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专卖
【两烟经营概况】驻马店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下辖10个县级公司,现有职工1800人。2003年,卷烟销售实现“控市、紧量、提档、增效”目标,单箱均价首次突破4000元,达到4236元,同比净增500多元。烟叶生产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收购总量和经营效益仍然好于往年。全年收购烟叶17.07万担,单担较上年减亏165元;实现特产税1600万元,同比净增400多万元。全市烟草商业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毛利1.74亿元,同比增长5.93%;三项费用总额列支1.45亿元,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008万元,同比增加26.4%。在卷烟校量、烟叶调拨量减少的情况下,“两烟”经济继续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李红锐)
【卷烟经营】2003年,不断加强营销网络建设,积极改革传统营销模式,大力推行零售加盟连锁经营模式,开通了电子结算业务,试行电话访销业务,初步建立起“电话访销,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网络配货”的现代化营销网络雏形。卷烟销售工作以网建为载体,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面对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竞争有序的市场形势,坚持控市稳量提档增效的指导方针,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强化专销结合力度,积极发挥网建对市场终端的控制作用,净化卷烟经营环境。全年销售卷烟19.6万箱,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毛利1.28亿元,同比增长23.5%;单箱销售收入4236元,同比增长13.4%。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李红锐)
【烟叶生产】2003年,进一步完善户籍化管理制度,狠抓烟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优质烟生产技术。全年完成烟水配套工程项目18个,增加烟田灌溉面积2.46万亩;落实烟叶面积10.5万亩。“铜山”烟区,生态保护完好,种植条件优越,土壤富含有机质,宜烟面积广阔,烟区耕地面积336万亩,90%以上的耕地适宜优质烟叶生产,是发展浓香型优质烤姻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双适宜区。1999年以来,驻马店烟草分公司一直承担“优质高香气烤烟生产综合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的示范工作。200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创“四山”浓香型优质烤烟名牌的重要产区之一。2002年4月,“金铜山”品牌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优质烟叶注册品牌。市政府决定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到万亩种烟大乡建设中,为建设“铜山”优质烟叶基地奠定了基础。(李红锐)
【烟叶购销】2003年,烟叶购销工作进一步规范购销程序,在“非典”期间,分批分期在7个培训点对286人进行近两个月的分级技术培训,为266人颁发了上岗证,实行持证上岗。针对年度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烟叶质量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坚持“要纯度不要高度”购销思路,在收购过程中,坚持甩把收购,并组成两个等级质量检查组和一个仲裁组巡回对全市的收购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了等级纯度,维护了烟农利益。全年收购烟叶17.07万担,同比增长25.5%。其中上等烟比例达到41.78%,下等烟比例为5.79%。在调拨过程中,增加原烟的挑拣环节,兼顾省外名厂、大厂、效益好、回款快的厂家和省内四大烟厂、天昌公司的需求,稳定了上海、厦门、宁波、龙岩、武汉等重点烟厂。(李红锐)
【专卖管理】2003年,烟萆专卖工作围绕新一轮的“专卖管理三年阶段性工作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规范办案,标本兼治,采取多样化的专卖管理手段,严厉打击非法分子的制假售假活动。一是从严治内,加强专卖队伍建设。二是积极整治卷烟流通秩序,坚持到货确认制度,杜绝体外循环。三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专卖管理的新方式,积极配合卷烟零售加盟连锁经营,建立了零售协会,调动加盟户参与市场管理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进专卖管理网络建设。以加盟商户入网登记为重点,强化农村专卖管理网络建设,促进了城乡营销网络的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五是密切与职能部门的联系,强化“联合打假长效机制建设”,制定了《联合打击制售假烟违法犯罪活动工作制度》,联合进行了规范卷烟市场秩序和百日卷烟市场整顿等工作,扭转了以往重罚轻判,以罚代管的做法。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4292起,案值782万元,实现罚没收入156万余元,减少两税流失300多万元。查获各类违法卷烟6725件,捣毁制售贩假窝点75个,查获烟机19台、烟叶108吨、烟丝3吨,行政拘留36人,刑事拘留15人,批捕5人,判刑7人。(李红锐)
【企业管理】一、突出财审管理的核心地位,全面提升管理水平。4月,全市行业资金管理中心投入运营。全年贷款利率低于银行基准利率10%,年末银行贷款同比压缩5000万元,财务费用节约578万元;流资周转同比加快50天;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在不可控费用同比增长的情况下,三项费用支出同比减少707万元,费用水平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二、审计工作以基建维修审计为重点,完成经济效益审计项目3个,查出应摊未摊费用173.5万元,多列费用8万元;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个,查出少列费用41万元;开展固定资产及维修项目审计24个,工程预算金额554.65万元,审减高估冒算金额83.05万元,审减率为15%;完成综合楼主要工程的预算审核工作,核减工程款400万元,审减率为15.8%,节约审计费用32.2万元。烟用物资、企业采购以及基建项目招标,实行比质比价采购,比价小组先后对重大的基建维修、大额采购等10多个项目进行综合监督,为企业节约资金近30余万元。(李红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