了《关于开展质量技术监督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的意见》,评出了12个先进集体和23名先进个人,通过表彰,进一步在系统内弘扬正气,树立典型。五是切实抓好廉洁从政和纠风工作。对各级领导干部实行了“四书一谈”制度;全面落实了政务公开;狠抓了行风问卷调查的反馈整改;认真开展了着装、证照和牌匾清理工作,共收回牌匾251块,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了纠正,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丁巍和市政府副市长熊文修分别就该局开展的行风建设做出重要批示;市政府办公室以政府工作通报的形式将该局的做法转发到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市作风建设办公室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全市通报推广;全市行风建设座谈会上让该局作了典型经验介绍。(薛中民 孙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