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 教
佛教传入确山,始于南北朝时代。北齐武平二年(571年),朗陵令陶遵义在朗山东侧北泉创建佛寺,规模宏伟,僧侣众多,极一时之盛。唐代。北泉佛寺称资福寺,与县东北的龙兴寺,俱为豫南名刹。宋朝,佛教禅宗盛行,北泉佛寺改名万寿禅寺。是时,县南三宗寺、县北延禧寺,均崇信禅宗。禅宗静坐参悟,使至“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的境界,就可见性成佛。离乱之世,很多人需要超脱,因而,禅宗在佛教中得以保持较长的流传。
明清两代,确山县境有朗陵寺、普会寺、羌城寺、竹林寺、观音阁、黑凤寺、平山寺、大雷音、小雷音、禅定寺、宝月寺等40余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北泉寺和尚永学为县僧会司僧会,管理全县佛教。民国初年,废僧会司。1928年,冯玉祥主豫时,利用寺庙兴办学校,佛教渐次衰微。新中国成立后,尚有少数人信崇佛教。