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冶金采矿
第一节 冶 金
驻马店地区冶金工业兴起于1958年。在“以钢为纲”方针的指引下,全区城乡大建土高炉,千军万马大炼钢铁。9月,信阳地区钢铁办公室组织上蔡、汝南、确山三县在确山县三里店建立联合钢铁厂。三县集资100万元,抽调干部120人,工人1200余名,建28立方米高炉2座、6立方米高炉2座。1959年10月投产,日产量10~20吨。1960年职工发展到1654人,一般日产量7~8吨,最高日产量87吨,当年生产3964吨,总亏损28.1万元。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下马,时有职1283人,除留6人照看厂房外,少部分调出,大部分下放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财产三县平分,场地及房屋交确山县使用。1970年6月,驻马店专署将该厂收同重建,招收工人400名,抽调干部及工程技术人员86人,总投资339.47万元,同年12月24日开炉生产。由于技术力量差,产品质量低劣(含硫量超标),消耗高,且间断生产,亏损严重。1971~1978年,生铁总产量2.4263万吨。8年连续亏损总额1108.6万元,亏损最多的1977年达242万元。1979年再次关停,时有职工300余人,大部分调出,少部分留厂看守厂房、设备,“找米下锅”,维持生活。1985年,实行承包责任制,改产电磁螺旋压砖机,名为“地区钢铁厂”,实行上已不生产钢铁。
第二节 采 矿
驻马店地区民间采石、采沙历史悠久。明代,泌阳有采银者。建国后,省地矿部门在区境开展大规模地质及矿产普查勘探工作,发现多处矿点。采矿业随着逐渐兴起。止1985年,已采矿种有:铁金、铜、锌、石油、石灰岩、白云岩、萤石、钾长石、石英、花岗岩、大理石以及建筑石料、河砂、粘土和矿泉水等共49种。国有采矿企业12个,矿山14座,石料场6个,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场612个,从业人员1.75万人,年采矿石量700万吨,年创产值3567万元。
一、铁矿
区境内最大的铁矿企业是泌阳条山铁矿,其他均为集体、个体小规模开采。条山铁矿在泌阳县马谷田街东南条山,隶属信阳钢铁厂。1969年3月开办,1970年7月,省冶金厅拨款100万元扩大建设。1971年归属驻马店地区矿山局,与确山钢铁厂合并为联营企业,1972年1月转属信阳钢铁厂,1973年国家投资410万元扩建,1979年基建工程全部竣工。10年间累计投资1400多万元,开采矿石44938吨。1985年,全矿职工49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人。生产设备有:空压机9台,变电设备1套,风动装岩机8台,电耙绞车7辆,凿岩机12台,矿井提升机1部,电机车5部,汽车10辆,车床9台。固定资产1316万元,流动资金71.5万元,实现利润80.3万元。条山铁矿设计规模为年产成品10万吨,服务年限26年,整体储量400.82万吨。
二、石油
下二门油矿位于泌阳县高店乡下二门村,隶属南阳油田。1978年7月建矿,9月投产。10月开展“77—1”注水会战,实现油田注水开发。1979年2月,开展“62—6”分层注水会战,对16口井71个层分注,使初期主力油层发挥作用。1980年5月进行“7—20”堵水会战。1981年5月后对中层系进行边水驱油开采实验,1983年始进行井网完善。1985年中层系细分实施完毕。1985年全矿有461人,下设采油队、作业队、维修队、服务队、联合站各1个,子弟学校1所。拥有设备46台,管理1个联合站、9座计量站、114口油井(其中:生产井68口、注水井22口、观察井9口、气井5口、未利用井10口),年采原油210万吨。该矿所辖油田在南阳盆地凹陷东部的断裂构造地带,面积为5.08平方公里。储集层为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油田深度一般在950~1700米。开发时的主要问题是含水上升快、井网不完善、层间干扰严前、原油物性差,部分井有出砂现象。
三、煤
吴桂桥煤田位于确山县古城乡,东西最长7公里,南北最宽3公里,分布面积15.42平方公里。煤田中心西至京广铁路马庄车站6公里,北西距驻马店市12公里。该煤田于1958~1960年由中原煤田地质局106队发现,并进行普查和精查勘探,因任务变更,精查未完成。1970~1976年由河南省地质八队重新进行精查勘探工作,并提交《吴桂桥井田地质勘查精查报告》。该报告于1976年8月由河南省储量委员会以(79)豫地储决字第2号文批准,认为煤层及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已查清和基本查清,主要可采煤层储量计算可靠,可供矿山设计使用。1976年8月,省煤炭设计院据此提出矿井设计方案,煤管局于同年10月组织了方案设计审查会议,并将审查会议纪要以(76)豫革煤基字第366号文报省委及省计委,并呈报煤炭部。省计委于1978年元月23日以豫革计基字(78)第12号文件下达了《关于吴桂桥煤矿设计任务书的批复》,省煤炭设计院于1978年9月完成了年产60万吨的《驻马店吴桂桥矿井初步设计》。
在井田地质精查勘探未结束,设计方案未出台的情况下,1975年驻马店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发了“驻革生发(75)022号”文件《关于吴桂桥煤矿开工典礼的通知》,煤矿于1975年2月开工建设,至1976年停建,累计投资337万元,已征地137亩,建设主井25米,副井15米,矿区公路8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11公里,厂房、住房5997平方米。后因国民经济调整,压缩基建投资等原值281万元,完成产值181万元,1958~1985年实现利税8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