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
【概述】2004年全市农业机械化总投入为3.71亿元,其中农机购置投入为3.51亿元;农机经营总收入为8.69亿元;农机总动力达738.64万千瓦,较上年增8.81%;各种拖拉机的社会保有量达42.95万台,较上年增长7.38%,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8万台,较上年增加2000台,增长幅度为15.63%(按拥有拖拉机总数计,我市平均每百亩耕地已拥有拖拉机4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6900台,较上年增加600台,增长9.53%;全年完成机耕面积1116.99万亩,占年计划的117.58%,其中深耕528.95万亩;完成机播面积1383.14万亩,占年计划的153.69%,其中精少量播种667.37万亩,免耕播种96.03万亩;完成机收面积954.81万亩,占年计划的119.35%,其中联合收割机收获805.6万亩;完成化肥机械深施378万亩,机械植保面积530.99万亩,秸杆还田面积225.27万亩。主要农作物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居全省靠前位次。(杨冠军 胡军锋)
【“三夏”和“三秋”】2004年,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工作中,全市共组织16200多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机收会战,完成机收面积873.7万亩,占麦播面积894万亩的97.7%;其中联合收割面积为805.6万亩,占机收面积的92.2%,占麦播面积的90.1%。整个三夏机收会战期间,全市道路畅通,治安良好,秩序井然,各项防范和服务措施严密。机车进出自由,流转有序,没有发生严重拦机截机事件,无重大人为机械责任事故,做到了文明安全生产。
三秋生产中全市共维修小型拖拉机17.2万台、大中型拖拉机6442台、播种机9300台;培训农机技术人员5565人,农机操作人员20670人;并积极组织37.6万台拖拉机,1195台秸杆还田机,79台玉米收获机投入“三秋”生产,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0661万台;突出抓好玉米秸秆还田、机械深耕、小麦精少量播种三项作业。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秸杆粉碎还田和禁烧的重大意义,积极组织各县区扩大秸杆粉碎还田、深耕和机播面积。加大力度,推广秸秆还田机具,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杨冠军 胡军锋)
【农机推广】全年共推广各类农机具3793台;召开现场会43次,参加人员10200人次;印刷宣传材料5.5万份,举办培训班50期。圆满完成省局下达的“机械化早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花生收获机械中试项目;落实省局《2004年大中型拖拉机购置补贴》项目。根据省财政厅、农机局豫财农(2004)53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实际情况,选定平舆县和确山县为2004年大中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县。项目总投资70万元,现已完成购置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9台,秸秆还田机10台,免耕播种机10台,旋耕机23台,玉米联合收获机9台。该项目机具于2004年9月12日前全部到位后,完成玉米机收面积1500多亩、秸秆还田面积3000多亩、免耕播种面积1500多亩。落实市财政《2004年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今年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精神,为了鼓励和扶持农民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使用先进适用的大型农业机械,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县(区)财政拿出118.2万元(其中市财政100万元),给予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新购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财政补贴。计划购置50马力以上拖拉机83台,秸杆还田机200台,免耕播种机200台。实际完成拖拉机82台,秸杆还田机159台,免耕播种机129台。
此外市农机推广站申报的玉米收获机械推广,花生收获机具推广,玉米秸杆综合利用机械化压块技术,已列入全市科技攻关项目和星火计划项目。(杨冠军 胡军锋)
【农机教育与培训】 2004年,科教培训工作坚持做到培训内容三结合:基础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理念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既注重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也注重农机手的培训,使农机队伍整体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把农机培训与“三法一条例”的宣传结合起来,把农机培训与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结合起来。共培训各类人员58064人,其中农机技术人员3244人,农机操作人员36049人(含复训),管理干部477人,实用技术人才16206人,超额地完成了省局安排的培训任务。 (杨冠军 胡军锋)
【农机监理】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工作。对重点农业机械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治理整顿“黑车非驾”,消除了事故隐患。对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进行认真的年度检审验。检审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部分县区都采用了多点检审的办法,组成流动下乡检审组,深入到车辆和驾驶员集中的乡村开展检审工作。正阳、汝南、西平、上蔡、遂平等县成立了由县局领导带队的年度检审小组,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农家场院进行检审,使拖拉机检验率、驾驶员审验率均有明显提高,农机事故率明显降低,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全年共办理新车入户18255台,其中上道路13017台,农田5241台;办理驾驶证18997本,其中上道路15234本,农田3763本。年检机车24588台,年审驾驶员18878人;纠正违章9106起,排除事故隐患623起,处理农机事故11起,事故率远低于1‰。(杨冠军 胡军锋)
【农机科技兴粮行动计划】一注重实效,狠抓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实施“农机科技兴粮行动计划”的重点是农机关键技术装备提升行动。重点鼓励扶持农民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麦秸打捆机、免耕施肥播种机、秸秆还田机、花生收获机、旋耕机等大中型农机具,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和作业质量。二完成省局下达的花生收获机中试项目。市农机局和正阳县农机局承担了省农机局下达的花生收获机中试项目,为我省花生收获机械的推广选型提供了科学依据。三认真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化有勋市长、郭鹏亮副市长对这项工作都非常支持,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推广免耕播种机的补贴。市农机局和市农科所联合组成课题组,在2003年原有试验示范点基础上扩大试验示范面积,进行玉米保护性耕作和常规播种的对比试验并获得成功。试验地块玉米产量达到每亩600公斤。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打下了好的基础。四组织科技下乡及农机大户培训等工作。5月21日麦收开始时。市农机局在驻马店市高新区举行了小麦收获、秸秆打捆、秋作物播种等农机现场演示会,充分展现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威力。作为组织农机科技下乡的具体行动,三夏前正阳县农机局举办了四期联合收割机手培训班,并聘请福田、中联集团、一拖集团等联合收割机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授课,培训机手432人。西平县农机局邀请漯河、驻马店等地高级技师及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在三夏期间免费举办联合收割机手培训班,培训机手100多人。全市共培训农机大户720户,1080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机大户的整体素质,强化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农民提高购买农业机械、应用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杨冠军 胡军锋)
【贯彻“三法一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即“三法一条例”相继颁布实施,成为农机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全市农机系统积极行动,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三法一条例”的热潮,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法律条文,努力把握法律精髓,力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按照省局部署,于11月份开展了“贯彻实施《农机化促进法》宣传月”活动。市局在《驻马店日报》上做了专版宣传,各县区通过举办座谈会、培训班,组织现场咨询活动,开辟电视专题节目、利用宣传车、宣传版面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和国家对农机的补贴政策。与此同时,市县区农机部门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转变管理方式,停止一些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习惯做法,修改过去一些与法律法规不符的规章制度,尽快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转变。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机化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了农机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为依法行政、依法促进农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杨冠军 胡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