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特大洪水
在发生“75·8”大洪水之前,由于7月份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洪、汝河上的大中型水库,除个别蓄水位超过汛期限制水位外,大部分水库及河道的底水都较低,全区各地正在抗旱。8月4日开始降雨后,各河道上游相继于5~6日开始涨水。与暴雨过程相应,一般出现两次洪峰:第一次在5~6日,第二次在7~8日,其中第一次峰值更大。由于来水过大,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在8日凌晨不幸漫坝失事。此外,还有确山县竹沟和许昌地区的田岗两座中型水库及多座小型水库也垮坝失事,老王坡、泥河洼滞洪区亦先后漫决。洪水窜流驻马店地区,全区大小河道堤防普遍漫溢决口,澧河、沙河、颍河溃决洪水和洪河、汝河溃决洪水互相窜流,中下游平原最大积水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驻马店地区有九个县、镇,水深1~2.5米的约9000平方公里,2.5米以上的约3000平方公里,造成极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第一节 洪水总量
“75·8”暴雨在淮河正阳关(鲁台子)站以上的产水量约为129亿立方米,其中洪、汝河班台站以上产水量57亿立方米.沙、颍河阜阳站以上56亿立方米,淮河干流淮滨站以上15亿立方米,区19约l亿立方米。汉江流域唐白河新店铺、郭滩站以上产水量约为41亿立方米,两站实际下泄水量为38.8亿立方米。
洪、汝河洪水自8月份起直至月底才全部下泄入淮河干流。从8月5日至9月12日通过班台站下泄的总水量,包括坡洼漫决水量,达55.13亿立方米。班台站保证水位35.55米,从8月7日22时起,洪水位连续13天超过保证水位。从8月7日算起,班台站30天最大洪量达20.72亿立方米。
沙、颍河洪水从8月5日至9月4日通过阜阳站下泄的水量达56.85亿立方米,其中周口来量34.89亿立方米,汾泉河杨桥来量20.85亿立方米。
“75·8”洪水淹没范围包括沙、颍、洪、汝河中下游平原区,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时间3~15天,最长达21天。
第二节 垮坝洪水
一、板桥水库
1975年8月上旬在特大暴雨洪水的袭击下,当库水位涨达117.94米(超过防浪墙顶0.3米)后,于8月8日1时30分漫坝失事。造成这次洪水的流域平均雨量为1028.5毫米,入库最大流量为13000立方米/秒,出现在7日23时,入库洪水总量为6.97亿立方米(暴雨前库内有底水1.49亿立方米)。垮坝最大流量78100立方米/秒,出现在8日2时57分。从8日1时至7时的8个小时内,向下游倾泄洪水达7.01亿立方米,由8月6日上午开始溢洪起至8日凌晨垮坝泄空止,出库洪水总量为8.46亿立方米,给下游造成惨重灾难。这是全国第一次发生大型水库垮坝的惨痛事件。
(一)水库概况 板桥水库位于汝河上游泌阳县境,在驻马店西45公里的板桥镇。水库上游流域面积为762平方公里,河长42公里。
814图
板桥水库于1951年3月开始兴建,1952年建成,1956年扩建加固,是新中国初期最早兴建的大型水库工程之一。坝型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24.5米,坝顶宽6米,坝顶长2020米,坝顶高程116.34米,总库容4.92亿立方米,防浪墙顶高程117.64米。主溢洪道有4孔弧形闸门,每孔净宽10米,堰顶高程110.34米,设计最大泄量450立方米/秒,副溢洪道为一长约340米、宽约300米的土堰,堰顶高程113.94米,设计最大泄量1160立方米/秒。输水道进口高程92.99米,出口高程93.18米,隧洞内径3.2米,洞身长76.76米,最大泄量132立方米/秒。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3万亩。水库建成后,在防洪、灌溉、养鱼、发电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板桥水库设汁洪水各项指标,由于原设计实测资料年限短,雨量站少,代表性差。因此在积累资料的基础上,曾于1965年和1973年两次进行过水文复核计算。
1965年河南省水利厅设计院,按照水电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草案)的规定进行复核,算得千年一遇三天降雨量为531毫米,洪峰流量980立方米/秒。
1973年河南省水利厅工管处再次进行复核,算得千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3680立方米/秒,三天洪量为4.32亿立方米。
(二)洪水情况及水库失事经过
1.库水位涨落变化及入流情况 随着流域内降雨的变化,库水位有两次急剧上涨过程:第一次,8月5日19时至6日6时,库水位由107.87米急涨至112.07米,11个小时内库水位上涨4.20米,其中1小时最大涨幅0.82米。
第二次,从8月7日17时至8日1时,库水位由114.79米涨至117.94米,8个小时内水位上涨了3.15米,其中1小时最大涨幅0.56米,致使8日1时30分水库垮坝。以后水位急剧降落,在降落过程中库水位1小时最大降幅为4.16米。
随着两次水位的急剧上涨,相应有两次迅猛的洪峰入库。第一次在8月5~6日,最大入库流量7500立方米/秒,第二次在8月7~8日,最大入库流量为13000立方米/秒。
2.水库垮坝前后情况 8月5日19时水位起涨,20时后库水位即迅速上升,当时库水位107.98米,已超过1975年汛期限制水位(106.66米),超蓄0.32亿立方米。6日1时库水位达110.85米,超过了主溢洪道堰顶。6日6时开闸放水,7日12时50分及15时53分为保护闸下消力池安全,曾两度减小闸门开启高度,约减少下泄量0.03亿立方米。以后库水位继续上涨,19时30分至20时30分闸门全开,其间又少下泄约0.07亿立方米。但这时入库流量已达9000立方米/秒左右,库水位继续猛涨,21时库水位涨至116.32米,离坝顶仅2厘米。输水道泄水能力较小,迟至6日15时48分才开启过流,约少泄0.02亿立方米。副溢洪道无闸门控制,于7日12时开始过水,至8日l时达到最高水位时,过流水深为2.55米,最大下泄流量2760立方米/秒。
由于第二次洪峰量大、势猛,7日23时至23时30分之间,库水位超过防浪墙顶,大坝开始漫溢。据当时观察,8日零时40分左右,借雷电闪光,看到大坝上电线杆已倾斜,防浪墙已被冲倒。其后在南坝头的小山上,利用汽车的灯光对坝上照明.看到坝上一片白,约近一个半小时,隐隐约约看到坝上高高低低,已有几个缺口,坝体已局部溃决。洪水先冲坝顶路面、沙壳,在原河道主河床部分冲开口门(因为主河床坝段1956年没有加固,粘土心墙薄,沙壳厚,清潭时淤泥没有清尽,沉陷大)。因当时水库发电机组已不能发电,夜间看不清口门如何下切。从现场留下来的粘上心墙被切割的情况及水库水位变化过程看,坝体口门是逐步下切的。8日1时坝前洪水位达到117.94米,超过防浪墙顶0.3米。1时30分开始垮坝,水位骤降(根据水位变化分析,8日2时坝上负波传到距大坝上游7.2公里的祖师庙水文站)。2时30分口门迅速扩大,2时57分出现最大垮坝流量78100立方米/秒,8日7时水位降至98.2米,相应库容0.047亿立方米,9时,水位降至94.35米,余水量0.001亿立方米。
垮坝最终决口断面(以靠南坝头输水道启闭房约100米处为起点,向北计算),上口宽度372米(高程115.54米)。洪水过后经过回淤,测量决口断面时底部淤泥面高程为86米.相应口门宽度为210米。
计算垮坝流量时,决口下口门高程采用原河床高程91.84米,其他数值采用测量成果:上口门宽为372米(相应高程为115.54米),下口门宽为292米(相应高程为91.84米),平均口门宽为332米,最高洪水位为117.94米(输水道启闭机房墙洪痕),坝前水深为26.1米,坝长为2020米。
(三)水库垮坝对下游的影响 根据调查,板桥水库于8日1时30分垮坝失事后,垮坝涌波约以6米/秒的平均流速顺流而下,坝下水面宽2公里,在8日4时许漫流到遂平县,逐渐扩宽至10公里。遂平县城附近平地水深一般在4.5米左右,京广铁路遂平车站铁轨水深约3米。根据调查的洪痕及断面推算,通过遂平的最大流量为53400立方米/秒(包括河槽与坡地)。通过遂平的洪水一部分顺汝河干流和汝河右岸坡洼地进入宿鸭湖水库,一部分沿奎旺河及汝河左岸于8日8时许进入上蔡县境,冲向上蔡岗。因受岗地阻挡,洪水沿上蔡岗南北博侧分两股漫流,南股经上蔡岗南侧向东南流,北股沿上蔡岗西北侧冲向东北。8日12时许到达洪河西洪桥附近,20时前后,部分洪水在王桥到西洪桥及塔桥到贺道桥之间的洪河左右堤冲开决口,翻过洪河,冲入黑河,其余部分则与上蔡岗南侧的洪水汇合,漫流于洪、汝河之间的三角地带。由于板桥水库垮坝,大量洪水向下游倾泄,淹没了遂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等县的大片土地和村庄,使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遭到严前损失。
817图
二、竹沟水库
1975年8月上旬,在特大暴雨袭击下,当竹沟水库库水位涨达186.5米时,于7日22时34分垮坝失事。8月4日至7日22时,水库流域内平均降雨量为1150毫米,入库最大流量为1170立方米/秒,出现在7日18时30分。7日22时34分一声巨响,大坝从中段溃决,至24时约1小时26分全部泄空,向下游倾泄洪水1843万立方米,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水库概况 竹沟水库位于确山县西40公里,至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竹沟镇北1.5公里处,在薄山水库上游臻头河系的竹沟河上,是一座防洪、灌溉、发电、养鱼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竹沟河两岸,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但由于河道比降陡,洪水聚集快,每遇山洪暴发倾泄而下,两岸农田常受淹没和沙压之害。为了支持老区人民发展生产,于1958年开始兴建竹沟水库,于1969年续建,1970年建成。水库控制集水面积28.5平方公里,设计标准五十年一遇,洪水位183.5米,相应库容1340万立方米,五百年一遇校核防洪水位184.8米,相应库容1544万立方米。兴利水位179米,相应库容680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全长308米,为粘土心墙坝,坝顶宽5米,最大坝高23.5米,坝顶高程186.5米。溢洪道堰顶高程18l米,堰顶宽7米,长310米,最大泄量125立方米/秒。输水道进口高程168.5米,坝下埋管直径为2米,装有平板式闸门,最大泄量为3.5立方米/秒。
(二)雨情、水情 1975年7月下旬,水库控制流域内有五次降雨过程,共降雨95.3毫米,由于各时段降雨多少不一,天气较早。8月4日降雨27.8毫米,库水位172.525米;8月5日降雨182.8毫米,库水位172.582米;8月6日降雨156.7毫米,库水位177.36米;8月7日降雨682.7毫米,库水位自177.58米涨至186.5米,漫坝决口失事。8月3日降雨2.7毫米。
8月4~8日,竹沟水文站实测记录雨量为1052.7毫米。9月8日水电部调查组参照等雨深线图求得流域内平均雨量为1150毫米,24小时最大雨量为714.2毫米,日最大降雨量682.7毫米。
这次暴雨洪水总量为2940万立方米,除去损耗,洪水总量为2864.2万立方米。最大入库洪峰流量1170立方米/秒,最大泄洪流量219立方米/秒。最大拦蓄洪水量1672万立方米。以实测水位推算洪峰流量过程线得出;垮坝前(即7日22时34分以前)总进库洪水量为2310万立方米,总出库洪量为629.82万立方米。
垮坝后(即22时34分以后),还有553.4万立方米的洪水继续进库。
819图
820图
(三)垮坝经过 8月2日前库水位较低(172.44米),水库一直在开闸放水灌溉。8月4日13时降雨,水库于19时关闭。8月4日降雨27.8毫米,未产生径流。5日19时降暴雨,库水位开始自172.62米上涨。6日1时开闸放水,闸门开启0.6米,6日9时库水位继续上涨至177.38米时又将闸门开启1.2米,泄水流量11立方米/秒,到11时雨稍小,但水位仍不下降,又将闸门开启1.5米(全开),此时流量达26.9立方米/秒。7日15时以后,继续降暴雨,15时至23时8个小时共降雨500.2毫米,水位猛涨至186.50米,洪水漫过坝顶溃坝失事。经计算溃坝流量11200立方米/秒。决口位置在大坝的中部偏西头河槽处,桩号0+112至0+271,共冲走土沙石16万立方米,大坝邻近处冲成大坑,深5.7米。根据调查,竹沟水库于8月7日22时34分垮坝失事后,直冲竹沟镇。洪水漫流宽l~2公里,8日1时前后洪水到达薄山水库。
三、小型水库
驻马店地区自1949年至1975年,在山丘地区共修建中小型水库158座,其中中型水库9座,小型一类24座,小型二类125座。在1975年8月特大暴雨洪水中,漫坝失事25座,其中中型l座(竹沟),小型一类4座,小型二类20座。漫坝未垮的16座,超过校核水位的12座。垮坝失事的25座中小型水库中,有两座是因洪水超过校桉水位时,人为扒口不当而垮坝,其它23座全是因洪水漫坝失事。158座中小型水库中除垮坝失事的25座外还有滑坡、坍塌等险工严重的47座,经大力抢险才未垮坝。
第三节 工程滞蓄洪水
一、宿鸭湖水库
宿鸭湖水库在“75·8”抗御特大洪水中超负荷运用,它承担了4498平方公里的来水,林庄、下陈暴雨中心都在本水库流域内,特别是板桥水库垮坝洪水和薄山水库的大量泄洪,都在同一时间(8日6时至8日20时)倾入宿鸭湖水库,水库最大拦蓄12.28亿立方米,库水位距坝顶仅0.34米,个别洼地几乎漫坝顶。为抗御特大洪水,削减汝河和臻头河洪峰,宿鸭湖水库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减少了下游数百万人生命财产的损失。
822图
(一)水库概况 宿鸭湖水库位于汝河中游汝南县境内,承汝河干流及臻头河等支流来水,是一座大型平原水库。汝南县城在水库下游6公里处。宿鸭湖水库1958年春兴建,1969年进行第一次加固,1975年春才完成尾工清理任务。
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58米,平均坝高8米,最大坝高14.8米,无防浪墙,坝顶宽4米至7米,坝长35.2公里,设计总库容10.42亿立方米。1958年在大坝南段夏屯村(即臻头河堵口处)建有一座五孔10米×5米的泄洪闸(称老闸),最大泄洪流量1800立方米/秒。1972年又在靠老闸北边增建一座七孔10米×5米的泄洪闸(称新闸),最大泄量3710立方米/秒。1958年春在大坝中段大桂庄村(即练江河堵口处),建一座两孔4米×5米的灌溉闸,最大流量120立方米/秒,并在同一地点建装机3000千瓦发电站一座。
(二)洪水及水库运用“75·8”暴雨期间,板桥、薄山至宿鸭湖区间,平均降雨563.0毫米。薄山水库以下沿臻头河两岸,一般降雨为300毫米左右。在时程分布上,以8月7日降雨量为最大,占此次降雨量的46%。
“75·8”洪水期间,水库水位于8月6日晨开始上涨,6日15时超过汛期限制水位(52.50米),7日水位继续上涨,8日田于板桥水库垮坝,大量洪水由汝河干流及汝河右岸坡地进入宿鸭湖,库水位迅速上涨。相应于降雨的过程,宿鸭湖水库有三个人库洪峰,其中第三个洪峰最大。上游板桥水库,8日1时30分垮坝后,溃坝洪水于8日6时左右进入宿鸭湖。推算8日9时30分最大入库流量(即第二个洪峰)达24500立方米/秒,为水库设计洪峰流量7970立方米/秒的3.1倍。
在这次特大暴雨洪水中,宿鸭湖水库充分发挥了拦蓄作用。夏屯老闸于8月6日17时09分开启控制泄洪,新闸于7日1时55分开启控制泄洪,以后由于上游来水量增大,新、老闸于8日8时全开泄洪。8日上午10时库水位超过校核水位(56.83米),为确保大坝完全,除夏屯新、老闸泄洪外,于8日13时30分在坝南端陈小庄南炸坝分洪。8日20时桂庄出现最高库水位为57.66米,距坝顶仅0.34米,相应蓄水量达12.28亿立方米,超过校核库容1.68亿立方米。由于大坝局部沉陷,坝高不一,个别坝段如杨沟段已有30米长在8日18时开始漫溢,当时幸刮东风,经抢险后才使水库转危为安。
此次洪水期间,宿鸭湖水库入库洪水总量19.65亿立方米,最大入库流量为24500立方米/秒,最大下泄流量6020立方米/秒,水库削峰75%。由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仅为1850立方米/秒,宿鸭湖以下汝河堤防于7日晚至8日晨先后漫决,两岸一片汪洋,水库大坝内外全是洪水。
8月6日17时09分至18日,总出库水量19.24亿立方米,8月8日一日最大入库水量9.87亿立方米,8月9日出库水量4.493亿立方米。
8月6日17时48分至17日11时12分,新老闸门下泄水量18.3亿立方米,扒口泄水量0.94亿立方米,扒口宽度101米,最大流量1020立方米/秒。8月17口12时关闸,关闸水位52.11米,相应库容1.653亿立方米。
二、薄山水库
薄山水库在“75·8”特大暴雨洪水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8月8日3时,拦蓄洪水4.37亿立方米,洪水超过坝顶O.65米(原大坝沉陷0.24米),仅低于防浪墙顶0.35米,比原设计最大蓄水量(4.14亿立方米)超蓄0.23亿立方米。洪水从防浪墙伸缩缝中像喷泉一样多处喷水,经军民大力抢险才未漫坝失事。
薄山水库承接臻头河上游575平方公里面积的来水,并承纳了竹沟等9个中小型水库垮坝的洪水。水库最危急的时刻是8月8日3时。板桥水库是8日凌晨1时30分漫坝决口,6时以后洪水到达宿鸭湖水库。薄山水库若抢险不力,8日3时将会漫坝失事,洪水顺臻头河而下,8日6时也到达宿鸭湖水库,二水同时相遇,宿鸭湖水库势必漫坝溃决,给下游广大平原地区的人民生命将造成不堪设想的灾难,其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一)水库概况 薄山水库位于确山县城南25公里的薄山,京广铁路西侧10公里,汝河支流臻头河上。1952年开始建设,1954年建成,1956年扩建。最大坝高40.75米,坝长511米,坝顶宽5米,坝顶高程122.34米,防浪墙顶高程123.34米,最大蓄水量4.14亿立方米,输水道最大泄量117立方米/秒,溢洪道最大泄最1183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35万亩,电站装机2000千瓦。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灌溉、发电、养鱼综合利用的大型山谷水库。
(二)雨情、水情及水库运用情况 薄山水库从8月4日14时开始降雨,到8日止库区平均降雨860.1毫米。其中4日降雨33.1毫米,5日降雨120.9毫米,6日降雨165.8毫米,7日降雨539.5毫米,8日降雨1.3毫米。水库575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均在暴雨中心笼罩面积之内。最大一日降雨量:竹沟635毫米,瓦岗653.8毫米,芦庄532.2毫米。最大三日降雨量:竹沟962.5毫米,瓦岗891.2毫米,芦庄798.7毫米。降雨过程是先小后大,4日小,5日大,7日最大,占四天降雨总量(850.7毫米)的62.5%。
薄山水库在暴雨之前库水位低于汛前限制水位6.0l米,暴雨后有三次明显的洪峰,最后一次最大,出现在7日20时30分,上游竹沟水库垮坝后,水位又猛涨,从7日16时至8日2时,10个小时共上涨9.3米,8日3时最高库水位122.75米,超过坝顶,比原设计千年一遇校核水位高出0.94米,超蓄0.23亿立方米。在洪水期间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9550立方米/秒,最大下泄流量1600立方米/秒,水库削峰83.2%,大大减轻了下游灾害。
8月5日8时,库水位102.1米,蓄水量0.808亿立方米,输水道闸门开启0.2米,流量18立方米/秒。6日8时,库水位105.59米,刚到兴利水位。
7月8时,库水位111.36米,蓄水量1.93亿立方米。7日18时,库水位114.71米,蓄水量2.48亿立方米。7日21时,库水位118.70米,蓄水量3.62亿立方米,溢洪道泄量310立方米/秒,输水道闸门全开,流量120立方米/秒。
8日零点,库水位121.45米,接近校核水位,蓄水量4.05亿立方米,溢洪道泄量1080立方米/秒。输水道闸门全开,流量120立方米/秒。
8日2时,库水位涨到最高水位122.75米,超过坝顶高程0.65米,蓄水量4.37亿立方米,溢洪道流量147l立方米/秒,由于军民和水库职工大力抢险加固防浪墙,才转危为安。8日3时30分,上游来水量逐渐减少,库水位开始下落。8日8时,库水位下降0.53米,降到了大坝坝顶以下0.12米,蓄水量4.24亿立方米。
8月21日8时50分,库水位115.59米,蓄水量2.66亿立方米,溢洪道已不出水,输水道闸门关闭。这期间最大一天(7日)入库水量2.927亿立方米。最大出库水量1.071亿立方米。七天入库总水量4.38亿立方米,出库总水量2.18亿立方米。
三、老王坡滞洪区
老王坡滞洪区位于洪河干流左岸西平县城北15公里,于1951年兴建,南大堤是洪河堤,北大堤是干河堤,东堤是新筑大堤,地面以上堤高2.21米,最大蓄水最2.0亿立方米,坡内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蓄水面积142平方公里。1975年8月6日11时18分开始由桂李分洪闸分洪进水。其后,在7日8时杨庄水库以下左堤漫决洪水和8日下午沙颍河支流澧河右堤决口,漫过漯河至舞阳公路的5.94亿立方米的洪水先后进入老王坡,再加上老王坡内产生的洪水(3.0亿立方米),使坡内水位急剧上涨。8日5时,坡心水位已超过设计蓄洪水位(57.65米),而来水又不断增大,使老王坡东北面的干河南堤(即老王坡北堤)在8日下午全线漫溢。8日下午至9日凌晨,在南面陈坡砦至五沟营之间的洪河左堤(即老王坡南堤)及东面的老王坡东大堤,先后有10处溃决,总漫决长度600米。洪水期间进入老王坡的水量共达15.72亿立方米,9日14时坡心最高水位达59.21米,相应蓄水量4.54亿立方米,为设计蓄水量的2.3倍。老王坡从干河南堤,东大堤漫决的水量向东跨水系经上蔡县黑河、项城县泥河进入颍河的支流汾泉河。
老王坡从洪河左堤漫决进入洪河的洪水.穿过洪河右堤流至上蔡县境内,与汝河上游板桥水库垮坝洪水及废杨庄水库F游洪河右堤漫决洪水相汇。老王坡出坡总水量为15.66亿立方米,其中五沟营退水闸自8月6日下午开闸泄洪,至21日下午关闸,共下泄洪水2.62亿立方米,经老王坡大堤漫决的水最则达13亿立方米。洪河老王坡滞洪区五沟营以下与汝河宿鸭湖以上,河道漫溢,使洪河与汝河水互相窜流,洪河与汾泉河水互相窜流,流经平舆、新蔡县以东直至安徽省的临泉县,洪水连成一片,并在临泉县境穿过汾泉河左右堤逼近阜阳市。
汾泉河上游正处于老王坡东面,最大雨量500毫米,但下游雨量很小,不足10毫米,故汾泉河本身产水量为5.77亿立方米,但因老王坡滞洪区干河南堤、东大坝,在8日漫决约有10亿立方米的洪水窜入汾泉河,加上洪河左堤全面溃决,大洪水期间汾泉河以南一片汪洋。
四、宋家场水库
宋家场水库控制流域1975年8月5~7日连降特大暴雨,库区三天平均降雨量761毫米,最高库内水位达到189.13米,仅低于五百年一遇校核水位0.72米,低于坝顶1.52米,水库十分危险,已作好了炸副坝的一切准备。由于大力抢险,又困暴雨停止,来水减少,才得以渡过险关,拦蓄洪水1.09亿立方米,保住了水库安全。
(一)水库概况 宋家场水库位于泌阳县城东20公里的宋家场村,汉江水系唐河支流泌阳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1959年兴建,1969年建成蓄水。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土坝,坝顶高程190.65米,长700米,最大坝高26.0米,坝顶宽5米,防浪墙顶高程191.65米;副坝高程19165米,长780米,最大坝高7米。输水道进口高程171.65米。最大泄量37.9立方米/秒,主溢洪道最大泄量1160立方米/秒,灌溉闸最大流量16立方米/秒。设计浇地7万亩,电站装机容量168千瓦,是一座发电、防洪、灌溉、养鱼综合利用的山谷水库。
宋家场水库设计洪水指标是:校核标准五百年一遇,校核水位189.85米,相应库容1.185亿立方米。设计标准五十年一遇,设计水位187.95米,相应库容0.95亿立方米,兴利水位185.65米,兴利库容0.61亿立方米。
(二)雨情、水情 8月5日开始降雨,5日降雨106.1毫米,6日降雨187.5毫米,7日降雨348.8毫米。5~7日总降雨量642.4毫米。最大一小时降雨量66毫米,最大24小时降雨量437.3毫米,最大72小时降雨量643.7毫米。水库控制流域三天平均降雨量76l毫米,最大点雨量(阂庄)949.5毫米。由于暴雨量大,从8月5日8时起涨水位181.50米涨至7日22时的最高库水位189.13米,超过设计标准五十年一遇的水位1.18米,进库洪水总量1.24亿立方米,最大入库流量3040立方米/秒,最大下泄流量1060立方米/秒,水库削峰65%。是水库建成以来首次遭遇这样大的洪水,为保障泌阳河下游两岸群众的安全,减轻洪涝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四节 漫决河堤洪水
驻马店地区共有流域面积30~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106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6条。洪河、汝河是区内两条大型河道,流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2%。“75·8”暴雨期间,雨大势猛,时程短而集中,造成山洪暴发,水库漫溢溃决,河道漫溢决口,洪水互相窜流,主客水不分,到处一片汪洋。
一、汝河
汝河发源于泌阳县城北大寨子山,流径泌阳、遂平、上蔡、汝南、平舆、正阳、新蔡七县,全长223公里,流域面积7389平方公里,直接注入汝河的大小支流29条。堤防长度,从板桥下游汝河支流孙沟入河口,至新蔡县班台汝河入大洪河河口202公里,堤高1~6米。最大行洪安全流量,上游遂平县城为2800立方米/秒,中游西洋潭为1550立方米/秒,下游入大洪河口为1800立方米/秒。
汝河上游有板桥水库,中游有宿鸭湖水库及吴宋湖滞洪区,下游有蛟停湖滞洪区,共可拦蓄洪水14.6亿立方米。
1975年8月特大暴雨洪水期间,汝河上游是暴雨中心地区。8月5日上午,河道水位上涨,傍晚水势猛涨,出现第一次洪峰。7日上午暴雨强度更大,出现第二次洪峰,也是本次暴雨中最大一次洪峰,遂平至入宿鸭湖口,汝河水位超过保证水位并继续猛涨。8日零时,汝河遂平段洪峰突然增大,汝河大余庄分洪口以上左右岸堤防全部漫决。遂平县境大小河道堤防总长70公里,漫决33公里,占总长度的43%。汝南县境汝河左右岸堤7日晚至8日晨漫决,平舆、新蔡县境汝河左右岸堤防8日上午8时至13时先后漫决。
汝河板桥水库8日l时30分溃坝,最大出库流量78800立方米/秒(包括溢洪道),溃坝洪水进入河道后,平均以约6米/秒的速度冲向下游,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洪水7.01亿立方米。溃坝洪水冲至遂平附近,水面宽展至10公里,粗估洪峰流量约53400立方米/秒,平地水深4.5米左右。部分洪水过遂平县城后沿奎旺河分洪道、汝河及汝河以南坡地进入宿鸭湖水库。另一部分洪水沿奎旺河及左岸坡地在8日8时许进入上蔡县境,因受上蔡岗阻挡,又分南北两股漫流而下,一部分窜入颍河水系汾泉河的支流黑泥河,大部分漫流于汝河、洪河之间。
臻头河是汝河的主要支流,上游的薄山水库至汝南沙河口,全长135公里,流域面积1877平方公里,两岸无堤防,在汝南县夏屯村进入宿鸭湖水库,宿鸭湖以下入汝河口的最大行洪流量800立方米/秒。“75·8”暴雨洪水期间,薄山水库最大下泄流量1600立方米/秒,臻头河洪水沿两岸1~2公里范围内漫流而过,、平地水深0.5~1.5米,直泄下游宿鸭湖水库。
宿鸭湖水库以下河道安全泄量仅为1850立方米/秒。8日7时30分,板桥水库垮坝洪水已从吴宋湖滞洪区漫流而过,越北汝河、马肠河到达汝南县城南北,汝南县城周围洪水深度已达2~4米,在县城南靠近臻头河3公里处与宿鸭湖夏屯闸下泄之洪水相汇,汝南县城像一座孤岛被洪水紧紧包围。宿鸭湖下游的汝河左右岸堤防在7日晚至8日晨先后漫决,两岸一片洪水,宿鸭湖下泄洪水与汝河漫流洪水混在一起,经平舆县、新蔡县直泄班台闸。南面沿汝南县南部野猪岗、马乡和正阳县北部的寒冻、汝南埠、岳城,新蔡县关津以北,至洪河以北周口地区的项城县,汾泉河以南广大地区全是洪水、坡水,向东漫流。
二、洪河
驻马店地区第二条大河——洪河,发源于伏牛山东脉泌阳、舞阳县交界处的五峰山,经两平、上蔡、平舆、新蔡等县至班台闸与汝河汇流后称大洪河,再东南经淮滨流入淮河,至班台闸全长245公里,流域面积4352平方公里,堤防长度223公里,堤高0.5~4.7米。最大行洪量,上游五沟营以上平均285立方米/秒,中游小清河以上平均550立方水/秒,下游班台闸以上平均963立方米/秒,最大1020立方米/秒。在“75·8”特大洪水中,从西平县杨庄水库以下至大洪河新蔡、淮滨交界处共决口243处.累计总长46395米,其中决口最长的上蔡县境长100O米。
洪河上游石漫滩水库垮坝洪水对驻马店地区影响很大。该水库位于平顶山市舞阳工区境内,洪河支流滚河上游,集水面积230平方公里,水库建于1951年,最大坝高25米,顶宽6米,坝顶高程109.85米,防浪墙顶高程111.05米,总库容0.918亿立方米。8月4~8日水库以上流域总降雨量1074.4毫米,入库最大流量6280立方米/秒,发生在7日24时,产生总水量2.24亿立方米,暴雨洪水前,水库有底水0.34亿立方米。
石漫滩水库,处于油坊山暴雨中心附近,在最大洪峰过程中于8日零点30分,洪水漫过坝顶0.3米后垮坝。据推算垮坝流量3万立方米/秒,由垮坝起至泄空5个半小时内,向下游倾泄洪水1.67亿立方米,造成石漫滩水库下游的田岗水库(库容2700万立方米)随之漫决。洪水冲出田岗水库后,一股顺洪河而下,另一股向北漫流,约于零时45分到达枣林公社与沙颍河水系的干江河锅垛口决口洪水相汇合,漫流于舞阳县南一带,而后经洪溪河(亦称三里河)两岸下泄入洪河。上述洪水约于8日7时冲入废杨庄水库(1958年兴建,最大可蓄洪2.76亿立方米,后废掉大坝,老河堵口处扒口60米冲至130米宽)。杨庄水库8日中午最高水位71米,最大滞洪量约为1.40亿立方米,由水库原大坝缺口下泄。下泄洪水漫决大坝以下至桂李闸的洪河左右堤长达5公里,左堤决口18处,右堤决口35处,左右堤总决口53处,长度2700米(其中左堤最大的黄沟决口长达74l米)。由洪河左堤决口的洪水向东北进入老王坡滞洪区,其水量约为5.7l亿立方米;由右堤漫决的洪水向东漫流至西平县城,过京广铁路到上蔡县境内与汝河洪水相汇,再沿洪汝河平原区漫流而下。废杨庄水库以下河道洪水仍由洪河下泄。据杨庄水文站实测资料推算,经河道下泄水量为1.88亿立方米。到桂李闸后,部分经桂李分洪闸进入老王坡滞洪区,其量为1.07亿立方米,其余仍顺洪河南堤下泄。西平县90%的耕地受灾,一般水深2~4米,上蔡县一般地面水深3米左右,最深处5~6米(如百尺、西洪桥、吴宋湖等低洼地区)。
三、大洪河
洪河班台闸自5日开始起涨,7日水位骤涨,一天涨幅达9米之多(7日8时~8日8时)。班台分洪闸7日13时30分当闸上水位为34.38米时开闸分洪。由于汝河上游右堤漫决,8日班台洪河右岸洼地开始行洪,10日以后班台以下洪河左堤漫决,洪水开始进入洪洼,11日E在洪河左岸新蔡县城东4公里刘埠口村前炸口,大量洪水从班台左侧洼地漫流向下。班台地段虽然两侧洼地行洪,但由于地形影响,洪水仍被束在4公里宽的范围内行洪。由于上游来水量过大,下游泄水能力太小,上蔡、平舆、新蔡、正阳、汝南、项城等县149万人被洪水包围,平地水深2~5米。班台以上积水时间长达10~15天。洪河班台站13日4时出现最高水位37.39米,在保证水位(35.55米)以上历时达13天。
班台以下由于洪河泄水量过大,在8月9日下午炸开方集分洪道草坝,部分洪河来水进入分洪道。洪河分洪道来水量仍继续增大,12日傍晚,在上游黑龙潭附近洪河左堤漫决洪水进入洪洼,13日洪河、洪河分洪道及洪洼水连成一片。在14日炸开钐岗附近洪洼下段隔堤18处,14日炸毁班台闸,15日下午炸开黑龙潭上段隔堤,同日夜至16日晨炸开方集分洪道左右堤,大量洪水经洪洼进入淮河。
“75·8”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汝河洪水,自8月初起至月底才全部泄入淮河干流。经计算,从8月6日至9月12日,通过设在洪、汝河汇合处的班台水文站(控制面积11280平方公里)下泄的总水量(包括坡洼地漫水量),达55.35亿立方米。
四、泌阳河
属长江水系唐白河支流,其上游正处在“75·8”暴雨中心。泌阳河上游的宋家场水库与汝河上游的板桥水库邻近,相距仅17公里。8月5~7日宋家场累计雨量642.4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437.3毫米(6日10时至7日19时),由于暴雨量大,历时短而集中,洪水泛滥造成库满河溢。
泌阳河发源于泌阳县东部的白云山,向西流经泌阳县城,于唐河县源谭镇注入唐河。在泌阳县境河长74.3公里,流域面积1618平方公里。该河基本没有堤防,上游宋家场水库7日夜最大下泄流量1060立方米/秒,下游河道实测最高水位139.74米,超堤顶5.47米,最大流量为4550立方米/秒。水库下泄之洪水一部分顺河道而下,一部分顺水库南北两条干渠向下漫流,漫决渠堤洪水与6座垮坝失事的小型水库洪水相窜流,加之山坡雨洪,一起倾泻泌阳河,滚滚而下注入唐河。通过泌阳城关共下泄水量3.9亿立方米。洪水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唐河水位暴涨高达10米,最大流量达13100立方米/秒,从泌阳、社旗县以下到豫、鄂交界处的唐河洪水超堤顶0.34米,决口240余处。洪水历时2~3天。
831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